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评价斯大林作为领袖的角色?

小龙虾148499353


合格的领袖,功过参半。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原姓朱加什维利,格鲁吉亚人。

苏联政治家,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苏联大元帅,

斯大林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斯大林同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给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和政党提供很多帮助和建设经验。在影视剧里和历史课程中,我对他的一点认识,他应该是一个专横的统治者,可能这种执政方式在战时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方面功不可没,雅尔塔会议上的“三巨头”合照历历在目,制定了新的世界规则,为以后苏美冷战,打下了政治基础。然而在后来的国家经济建设中,没能及时处理好战后人民的矛盾,还按战前那一套搞,使他后继者,一个一个的想改革,一直没有解决真正的苏联社会的矛盾,加上外部势力的干挠,最终于1991年的12月15日,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

伟人的功过留给后人评价,他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民进行艰苦的斗争,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帮助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但是发动了大“大清洗”运动,使无数的人无家可归,人人恐慌,造成了严重影响。他其实是一个是农民出身的皮鞋匠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才成就了一番事业,这种精神还是值得让我们学习的。

斯大林主要贡献:

1、协助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列宁逝世后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

2、从二十年代后期到整个三十年代,在德国的帮助下与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机遇,仅仅用了三个五年计划,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苏联工业奇迹,为后来打败德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红军,与盟军协力击败轴心国,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战后他扶植了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峙。

4、上世纪30年代起倡导绿色工程,由起初的绿化150万公顷扩大到570万公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环境工程计划。营造8条防护林带,横贯整片俄罗斯干草原,形成一道巨大的屏障,将风沙和旱魃拒之门外。

5、斯大林与丘吉尔、罗斯福相会雅尔塔,举行了《雅尔塔会议》确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促成联合国的成立。

综上,斯大利是苏联真正的国父,给俄国人带来了辉煌,但是其对内大清洗,对外大国沙文主义,始终为后人所垢病。



当代曹植


斯大林: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原姓朱加什维利,格鲁吉亚人。

苏联政治家,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苏联大元帅,

斯大林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斯大林主要贡献:

1、协助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列宁逝世后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红军,与盟军协力击败轴心国,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战后他扶植了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峙。

3、上世纪30年代起倡导绿色工程,由起初的绿化150万公顷扩大到570万公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环境工程计划。营造8条防护林带,横贯整片俄罗斯干草原,形成一道巨大的屏障,将风沙和旱魃拒之门外。

4、斯大林与丘吉尔、罗斯福相会雅尔塔,举行了《雅尔塔会议》确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促成联合国的成立。


思维舞者61


斯大林是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是苏联的最高领袖。斯大林领导苏联成为了世界超级大国之一,但斯大林是长于实践,却短于理论建设。无论是在苏联的建设时期,还是在卫国战争时期,斯大林都体现出了坚韧的意志和领导能力。然而,斯大林经济建设的理论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并不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可以说,苏联的最终解体跟斯大林的理论建设的缺乏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是脱不了干系的;苏联的解体根源于斯大林,体现于戈尔巴乔夫。从总体上来说,斯大林的功劳大于过失!

应该如何评价斯大林作为领袖这个角色?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

第一,从政治上说,斯大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稳定了苏联所面临的国内和国际局势。

十月革命以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立,苏俄在1922年改名为苏联。无论是苏俄还是苏联,都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从这个政权建立那一刻起,就受到了国内的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反对,就受到了国际上反对社会主义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

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列宁实施了战士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而斯大林则是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对于快速加强苏联的实力来讲,显然是斯大林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更有效一些。正是因为这些政策的实施,苏联才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以及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局面。由此,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才稳固下来。

正是因为斯大林增强了苏联的力量,所以苏联不仅国内局势稳定,而且还争取到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无力干涉苏联,使苏联获得了发展的机遇。

第二,从经济上说,斯大林模式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苏联成为超级大国奠定了基础。

苏联建立以后,面临的最大任务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真正地做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快速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如果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当然也能推动经济的发展,但经济的发展速度不会太快。怎样才能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优先发展经济。

集中全国的财富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叫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其最基本的体现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一个个五年计划的制定。斯大林通过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了世界第二工业强国,仅次于美国。这意味着斯大林模式在初期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的。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逐渐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经济不仅要靠计划,还需要依靠市场。只有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才能有力的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显然,斯大林模式下只有计划而没有市场。苏联解体的根源就在于斯大林模式只有计划而没有市场。

第三,从军事上说,斯大林领导苏联战胜了纳粹德国,改善了苏联生存的国际环境。

从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那一刻起,就受到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与围攻。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看来,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苏联天然就是他们的敌人——因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矛盾对立的两大阶级,两者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在列宁的领导下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打败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稳定了苏联的生存环境。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打败了纳粹德国对社会主义苏联的进攻,拓展了苏联的生存空间。生存空间拓展就是国际环境的改善。

被打败了敌对势力的同时,苏联还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把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从一国扩展到了国际上的其他国家。尤其是在二战以后,苏联建立了以其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时候的苏联对帝国主义国家保持了进攻性的态势。

第四,从国际局势上说,斯大林使苏联成为了二战后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主导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发展。

二战之前,苏联虽然已经开始崛起,但实际上仍然处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仍然是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制约甚至是制裁。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国际社会是冰冷的,乃至是可怕的。

二战之中,苏联的军事力量得到了跨越式的上升。当时苏联的经济虽然是不如资本主义美国,但苏联的军事力量与美国相比并不差多少。正是因为苏联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苏联才有底气与美国翻脸,苏联才有胆气无视苏美同盟关系的破裂。

在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上,美国和苏联确立了两极格局的原则。鉴于美国和苏联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超级大国,战后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是由苏联和美国共同控制。虽然美国与苏联之间冷战不断,但毫无疑问的事实是苏联是国际秩序的制定者和掌控者。作为国际秩序的制定者和掌控者,苏联再也不应战战兢兢,苏联再也不需要如履薄冰。虽然苏联对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过不好的影响,如苏联与美国进行核竞争而使国际社会处于和恐怖威胁之下;但毫无疑问的是苏联的存在也改善了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及限制了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如果没有苏联和美国的力量平衡,二战后的国际社会仍然会处于战争之中。

总之,虽然斯大林的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和国际格局上的做法有欠妥之处,但斯大林的这些做法对苏联也是有极大好处的。虽然苏联解体的根源是斯大林模式,但绝不能否定斯大林对苏联的贡献,甚至不能否定斯大林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在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成为潮流的今天,斯大林式的霸权主义当然是不合时宜的。然而,斯大林开创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在部分运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在以市场为主导发展经济的同时,必然有计划的成分在内。现在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都是市场与计划相结合。斯大林对苏联和对世界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是苏联的杰出领袖,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性的人物。


历史纬度


如何评论斯大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小熊姑且在这里只去评价他作为当年那个苏联庞大帝国的领袖,所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领导全苏联国家和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了德国。至于他作为领袖所做的其他事情,等待他人去评说。

之所以这样设定,是因为斯大林所做的最主要的事情是关乎全人类的,我们不妨设想一个场景,假如当年德国兵临莫斯科城外,人类命运就在斯大林思想到底向左还是向右的瞬间决策之间,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如果斯大林没有钢铁神经,没有对于自己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他的身躯和精神就会被德国强大军事力量的最后一根稻草所压倒,那样的话,人类的命运就陷入黑暗了。

所幸的是,斯大林同志在那个时刻挺住了,不光苏联的领袖有这样的担起,苏联的军人更是这样,像朱可夫一样,他向自己的最高领导保证,莫斯科能够守住。于是,斯大林在那样困苦的抗战中,组织了苏联历史上最知名和最重要的一次红场阅兵。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历史一刻,无数苏联军人在领袖的目光中,走过广场,马上投入到莫斯科保卫战斗中。

终于,莫斯科保卫战胜利,这场战役的胜利也成为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攻守转换的标志,此后,苏联军队一口作气,打败了希特勒,攻入了德国的,进而扭转了整个战局。

从这个角度来看,斯大林是居功至伟的。


小熊巴拉克


斯大林,原苏联政治家,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苏联大元帅,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同时,他也是苏联的象征性人物,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今天,我们作为现代人如何客观的评价斯大林曾经作为苏联的领袖人物?他所创造的历史功绩以及他所犯下的严重过错究竟怎样?这对我们能正确的看待斯大林,还原历史的真实,对辩证真实的推进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斯大林创造的历史功绩:

一是斯大林与列宁共同创建并成功捍卫和发展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是斯大林使苏联在国际大萧条中经济一枝独秀,由他创造的斯大林模式,把苏联迅速缔造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

三是斯大林领导苏联联合美英等同盟国共同打败了德日意法西斯侵略,拯救了二十世纪的人类。

斯大林最优秀的品质还主要体现在,他具有坚韧不拔的如同钢铁般的坚强毅志,能从最困难,最危险,最绝望,最复杂的环境中找到最正确的出路,他具有他那个时代最高深的处世智慧。这是他留给后人的最有用的无价之宝。

正如中国有一句古话说的那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斯大林曾经为苏联历史创造过丰功伟绩,并对维护和保卫世界和平也作出过巨大贡献,但是也不能否定历史,他也犯下过很多重大错误。如,竭力提倡和推行对他本人的个人崇拜,纵容李森科主义,发动"大清洗"运动,大量屠杀和压迫流放反对派领导人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这是他对历史留下的一个极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也不应该就此而否定他的伟大领袖对当时的苏联和人类社会所作出的巨大历史贡献。

对此,俄罗斯早在2007年重新修订的一本教科书中,将斯大林明确定位为“一个确保国家迈入工业社会的体系的开拓者和维护者,一个濒临战争的国家的领袖”。

当然,在斯大林于1953年3月5日因脑溢血病逝后,在苏联解体的前后,其中包括后来的俄罗斯以及世界史学界对斯大林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对此,前英国首相丘吉尔也就这样评价过斯大林:“他接手的是一个使用木犁的国度,撒手人寰时却是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老刘


斯大林同志,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们称当时的苏联为“老大哥”,是源于苏联人民对我们民族的帮助。而当时,斯大林同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给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和政党提供很多帮助和建设经验。在影视剧里和历史课程中,我对他的一点认识,他应该是一个专横的统治者,可能这种执政方式在战时是非常有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方面功不可没,雅尔塔会议上的“三巨头”合照历历在目,制定了新的世界规则,为以后苏美冷战,打下了政治基础。然而在后来的国家经济建设中,没能及时处理好战后人民的矛盾,还按战前那一套搞,使他后继者,一个一个的想改革,一直没有解决真正的苏联社会的矛盾,加上外部势力的干挠,最终于1991年的12月15日,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

伟人的功过留给后人评价,他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民进行艰苦的斗争,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帮助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但是发动了大“大清洗”运动,使无数的人无家可归,人人恐慌,造成了严重影响。最后,我想说,他其实是一个是农民出身的皮鞋匠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才成就了一番事业,这种精神还是值得让我们学习的。




记着我936


普京接受德国媒体《图片报》采访时说:“对于我国复杂的、有时是十分矛盾的历史而言,斯大林时代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当了解这段历史和记住教训。专制和不受监督必然导致犯罪。斯大林时代就发生诸多罪行:政治镇压、许多民族的人受到驱逐。这一评价是原则性的。”普京反对将斯大林与希特勒相提并论,他说:“是的,斯大林是个暴君,许多人称他是罪犯。但他不是纳粹分子!不是苏联军队于1941年6月22日侵入德国,而是恰恰相反。首先不能忘记这一点。”2009年,普京对斯大林评称:“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而这时的国家是斯大林领导的。诚然,农民没有了,而我们大家都清楚记得有农业问题,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我们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不管谁怎么说,最终是取得了胜利。即使我们总体损失很大,你们知道,现在谁也不能指责组织和领导了这场胜利的人,因为如果我们在战争中失败了,那么对我国来说其后果就会悲惨得多。”“正面的东西无疑是存在的,然而花了难以接受的代价。尤其是存在过镇压。这是事实。我们的数以百万计的同胞遭到镇压。这种管理国家、取得成就的方法是我们不能接受的。不能这样做。毫无疑问,在这一时期我们遇到的不简单的仅是个人崇拜,而是反对自己人民的大规模罪行。”

至少我觉得说的很在理。补充一点,斯大林曾在1945年和1948年两度被提名角逐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对终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

这算功大于过吗。




朗基努斯


斯大林(1879年12月21日-1953年3月5日),全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俄语: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格鲁吉亚语)。前苏联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总理)。苏维埃社会主义的缔造者、捍卫者和领导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苏联大元帅,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他有钢铁般意志,坚定的信念和不平凡的一生。如果说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了俄国,那么斯大林则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最忠诚最伟大的信仰者和实践者。



LHC否极泰来


斯大林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为反法西斯的侵略的斗争中,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苏联乃至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zcy草原骏马


斯大林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和解放东欧朝鲜以及为苏联奠定工业化强国的基础建立了不朽功勋,他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他的功劳大于他的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