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見字如面,園區三封抗疫家書

 

見字如面,園區三封抗疫家書

  不知不覺

  園區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

  已經有一個月了

  在這場共同戰“疫”中

  我們身邊的一個個凡人善舉

  匯聚成為一股股暖流

  溫暖了這個冬天,給我們帶來更多力量

  

  今天

  和大家分享幾個園區家庭的小故事

  見字如面一封跨越1500公里的情書

  黃辰晨

  是獨墅湖影劇院管理中心的

  文化事業部經理

  她的老公萬駿

  從駐珠海邊防部隊轉業

  現為珠海公安警察

  年初五後,萬駿回到珠海一線

  黃辰晨 則穿上紅馬甲

  成為科教公司第一批上崗的志願者

  她對遠在1500公里以外的老公說

  你在前方保衛大家,我在後方守護小家

  萬駿:

  年初五一別,已經過去半個多月。這些日子,疫情變化牽動人心,你在珠海一切都還好嗎?

  那天,把你送去機場之後,我就把壯仔放到爸媽家請他們照看。我終於可以心無掛礙地穿上紅馬甲,成為科教公司第一批上崗的志願者。

  

見字如面,園區三封抗疫家書

  這次下沉社區防疫工作讓我真切體會到社區基層工作者的不易,我總結了幾點收穫,那就是——當得了門衛,碼得了字!剪得了視頻,掃得了樓!打得了電話,也做得了表格!大大激發潛能,提高了體能!

  在唯亭青苑社區,我負責挨個打電話詢問記錄租戶信息,兩天時間打了200個電話,這看似“動動嘴皮子”的工作,卻也有著甜酸苦辣。

  剛開始,有些租戶不理解不配合,不願意將信息如實相告。於是,我將心比心,改變了詢問方式——先關心他們的生活情況,提醒他們注意防護,得到對方的認可和信任之後,再詢問個人信息。漸漸地,原本冷冰冰的電話聯繫成為了暖心窩的熱線溝通,特別令我感動的是,還有很多租戶特意發消息表示感謝,讓我多注意安全。

  

見字如面,園區三封抗疫家書

  之後,在車坊社區鴻海花苑,我從“話務員”變身門崗執勤,真正來到了一線。露天、北風吹、下雨……門崗沒有衛生間,我不敢喝水。又冷又渴,一站就是一天。怎們辦?唯有咬牙克服!

  值守門崗,就要做好每一名外來租戶返蘇的登記,把好小區第一道關,讓住戶安心。鴻海花苑大多是本地人,很多老人不會說普通話,正好我是蘇州人,溝通起來沒有障礙,還能更好地宣傳防疫知識。

  每天門崗執勤結束後,我繼續發揮餘熱,運用自己編輯視頻的技能,幫助社區微信公眾號做好宣傳工作。

  現在,我一直在淞譚社區繼續下沉社區防疫工作,職責從門崗變成了“掃樓”。這次分配的小區是動遷小區,120幢、近4940多戶,常住人口13800多人,60%是外來人口。

  

見字如面,園區三封抗疫家書

  每天,我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掃樓,查看居家隔離人員封條情況。遇上沒有電梯的多層樓棟,一圈跑下來常常汗流浹背,一天還要跑兩次。脫下防護服後,我還要根據門崗登記的數據,更新完善網格信息。

  因為疫情,你提前結束了一年僅一次的探親假,回到崗位待命。你在前方保衛大家,我在社區守護小家。這半個月來,每天很辛苦,但也很充實難忘。我所做的都是極其平凡普通的事情,但我相信,正是點點滴滴平凡小事的累積,才能把防疫之牆築造得更牢靠,更堅固!

  想念你,也想念壯仔。雖然她現在只有18個月大,不太明白爸爸媽媽所做這一切的意義。等她再大些,我會告訴她,在2020年春天,因為一場無情的疫情,給我們帶來了災難,但也讓我們在困頓中互相守望,感受到溫暖和希望。

  

見字如面,園區三封抗疫家書

  深懷愧疚一封給爸媽的家書

  潘旭是獨墅湖科教創新區

  勞動監察大隊仲裁員

  因為工作繁忙

  2019年,他沒有回家看過父母

  春節本可以團聚

  卻再次被疫情耽擱了腳步

  他寫下這份家書

  對爸媽說

  待打贏戰“疫”,兒子回來和你們團圓

  爸爸媽媽:

  最近你們身體還好嗎?今天,我懷著愧疚的心情與你們寫下這封信。

  去年,因為工作繁忙,一整年都沒回老家看望你們。期盼今年春節終於可以回家團聚, 但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計劃 。

  我心急如焚,又糾結矛盾,回還是不回?不回吧,你們一定在家滿心期待,翹首盼望著想念許久的兒孫。回吧,我作為政府工作人員、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在這危難時刻,理應奮勇爭先,衝在第一線。

  這個問題一直在我腦中盤旋。最後我還是毅然拿起電話,撥通了你們的號碼。記得當時我對父親說:“爸,對不起,今年過年不回家了,當前疫情很嚴重,你們也不要出門,勤洗手,戴好口罩,注意保暖,照顧好自己,等疫情結束,我馬上回來看你們。”

  父親在電話那頭沒有迴音,一聲嘆氣聲後,電話掛斷了。過了許久,微信頭像閃了起來,“兒子,注意身體,爸媽沒事的。”看到這條消息,我的眼睛溼潤了。 前方有組織的堅強有力的凝聚號召,身後有父母溫暖堅定的目光,還有什麼艱難險阻過不去呢?

  那就好好加油幹,一往無前向前衝吧!如此,才能不辜負組織的重託和父母的期待!我心裡暗暗對自己說。

  

見字如面,園區三封抗疫家書

  於是,在整個春節假期裡,我主動請戰,對轄區內企業和職工情況進行排摸和走訪。 連續10多天,開展企業職工情況數據統計、檢查集宿區疫情防控措施、走訪驗收申請復工企業等工作。

  每天,我都是第一個到單位,換上制服,變身“勞動監察員”,時刻準備,整裝待發。對於春節未停工的企業,向企業負責人說明政府要求,確保防護措施到位。對於申請復工的企業,仔細審核著企業提交的材料,查看防疫物資。

  與此同時,我一刻也沒有忘記本職工作——勞動監察仲裁員,調解勞資雙方爭議的“裁判員”和“老孃舅”。在排摸檢查的同時,我告知企業負責人應當切實履行相關責任,做好疫情期間的勞動用工管理。趁回到辦公室休息時間,我又一個個電話通知聯繫勞動爭議案件的當事人,告知疫情期間的相關權利,最大程度確保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見字如面,園區三封抗疫家書

  親愛的爸爸媽媽,身處特殊時期,能為疫情防控盡一份心力,是我迫切想做的,並且是應該做的事情。相信你們一定能理解我支持我!

  沒有一個冬天不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到來。春天的陽光已灑滿大地,勝利的衝鋒號角已經吹響, 待到打贏戰“疫”的那天,我一定回來和你們一起團聚慶祝!

  家有兩寶

  媽媽第一次給他們寫信

  周小花是

  獨墅湖科教創新區經濟服務中心的

  統計分析組組長

  兒子張周宜11歲

  女兒周子琳才4歲

  疫情爆發後周小花早出晚歸

  已經好幾天沒有和孩子說上話

  於是她在深夜裡提筆

  第一次給孩子們寫了一封信

  她對孩子們說

  打敗怪獸,媽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周宜、子琳寶貝:

  這是媽媽第一次給你們寫信,因為疫情,連著好多天沒和你們說上話, 每天清早,你們還在夢鄉中時,媽媽已經出門,深夜回到家,你們都睡著了 。

  子琳,你問哥哥,媽媽這幾天去哪了?哥哥回答你說,媽媽打怪獸去了。你又問,是什麼怪獸?哥哥說,這個怪獸叫新冠肺炎。你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然後說, 媽媽一定會打敗怪獸的 。

  這些都是爸爸後來告訴我的。

  媽媽的本職工作是統計分析,每天就是面對各類統計報表,大量的數據加加減減,枯燥而繁瑣。 這次,媽媽可以用自己最擅長的本領大顯身手了。

  

見字如面,園區三封抗疫家書

  大年三十,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吃團圓飯。 為應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媽媽只能暫別你們和爸爸,投入緊張的工作中。

  口罩、消毒液、測溫儀、防護服、護目鏡……這些都是頂頂重要又緊缺的防疫物資。 為了保證咱們科教創新區內企業都能準備充足,媽媽從區內企業的全值藥房、工品彙等入手,排查防疫物資相關企業,通過各種方式,蒐集供應渠道,梳理出供應商信息。 媽媽還創建了創新區企業防疫物資諮詢群,將蒐集到的信息提供給區內企業參考。

  復工人數、體溫監測、消毒、防疫物資…… 一項項一條條,從年初五的10家企業,到正月十六的63家企業,每天,媽媽都要和同事們一起完成復工企業的彙總上報。 就像哥哥做的算術題一樣,數據必須準確,更新必須及時,來不得半點馬虎差錯,這是企業乃至整個社會安全穩定的生命線。 

見字如面,園區三封抗疫家書

  為了讓企業更有序地復工,媽媽將創新區內的企業分門別類進行了梳理彙總,最終整理出690家重點企業!這麼多企業聽著是不是有點犯暈?咱們有巧辦法! 690家企業被劃分成5個網格,由各個小組分別負責核查彙總 ,這樣的好處是更有針對性和計劃性。

  除此之外,媽媽所在的統計分析組,還承擔著申請復工企業的現場核查任務。企業裡的人員身體都健康嗎?生產環境都安全嗎?復工的手續都完成了嗎?從2月9日開始, 媽媽就和勞監、安監、醫務的叔叔阿姨們組成現場核查小組,深入來到一線,指導企業疫情防控工作,分批分次有序復工 。通過我們共同努力,區內的企業正一家家開始恢復生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又將恢復到往日繁忙的景象。  

見字如面,園區三封抗疫家書

  孩子們,媽媽的工作,說起來也沒有什麼轟轟烈烈,更多的是腳踏實地、忙忙碌碌。這次,在這場戰“疫”中,全國有千千萬萬名叔叔阿姨和媽媽一起並肩戰鬥,眾志成城。 醫生伯伯、護士阿姨、警察叔叔……終有一天,我們將徹底打敗怪獸。 能夠成為隊伍中的一員,媽媽倍感光榮。

  文短情長

  小愛在字裡行間

  大愛在抗疫一線

  讓我們一起加油

  等待戰勝疫情的那一刻

  盡情擁抱 

見字如面,園區三封抗疫家書

  視頻:趙雪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