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想要買消費型重疾險,有推薦的產品嗎?

樂慫趣聞


關於重疾險我和在保險公司上班的妹妹側面瞭解了一下,不是很詳細只能僅供參考,重疾險根據保費是否返還,可以把重疾險劃分為消費型重疾險和返還型重疾險。 消費型重疾險,保障期內出險按合同約定賠付保額,保障期內不出險,到期後合同終止,保費清零。 正因為不返還保費,保費更便宜,保障槓桿更高。

消費型重疾險主要是定期型的產品,一般定期10年到30年,和到70歲,或80歲,具有重保障的特性,客戶可以用比較少的保費來獲得保障,一般只要幾百元就可以保障10萬的重疾保障。

市場上重疾險種類花樣繁多,多數換湯不換藥,選購產品的話要綜合自身的經濟能力,身體狀況,家庭結構理性購買,第一選擇大品牌,品牌有保障,第二選擇瞭解的信譽好的公司,第三隻相信自己看到的,別人說的在天花亂墜也只當參考,買之前多瞭解多比較,你記住只有買虧沒有賣虧。



省略號001


一年期保險是指保險期只有1年的保險,一年後保險就失效了。

如果想繼續保,需要辦理續保。一般來說,續保沒有等待期。但是,一年期保險大多采用自然保費法定價,價格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上漲。而且,如果賠付情況不理想,或者政策環境有變,就有產品停售的風險。

消費型保險是指那些只提供保障,不返還保費的保險。它們的保險期限可以是1年,也可以是幾十年乃至終身。保險期內發病、出意外等會觸發保險公司的賠付,平安度過則不會退還保費,保險責任結束。

卡式保險、醫療保險、住院津貼保險等既是消費型保險,一般也都是一年期保險。此外,一些長期保險計劃中的醫療保險、住院津貼保險等附加險,一般也都是一年期消費型保險。不過,這類附加險可以保證續保,當然價格也是貴一些。

PS:在返還型保險中,一般也只返還主險的保費,附加險的保費不返還。因為附加險多是消費型保險。

一年期保險大多是消費型保險。但消費型保險絕對不等同於一年期保險,而是一種純粹的保障型保險,期限可以很長,長期消費型保險採用平準費率,每年繳費金額相同。

為什麼不推薦買返還型重疾險

返還型重疾險有點像“超長期定期儲蓄”+“消費型重疾險”。

你交一筆錢給保險公司,讓它給你提供重大疾病保障。這筆錢是一筆期限長達40~50年的“無息存款”,也就是沒有利息。等40、50年以後,“存款”到期了,保險公司把本金返還給你。

我們作為消費者,可以獲得的是不損失本金,同時獲得一份重疾保障。

這種保險存在2個問題:

1、同樣保額,返還型重疾險的價格更高。大多數人買保險的預算是有限的,但可以買50萬保額的消費型重疾險的錢,換成返還型重疾險就只能買到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的保額,保障就會不足。

2、四五十年太久了。很多人一生都沒有四五十年,這麼長期的“無息存款”真的合算嗎?要知道,即使是一筆小額資金,經過這麼久的時間,在複利的作用下也足矣變成一筆鉅款。

而在《大病保險的禁忌:記住這一點就夠了》中,淼姐給大家算過一筆賬:

保障相差無幾的情況下,買返還型重疾險每年要12940元,而消費型重疾險每年只需要7650元。如果不買返還型,而是買消費型的話,再把省下的5290元買理財,58年後,會怎樣呢?

返還型重疾險會返還25.88萬保費,而每年5290,持續投入20年理財的本息合計74.16萬元。

對99.9%的人來說,買消費型重疾險更划算,保障都差不多(甚至可能更高),收益更理想。

消費型重疾險

消費型重疾險、返還型重疾險是重大疾病保險的兩種投保形式,返還型險種在保障的同時,最終您能得到投入保費的返還,但消費型險種只提供保障,保費則完全是支出。




廚師王小胖


消費型重疾險只能當作年輕人的過度險種。如果條件允許,購買返還型保險對客戶更有利。但當年齡大了以後,自身面臨的疾病風險越來越高,要想達到重疾險同樣周全的保障效果,自己投資可能並沒有什麼優勢或者把握。

  儲蓄型則主要包括分紅、傳統不分紅的、萬能及附加大病、投連及附加大病。就市場上的產品而言,萬能及附加大病、投連及附加大病的靈活性比較強,有一定的變現性和投資功能。

  所以此類重疾險適合具備相當財務基礎的人群,而且適合作為長期財務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來購買。

  還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經濟條件允許,買到足額的大病保險是明智的選擇,這可以避免醫療費開支導致家庭資產的損失。一般而言,家庭收入的10%-15%用來買全家的大病保險是合理的支出。看來,購買商業健康險20萬-50萬元保額比較合適,低於10萬元的保障功能太弱,超過50萬元對普通投保人來說意義較小。當然,如果有條件,50萬以上的大病額度也是必要的。

  在具體操作細節上,消費者在決定投保重疾險後,需回答個人健康及家族病史等與投保有關的問題,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一定要仔細閱讀並如實填寫投保單。如果相關情況沒有被如實告知保險公司,將來申請給付保險金時可能無法得到保險保障。最後,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一定要在投保單相應落款處簽上自己的名字,沒有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親筆簽名,往往會引起糾紛。


Ming先生lll


  今天就來盤點下3款銷量和口碑不錯產品,分析其特點,幫助大家更好的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

  一、復星聯合康樂一生C款

  康樂一生C款是復星聯合健康保險推出的產品,保障80種重疾+35種輕症,輕症最高可賠付3次,雙雙豁免更安心,支持智能核保,一分鐘高效得結論。具體保障詳情如下介紹:

  1、保障疾病種類多

  涵蓋80種重疾保障,覆蓋高發病率的重症保額最高為50萬,如癌症、急性心肌梗塞……擴充輕症疾病保障35種,可賠付3次,保額為基本保額的30%;

  2、貼心豁免保障

  罹患輕症,免收後續保費,但可繼續享受重疾保障。除被保人享受輕症豁免之外,投保人出現輕症/重疾/身故/失能這四種情況,免收被保人後續保費,適合為家庭成員(配偶、子女、父母)投保,享受最全豁免保障。

  3、繳費靈活,保障期限可自選

  保障期限可選至70歲、80歲或終身,交費年限5年、15年、20年、30年。投保後即可免費加入復星聯合“健康星”會員俱樂部,專享健康服務等持續升級的禮賓待遇。

  二、瑞泰瑞盈重疾險

  瑞泰瑞盈是瑞泰人壽推出的一款重疾險產品,100種重疾+50種輕症,健康告知簡單限制少,靈活繳費可繳至70歲,一分鐘高效智能核保,具體保障特色如下介紹:

  1、消費型純重疾險,便宜又安心

  全面覆蓋常見高發疾病種類,健康告知極其寬鬆,僅有6條,費率非常有優勢,在相同保費支出的情況下,提供的保障算是目前市面上最高的。

  2、疾病種類涵蓋全

  100種重疾,50種輕症,全面保障,市場領先。輕症可自由添加,且自帶保費豁免功能,輕症賠付後免交後續保費,繼續享受重疾責任。

  3、可靈活投保,全家都能買

  0-70週歲都可投保,保障期限可至60歲、70歲或終身,繳費年限較為靈活,方案任您選。繳費期限越長,年交保費越少,可減輕繳費壓力。

  消費型重疾險銷量排名

  三、弘康人壽健康一生

  健康一生由弘康人壽推出的一款產品,保障50種重疾+15種輕症,輕症最高賠付2次,輕症豁免更安心,一分鐘高效智能核保,具體保障特色如下:

  1、自由定製,保障期限、繳費期限、保額由你選;保額高達50萬,保費320元起,可省去免體檢的麻煩;

  2、性價比高,同樣保費,翻倍保額,輕症可豁免保費;消費型的價格,返還型的保障;

  3、現金價值高,保障增至兩不誤!可以說是貴族保障,平民價格,呵護你一生。


慧擇保險網


買保險不要迷信公司、不要迷信渠道,最重要的還是看產品。那麼除了產品的性價比,我們還需要關注哪些東西呢?

一、等待期長短

等待期是指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時期內,即使發生保險事故,受益人也不能獲得保險賠償,這段時期稱為等待期。等待期是為了防止投保人隱瞞高風險因素而投保以獲得保險金的行為。

一般來說,重疾險保費對等待期的長短很敏感,少則90天,長則一年,90天的比180天貴。對於客戶來說,這個時間越短越好;但是對於保險公司,這個時間越長自然風險越低。

早年某些公司的產品為了降低風險/成本,設有一年的等待期。但是現在新產品,一般最長就180天了。

另外,再善意提醒一下,要是你買了重疾險之後,覺得身體有恙想去檢查,如果不是什麼緊急問題,建議過了等待期再去。不過如果已經感覺身體很不舒服,還是得趕緊去醫院檢查,畢竟身體最重要。

二、是否有生存期

這個概念錦妹沒怎麼強調過,但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生存期的意思是說,重疾保險金的支付以被保險人確診得病後生存一段時間為前提。比如說,得癌症、急性心梗等,必須確診後30天仍生存。

生存期一般只會出現在額外給付的重疾險中(提前給付的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得病或者死亡都要賠付的)。

為什麼有這個要求?因為重疾險原則上是一個生存保險,而不是死亡保險。

但是,這一點在現實操作中也引起很大的糾紛投訴,所以,越來越多公司傾向於取消這一點,某種程度上來說,擴大了保障範圍。

如果你買的提前給付重疾裡還有生存期的要求,可能需要先找保險公司問清楚了。

三、輕症疾病額外給付

輕症疾病是順應醫療發展趨勢,將先進治療手段納入保障範圍,將原本重疾險的除外責任(如原位癌)納入保障範圍,鼓勵客戶儘早安排治療,降低患重疾的可能性。

輕症疾病的賠付一般以重疾保額的百分比如20%出現,如重疾保額50萬,得了輕症可能就賠10萬。

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細節要注意,這個10萬賠了以後,原50萬是繼續50萬還是減少為40萬,這兩種情況對保費的影響自然也不同,如果不瞭解可以詢問保險公司或者仔細查看保險條款。

四、癌症額外賠付

重大疾病賠付裡,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癌症,所以,部分產品會在賠付重疾保險金的基礎上,對癌症進行額外賠付,以提高關鍵疾病的保障額度,有的做成單獨附加險,有的直接和重疾做在一個產品裡。

所以如果有兩個產品,其他方面看起來差不多,但是一個有癌症額外給付,另外一個沒有,那麼,這部分成本,也是要考慮進去的。

五、身故賠付

有人會問,如果沒有得重疾身故了呢?這裡分三種情況:

第一是身故沒有任何賠付;

第二是返還保費或現金價值較大者;

第三種就是身故和重疾一樣都是賠付保額(當然只賠其中之一啊,哪個先發生賠付哪個)。現在最多的是第三種設計,就是通常意義上的有病治病,沒病留錢。

這裡再額外講一個問題,為什麼未成年人身故不是賠保額而是返還保費呢?

這就涉及到一個複雜的概念:風險保額。

如果18歲前身故也是返還保額,那可能你給孩子就買不了那麼高的重疾險了,比方10歲以下,最多隻能買20萬,夠用麼?當然不夠。

所以,18歲前返保費的設計可以巧妙規避這個問題。而且,我們給孩子買保險,最主要還是為了防止疾病風險,而不是身故。所以,不用糾結這個問題。

六、就醫綠色通道

基本上現在的重疾險都有就醫綠色通道服務。

很多人都覺得看病貴,治療費用高。但是真的生病了你會發現,看病貴倒是其次的,主要還是看病難。

我國醫療資源分佈極為不均,有時候掛號的時間可能比看病的時間還要長,醫療資源較好的醫院的專家號更是一號難求。

如果你有就醫綠色通道的話,得重疾了保險公司會給你找醫院走快速綠色通道。在你就醫無門的時候,給你打開一扇窗。

當然,也別以為是什麼小毛病都能找保險公司,一般都是以發生重疾為前提的。當然,各個公司規定不同,做法也不同,建議找代理人諮詢清楚。


股市快車


個人推介平安e生保

📢e生保的最高保額為400萬

📢住院即可報銷

📢每年僅需1萬元免賠

理賠額度➡️一般疾病/意外每年有200萬

➡️120種特定重疾額外贈送200萬!

✅住院前後30天普通門急診可理賠

✅特殊門診(放療/化療/門診腎透析等)可理賠

附加險(可選包):

🔘上海質子重離子

✔️0免賠

✔️100%報銷

✔️100萬獨立保額

🔘亞洲特定醫療包

✔️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

(大中華以外亞洲地區)

✔️6⃣️0⃣️0⃣️萬保障

✔️全程服務提供

✔️全國唯一

附加贈險:

1⃣️住院綠通(1次)

2⃣️惡性腫瘤二次診療(1次)





小強的天1213


消費型重疾險保障期間的選擇,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以及預算來判斷。

首先要了解長期和一年期的區別:

差異 1:保費定價方式不同

年輕人在驗算一年期重疾險保費的時候,會被他的低保費所吸引,那是因為一年期保險只關注一年的風險,保費定價採用的是自然費率,所以對年輕人來講,價格可以做到非常便宜。但是保費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30 多歲之後價格飆升得很快。

但是長期重疾險保障時間更長,採用的是均衡費率,每年的保費都是一樣的。所以,一年期保險保費便宜,但只是暫時的,越到後期保費會越高,總保費甚至比長期險還要貴。

差異 2:續保方式不同

一年期產品的續保不穩定,很多上半年還在賣的產品,下半年就已經停售了。長期重疾險在投保時,就已經確定好了是保到 70 歲還是終身,都以合同的方式確定下來,無論產品停售還是身體條件惡化,都不會有任何影響。

所以,一年期保險的優勢就在於:保障靈活可以隨買隨換,而且年輕的時候保費非常便宜,適合作為年輕人臨時過渡的保障。

一年期保險最大的問題就是續保不穩定,可能存在停售和身體變化的風險。一年期重疾險適合在預算緊張時,作為臨時過渡的保障,如果預算充足,建議還是選擇長期重疾險。

沒有最好的保險,只有最適合你的保險,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制定屬於你的保險方案,希望以上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唯獨小花爺


消費型重疾險保障期間的選擇,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以及預算來判斷。

首先要了解長期和一年期的區別:

差異 1:保費定價方式不同

年輕人在驗算一年期重疾險保費的時候,會被他的低保費所吸引,那是因為一年期保險只關注一年的風險,保費定價採用的是自然費率,所以對年輕人來講,價格可以做到非常便宜。但是保費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30 多歲之後價格飆升得很快。

但是長期重疾險保障時間更長,採用的是均衡費率,每年的保費都是一樣的。所以,一年期保險保費便宜,但只是暫時的,越到後期保費會越高,總保費甚至比長期險還要貴。

差異 2:續保方式不同

一年期產品的續保不穩定,很多上半年還在賣的產品,下半年就已經停售了。長期重疾險在投保時,就已經確定好了是保到 70 歲還是終身,都以合同的方式確定下來,無論產品停售還是身體條件惡化,都不會有任何影響。

所以,一年期保險的優勢就在於:保障靈活可以隨買隨換,而且年輕的時候保費非常便宜,適合作為年輕人臨時過渡的保障。

一年期保險最大的問題就是續保不穩定,可能存在停售和身體變化的風險。一年期重疾險適合在預算緊張時,作為臨時過渡的保障,如果預算充足,建議還是選擇長期重疾險。

沒有最好的保險,只有最適合你的保險,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制定屬於你的保險方案,希望以上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來來回回


保險知識

消費型重疾險該不該買

王黎發佈|2018-05-17 09:39:54

依目前的保險市場看,重疾保險主要分為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和返還型重疾保險。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的保費較低,普通工薪階層也能消費得起。花較少的錢也能獲得同樣的保障,對於老百姓來說非常實惠。

“如果買了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到時候沒有得病,那我連交的保費也拿不回來,豈不是虧了?”近日有許多消費者如是表示。但是,與返還型重疾險相比,其保費要便宜不少。這使得不少投保人在面對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時陷入了買與不買的兩難境地。

眾多的商業保險產品也讓消費者眼花繚亂。最近有許多市民反映,目前商業重疾險主要有定期消費型和儲蓄型兩種,究竟哪種更適合自己?

對此,平安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是否購買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還得看自己的財務狀況和財務規劃來定。

定期消費型產品的特點是,可以用較少的保費獲取比較高額的保障,但保費不返還。所以,定期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更合適目前經濟狀況欠佳或投資能力極強並能保證儲蓄的人群。

業內人士指出,保險最重要的是提供保障,並非來計算收益。年輕時風險低,有更多的選擇,消費者可以用購買消費型保險結餘下來的保險費去做投資,20年後自己給自己保障。

不過,定期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對需要高保額的中青年人群來說,是個比較理想的選擇,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此類保險繳費也會很快提高,而且60歲或70歲後大病保障就沒有了。

因此有專家指出,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只能當作年輕人的過度險種。如果條件允許,購買返還型保險對客戶更有利。但當年齡大了以後,自身面臨的疾病風險越來越高,要想達到重疾險同樣周全的保障效果,自己投資可能並沒有什麼優勢或者把握。

儲蓄型則主要包括分紅、傳統不分紅的、萬能及附加大病、投連及附加大病。就目前市場上的產品而言,萬能及附加大病、投連及附加大病的靈活性比較強,有一定的變現性和投資功能。

所以此類重疾險適合具備相當財務基礎的人群,而且適合作為長期財務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來購買。

還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經濟條件允許,買到足額的大病保險是明智的選擇,這可以避免醫療費開支導致家庭資產的損失。一般而言,家庭收入的10%-15%用來買全家的大病保險是合理的支出。目前看來,購買商業健康險10萬-20萬元保額比較合適,低於10萬元的保障功能太弱,超過30萬元對普通投保人來說意義較小。當然,如果有條件,30萬以上的大病額度也是必要的。

在具體操作細節上,消費者在決定投保重疾險後,需回答個人健康及家族病史等與投保有關的問題,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一定要仔細閱讀並如實填寫投保單。如果相關情況沒有被如實告知保險公司,將來申請給付保險金時可能無法得到保險保障。最後,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一定要在投保單相應落款處簽上自己的名字,沒有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親筆簽名,往往會引起糾紛。

相關鏈接:

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的投保須知

相對於返還型重疾保險來說,消費型重疾保險雖然不能在期滿時拿到返還的保險金,但是消費型重疾險一般都是保障短期,繳費較少,也比較適合大眾的需求。以下是對消費型重疾保險的相關介紹。

消費型重疾險、返還型重疾險是重大疾病保險的兩種投保形式,返還型險種在保障的同時,最終您能得到投入保費的返還,但消費型險種只提供保障,保費則完全是支出。

消費型重疾險主要是定期型的產品,一般定期10年到30年,和到70歲,或80歲。

消費型重疾險具有重保障的特性,客戶可以用比較少的保費來獲得保障,一般30歲的男性只要幾百元就可以保障10萬的重疾保障。

返還型重大疾病保險與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的區別

返還型重大疾病保險顧名思義,是指除對重大疾病的保險責任外兼具有儲蓄並返還的重大疾病保險。

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是指不具現金返還功能,得了合約內容約定的重大疾病才給付的重大疾病保險責任的保險。


辣條條


有很多人說,見過很多重疾理賠案件,驚訝地發現很多因為一點點細節就慘遭拒賠。一時之間,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選擇有誤。

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大家沒有搞明白條款,忽略了產品細節。

對於保險產品而言,一定要認真看條款才知道,普通人十有八九都不會仔細去解剖。

我們常說,任何一款產品,都不是完美的。所以,對於受歡迎程度較高的消費型重疾險,也存在一些細節上的不足。

如果不知道如何選擇,可能在理賠時就比較複雜。

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聊聊,哪些情況下,消費型重疾險理賠難?

消費型重疾就這點不好

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這兩年,消費型重疾險越來越受歡迎了!

很多人的重疾搭配都是“消費型重疾+定期壽險”。

這樣配置不僅價格便宜,而且重疾和身故保額都有機會賠到錢。搞的帶壽險責任的重疾險好像沒有任何優勢。

為什麼這麼說呢?

帶壽險責任的重疾險,重疾和身故保障只能賠1個,而且價格更貴。

消費者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選擇“消費型重疾+定期壽險”。

但大家可能根本沒意識到一個問題:

買消費型重疾險,可能得了重病也賠不到錢。

得了重疾為啥賠不到錢?

眾所周知:重疾險要符合疾病理賠條件,才能賠到錢。

以25種重疾之一的“腦中風後遺症”為例,它的理賠條件是這樣的:

腦中風後遺症的釋義

指因腦血管的突發病變引起腦血管出血、栓塞或梗塞,並導致神經系統永久性功能障礙。

(注意這個“並”字,意思是前後兩個條件都要符合)

啥叫“神經系統永久性的功能障礙”呢?

意思是疾病確診180天后,仍遺留上圖中123種障礙的至少一種。

既要符合腦出血、梗塞的條件,又要符合神經系統永久性功能障礙的條件。

還得疾病確診180天后仍留下3種障礙的至少一種。

有人會說,怎麼感覺理賠條件如此嚴苛?

大家別抱怨,這個理賠條件是保監會統一規定的,各家保險公司都一樣。

前面的腦出血、栓塞梗塞還好,但要符合神經功能性障礙概率就低了很多!必須要疾病確診持續180天仍留下肢體障礙。

假設,只是假設:

如果沒有持續180天,在疾病確診150天,甚至179天的時候掛了,還能不能賠到保額?

那這種情況,算不算重疾?

畢竟腦出血梗塞,應該算是重疾吧?

但是,疾病持續不足180天,就不符符合理賠條件,消費型重疾大概率賠不了重疾保額。

再舉個例子:

同樣是25種重疾之一的“深度昏迷”,理賠條件是醬紫的:

深度昏迷的釋義

指因疾病或意外傷害導致意識喪失,對外界刺激和體內需求均無反應,昏迷程度按照格拉斯哥昏迷分級結果為5分或5分以下,且已經持續使用呼吸機及其它生命維持系統96 小時以上。

要意識喪失、對外界刺激和體內需求無反應;昏迷程度≤5分,且持續使用呼吸機96小時以上。

還是假設:

如果呼吸機沒使用夠96小時,只用了60小時,甚至95小時,人突然就不行了,消費型重疾還能賠保額嗎(可能按照輕症、中症賠)?

這種情況,消費型重疾大概率也賠不了重疾保額。

意外身亡也賠不了

我們刷新聞,會看見很多意外事故。比如:

▪ 致5死11傷的杭州奔馳女,被判刑6年;

▪ 常州的奔馳車連環撞擊多輛電動車事件;

類似這種交通事故,如果當場就意外身亡了,消費型重疾也賠不了。

因為人直接就身亡了,沒有確診重疾,肯定是賠不了嘛。

但如果買的是帶壽險責任的重疾險,因為它有身故保障,死了也能賠。

管你呼吸機使用多少小時,還是意外身故,就算只呼吸了1小時就掛了,也能賠。

總 結

上面3個例子,反映出一個問題:

消費型的重疾險,因為缺少了身故保障,賠付上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就算是得了重疾,但不符合理賠條件,可能賠不了保額;如果因意外或其它原因直接導致身故,也可能賠不了保額;保壽險責任的重疾險,帶了身故保障,賠付上更加確定。

只要是保終身,就算一輩子不得重疾,最終也會賠到身故保額,所以價格也更貴。

當然,消費型重疾險還是性價比比較高的,要看怎麼去搭配。

在沒有消費型重疾險的時候,買個重疾險,需要搭配壽險,或者是返還型、分紅型的產品,比較複雜。

這種情況下,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才能買一份重疾險。

但在4年前,陽光保險在線上推出了國內第一款消費型重疾險——隨e保。很多人開始意識到,重疾險竟然能在網上買,而且價格還比較便宜。

因為消費型重疾剝離了身故責任,只保障純粹的疾病風險,所以才能讓利給廣大消費者。

文末最後做個總結:

▪ 如果你接受不了消費型重疾可能賠不到保額的事實,那麼就買帶壽險責任的重疾險;

▪ 如果你只想保障疾病風險,想用更低的預算買到更高保額,那就買消費型重疾險。

世上沒有完美的保險,只有適合自己的產品。

如果你看中了產品的優點,又能清楚並接納它的坑,那麼可以果斷下手。

編輯於 2019-12-11 · 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