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人去世後為啥要穿壽衣,穿壽衣都有啥講究?年輕人已經少有人知

古往今來,我們華夏大地誕生了許許多多燦爛的文化,五千年的歷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物質遺產上的富有,也有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富足。不僅是道德上的仁義禮智信,也有在生活中的柴米醬醋茶,就如同現在我們不僅僅侷限於眼前的苟且,還追求著詩和遠方,這都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國都帶給我們的內涵。

當然,今天小編說了這麼多,主要談的還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不過咱們今天講的這一種傳統文化有那麼一點點特殊,為什麼說它特殊呢?因為它與人的去世有關。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對於土地家鄉十分重視,所謂安土重遷,落葉歸根都是對這重視的體現。所以在一個人死亡的時候都希望自己能夠埋葬在自己的故土,而我們今天講的習俗就是穿壽衣

我們都知道在現在親人去世仍有披麻戴孝的習慣,但是穿壽衣的習俗已經不多見了,主要還是因為比較的繁瑣和講究。

對於穿壽衣來說還需要區別男女,如果離開的是男性,那麼就由他的兒女和專門穿壽衣的人來穿這衣服;如果逝去的是女性的話,就由她的女兒和兒媳來料理。

人去世後為啥要穿壽衣,穿壽衣都有啥講究?年輕人已經少有人知

而這壽衣也不是隨隨便便拿來一件衣服就是壽衣了,它有它自己的顏色和樣式,在顏色上壽衣一般都比較豔麗,而它的樣式則和古代人們所穿的樣式相同。但是它們卻不能採用動物皮毛和綢緞,原因呢是因為涉及到了當時的輪迴的說法以及諧音,如果用動物的皮毛做壽衣,萬一逝者在來世變成獸類就不好了,而綢緞中的“緞”和“斷”同音,有著“斷子”含義,所以說就沒有用這兩種材料來做壽衣。

而它的材料一般都是絹棉,“絹”和“眷”諧音,有著眷念的意思,有著對逝者的眷念之情,也是對逝者的一種追思。

人去世後為啥要穿壽衣,穿壽衣都有啥講究?年輕人已經少有人知

除了材料之外,為逝者做的壽衣還有更細節的講究,既是“五領三腰”,就是五件上衣三件裙褲,也是以棉衣為主。

而做壽衣的時間一般都是在閏年,眾所周知,閏年的天數比平時要更長一些,而這一點在人們看來,老者穿在閏年做的壽衣是可以延長壽命的,也算是表達了人們對老者的美好祝願。

人去世後為啥要穿壽衣,穿壽衣都有啥講究?年輕人已經少有人知

我們之前說道壽衣的顏色一般都較為豔麗,而壽衣的外衣都是紅布所做,象徵著紅紅火火,這算是先人對後輩的祝福。

除此之外,不管是壽衣的上衣還是褲裙,一般都是用帶子來代替紐扣的,很多人都是相信人是有輪迴的,當一個人死去之後就會有新的生命到來,從字面上來看,“帶子”就有著帶來子嗣的蘊意,所以就有了這個講究。

人去世後為啥要穿壽衣,穿壽衣都有啥講究?年輕人已經少有人知

壽衣也不能提前穿,只有老人在最危險的時候,他的親人才能給他準備壽衣,不能讓去陰間上路的時候光著身子,如果這樣,就會被視為不孝順。在死者的最後時光,親人們要替他穿好衣物,躺在靈床上,這就是壽終正寢。

怎麼樣,聽了這麼多,是不是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瞭解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