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現代人很難寫出唐、宋時期的詩詞賦?是不是真的退化了?

上善若水敬業樂群


首先要明確唐宋詩詞的概念,這個唐宋詩詞主要是指格律詩,即律詩、絕句和詞。我以為,之所以今人難以超越唐宋詩詞,最重要的原因是,唐宋詩詞有極嚴格的格律,這個格律就是一個非常嚴格的框子,你必須在框子內進行創作。既然是個框子,就存在限高,而唐宋人已經寫到了極致,達到上限了,所以我們無法超越。那打破這個框子呢?若是打破了,你的作品就不屬於格律詩了。遺憾的是,我們現在與唐詩優秀作品水平相當的詩作也少而又少,那是因為語言環境變了。現代白話文,再加上今人大多不能夠沉下心來研讀古代優秀作品,寫古體詩的人也大多是附庸風雅,那古體詩的創作自然不會有大的進步。


忻州茂哥


我同意現代人很難寫出比肩唐詩宋詞的作品,但這並不是退化的緣故。我們並不缺乏才華橫溢、驚世絕豔之人,那為什麼無法重現呢?

1.不同的時代需要不同的文學體裁

唐詩、宋詞、元曲…我們可以看到,每一種體裁都與時代緊密聯繫在一起,並且信息量是越來越大的。

唐詩以五言、七言絕句為主,通常在20-56字左右;宋詞分為上下兩闕,字數由於詞牌名的不同而在40-100字左右;元曲篇幅就更長了。而在現代,許多鴻篇鉅著都是幾十萬字的。

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所要表達的內容越來越豐富,文學的主流體裁也會相應變化,所以唐詩、宋詞已經不是我們現在的主要創作形式了,就像李白、白居易也很難寫出詩經、離騷一樣,創作技藝因此生疏也是可以理解的。

2.現代人的心境發生了變化

退一步講,既然我們能夠熟練掌握唐詩宋詞的創作規律,同時也具備相應的才華,那為什麼難以創作出可以與前人比肩的作品呢?

主要就是現代人的心境已經發生了變化,古詩詞當中通常都是用來抒發鬱郁不得志的心情,相思離愁、官場失意、屢遭貶謫、理想難以實現…諸如此類,意氣風發則較少。但前人的愁緒放在今天來看,可能根本不叫事。

就拿送別詩來說,那時交通落後、瘴氣肆虐,很多人被貶謫邊境就再也回不來,所以詩裡飽含著生離死別的悲情,到現在,去全世界的任意角落也不過是打個飛的,社交網絡拉進了人們的距離,所以很難再有當時的心境,也就難以寫出類似的詩句了。

3.今人審美上的違和感

李誕在奇葩說辯論時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比蒙娜麗莎更美的是正在燃燒的蒙娜麗莎。就像是白月光與硃砂痣,逝去的一切在我們眼中都帶有光環。所以,無論再怎麼好的詩詞,總是下意識認為難以比肩前作。

大家有沒有看到過景區的仿古建築?我們已經盡力去模仿的一模一樣,但是它們矗立在高樓大廈之間,穿著現代裝的遊人在其中交織,就總有一種深深的違和感。古詩詞也是同理。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全盤仿古,否定自身,而是古為今用,去進行創新,找到更加適合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形式!


喝著汽水看著書


第一現代人只堆砌華麗辭藻,缺少詩詞意境。不懂平仄音律。

《中國詩詞大會》大家都看過。一定知道康震的大名。可仔細讀來。如此出名的大學者。也不一定能寫出極有意境的詩。

康震的七言詩

大江東去流日月,古韻新妍競芳菲。

雄雞高歌天地廣,一代風流唱春暉。

酈波的五言詩:

白日江山闊,風雲動古今。

人生難自負,求索見丹心。

一首七言一首五言。現代人多數是不懂格律、平仄的,所以要粘對、成律都難,就這兩首詩來看,筆者認為是高下立判的,這次我站酈波老師這邊。康老師的七言詩寫得是很霸氣的,每一句都有出處,首句是蘇軾的《念奴嬌》,次句是朱淑真的《春詞》,第三句是李賀的《致酒行》,第四句是孟郊的《遊子吟》。將4首千古名作中的經典名句融合到一首詩中,可見康老師確實是博古通今,令人服氣!但筆者竊以為,這種類似集句的寫法,少了一些原創性,而且此詩在工整度上稍遜色了一些。而酈波老師的詩,雖然辭藻上不如康老師那般華麗,卻勝在工整上,他這是一首極工整的五言絕句,這是現代人很難寫出來的近體詩體裁。五絕在唐代以前基本都是不工整的,盛唐後大家開始自覺要求其工整性。一首工整的五絕要求兩點:第一是要押韻,可以句句押韻,也可以隔句押韻,酈波這首做到的是隔句押;第二是講究平仄,五絕有4種基本句型,酈老師這首詩基本也做到了。

而從意境和遣詞來看,酈波這首詩的靈感當是來自王之渙《登鸛雀樓》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此詩是唐詩五絕的壓卷之作,雖只有20個字卻有千里之勢。酈波這首五絕雖氣勢上比不上唐人,卻一樣頗為大氣

第二我們能看到的古代詩也是極小的一部分

哥盛唐詩一共收錄唐詩多少多少首?但是在盛唐之時,寫詩的風氣極濃,氛圍極好。皇上都偏愛坐實。那麼唐詩的數量一定好,弱星海可《全唐詩》裡的詩是可以數過來的。我們就能知道能收入下來的是有多小一部分,寫詩不一定能存下來,存下來的還不一定好。於是我們看到的是極小極小一部分。所以在我們看來,似乎古代時全是好,現代是全是不好的詩。就像乾隆皇帝一生創作幾萬首詩,如果不是皇帝他能被收存幾首呢?

前日採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今日採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

雲棲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備清蹕處,無事迴避出採茶,相將男婦實勞劬。

嫩莢新芽細撥挑,趁忙穀雨臨明朝;雨前價貴雨後賤,民艱觸目陳鳴鑣。

由來貴誠不貴偽,嗟哉老幼赴時意;敝衣糲食曾不敷,龍團鳳餅真無味。

這像不像打油詩?

還有一首更著名的乾隆“名下”一首詩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八片九片十一片,飛入梅花總不見。

(這首詩是鄭板橋的)






源源就是很好看


曾經在雲居寺內觀12天,其中10天止語,手機上交。夜裡失眠,起床登上文殊臺,看到天邊一彎殘月,心想這不正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雲居寺坐西朝東,文殊臺在西邊。)其中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全部都是真實的經歷和景象,只需要如實的寫出來就是詩詞。古詩詞很多都是“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現代人在觀察自然,感悟人生方面已經遠遠比不了古人。人人心中都沒有了,怎麼落到筆下呢。另一次在樂遊園,初春柳枝鵝黃嫩綠,走在小路上看一座亭子,中間一株株柳樹垂下的枝條像一道道簾幕。這不正是:“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嗎?我知道我看到歐陽修一千年前所看到的景象了。 以上舉兩個例子都是寫景,相隔千年,景緻一般無二。需要的是慢下來,靜下來,去感受。我想樂遊園眾多遊客中,大概只有我一人能看到簾幕無重數吧。快節奏的生活中,人人都浮躁,想寫詩,先把自己慢下來吧。當然,不是你慢下來就能寫好詩,但這是必要條件而且不容易做到。因為不是你休息了,退休了就能慢下來的,心是需要修煉的。


繼華19


這種說法純屬妄自菲薄。請看代表唐朝的最高水平的詩作:

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種水平,現代人也能信手拈來,

今仍遵原平仄,且加對仗。

靜夜思,與李白和。

楊妃胸露光,

李太汗洩霜。

千杯蕩幽月,

一心入夢鄉!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說,因為我們跪著,所以他偉大,站起來吧,軟骨頭的人們!


老張335536


其實從兩個人的成就你就能看出問題了。

宋朝的三蘇想必沒有人不知道。

父親蘇洵從27歲開始發奮圖強,雖然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詩詞能力卻遠不如散文能力。

而從小開始努力的蘇軾,詩詞創作能力也不用我再多贅述了吧。

我想,大概是因為蘇軾他經常被要求必須在飯後當眾作詩吧。這是什麼?刻意練習呀!無數次的刻意練習。

並且除了自己愛學外,他還有人監督,這是大人們沒法做到的。

所以通常蘇軾做詩比別人寫起來快,也寫得好。他的思想也比別人清新,引經據典信手拈來。

而你看現代人,誰有這樣的教育環境,即使孩子自己想,能為孩子授業解惑的人也不多了。

但是,作為老師,我們並不會肯定的說從現在開始學習一定會晚,只是可能你會比不上從小就受這樣教育的人罷了。

所以,只要你願意,你依舊可以超越現在絕大多數的人。



小福泥的丫頭


這倒不是退化了。只是時代變了。

1、現代人的生活模式和寫作方式變了

自從新文化運動後,人們的作文習慣已經變成了白話文。古時候的詩詞歌賦之類的行文格式和要求,大家漸漸的遺忘了。到了現在,許多孩子都只有在讀書的時候會接觸到古詩詞了。這種接觸也停留在瞭解上。背誦之類的也只是一個記憶上的傳承。就像是看古董,可以欣賞,但是日常生活中已經很少用到了。

2、現代人的心氣浮躁了

我們知道古詩詞的美,但是沒有多少人能夠靜下心來去遵循古道來做古詩詞了。就算有人作,也沒有多少人能夠靜下心來看這樣的作品了。


餘小滿


我來一首,未及卸妝被水流,澗蛙頓失美歌喉。頑石不懼暴瀑虐,撕爛白綢方罷休。(婺源飛鳳峽。詠瀑。)




紅塵滾滾大人


現代人寫不出唐詩宋詞,我以為不是現代人退化了,而是社會環境變化了,現代人的表達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古人無以為樂,就以詩歌之!《國風》,《楚詞》說明了當時北方和南方人都愛哼哼兩句,兩本集子就好像現在出版的詩歌彙編和詩人專輯!隨著社會發展,到唐朝時候,國家富裕了,老百姓唱的更歡了!送同學的,一邊拜拜一邊寫兩句,想老家了,一邊看月亮🌙一邊寫兩句,考不上學了,埋怨兩句,連睡過頭了,也好意思寫: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那時候,樂器也齊備了,吹拉彈,就剩唱了!唐玄宗在後花園搭起了戲班子,請來了高手李太白專門寫歌填詞,你說這唐朝的詩歌能不興盛嗎?

宋朝的時候,老百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唐詩太短,不足以表達博士生們滔滔不絕如江似海的情懷,就把詩寫長,格律太嚴,影響舌頭彈性,就變成了長短句。於是乎,高堂雅地,尋常巷陌,青樓瓦舍,水井邊邊,都哼唧起了大詞小令,全國上下都成了歌星,曲曲作家,就像現在都可以當明星,歌星,詩詞達人一樣一樣的!

唐宋詩詞的發達,一方面說明了中國經濟的發達,文化的進步和老百姓生活的多樣性。另一方面也印證當時人們娛樂方式的單一。詩歌作為文化的載體,長期以來,在國家的發展和人民文化生活中起到了調節情致,娛樂身心,豐富交流方式的重要作用。

到了現代,人們的娛樂,交流方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電影,電視,電話,微信,視頻……人們不再依賴單一文字來遠距離溝通了!因此研究詩詞的人就顯得少了,詩詞表達顯得文鄒鄒,慢騰騰,對急需辦事交代業務的人們來說,有點跟不上節奏的嫌疑,所以呀,對於一般場合來說,詩詞是不太得到重視了。

但是,絕對不是說詩詞就不重要了,詩詞水平就下降了!國家在提倡,從幼兒園開始,所有國語教育,都有大量詩歌篇幅教學;媒體宣傳,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很火很熱,小Y登臺,快遞小哥奪冠,都說明了人們對詩詞的熱愛,並且彰顯出了非凡的實力!另外,我國大陸,港澳臺以及各國華人圈,都把詩詞看做是一門高雅藝術,把能夠吟詩做賦者視為高雅芝士,並且湧現出了大批詩詞作家,詩詞愛好者,都在以多種方式,不約而同的弘揚著中華民族這種特有的文化符號。詩詞歌賦,通俗不失高雅,人人喜愛,是我們國家的獨特的文化藝術葵寶,一定要好好繼承和發展!


報紙廣告守望著


【南呂•一枝花】早晨間推易理,夜來觀天象。觀牛星增焰彩,織星短光芒。我朝國運長,勢盛南邊上,白虹貫日光。低首細詳,怎有這般景象?[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