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水浒传》中武松为什么最后选择出家当和尚?

捌旗正红旗


在梁山108将中,有两个名义上的和尚,分别是鲁智深和武松。之所以说是名义上,是因为两人都不是真正的出家人,鲁智深做和尚,是为了逃脱官府的追捕,武松做行者,同样是为了躲避官府的缉捕。征方腊后,鲁智深坐化成佛,武松也选择在六和寺出家了。

武松绰号行者,是因为他打扮成了行者,本质并不是。事实上,武松虽然打扮成了行者,也从没有把自己当行者,他依旧喝酒吃肉杀人,跟行者毫不沾边。

既然如此,武松最后为何选择了出家呢,难道就因为他断臂了?事实上,并不是,武松出家和断不断臂没关系。

首先,断臂只是借口

武松征讨方腊时,宋江因为攻打睦州失利,又先后折了王英和扈三娘等将领,所以怒不可遏,急着要报仇。他又率领武松、鲁智深等人继续攻打,倒霉的是又碰到了方腊部下的包道乙和郑彪两位法师。

武松要取郑彪性命,结果被包道乙偷袭,左臂被砍断,幸亏鲁智深死命冲过去,这才救了武松。后来平定方腊,武松就以“成为废人”,说要出家。

事实上,断了一条胳膊,武松就成了废人了吗?显然不是,顶多战斗力损失大半,说是废人也不至于。再说了,内患外乱都平定了,以后不需要打仗了,即便成了废人又如何?这显然是个借口。

其次,武松看透世俗

真正让武松出家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他看透了世俗。武松本来是打虎英雄,是阳谷县步兵都头,他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工作,与哥哥团圆相聚,本来日子很美好。

可是先有哥哥被潘金莲、西门庆等人害死,自己报仇无门;后有自己被张都监陷害,差点死于飞云浦。连那个玉兰姑娘,也参与了害他的阴谋中。招安之后,南征北战,天下都平定了,自己对红尘俗世还有何留恋呢?

其实,以武松的条件,即便断臂,想娶一个媳妇,生个大胖小子也不是问题。可是,前有嫂子潘金莲毒害哥哥,后有玉兰陷害自己,武松对女人都看透了。一个男人,如果连女人都看透了,对女人都心凉了,还会眷恋红尘吗?显然不会。

所以,既然看透了这一切,不如出家为僧吧。

最后,奸臣依旧活着

好汉们受了招安,打败了辽国,平定了田虎、王庆和方腊,立功无数,名垂青史。这功劳足以封侯赐爵,但并没有功高震主,而是功高震着奸臣了。蔡京、高俅等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宋江等人只要还活着,就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事实的确如此,平定方腊不到一年,卢俊义死了,宋江也喝下了毒酒。花荣和吴用也担心被害,所以先一步自杀了。至于其他幸存的好汉们,不是辞官,就是归隐了,除了个别者,没有能善终的。

武松要想活下去,要么出家,要么归隐。既然自己成了行者,所以干脆出家,这也算是名正言顺了。

另外,个人以为,武松之所以留在六和寺出家,是因为还要照顾中风瘫痪的林冲。当时所有人都回京接受封赏了,林冲留在了六和寺,武松留下来也能照顾他。否则,林冲恐怕都活不了半年。


奕式文化


《水浒传》中武松最后选择出家当和尚,是因为看破了红尘,人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值得他留恋的了,所以皈依佛门!我们来看原因——

1、亲情没有了

武松出生清河县,从小就没有了爹娘,与哥哥武大郎相依为命。年长之后,哥哥娶了潘金莲,原本以为会过上好日子,没想到飞来横祸,从此兄弟二人天人永隔。


2、爱情飞走了

武松一生碰到两个女人,一个是潘金莲,一个是玉兰姑娘。潘金莲对武松很仰慕,可是鉴于武大郎的关系,武松只能跟潘金莲撕破脸。

而在另一个玉兰姑娘那里,武松感受到一点点爱的暖意,谁知她却是派来的卧底,最后也死在了武松的刀下。

3、友情幻灭了

在亲情、爱情都没有了的情况下,武松还有几个很好的江湖朋友。孙二娘、张青、施恩、鲁智深,这些都是铁杆,像亲人一样地相处。可是出征方腊回来,全都幻灭了。

4、兄弟走散了

武松平生最重“义”字,梁山108将兄弟,靠“义”聚在一起。武松个人并不想出征方腊,但是为了梁山大集体,不打破“义”字,仍然跟兄弟一起。最后的结果是,战斗胜利了,但是大部分兄弟死的死,伤的伤,残的残

......

都散了。

5、最重要一点:武松不看中朝廷的封赏

武松本就是官府出来的人,对于朝廷和官府的一套,他的认识很准确,所受迫害也很深,也早就深恶痛绝,不可能回去领赏,更不可能与奸臣同流合污。他根本不看中封赏,他跟随兄弟们出征的目的,只是为了一个“义”字。

所以,在亲情没有了,爱情飞走了,友情幻灭了,兄弟走散了,万念俱灰之下,武松的唯一出路就是——出家。所以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杭州六和寺出家,被封为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最后以享年八十善终。


(更多水浒精彩解读,欢迎关注【麓风轩】)


麓风轩


武松是《水浒传》中最有英雄气概的人物,自小说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大众喜爱。

著名批评家金圣叹言:

一百八人中,定考武松上上。时迁、宋江是一流人,定考下下。……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

这一段评价十分到位,从中可以提炼出两点:第一,武松是真英雄,与宋江不是一类人;第二,武松的性格豪放,不受世俗羁绊。

这两点,就决定了武松的结局,一定是出家为僧。以下详细解释。

梁山108位好汉的几种结局

第一种:接受招安后,战死沙场。

这一类人数众多,如秦明、董平、张清、王英、扈三娘等。

但武松不会被这样安排。他属于作者偏爱的一个角色,在小说中戏份非常多。而且他本人武艺高强,不会草率地死在战场上。

第二种:征途中病死

如林冲,征方腊后,病死在杭州六合寺。青面兽杨志,也是征途中病死。

第三种:被害死

这一类,属于立功受封之后,遭到皇帝或奸臣的猜忌,被陷害而死。

如宋江,喝了御赐毒酒而死;卢俊义,喝了蔡京送的毒酒落水而死。

李逵、吴用、花荣等人,则做了陪葬。

第四种:立功后,担任朝廷官职

双鞭呼延灼、大刀关胜都在朝中担任要职。

美髯公朱仝、圣手书生萧让等,最终也都继续为朝廷效力。

第五种:先做官后辞官,回乡善终

如柴进、阮小七等。被封官的好汉,大部分最终都选择了这条路。

第六种:招安后就选择离开,没有参战

浪子燕青,入云龙公孙胜,扑天雕李应,都属于没参战的。

第七种:出家

公孙胜也属于出家,不过是修道,同时也有不少好汉跟着他一起。

真正出家做和尚的,以武松、鲁智深为代表。

看了以上七种结局,我们就会明白,武松出家,是最好的结局,也是作者对他的偏爱。其余六种,都不符合武松的人物形象。

武松原本就反对招安,更是对朝廷官员深恶痛绝,所以他绝不可能接受朝廷封赏;既然不接受封赏,也就不会被害死。最终,只有出家一种选择。

武松与“佛”结缘

武松的绰号为“行者武松”。行者,就是头陀、苦行僧的意思,本来就是个和尚。

武松怒杀西门庆之后,为了隐藏身份,便打扮成“行者”,从此以出家人的身份行走江湖。

这一点与鲁达非常像,鲁达同样是因为杀了人,便逃到五台山落发为僧,成为了真正的和尚。

武松和鲁智深两个人,关系也最为亲密。鲁智深在二龙山当大王,武松去投靠。投了梁山,两人也是一起行动。排座次,鲁达第十三,武松第十四。最后两人一起在杭州六合寺出家。

他的绰号是个和尚,他的挚友也是个和尚。他与佛结缘,最好的结局,就是做和尚。

杀戮过多,需要赎罪

这是武侠小说的惯常套路。一个杀戮过多的侠客,最终的结局,往往就是出家。

如:《天龙八部》的萧远山、慕容复;《倚天屠龙记》的金毛狮王。

武侠和佛家,有不解之缘。但凡嫉恶如仇的英雄,往往心中有慈悲、有佛性,最终也会亲近佛家。鲁智深和武松,就是这样的英雄。

武松早年杀人,是为了报私仇,手刃自己的仇人,他的心中没有什么愧疚。

但是到了后面,跟随宋江征讨方腊等起义军,又杀死很多人。这时他的心中,就有了愧疚。为什么呢?

武松本来就不情愿招安,而方腊等起义军,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坏人。他们也是受到欺压、憎恶朝廷的反抗者,武松甚至从心底里是敬重他们的。

这一番,武松手上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也不再像从前一样,可以心中无愧了。

因此,拒绝朝廷封赏,出家为僧,成为他赎罪的一种选择。这也可以使他的心更加平静。


黑色大炮


武松是我喜欢的英雄豪杰之一,他和宋江第一次相识并不是多么美好的事情,那时候二人都十分的落寞,宋江因为走投无路,最后只能投靠在柴静那里,而此时的武松,因为自己之前不小心杀了人,也在柴静家躲藏避难,自然强者和强者的对碰,一定是会擦出火花的,但是没想到他们才刚认识没多久,居然结拜成为了兄弟,所以可见他们二人对对方都是很欣赏的。

宋江一开始躲避在柴进的家里说是一个好去处,但因为宋江之前和姚盖联手杀死了王伦,而王伦背后的人也就是柴进,宋江和姚盖年少也是迫于无奈很害怕自己会被柴进猜疑,所以处事一直都小心翼翼。在柴进给宋江准备的一场鸿门宴中,宋江差点就要被柴进解决掉,正巧这时武松出来提他解了围所以在此事之江就对武松比较信任。

最后他们二人被逼上了梁山之后,宋江成为了梁山的首领,其实在这个时候宋江和武松的关系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二人共同落难时的惺惺相惜之感,宋江作为首领必然是要保全梁山众多兄弟的安全守住梁山,也希望自己能够出人头地当上大官,那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去朝廷做事,选择了招安。但武松始终对于宋江此举是非常的反对,因为他们都是江湖豪杰为什么不能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去创造出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呢?

但是宋江太过急于求成完全听不进武松的话,铁了心要选择招安上了梁山众多兄弟的心,但是没有办法梁山的众多兄弟也值得跟随宋江却是对他产生了失望之情。就在征讨方腊这一战,梁山兄弟伤亡十分的严重,在武松和方腊对战之时断掉了一条胳膊最后单臂擒方腊,武松也是立了大功,但他为何最后却选择出家了呢?武松虽然保住了命但是看着战场上今年倒下的众多兄弟心情十分沉重。然而此时的宋江一心只有名利,他见到失去手臂的武松没有丝毫的伤心之情,居然对武松说一定会将武松的功劳如实禀报给朝廷。

并说了这四个字“任从你心”这四个字让武松的心凉到了谷底,彻底对宋江失望,在武松心中兄弟情才是最重要的而他并非是一个注重名利的人,宋江的此举算是彻底断送了二人的情谊,牺牲的众多兄弟在宋江心中也只是成为了换取名利的工具罢了,是武松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出家选择孤独终老,他知道宋江那也不会是那个和自己称兄道弟的人了。武松的此举是非常正确的,李逵跟随宋江回到朝廷之后却被毒酒一杯,实在是可悲。不知道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参与互动,






影视哥哥


武松选择出家完全是看破红尘的表现,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武松一生杀人无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才是武松的归宿。


纵观武松的一生,从一出场景阳冈打虎到讨伐方腊结束,特别是在没上梁山之前,武松经历了一系列的杀戮,可谓是死里逃生,因为只有这样,武松才能解脱,面对奸臣的陷害,武松如不反抗,还不知道死了多少回呢?

所以说武松杀人都是被逼无奈之举,尽管有一些人不该死,可赶上了也是没办法,上了梁山之后,本来觉得可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摆脱朝廷的围剿,过上逍遥快活的日子。可是万万没想到,宋江执政之后,执意要接受朝廷招安,这一下可把梁山好汉害惨了,梁山大军被朝廷收编之后,便开始借刀杀人,利用反贼之手梁山好汉死伤无数。可以说朝廷招安是假,剿灭梁山大军才是最终目的。


武松、鲁智深等人原本就是极力反对宋江招安的,可是最后没办法,宋江位高权大,众兄弟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武松等人也只能认命了。可是后来方腊一战之后,梁山好汉死伤大半,就连与武松关系最好的孙二娘夫妇也未能幸免于难 。武松一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莫不如就此打住,既然已经是行者装扮,就皈依佛门得了,返回朝廷接受封赏只能是死路一条。于是武松辞别了宋江等人,选择了去杭州六和寺出家。

说实在的,打打杀杀的日子武松也是过腻了,另外武松随着年龄的增长,也确实有点力不从心啦,况且好兄弟鲁智深也选择了出家,而且那时候林冲也在寺里养病,所以武松一来图个清静,二来还可以与好兄弟为伴,也算是颐养天年啦!

只可惜鲁智深、林冲都先武松而去,鲁智深坐化而死,林冲则是积劳成疾含冤而死。武松还好,在六和寺颐养天年,最终八十多岁善终。武松应该算是梁山好汉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善终的好汉之一。


任驰赢天下


在梁山108将中,有两个名义上的和尚,分别是鲁智深和武松。之所以说是名义上,是因为两人都不是真正的出家人,鲁智深做和尚,是为了逃脱官府的追捕,武松做行者,同样是为了躲避官府的缉捕。征方腊后,鲁智深坐化成佛,武松也选择在六和寺出家了。

武松绰号行者,是因为他打扮成了行者,本质并不是。事实上,武松虽然打扮成了行者,也从没有把自己当行者,他依旧喝酒吃肉杀人,跟行者毫不沾边。

既然如此,武松最后为何选择了出家呢,难道就因为他断臂了?事实上,并不是,武松出家和断不断臂没关系。

但是到了后来武松在战场上失去了一条手臂,即便是武松的战斗力依旧很强,但是也已经变成了一个废人。所以在宋江来看望他的时候,武松对宋江说了自己的打算,并不打算跟随宋江回到朝廷。为什么武松宁愿出家,也不愿意继续跟随宋江呢?

  其实我们只要看看宋江对他的态度就懂了,宋江看到武松断臂后,对武松也没有了之前的热情,在得知武松想要出家时,连劝都不劝一下,只是淡淡的说了四个字,表示尊重他的打算。之后宋江直接就离开了,由此可见宋江已经不再把武松当做一回事,而是把他视作一个拖累。

  此外武松的好兄弟鲁智深也是在六和寺离开的,武松和鲁智深两个人关系非常的好,亲兄弟也就不过如此了,两个人还曾经商量过,就算是死后也埋葬在一起,因此武松也留在了六合寺。武松的哥哥早就已经离开人世,他也已经替自己的哥哥报仇,而对他有再造之恩的孙二娘夫妇,也在战场当中死去,因此武松已经没有什么牵挂了,因此最终选择在六合寺出家。

  还有人猜测,武松觉得自己手上的杀孽过重,也算是留在寺庙当中为这些亡魂超度,网友们怎样看待武松最终的选择?武松生擒方腊后,为什么他宁愿出家为僧?看看宋江的态度你就懂了


乾坤书书


水浒传中的武松可以说是一个形象最为突出的人物之一,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尽显英雄本色。他敢作敢为、恩怨分明、有仇必报,豪爽的性格深深吸引了广大读者。

可如此光明磊落,行侠仗义之人,最终为何选择出家?

“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

武松父母早亡,他跟着哥哥武大郎相依为命。后来武大郎娶了潘金莲,本以为一家人其乐融融,可悲剧也开始了,潘金莲背叛武大郎,不断和西门庆来往,她听了王婆的建议,毒死了武大郎,武松得知后,愤而报仇,杀死了潘金莲和西门庆,被流放孟州。


孟州的张都监请武松来家,还将丫鬟玉兰许配给武松,武松也没拒绝,也想成家立业。可没想到张都监和玉兰将其灌醉后诬陷他偷盗。武松又被流放到恩州。在途中遇到两个心怀不轨的人,从而得知蒋门神等人都在张都监家里,他赶回孟州,先到张都监家里,不分青红皂白,将丫鬟、管家等人都杀死了。到了鸳鸯楼,二话不说,举起刀就砍。不一会儿,张都监、蒋门神等人就成了刀下鬼。他在墙上用血写下了八个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经历了这些事后,武松对家庭似乎没有那么向往了。而他的好友们也相继离去。最与他亲近的是张青,孙二娘,施恩,宋江和鲁智深。可最后,鲁智深坐化了,孙二娘被杜微飞刀杀死了,张青死于战乱之中,施恩也在常熟之战中落水而死,武松也在讨方腊中断了左臂。而宋江得知武松断臂后,只冰冷冷地说了一句“任从尔心”,竟然随便武松干什么了。这是一个结拜兄弟该有的口吻吗?这是一个曾经一起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好兄弟该有的口吻吗?这是一个梁山老大对为自己立下功劳的兄弟该有的口吻吗?当然,武松明白一个好汉断了手臂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能再替天行道、为民除害,不能再在江湖上呆下去了,也意味着人生不再为自己所愿。

此时的武松,因为兄弟的离去,自己的断臂,他已经心灰意冷了。

“我平生只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

其实,早在孙二娘把武松打扮成头陀时,成了行者,便说这是“前缘前世”。现在看来这算是“剧透”了。

武松已经看破红尘,看破世俗,对这世间不再留恋。似乎出家对于他来说才是最好的结局。武松是孤独的,也是值得敬佩的,与那些沉浸在金钱和美色的人相比,他更是值得尊敬的。他本可以带上金钱,过着一辈子衣食无忧的日子,但是他不愿意。他不愿意苟且的活着,如果没有用自己的双手在有生之年创造出自己梦中的天地,他也要在佛经声声中寻找。


东瀛万花筒


《水浒传》中的武松为什么最后选择出家当和尚?

武松是《水浒传》中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铁血硬汉”。“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等很多关于他的英雄故事经久传颂。一个武艺高强、爱憎分明、侠肝义胆、抱负远大的英雄豪杰最后缘何选择了出家?

我们都知道武松是一个出身底层,与武大相依为命的草根青年。痛饮18碗后的景阳冈打虎让他一战成名。此时的也想着报恩大哥的养育之恩,在武都头的岗位上施展抱负。不曾想水性杨花的嫂嫂潘金莲出轨杀夫,善恶分明、知恩报恩的武松原本也想通过法律解决。此路行不通之后,无可奈何武松只能靠一己之力讨个说法。在经历了“血溅鸳鸯楼”事件之后,无路可走的武松只得投靠天下声名远扬的水泊梁山。

在梁山这个仰慕已久,替天行道的精神家园,武松再次焕发了做一番事业的豪情。可是梁山接二连三的变故,沉重打击的他身心疲惫。比如武松视为亲人的张青夫妇战死沙场、好大哥鲁智深的坐化、自己在征讨方腊时痛失一臂等等。尤其是宋江招安光宗耀祖的做法,深深刺痛了武松的底线,再加上众兄弟的无辜牺牲。武松只能是“道不同,不相与谋”。

现实的无情摧残,看破红尘的武松,茫茫世界何处是归途?出家六合寺才是正路。这或许是武松心灰意冷后对无情社会的觉醒,也许是对梦想未能实现的变相寄托。总之,武松找到了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花源,这就是行者最好的修行。





行进在希望的春天


水浒传的武松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水浒传有关的他的章节占了很大的比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武松是水浒里的第一主角,有关武松的故事,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等,相信大家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笔者的眼里,武松完全成了,正义的化身和绝对的完人,然而武松在跟随梁山大军征讨完方腊后,却毅然决定在六合寺出家,这一举动令广大读者费解,其实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说说其中的缘由吧。

其一,武松在梁山上最亲近的人孙二娘和张青夫妇,大家都知道这二人对武松来说,简直就是再生父母,武松本来就是一个孤儿,是哥哥把他养大的,自从哥哥武大死了之后,是孙二娘和张青二人帮助武松度过了数次难关,征讨方腊时孙二娘和张青二人,都战死杀场了,这个噩耗对于武松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对武松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从这一点考虑,为了缅怀孙二娘和张青,武松选择出家是在情理之中的。

其二,鲁智深在六合寺坐化,鲁智深是水浒传里比武松还要完美的英雄人物,他本来是个提辖官,却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金翠莲,失手杀了镇关西,告别了昔日的逍遥生活,从此流落江湖,步入黑社会,就冲这一点就比武松要高出不少,武松与鲁智深早在二龙山时,就是铁哥们,后来上了梁山之后,由于性格和爱好二人更加投缘,他们之间的感情更加亲近了,而且两人在战场上也配合的相当默契,这么说吧,二人的感情比亲兄弟还要好,另外二人还相约死后共葬一处,活着要一起出家当和尚,后来鲁智深在六合寺坐化圆寂了,此时的武松便横下一条心,留下来当和尚,以此来陪伴鲁智深了。

其三,为了照顾生病的林冲,在征讨方腊还未结束之时,林冲就得了中风的重病,由于军中的神医安道全留在了京城,没有跟随梁山大军出征方腊,林冲的疾病越来越重,而且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医治,后来只能瘫痪在床了,战事完毕后,由于林冲病危,只能留在六合寺养病,而此时的林冲需要战友的照顾,武松平时本来就与林冲交好,而且武松也佩服林冲是个响当当的英雄好汉,于是乎武松为了来照顾林冲,便留在了六合寺当了和尚,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出家人。

其四,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遭到方腊手下大将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此时的武松在宋江等人的眼里已经失去了利用的价值,在宋江的眼里失去一臂武松已经成了一个废人,如果继续跟着自己只能是累赘罢了,通过后来的宋江的一句话,虽然只有区区四个字,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一日,宋江前来探望痛失一臂的武松,武松便对宋江说了,自己不想跟随大军返回东京了,也不要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功劳簿,宋江听后连一句安慰和挽留的话都没说,只是浅浅的说了“任从你心”四个字,然后就直接无情的走开了。由此可以看出宋江的冷漠和无情。为了自己能够活命,武松也只能选择出家了。

其五,武松知道自己杀的人太多了,虽然大部分都不是冤死的,但是也有个别人不该死,武松是心知肚明的,比如玉兰和张都监的夫人和丫鬟,她们都是死在自己的刀下的冤魂,这一点深深的埋在了武松的心灵深处,武松也不能说与别人听,只能把这无尽的悔恨和罪过说与佛祖听,另外武松也深知一日为寇终身为寇的道理,回到京城后,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此时的武松不管从哪个方面考虑,在六合寺出家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有着充足的理由,另一方面也为了能让自己活下去。

最后结果武松在六和寺出家,武松被朝廷封为清忠祖师,并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最后以享年八十善终。由此可以看出武松选择在六合寺出家,是个无比英明的决定,此时武松自己心里可能在想,这也许是这一生做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娱乐8卦新鲜事


武松从一个暴躁到徒手打死老虎的热血青年,最后棱角被打磨的心如止水,了无牵挂而出家,不得不说人生让他经历了很多。

失去了至亲

武松以打虎英雄风光出场,但是却接连遭遇了家门不幸,先是嫂嫂出轨,后是哥哥被杀。他能够徒手打死猛虎,以他的血气方刚,手刃仇人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是他新手杀了嫂嫂潘金莲之后,也是失去了世上的所有亲人,成为一个有血有肉却没有牵挂的人。

失去了志同道合之人

虽然武松武艺高强,勇武义气,但他其实也是一个有点小个性的人,说的严重一点可能是个直人,且与多数人不合群的。直到遇到了菜园子张青和孙二娘俩人,虽然也不不打不相识,还且还差点将计就计吃了孙二娘的豆腐,但是也没影响他们三人后来成为至交。但最后,张青和孙二娘双双战死,而且孙二娘还是为了救自己而惨死。再一次让武松失去了最要好之人,感受到了人间的悲凉。

需要信仰填满孤独

经历了这么多,哥哥被害,张青孙二娘战死,梁山兄弟们溃散。武松不仅在世上没有了牵挂之人,而且心如止水,孤独的苟活于世。这种内心的空虚怕是酒精、女人、金钱这些不能够填满的。所以他最好的方法就是寻找一种信仰,来度化自己的过去,且平静的度过之后的人生,也算是找到了合适的去处,应该祝福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