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上城区最难“封闭”的馒头山社区 经过“三轮洗楼”统计出3058户 9854人

上城区最难“封闭”的馒头山社区 经过“三轮洗楼”统计出3058户 9854人

馒头山社区,老杭州人都不陌生,背靠凤凰山,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全开放式社区,光百度地图直接显示的社区入口就有14个,还有8个翻山越岭能进入社区的“山道”。疫情时期,“看好门、管住人”对于一般的封闭式小区都是大难题,对于馒头山这样的开放式社区,更是难上加难。近日,疫情管控趋于平稳,馒头山社区书记陈骏才有时间梳理回顾过去这一个月馒头山经历的日日夜夜。

经历三轮洗楼,我们才敢说,人员摸清楚了。

每次给陈骏打电话,他都是气喘吁吁的,因为馒头山的居民楼都是依山而建的一幢幢小房子,社区走一圈,等于爬了半天山。每一幢“小洋房”的大门敲开,里面或许就住着10几户人家,因为这里也是杭城年轻租户集聚地之一。正是因为这样分散的房屋分布和复杂的人员结构,给前期的社区排摸造成了很大困扰。

“我们10个社工,年二十九没走的全留下了,年三十一过,走了的也几乎全被叫回来了。街道科室里的人也来帮我们,可还是觉得人不够用。前面的几天,我们全都在排摸人员,每天都走到晚上9点多,实在是觉得不好意思打扰了才撤下来。”陈骏告诉记者,分网格地毯式排摸,他们前前后后摸了三遍。

上城区最难“封闭”的馒头山社区 经过“三轮洗楼”统计出3058户 9854人

“我们把这个叫洗楼,年三十第一轮洗楼,完成了基础排摸。2月2号左右,杭州开始实行小区封闭式管理,我们为了管好大门,第二遍洗楼,给每个居民都发了通行证,到这里居民情况基本清楚了。2月8号左右,明显感觉人员回流了,考虑到我们这里租户较多,我们决定第三遍洗楼,这一遍,出租户是重点”。陈骏说,三轮“洗楼”才让他对自己的辖区居民情况真正有了底,以前也有居民数据,但从来没有这么准确过。“3058户,9854人,每个人的情况我们都掌握了。”说到这儿,陈骏疲惫的眼神里流露出一些自豪。

上城区最难“封闭”的馒头山社区 经过“三轮洗楼”统计出3058户 9854人

22个门关了19个,我们还是不放心。

自己人弄清楚了,门管好就显得更重要了,防输入是疫情防控的关键。大大小小的22个门,起初也是难住了陈骏,“还好街道派出了王飞舟、朱鸿名两位分管领导来指导帮助我们,他们一位是果敢决断,紧急事件处理经验丰富的人武部长,一位是老馒头山社区书记,两位领导一研究,连夜锁起19个门”陈骏说,“山路也隔断,就在笤帚湾、凤凰山脚路、凤山门设置3处出入口,开放式馒头山暂时‘封闭’了”。

“起初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很难做,因为小路封了,居民买东西要绕个大圈,再加上我们这里的老年居民又多,所以居民意见比较大。还好团区委和凤凰公益都帮我们招了志愿者,他们来帮我们做劝导工作,我们也发动楼道小组长用小喇叭滚动宣传,慢慢居民就理解了。后来还有居民给我们送姜茶、送暖宝宝,感觉很温暖。”回想起卡口刚设立的那段时间,陈骏感慨万千。

“我们这里不同于其他社区,我们的卡口设在大马路上,虽然是疫情期间,但人流量是比较大的。因为人员杂,在健康码出来之前,我们的卡口是查的特别严的,人和车都是必查、必测、必登记,工作量相当大,后来我们请了区城管局来支援我们,市委组织部领导知道我们这里的情况后,也派人来,他们都很给力,加起来每天来20多个人支援我们。”陈骏说,正是因为当时实行了最严的管理政策,才让馒头山在与确诊病例所在社区几乎是“一墙之隔”的情况下还暂时没有“传染”,到目前为止,馒头山尚未出现确诊和疑似病例。

上城区最难“封闭”的馒头山社区 经过“三轮洗楼”统计出3058户 9854人

馒头山公园的花都开好了,相信春天不远了。

“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没有到可以松懈的时候。”说话间,陈骏带记者来到了居民平时最喜欢的活动场所,馒头山公园。近来杭城天气好,公园周边的花都已经绽放了,但公园还是封锁状态。

为了避免人员集聚,馒头山公园早早地就封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解封”。“因为我们馒头山的老年人都很喜欢到公园里来晒太阳、聊聊天,老年人又不习惯戴口罩,聊开了很容易就会不自觉的摘下口罩,这还是存在一定的交叉感染风险,所以我们决定还是暂时不开放”,陈骏向记者解释,“但是我想,应该也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