02.26 佟麗婭:不必再幫她喊冤,請給她鼓掌

佟麗婭和黃軒主演的新劇《完美關係》開播了,其中,佟麗婭飾演的是一個公關公司的總裁,走的是妥妥的職場女王範兒。

這似乎與佟麗婭在現實生活中的選擇不謀而合。

回顧這兩年,佟麗婭參演了不少口碑人氣俱佳的電視劇和電影。從《琅琊榜》中頗具豪情的世子妃到《不婚女王》中獨立堅強的何大葉,從《愛國者》中有勇有謀的地下黨人到《我和我的祖國》中英姿颯爽的飛行員......不難發現,佟麗婭挑選的這些角色頗有共同點——雖然會陷入愛情,但依然有自己的擔當和選擇。

佟麗婭:不必再幫她喊冤,請給她鼓掌

2014年與陳思誠結婚後,佟麗婭逐漸淡出了大眾的視野,甘願讓自己的標籤變成“陳思成的太太”。2017年初,陳思誠出軌的消息,又讓大眾給她貼上了“可憐”、“苦情”的標籤。

如今,在出軌傳聞的3年之後,大眾眼中的佟麗婭已經不再是那個“丈夫出軌的可憐妻子”,而是她自己,一個堅強有事業心的獨立女性。

一柔,二美,三柔美

在許多觀眾心中,一直對佟麗婭有著這樣的一個印象,那就是學舞蹈出身的她真的又美,又柔弱。

佟麗婭:不必再幫她喊冤,請給她鼓掌

在少女時期,佟麗婭要做的,就是展示自己的美麗,她在各種聯歡晚會中伴舞,在花團錦簇中下腰抬腿動脖子。

後來走上演藝道路,她接演的各種角色依然是在幫著大眾深化對她的這一認識。

《母儀天下》中她飾演美色禍國的趙飛燕,《宮鎖心玉》裡她為了愛的男人失去理智,《北京愛情故事》裡,她是文靜內斂溫柔賢淑的沈冰。

連她自己在節目中都是如此,顯得嬌弱又卑微。

在和陳思誠公開戀情的那一期快樂大本營上,她全程羞澀又拘謹,彷彿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女孩,目光離不開陳思成,滿滿的都是依賴。

在訪談中,她坦言,覺得自己配不上陳思誠,覺得對方太優秀,自己會擔心沒有安全感。

佟麗婭:不必再幫她喊冤,請給她鼓掌

和陳思誠一起接受採訪,記者問道:“老公出軌,會選擇原諒嗎?”

陳思誠的回答是“誰都會出軌”,而佟麗婭也顯得非常柔順的附和:“對我來說,回家就好。”

後來,在節目中,佟麗婭的父親也是一樣的論調:“嫁到陳家,要多幹活,多伺候陳思誠。”

在這份“卑微”的驅使下,她一次又一次放低自己的姿態。

難得有一次,她在微博上說,自己是男孩子脾氣的女孩,結果被陳思誠轉發說,女孩就要像女孩,男孩才應該像男孩。

在這一系列的操作之下,難免大眾會對她留下婚姻裡弱勢一方的印象,覺得她“美則美矣,毫無新意”

其實是“兒子娃娃”

然而,佟麗婭並不是柔弱的姑娘,之前的種種,其實無非緣於她太愛陳思誠,因此看他什麼都好,逐漸失去了自我。

在婚變傳聞後,那個因為陳思誠說喜歡仙兒仙兒的長髮而不敢剪頭髮的女孩不見了,她變成了頂著一頭又颯又清爽的短髮迴歸大眾視野的佟麗婭。

這一次,她在演講中自信地說“其實我是兒子娃娃。”

在新疆方言中,這個詞的意思就是“女漢子、大女人。”

佟麗婭:不必再幫她喊冤,請給她鼓掌

李健說,美是一種天賦,但是所有天賦中最脆弱的一種

其實我們早就應該透過佟麗婭柔美的外表,看到她堅強的內心。

佟麗婭來自新疆,有人說新疆人的人生觀很簡單:“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塔瑪霞爾(維語:鬧著玩兒)。”

生長在這樣環境下的佟麗婭,從小就是被父母“放養”長大的,她跟男孩子一起吃鹿肉,喝鹿血酒,一起划拳,一起騎馬。

12歲,她一個人坐著卡車來到烏魯木齊看世界,19歲,就敢揹著一袋子饢孤身到北京打拼。

佟麗婭:不必再幫她喊冤,請給她鼓掌

在佟麗婭曾經上過的節目《真正男子漢》裡,有這樣一個環節,將4個人分為一個小組,討論在嚴寒環境中9樣物品的重要程度。

在小組討論中,佟麗婭展現出了不少亮點,她每次說明自己的觀點,都能有理有據;遭遇質疑時,也不會唯唯諾諾,而是能夠堅定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她還能夠在討論中發現問題的漏洞,掌控全場。

最終兩名考察人員,也給了她最高的評價。

有句話說得好,娛樂圈從來就沒有歲月靜好,只有刀尖舔血。能從這麼一個圈子裡出人頭地的佟麗婭,毫無疑問不是單單靠著美貌。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場婚變儘管給佟麗婭帶來了一時的事業低谷,但也讓她固有的自我意志和獨立品質再次凸顯——她再也不必苦心維護那圍著老公和家庭打轉的賢妻良母人設,而是可以打碎自己,變成她所向往的有勇氣、敢承擔的“兒子娃娃”。

佟麗婭:不必再幫她喊冤,請給她鼓掌

佟麗婭在“星空演講”

“反脆弱”的力量

雖然佟麗婭是站在聚光燈下的明星,但她的生活似乎也並沒有那麼順風順水,老公出軌,事業一時受挫,父親也抱著傳統落後的家庭觀念。從這些角度來說,她和我們自己,和我們身邊的姑娘一樣,總是會被現實和生活不斷地打擊與磨礪。

但我們也應該清楚,女王不是一開始就能成為女王的,正是這些動盪與考驗才是讓人完成蛻變的催化劑。

佟麗婭:不必再幫她喊冤,請給她鼓掌

今年獲邀主持春晚的佟麗婭

我曾經從納西姆的《反脆弱》一書上,看到過對於“反脆弱”的定義。

簡單來說,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波動和不確定性,並會因此產生難過、失落、無助、絕望等一些列脆弱情緒。大多數人會因為這些脆弱的情緒而影響生活、工作,使自己各方面均跌入低谷,而“反脆弱”,指的就是及時避免自己產生這些脆弱情緒,或是恰當的利用自己的負面情緒,甚至因此獲利。

用尼采的話來說,就是“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

不得不說,在這場“反脆弱”戰役中,佟麗婭幹得漂亮。

對如今的佟麗婭來說,她有沒有離婚,與誰在一起,其實都只是無關緊要的點綴罷了。

這樣的她,不再需要“苦情”標籤,不再需要你我為她喊冤,我們能做的,就是為她鼓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