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由無足輕重地管到有的放矢地陪?

nana90643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首先家長要重視孩子習慣的培養,好的習慣會讓孩子受用終身!好的習慣是培養出來的,幼兒期的孩子習慣需要從生活中點滴小事做起,比如說吃飯、睡覺、上廁所等等,只要我們持之以恆的從細小的事情要求,就可以達到“促其思、曉其理、激其情、導其行”的教育效果。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有的放矢的著手!

1. 從小事做起

好的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積月累,從小事慢慢培養,比如寶寶吃飯坐不住,跑來跑去,吃一口玩幾分鐘,沒吃幾口飯都冷了,因此可以給寶寶買個寶寶餐椅,讓寶寶學習大人的樣子,吃飯的時候就在餐桌上吃飯,漸漸的寶寶一到吃飯時間就會主動要求坐到餐椅上。

2. 家長身體力行 一歲多的寶寶模仿能力已經很強,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的品質和習慣的養成,比如吃東西之前要洗手,可以帶著寶寶一起洗手,慢慢的寶寶就養成了洗手的好習慣,因此做父母的要身體力行,父母喜歡看書就會培養一位愛閱讀的小寶寶。

3.不要經常說“不” 這個危險,不能碰,經常會有家長在寶寶身邊叮囑,其實幼兒期的寶寶好奇心很強,越是不讓他們碰的卻總是想辦法摸摸,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進行示範性引導,比如寶寶看見大人掃地,我們可以示範給寶寶看,讓他跟著做;看見大人在洗衣服,他們也想動手洗,我們可以帶著他們一起,慢慢的你的一舉一動就在寶寶腦海中記憶下來,我們可以給與他們鼓勵,漸漸的從模仿你的動作就會喜歡上這些,開始養成了做家務活的好習慣。

4.持之以恆

做事情要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習慣的養成更是這樣,剛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有的父母就擔心寶寶吃的慢,弄得到處都是,於是就開始喂寶寶吃飯,這樣寶寶就更不願意自己吃飯了;平時可以給寶寶講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比如《孔融讓梨》 、《狼來了》等,潛移默化中對孩子進行教育。

總之孩子的習慣養成不是一日之功,我們要在平時生活中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建立養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祝大家的寶寶都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育兒之路小桔燈


俗話說的好,言傳不如身教。我每晚堅持練字,畫畫和做運動!我小孩從小看著我一直這樣堅持每晚做,在一歲時候,她也會好奇跟著我做。久而久之,八個月過去了,現在不用我監督她她也會主動練習的!父母始終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想教好孩子,首先是自己做好



最好如初


你好!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這種現象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當孩子一歲半到兩歲半的時間便會開始萌發一種“自我”意識,這也是嬰兒時期的“叛逆期”。俗話說“三歲定八十”。這時期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塑造健康人格的敏感期和關鍵期。正確的家庭教育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當嬰幼兒有不合理的要求或者危險活動,應當儘量避免正面衝突,可採取適當的轉移注意力的的辦法進行處理。還有一些寶寶會故意進行一些惡作劇來觀察成人反應。如,不讓他打開電視劇,他就故意打開電視劇。最好辦法就是假裝看不見,讓他覺得無聊而停止惡作劇。一些寶寶會對未知的危險事情太好奇,家長應及時制止,並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後果,讓他不在為所欲為。

希望這些可以幫到你。[耶]


永真和母嬰保健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家長有的放矢的陪,換句話來說也就是高質量的陪伴。

現代育兒都注重高質量的陪伴,不知您問的是針對學齡前還是學齡後孩子,如果是學齡前,大運動,精細運動,音樂啟蒙,英語啟蒙,社交等都是可以入手的地方,每天從各方面安排一些活動,也就達到了我們有的放矢的陪。

如果是學齡後,那就要考慮在學習與興趣愛好上對孩子進行引導幫助,給他(她)培養一個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一切自會水到渠成。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Lily就是我


做父母的應該有遠慮。要好好學習如何做個合格的父母。0一7歲時關鍵,做好規矩,養成習慣。6個月要給孩子念故事書,唱兒歌。15個月讓孩子自己吃飯,3歲知80。每天教一下,各種各樣常識性的知識。5歲識字一千。一邊玩一邊學。孩子就很高興的學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