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辟谣:喝酒能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说这话的人不是蠢,而是坏

恐慌是谣言最佳的孳生土壤,每次疫情或者瘟疫的来临,总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谣言。

比如说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就在微信群看到这样一则谣言:

辟谣:喝酒能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说这话的人不是蠢,而是坏


首先明确,白酒对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果肯定是谣言。然后,我们对这个谣言一句一句进行拆解。

每个谣言想让人相信,第一步是要“抱大腿”。

抱大腿是为了扯大旗树权威,告诉别人,这句话不是我随便杜撰的,而是权威专家说的。像这则谣言,第一句就树“权威”——“转自武大中南医院医生乔主任(正教授)”。这位所谓的“乔主任”,基本是子虚乌有的。有的谣言更大胆眼界更高,开头赫然写着“钟南山院士忠告”云云,乔主任之流还看不上,直接傍上院士的大腿。

辟谣:喝酒能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说这话的人不是蠢,而是坏


谣言的第二个特点,通常见于用个别案例推成普遍真理。

请看——“我们科感染的近十名医生基本都是滴酒不沾或很少喝或以前喝近几年很少喝的人,而喜欢喝酒的十几个医生没有一个感染。”

我们姑且不论这句话是不是杜撰骗人的,假设这个现象的确是“乔主任”观察到的真实情况,即科里感染的10名医生基本滴酒不沾或很少喝,而喜欢喝的十几个医生没有一个感染。即使这种现象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由于样本量极少,这只能是属于“个别案例”,绝对不能按“普遍真理”在大人群中推广采用。更何况,“很少喝”、“喜欢喝”这样的概念很模糊,很难界定,这在正规的学术研究中是不会采用的。

谣言的第三个特点,通常是偷换概念、胡编乱扯、似是而非。

在说到为什么喝白酒能够预防新冠病毒的时候,杜撰者通常就开始偷换概念、胡编乱扯,普通人由于没有专业知识容易被套路,稍有点专业知识的人就能看出破绽。

其实所有病毒单独处于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都不强,新型冠状病毒也是如此,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就能把病毒灭活。75%浓度的酒精也能有效杀灭病毒,市售的白酒一般度数在30~50度之间,这样的浓度和75%医用酒精是有距离,对病毒的杀灭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更重要的是,即便白酒中的酒精经口可杀灭口腔和咽部的病毒,而新冠病毒可是主要经呼吸道传染的阿!喝酒即便能把整条呼吸道的病毒杀光,也不影响新冠病毒大摇大摆经呼吸道进入并感染人体。如果喝酒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那出门何必戴着口罩,大家都口含一口高度烈酒不就行了?

辟谣:喝酒能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说这话的人不是蠢,而是坏

这个谣言还说到:酒精吸收入血可杀肺部病毒,喝二两50度白酒血管内中酒精浓度约为80毫克/100毫升血。——如果这话真是“乔主任(正教授)”说的,那就贻笑大方了,恐怕人早已酒精中毒不省人事,而肺部的病毒仍然毫发未损。

此外,说酒精可以激活机体免疫力更是无稽之谈,酒精是国际公认的一类致癌物,长期喝肯定对身体健康有损害,短期如果喝多了导致醉酒,对免疫力只有降低的份!

最后,每个谣言的背后都有不可告人的动机,炮制这样的谣言的人,不是傻,往往是因为坏,通常他们的动机要么是为了吸引眼球获得流量,要么是为了营销利益,比如图片中的这则谣言,很有可能是卖白酒的人的营销手段。

总结一下

  • 谣言的炮制一般先傍大腿,院士、科学家、名人、明星等等(马云、鲁迅……),先用名声吓住别人。
  • 接着,谣言会举一些例子,这些例子真实性大多存疑,即使是真的,个别现象也不具有普遍性。
  • 举完例子讲道理,基本是胡编乱扯,狗屁不通,行内人一眼就能看穿。
  • 最后,谣言炮制的背后肯定有目的动机。

“喝酒预防新冠病毒”这样的谣言很低级可笑,其实不值一驳,但是现实中还真骗倒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预防新冠病毒疫情,还是相信科学常识,常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集,少去公共场所,与外人接触保持安全距离等。

辟谣:喝酒能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说这话的人不是蠢,而是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