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今年春节到最近的朋友圈,无非两类内容,一类跟疫情相关,这个就不方便多说什么了。另一类就是秀各种美食。

从武汉封城到今天,整整一个月过去了。大部分人选择禁足在家。在家能做的事儿就不多,但目测主要就是做饭。以至于很多人做饭都要做出病来。每天洗手无数次,好多人都抱怨手糙了。这个春节的朋友圈,就是美食大赛的云上现场。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西洋君认为,疫情过后,估计很多饭馆要倒闭。但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很多人厨艺大大飞升,自信心爆棚,已经决定疫情过后要开饭馆,如果不是着急离婚的话。

大家来看看各种奇葩美食。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西洋君是真心服,佛跳墙、琉璃丸子、松鼠鳜鱼、北京烤鸭、茄鲞这样复杂而又极高难度的菜,居然可以在家里完成——这是要多大的厨房?大厨房也就罢了,这是要多大的耐心?

都说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可是博大精深的菜往往都非常费时费水费油费火费电。过去有人说,烘焙,是一个中年女人的必经之路。一场疫情下来,全国人民都会烘焙了。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自己做的饭再难吃,也要咬着牙吃下去。

做饭三小时,摆拍一小时,吃饭五分钟。好多人顺便学会了剪辑小视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一句话,都憋坏了!

在看着大家秀厨艺的时候,西洋君觉得全民做饭真是一件好事。因为艺不压身,人嘛,除了精神追求之外,就是日图三餐,夜图一眠。会做饭至少饿不死。微博上有不少网友把外卖平台“饿了么”称作“饿死了么”,就是一个例证。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海外华人太难了


看到朋友圈的各种花式美食秀,海外华人忍不住了,哈哈哈哈哈你们终于知道移民海外是什么样子了吧?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许多人不明白,为啥做饭就海外华人了?

因为海外华人都在做饭啊!

拿北美来说,许多中国留学生和中国新移民根本吃不惯北美的食物。超市里大部分是半成品,各种碳水化合物的半成品,要么就是各种微波炉加热食品。

早餐,切火腿夹三明治,一杯牛奶或者咖啡,段位比较高的会煎一个蛋,基本是半成品。中午饭很多上班族都是吃个汉堡或者热狗之类的。要说亲自动手,生拌沙拉那是最拿手的,后院烧烤大概是频率最高的。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像中餐这样的,需要把各种原料洗切烹饪之后就白饭这种吃法,在老外看来是很复杂和繁复的。别等不说,中餐的烹饪手段多种多样:煎、炒、蒸、煮、炸、烤、炖、焯、焖、烩、炝、爆、熘(相信大家在这个春节都弄懂了这些动词),每个动词都代表不同的烹饪方式。

因为中餐费时费力,所以海外的中餐馆子通常不多,也并不便宜。西洋君在纽约时代广场附近见到过15刀一碗的臊子面,以及5刀一个的肉夹馍——吃得心疼无比,还有30刀一小份的水煮肉片。全美最赚钱的餐厅是位于拉斯维加斯的TAO中餐厅,全年营业额4700万美元,是美国独立餐厅排名的第一名。

贵也倒罢了,很多留学生叹息,掏钱吃的中餐厅是“假”中餐厅。说是假,倒不是说不是中国人开的,而是说中国菜的口味完全和中国国内不一样。比如说北美流行的“左宗棠鸡”,好多人以为是湖南菜,其实是台湾地区发明的,大陆留学生根本不知道这个故事,以为是宫保鸡丁的变种,但并不是,有点像糖醋里脊,但你冥想一下把里脊换成鸡块。这道菜,在李安电影《刮痧》和《喜宴》一再出现。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再比如说,北美人民都知道一道中国名菜叫“李鸿章杂碎”,这道菜据说是去西部淘金的华人厨子发明的,和李鸿章没关系,而且在李鸿章访美之前就有了这道菜。问题来了,这些北美流行的中国菜,作为一个刚刚移民到北美的中国人,大概在他的前半生,是根本没有见过的。

做饭是第一能力


中餐覆盖的范围比中国面积大多了。就中餐发展路径而言,中国本土当然只是一个分支。你平时吃的海底捞眉州东坡这些连锁馆子,都是本土崛起的。但海外中餐的路径不同,有早年的华人的自主发明,比如李鸿章杂碎。也有台湾华人带去的中餐菜式比如三杯鸡,也有港澳华人带过去的早茶文化和粤菜。

但中餐由于是非标产品,就很容易走形。热干面,从汉口到孝感,放的辅料都不一样。西安的羊肉泡馍到了南京,要加一颗煎蛋。担担面从成都到了香港,辣椒不见了。何况漂洋过海的其他菜式呢。说“假”,就是因为很多人觉得吃到的中餐不正宗。那么什么叫做“正宗的中餐”?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其实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以西洋君的经验,正宗的中餐就是“妈妈(奶奶或姥姥)做的饭”就是正宗中餐。要是嫌外面馆子不正宗,就只能做饭。好多人做着做着就自己开了中餐馆子。

所以,很多华人到了海外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做饭。留学生纷纷和父母视频,在线教学,不然就是下载各类烹饪的app,照着视频自学。YouTube上有大量的中餐教学视频,就是给海外华人看的。许多移民的华人,一到海外厨艺大大精进——就跟各位最近做饭的经历一样。

说来说去,要是出去了,最想念的祖国的大概是胃。如何想念祖国?自己下厨就是想念祖国。要说海外华人的救命恩人,一个是陶华碧,老干妈辣酱在北美超市可是走俏商品,9美元一瓶。另一个是张勇,海底捞的底料是做饭的万金油。张勇目前已经移民新加坡。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别抱怨厨艺飞升,烹饪不仅是爱国,还是一项移民能力

所以大家既然厨艺飞升,那么就具备了移民海外的第一能力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关于移民,那么接下来的活儿,你交给我们就好。千万别离婚啊!移民是按户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