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听太爷爷讲故事——他经历过的两场瘟疫。

小的时候,太爷爷就已经七八十岁了。小孩子总是喜欢缠着长辈的,要他们讲故事听。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两个关于以前流行病的故事吧。

“抬山上喂狼吧。”


民国三十一年,也就是1942年,太爷爷一直在陕西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一带要饭。听说部队当兵给小麦,就去当了兵。当时河南是国民党在,他就进了国民党部队。

他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国民党51军19师辎重营三连。(他现在都记不住自己到底是1927年还是1928年生的了[允悲]他的记忆时灵时不灵)

他当时跟着部队驻过邓县,在河南邓县得了窝子病。(窝子病是土话,就是能人传人传染的大瘟疫。一得就是一窝子感染,所以土话就叫窝子病。)

国民党当时在新野收了新兵团,顺着汉江往西去,经过湖北荆州,最后到陕西白河县。

当时他在邓县得了病,但是一开始不要紧。在进入陕西境内的时候,部队瘟疫开始传开,一个个倒下。

据他说,那个瘟疫症状是发高烧,根本吃不下去东西,后期还会有重度昏迷。有的快,两天内就倒了,死翘翘了。有的身体好,十天半个月才倒下。

我太爷爷就是身体好的那种,十天半个月之后倒下了。

每个驻扎地都有头脸上围着纱布、抬着担架的一对医兵,专门干抬人的工作。先是把生病的新兵蛋子一个个敲敲头,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反应,那就抬到集合点。

集合点就汇集了各个地方抬过来的感染者,趁天亮着把他们一个个抬去扔山上。那个时候,山上还有很多老虎和狼。天一黑,它们就出来吃饭了。

我太爷爷当时的运气好,是非常非常好。

带他的王师傅是在营部,而不是在下面连队里。

听太爷爷讲故事——他经历过的两场瘟疫。


当时医兵过来扒他眼皮的时候,他已经高烧到没力气说话也没有力气眨眼了。医兵把他抬走了,抬过柴火灶房,而王师傅当时刚好在,看见了,说,等一下,把他就放这屋里了,再等两天。过两天真不行了,再把他抬到山上去。,

王师傅当时带了很多新兵当徒弟,也有好多感染的,也有被抬山上去的。但是就那一天,他可能是心情格外好,多说一句,再等两天。

两天后,我外公可能是因为柴火灶房里暖和,也可能是跟着灶上多吃了两碗苞谷。

总之,他活了下来。

(至于是啥瘟疫,我问他,他说就是窝子病[允悲]我问是一身痘子一脸麻子吗?(天花)他说不是。我问是浑身发青一直拉肚子脱水吗?(霍乱)他说也不是。

听太爷爷讲故事——他经历过的两场瘟疫。


“都是日本人捣的鬼。”


这是发生在我外公山东枣庄被收编之后。大致是建国前后的事。

他当时在山东部队,因为吃生水,他感染了他所谓的“血丝虫病”。用他的话说,就是“专堵血管的怪病”。

他当时发高烧不退,山东地方医院觉得不行,于是直接加急给他送到了上海。就是今天的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据我外公说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医院,病房里能看见好多黄头发的外国人,也有外国医生。

而49年—50年那段时间,医院病床非常紧张,像各种战争伤员、瘟疫感染、霍乱疟疾等等。医药物资都非常紧缺。

我太爷爷就迎来了第二次走运

当时部队接管医院的做法非常普遍,因为要确保医院的高度纯净性、高度政治觉悟性和反特务。当时医院抓政治的一个院长还是副院长之前在华东部队哪里曾经当过营长(我太爷爷记不清了),我太爷爷一个本家兄弟之前是三野七纵队五五团,反正就是关系能搭上。

总之就是连夜送到上海,到了医院院长直接安排了病房和医生,抽血化验出来确定病情就开刀了,吃了六天药就好了。后面在上海疗养了几个月。

听太爷爷讲故事——他经历过的两场瘟疫。


我去查了一下,应该是急性血吸虫病,用吡喹酮120mg/kg给药6天疗法。

血吸虫有10种,而我国流行的只有一种,名叫日本血吸虫。当时民间一直流行这种说法,是日本人给我们水里下毒坑害的。起因就是这个名字

百度过去的情况——“血吸虫病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寄生虫病。解放初期统计,全国约一千万余患者,一亿人口受到感染威胁。”这主要是和卫生条件、饮食习惯与医疗物资条件有关。

建国后一直在教民众“喝烧开的水,记得勤洗手”,就是在做基础卫生界的扫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