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寄往九龍坡區集中隔離點的兩封家書 寫滿親人相思情

寄往九龍坡區集中隔離點的兩封家書 寫滿親人相思情

工作中的屠秀。


寄往九龍坡區集中隔離點的兩封家書 寫滿親人相思情

謝蘇在集中隔離點,


“老婆,十幾天以來你辛苦了,么兒前兩天還在跟我說,這麼多天沒看見媽媽,都快忘記媽媽的樣子了……”

“結婚十年,我們還沒分開這麼久過!可是見不到又怎樣?作為九龍坡的人,這是我們出力的時候!去吧,去為社會盡我們的綿薄之力,家裡的爸媽我來照顧!”

近日,在九龍坡區集中隔離點,有2名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收到了親人所寫的家書。在家書裡,他們讀到了濃厚的思念,讀到了家人的擔憂,知曉了隔離點外的日常生活……

今年25歲的屠秀,來自中梁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月5日,屠秀主動申請去做集中隔離點密切接觸者咽拭子採樣送檢工作。她也是全區基層衛生機構中,第一個獲准進入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場所的基層護士。

2月10日,屠秀寫下入黨申請書,決心以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請戰書、家書、入黨申請書,這三‘書’,是我抗疫路上的指路牌,這場疫情不會擊倒任何人,它讓我們成長更多,收穫更多。”

截至2月18日,屠秀已累計完成80餘人次的採樣工作,數量居全區基層醫療機構單人採樣前列。屠秀有兩個孩子,兒子三歲,女兒才9個月,“女兒到了認人的年紀了,有十多天沒陪伴,她都忘了我了。”屠秀說,她相信女兒長大之後會為她驕傲。

2月18日凌晨,已經在集中隔離點駐守了一週的謝蘇,同樣收到了妻子譚春鳳的家書。謝蘇,是區智能創新推進辦的一名信息化建設人員,2月12日,他主動請纓,運用大數據智能化為九龍坡區集中隔離點賦能。妻子譚春鳳則是九龍坡區人民醫院腎內科護士,要兼顧工作與家庭。

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謝蘇在隔離點與團隊發揮專長,利用信息化技術,切實做到了建檔電子化、交接圖像化、健康模塊化、全程視頻化,確保隔離點真正發揮了隔離作用。

“今年是我們結婚十週年,共同抗疫的記憶,是最好的紀念禮物!見信如見面,我一定不辜負她的付出和信任,待任務完成,安全歸家!”謝蘇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