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科學的盡頭依然是科學,不是神學

最近總看到一些文章說科學的盡頭就是神學,而且還給出了各種論據和道理,甚至有人還拿牛頓來說事,說的是牛頓早年做出了突出的科學成果,到了晚年卻開始研究神學,晚年的牛頓不斷去探索上帝問題和鍊金術等等,於是乎一個結論出現了:牛頓到了晚年都開始研究神學,說明科學的盡頭的確是神學。哈哈,面對這種推論我想具有一般常識的網友都應該知道這是不對的,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科學的盡頭依然是科學,不是神學

首先牛頓並非晚年才研究神學,牛頓本人本身就是一個信奉上帝的虔誠教徒,牛頓在發現萬有引力後還說過一句話:上帝給這個自然世界創造的物理規律是那麼的完美。這句話可是牛頓年輕的時候說的,這說明牛頓年輕的時候就已經信奉上帝了,並非晚年才信奉。

其次這裡我要談談科學和偽科學的差別,其實關於偽科學這個話題,現在有專門的專業就在研究這個,其實判斷一個事物是科學還是偽科學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那就是看看這個事物是否具有“可證偽”,這個方法其實之前我也談過幾次。什麼叫做“可證偽”?就是說這個事物可以通過實驗被證實或者證偽,有些人說一個東西是科學就必須要證實才行,其實這是不對的,只要這個事物能被證實或者證偽那都是科學。

科學的盡頭依然是科學,不是神學

所以有了這個判斷方法,我們來看看這個話題是否是科學:上帝是否存在?這個話題你會發現無論你如何做實驗都無法去證實或者證偽,所以這不是科學而是神學。再比如:妖怪是否存在?你會發現這個話題依然無法證實或證偽。所以這個辦法可以很簡答把科學和偽科學分開。

同時你要明白一點,一般科學的東西對定義都有一個客觀統一的認識,比如:上帝是否存在?什麼是上帝目前並沒有統一的定義,也許每一個基督教徒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上帝,所以這種過於主觀化的話題通常也不是科學。相反我們來看牛頓第二定律F=ma,其中F是力的大小,在教科書上是有明確的定義的,m是質量也有統一的定義,至於加速度a也是有明確的定義。所以我們得出第二個結論:科學必須要有明確的統一定義。這也是區分科學和偽科學的辦法。

科學的盡頭依然是科學,不是神學

再次科學研究的對象通常都能量化表達,比如我們研究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由於愛因斯坦說引力不是一種力,而是時空彎曲的幾何現象,那麼這種時空彎曲能否量化表達呢?當然可以,那就是時空曲率,甚至愛因斯坦都給出了場方程,這些都是可以用數學工具量化表達出來的,但是我們再看看這種話題:上帝愛世人。請問這種愛可以量化表達嗎?不能的,所以這種話題基本都不屬於科學的範疇,這種話題更像是一種哲學或者宗教的範疇。

科學的盡頭依然是科學,不是神學

所以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科學發展到以後仍然具有:可證偽、定義統一和可量化這三個特點,所以科學發展到盡頭是神學嗎?不是的,科學發展是一個不斷靠近真理的過程,科學並沒有盡頭,所以盡頭更不可能是神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