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細菌性爛鰓病的症狀和防治方法:病原多為柱狀黃桿菌

專注水產適用技術,奉獻實用養魚信息!

細菌性爛鰓病的症狀和防治方法:病原多為柱狀黃桿菌

引起鰓絲潰爛的病原體較多,有細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蟲等,通常情況下只要鰓絲髮生病變通稱為爛鰓病,而因細菌引起的爛鰓則稱為細菌性爛鰓病。

【病原】

細菌性爛鰓病的病原為柱狀黃桿菌(Flavobacteriumcolumnare)(圖1),柱狀黃桿菌屬黃桿菌屬的細菌,菌體細長、柔軟而易彎曲,兩端鈍圓,一般稍彎。嚴格好氧的革蘭氏陰性菌。具有團聚性和滑動能力。菌體無鞭毛,滑行或搖晃運動,往往叢生成團(圖2)。

細菌性爛鰓病的症狀和防治方法:病原多為柱狀黃桿菌

柱狀黃桿菌是重要養殖魚類如草魚、鱖魚、鯉魚等細菌性爛鰓病的病原,也是斑點叉尾鮰柱形病的病原。

【致病條件】

柱狀黃桿菌廣泛分佈於淡水環境和土壤中,能分解環境中的有機質。柱狀黃桿菌為條件致病菌,它的毒力受許多環境因子的影響,如水體的鹽度、水溫、飼養應激等等。不同的菌株之間由於毒力存在著差異,引起魚類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不相同。引起柱狀黃桿菌感染的條件不是單一的,而常常是多種影響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①組織損傷因素。完整的鰓組織和皮膚是魚類保護自身免細菌受感染的天然屏障,損傷的鰓組織和皮膚使天然屏障保護功能部分傷失而使魚類容易遭受感染。

②溫度因素。當環境變化和水溫上升至病原菌的最適生長溫度時,許多魚類都對柱狀黃桿菌表現敏感。魚類自然感染柱狀黃桿菌經常發生在水溫在於20℃的水環境中。

③環境因素。某些環境因素如高密度、不當操作、低溶氧量、高溫及水體富營養化等也容易導至柱形病的發生。

④病原因素。水體環境中病原菌的濃度以及菌株毒力的強弱與魚類感染髮病密切。如果水體中的病原菌的濃度過高或菌株毒力較強,魚類則容易感染髮病。

⑤宿主因素。一般而言,柱狀黃桿菌不易感染健康的魚,但如果魚類的免疫力與營養狀況不佳,魚類也是容易被感染的。

⑥繼發感染。柱狀黃桿菌不僅是原發性病原,也可以是繼發感染的病原。魚類處於疾病狀態時,其自身抵抗能力下降而大大提高了柱狀黃桿菌的感染機率。

【主要症狀】

病魚行動緩慢,反應遲鈍,常離群獨遊。體色變黑,尤其頭部的顏色更為暗黑(圖3),因而稱為“烏頭瘟”。肉眼觀察病魚的鰓蓋內表皮常常充血(圖4),嚴重時中間部分的表皮常腐蝕成一個圓行不規則的透明小區(圖5),俗稱“開天窗”。

細菌性爛鰓病的症狀和防治方法:病原多為柱狀黃桿菌

細菌性爛鰓病的症狀和防治方法:病原多為柱狀黃桿菌

柱狀黃桿菌侵襲草魚鰓的方式,一般是從鰓絲末端開始,然後往鰓絲基礎和兩側擴展,因此,鰓絲末端的病變比較嚴重。鰓絲腐爛,特別是鰓絲末端粘液很多,帶有汙泥和雜物碎屑有時鰓瓣上可見血斑點。有的從鰓絲末端開始,沿著鰓瓣邊緣均勻地爛成一圈逐漸向鰓瓣基部擴展(圖6);有的先在鰓瓣邊緣出現斑點狀白色腐爛鰓絲然後逐漸擴大蔓延(圖7);因養殖水體底泥過深或施用過量有機肥,有的鰓絲潰爛成長短不一的掃帚狀(圖8);因養殖水體懸浮的有機汙物太多,有的鰓絲表面覆蓋一層厚厚的汙物層(圖9)。

細菌性爛鰓病的症狀和防治方法:病原多為柱狀黃桿菌

細菌性爛鰓病的症狀和防治方法:病原多為柱狀黃桿菌

從鰓的腐爛部分取下一小塊鰓絲,放在顯微鏡下檢查,一般可見到鰓絲骨條尖端外露(圖10),附著許多粘液(圖10、11)和汙泥,並附有很多細長的細菌。

細菌性爛鰓病的症狀和防治方法:病原多為柱狀黃桿菌

【流行情況】

主要危害草魚、鯉魚、鱖魚、羅非魚、加州鱸等。一般流行於4~10月,水溫15℃以上時發生,在15~30℃內水溫越高易暴發流行。細菌性爛鰓病在高有機負荷、高氨氮以及淤泥過深的情況下高發。該病常因寄生蟲感染後繼發感染柱狀黃桿菌,也常與鰓黴病併發;而鯉魚常先感染鏡鯉皰疹病毒,然後繼發感染柱狀黃桿菌。

【診斷方法】

①根據主要症狀初點診斷;

②診斷爛鰓病時,取鰓上淡黃色粘液或剪取少量病灶處鰓絲,放在玻片上,加上2~3滴無菌水(或清水)蓋上蓋玻片,放置20~30min後在顯微鏡下觀察,見有大量細長、滑行的桿菌。有些菌一端固定,另一端呈括弧狀緩慢往復擺動。有些菌體聚集成堆,從寄生的組織向外突出,形成圓柱狀像仙人球或仙人柱一樣的“柱子”(圖2),也有的柱子呈珊瑚以及星狀,即可診斷。

由柱狀黃桿菌引起的爛鰓病,注意與下列鰓病相區別:

①寄生蟲導導致的繼發性細菌性爛鰓病,顯微鏡下可見到時鰓上寄生有大量的車輪蟲、指環蟲等寄生蟲;

②鰓黴引起的爛鰓病。顯微鏡下可見黴菌菌絲。

【 防治方法】

感染是魚體與病原直接接觸引起的,鰓或皮膚受損(如寄生蟲或受機械損傷)後特別容易感染。在水質好、放養密度合理且鰓絲完好的情況下則不易感染。治療該病時按以下方法:

①如養殖水體有機質含量高或透明度較低時,第一天全池潑灑“精品一元笑”或“康樂”或“強氯精”,第二天全池潑灑“頂典”;

②如養殖水體透明度適宜且藻類豐富,全池潑灑“苯扎溴銨溶液”或“中博紅”或“頂典”;

③潑灑外用藥物時,對吃食性魚類須同時口服“穿梅三黃散+氟苯尼考(或氟苯尼考+鹽酸多西環素)+肝膽利康散+酶合電解多維”一個療程。

【特別提示】

①該病須通過減少水體中有機負荷和避免外傷來進行預防;

②確診魚類已感染了寄生蟲,則應首先潑灑針對性的外用殺蟲藥;

③如併發鰓黴,則須在潑灑外用消毒殺菌藥後全池潑灑“每立克”;

④對有機質多或底泥過深的池塘,須首先全池潑(幹)灑“康樂”或“水立爽”或“底立爽”1次後再使用外用消毒殺菌藥物潑灑。

細菌性爛鰓病的症狀和防治方法:病原多為柱狀黃桿菌

水產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內容補充或請私信或留言或評論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