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一九八四:發人深省的政治諷喻小說


一九八四:發人深省的政治諷喻小說

小說《一九八四》,〔英〕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著


《一九八四》如雷貫耳,相見恨晚。

村上春樹的《1Q84》仿效其書名;

王小波的《黑鐵時代》有致敬成分,王小波還說:“1980年,我在大學裡讀到了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這是一個終身難忘的經歷……對我來說,它已經不是烏托邦,而是歷史了。”

《發條橙》作者說“多一個人看《一九八四》,就多一份自由保障。”

錢鍾書評價:“他的政論、文評和諷刺小說久負盛名,至於其文筆,有光芒,又有鋒芒,舉的例子都極巧妙,令人讀之唯恐易盡。”


一九八四:發人深省的政治諷喻小說

▲ 〔英〕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


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是英國作家,他出生於印度,受教於英國,1921年被任命為英國在緬甸的殖民警察,後因痴迷寫作辭去公職;1927年回到英國,流浪四年;1936年參加西班牙內戰,不幸負傷。

他於1948年創作這本小說,他認為極權社會不久到來,因此把當年1948的後兩位顛倒了一下,小說取名《一九八四》。他短暫的一生顛沛流離,卻始終用深邃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筆記錄時代,被譽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這部“反烏托邦”政治諷喻小說,用冷酷的筆調刻畫一個到處有“電屏幕”監視的“大洋國”。大洋國政府所有職能集中在四個部門:“真理部”負責篡改歷史,“和平部”負責發動戰爭,“仁愛部”負責施加酷刑,“富裕部”負責攫取壓榨。“思想警察”無處不在,民眾別無選擇接受“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的理論。

說實在,這本小說閱讀起來令人不適。然而,恰恰是這種不適,令人警醒與深思。

喬治·奧威爾實在是天才,這本小說也不需要過多評論或解讀,靜下心,好好看,足以。


一九八四:發人深省的政治諷喻小說

《一九八四》被拍成電影,影片於1984年10月10日在英國上映。


“老大哥正在看你”

小說裡,世界被三個超級大國所瓜分:大洋國、歐亞國和東亞國。故事發生在大洋國。

大洋國的最高領袖是“老大哥”,他的頭像印在錢幣上、郵票上、書籍封面上、旗幟上、海報上、煙盒上,更別說無處不在的“電屏幕”。“老大哥正在看你”,那雙眼睛總是盯著你,聲音也總是縈繞在你耳邊。

戈德斯坦很久以前是幾乎和老大哥平起平坐的領導人,後來參加了“反革命運動”,被判死刑,神秘逃脫,之後成為頭號賣國賊,幾乎所有罪惡都指向源自他的教唆。

在“仇恨周”定時開“仇恨會”,“仇恨會”播放戈德斯坦對dang的惡毒攻擊,人們迅速上升到狂熱狀態,上躥下跳。“兩分鐘的仇恨會的可怕之處在於你不是被迫參加,恰恰相反,你會不可避免地參與其中。”

在大洋國,“年過三十的人幾乎都會害怕自己的孩子”,因為孩子會日夜監視,如果偷聽到危險言論,他們會向思想警察告發。“通過偵察隊之類的組織,他們都被系統地訓練成無法管教的小野人,但又不會在他們身上產生任何反對dang的傾向。恰恰相反,他們崇拜dang及dang相關的一切。”


一九八四:發人深省的政治諷喻小說

《一九八四》電影劇照


“誰控制過去,誰就控制未來”

小說的主角溫斯頓在“真理部”工作,他的父母早就在一場聲勢浩大的清洗運動中“消失”,連同妹妹。他所在的部門是“記錄司”,工作是按照指示去更正材料,他只是更改者之一,並不清楚細節,只瞭解大概。所有更正的材料集中校對之後,印刷品或文獻會重印。

“每一天,甚至每一分鐘,過去都被改得與現在完全一致。如此,dang的每一則預言都有文獻證明是正確的,凡是與當前需要相牴觸的,無論是新聞或發表的意見,都不允許留有記錄。所有的歷史都是重寫本,只要有需要,隨時可以擦乾淨徹底重寫。此行為一旦完成,就再無可能證明發生過任何篡改之事。”

dang有句口號:"誰控制過去,誰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誰就控制過去"。


“正統就是無意識”

“真理部”的主要工作不是重建過去,而是給大洋國的公民提供信息、教育和娛樂。這個龐大機構有很多分支,其中在“研究司”工作的賽姆是位語言學家、新話專家,他是編撰《新話詞典》的眾多專家之一。

他告訴溫斯頓,他負責形容詞的部分,正在讓語言定型,也就是除了這種語言,人們不再使用其他形式的語言。他說他不是在創造新詞,而是在消滅單詞,“消滅單詞是件很美妙的事。當然,動詞和形容詞多餘的詞最多,不過名次裡也可以去掉幾百個,不僅僅是同義詞,反義詞也一樣。”

賽姆越說越興奮,新話是世界上唯一一種詞彙在逐年減少的語言,全部目的是縮小思想範圍。“到最後,我們將會讓思想罪變得根本不可能再犯,因為沒有單詞可以表達它。每種必要的概念都將由一個單詞準確地表達出來,這個單詞的意義有嚴格的限定,其他次要意義將被消除、遺忘……年復一年,詞彙量越來越少,意識的範圍也越來越窄……語言完美之時,便是革命完成之日。”

賽姆最後總結:“到二〇二五年,可能還會更早一點,所有舊話中真正的知識都將消失,過去所有的文學都將被摧毀……正統意味著不去想,不必想,正統就是無意識。”


一九八四:發人深省的政治諷喻小說

《一九八四》電影劇照,圖為溫斯頓


“他們的擁抱就是一場戰鬥”

溫斯頓屬於已婚,妻子叫凱瑟琳,他們在一起不過十五個月。“dang不允許離婚”,“婚姻唯一被認可的目的就是生下為dang服務的後代”。凱瑟琳給性生活起了兩個名字,一個是“製造孩子”,另一個是“我們對dang的義務”,導致後來溫斯頓每到指定日期就心生恐懼。他們沒製造出孩子,凱瑟琳最後同意放棄嘗試,很快他們就分居了。

一天,他上班去洗手間時碰到一位摔倒的黑髮姑娘,他不由自主走上去攙扶她,收到她秘密遞過來的一種紙條,上面歪歪扭扭寫著:“我愛你”。自從看了這張神秘紙條,他活下去的願望徒增。

一週後,他們在飯堂碰到,他們暗暗約定下班後在勝利廣場見面。在擁擠的人群中,姑娘貼近溫斯頓,用幾乎不動嘴唇的低語告訴他約會的地點:鄉村的樹林中,那裡沒有電屏幕,但也存在竊聽的危險。

溫斯頓問她:“你那麼年輕,你比我小十到十五歲吧,像我這樣的男人,有什麼可吸引你的?”

姑娘說:“是你臉上的某種東西,讓我下決心試一試。我能分辨出誰不是他們的同類,我一見到你就知道你反對他們。”

姑娘叫朱莉亞,26歲,她在“小說司”工作,負責運作並維護小說寫作機,是機械行家。她清楚小說的生產全過程:從計劃委員會發布總指令,到修改組完成最後潤色。她甚至在“色情科”工作過,裡面的工作人員全是未婚女孩。她形容這類書一共六種情節,翻來覆去互相抄襲。

她自稱和幾十個“核心黨員”約會過,經驗老道。溫斯頓說:“你有過的男人越多,我就越愛你。”他們扯掉制服,結合了,“他們的擁抱就是一場戰鬥,高潮就是一次勝利。”

朱莉亞對倫敦周圍的鄉村瞭如指掌,安排來回的路線,約定見面的暗號。

後來,為了方便約會,溫斯頓找到了藏身之所,他租了查林頓店鋪的樓上小房間。查林頓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子,自稱老伴已去世,變賣東西勉強度日。小房間原是他自住的,沒錢裝電屏幕。溫斯頓提出租房間他爽快答應,多賺幾個錢求之不得。

這間房子成為溫斯頓和朱莉亞的溫柔鄉。


一九八四:發人深省的政治諷喻小說

《一九八四》電影劇照,圖為朱莉亞


“兄弟會不可能被消滅”

傳說“兄弟會”是戈德斯坦領導。一天,核心黨員奧布萊恩邀請溫斯頓來他家,朱莉亞也出現了。奧布萊恩有特權關掉電屏幕,溫斯頓也掏心說:“我們相信存在某種密謀,某個秘密組織正在進行反dang活動,您也參與其中。我們也想加入,為它工作。”

奧布萊恩告訴他們,兄弟會確實存在,成員無法認出對方,任何一個成員所認識的其他成員也是寥寥無幾。他們加入後會有聯繫人,接到命令,服從命令。聯繫人經常換人,如果被捕,他們會招供,但也沒什麼可招供的,能出賣的無非是幾個無關緊要的人。如果倖存下來,可能會變成另一個人,“我們的外科醫生能把人改頭換面,讓人再也認不出來。”

奧布萊恩說:“兄弟會不可能被消滅,因為它不是一般觀念中的那種組織。將它的全體成員凝聚在一起的不是其他,而是一種堅不可摧的信念。除了這種信念,你再沒有別的可以依靠了。你無法獲得同志的友愛,也得不到任何鼓勵。最終被捕後,也沒有人來營救你,我們從不營救自己的成員。”

奧布萊恩通過“掉包”的方式給了溫斯頓一本禁書,“從這本書裡你們會了解到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社會的真正本質,以及要用怎樣的戰略來摧毀它。讀完這本書,你們就是兄弟會的正式成員了。”

在查林頓店鋪約會時,溫斯頓終於有時間翻開這個書,扉頁印著:《寡頭政治集體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伊曼紐爾·戈德斯坦/著。

這本禁書的內容很長,可以說是作者的思想精華了,詳述了第一章“無知即力量”和第三章“戰爭即和平”,唯獨沒提到第二章“自由即奴役”的內容。這是一個迷。


一九八四:發人深省的政治諷喻小說

《一九八四》電影劇照,圖為奧布萊恩


“痛苦面前沒有英雄”

溫斯頓讀禁書給朱莉亞聽,聽著聽著朱莉亞睡著了,溫斯頓也隨即睡去。雙方醒來是晚上八點半,他們聊著,忽然一個冷酷聲音從他們身後傳來。他們發現房間的版畫後面是電屏幕,他們被捕了。這時他才醒悟過來,查林頓是思想警察。

溫斯頓被關進了“仁愛部”的牢房。他見識了各種囚犯,他發現“世界上沒有比身體的痛苦更痛苦的事了。痛苦面前沒有英雄。”

他經歷無窮無盡的審訊,罪行名目繁多,事實上每個人都會招供。“招供無非是種形式,酷刑才是實實在在的。”他供認所有罪行,“他僅僅變成一張要他說什麼就說什麼的嘴,一雙要他籤什麼就籤什麼的手。他現在唯一想知道的是,他們想要他招供什麼罪行,這樣他就能在恐嚇來臨之前迅速供認。”

沒想到,奧布萊恩出現了,他負責審訊溫斯頓。

奧布萊恩問他,過去存在哪裡?

溫斯頓說,存在檔案以及個人記憶,但dang不可能控制個人記憶。

奧布萊恩說,現實只存在於人的記憶,而且它不在個人的頭腦,因為個人的頭腦會犯錯,會消亡。“它只存在於dang的頭腦中,dang的頭腦是集體的,也是不朽的。無論什麼,只要dang認為是真理,那它就是真理。你不可能看到現實,除非憑藉dang的眼睛。這是你必須學習的事實。”

溫斯頓被酷刑折磨得死去活來,他問為何不把他徹底毀滅。奧布萊恩說,如果你投降,一定是出於你的意願,“我們要改造他,控制他的思想重塑他。我們要撲滅他心中的一切邪念和幻覺,把他爭取到我們這邊來,不是表面上的,而是發自肺腑地、全心全意地站在我們這邊來。”

奧布萊恩強調:“舊時獨裁主義者的命令是‘你們不許這樣’,極權主義者的命令是‘你們必須這樣’,而我們的命令是‘你們就是這樣’。”

奧布萊恩告訴他,朱莉亞背叛了他,很迅速、很徹底站到他們那邊。“她的反叛、欺騙、愚蠢、骯髒的思想,一切都被我們從她體內熄滅了,她已經脫胎換骨,像教科書那樣完美。”


一九八四:發人深省的政治諷喻小說

《一九八四》電影劇照


奧布萊恩把溫斯頓的改造分為三個階段:學習、理解和接受。

他和溫斯頓進行對話,明確告訴他,第一,權力是集體的,個人只有在他不再成為個人的時候才擁有權力;第二,權力是對人的權力,是對身體的控制,更重要是對思想的控制。“權力就在於對別人施加痛苦和屈辱,權力就是要將人的思想撕得粉碎,然後再按照你需要的模式將它們重新組合起來。”

奧布萊恩說,“舊時代的文明都標榜自己建立在博愛或公正的基礎上,我們的文明則建立在仇恨的基礎上。在我們的世界裡,除了恐懼、憤怒、狂喜、自貶之外,不再有別的情感。其他所有情感都會被我們摧毀,所有。”

奧布萊恩說,這個世界的真實面目就是“dang越強大,就越不能容忍異己。反抗力量越弱,專制程度就越嚴酷。”

溫斯頓說不可能,他認為這樣的世界沒有生命力,不可能持久。

奧布萊恩說,“難道你還不明白個體的滅亡不算滅亡嗎?dang才是永生不朽的。”他讓溫斯頓去照鏡子:“你是人類精神的守護者,你會看到自己的真實模樣,把衣服脫掉。”

溫斯頓看著鏡子的自己,他的身體已經全垮掉了,他的精神也被摧毀。他哭泣:“我沒有背叛朱莉亞。”

之後一段時間,溫斯頓沒有遭受酷刑,甚至改善了伙食。他什麼都接受了,開始自我再教育,他等待被槍決。

一天,他發了一個夢,被恐懼驚醒,他聽到自己大喊“朱莉亞!我的愛人!朱莉亞!”這一句叫喊暴露了“他思想上已然投降,但希望內心深處不被褻瀆。”

奧布萊恩出現了,他說:“你在進步,在思想上已無大礙了,但在感情上毫無長進。”隨即,他被送去大家聞風喪膽的“一〇一房間”。


一九八四:發人深省的政治諷喻小說

《一九八四》電影劇照


“一〇一房間有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

奧布萊恩說,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因人而異。而對溫斯頓來說,最可怕的恰恰是老鼠。

溫斯頓的全身被控制住,奧布萊恩讓他看裝置裡的老鼠,告訴他,籠門拉開,這些飢餓的老鼠會撲到他臉上撕咬,直到他死亡。千鈞一髮,溫斯頓狂叫起來:“咬朱莉亞!別咬我!”


“他熱愛老大哥”

之後,他被釋放了,甚至有了一份掛名的閒差,收入比以前還高。他在公園碰過一次朱莉亞,朱莉亞的臉上多了一條長長的疤痕。

朱莉亞直言不諱:“我背叛了你。”

溫斯頓說:“我也背叛了你。”

朱莉亞說了一番話,最後說:“你在乎的只有你自己。從那以後,你對那個人的感情就和以前不一樣了。”

他們沉默分開。

小說的結局,“靈魂潔白如雪”的溫斯頓終於被槍決。臨死的一刻,他才發現,他終於戰勝了自己。

“他熱愛老大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