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绘画必须要有自己固定的风格吗?

吕噱浚


先给答案再解释。

必须要有自己固定风格。

我们先来聊聊什么是风格?

风格指的是绘画作品中,颜色、比例、构图线条、造型等一种或多种元素结合致使画面独一无二,并且这种习惯多次运用到作品中。

其实绘画新手刚开始是有“风格”的,但殊不知这种所谓的“风格”并不是个性,而是绘画错误的集合,人物比例失衡,五官扭曲,透视不对,构图不舒适。

这里就有人反驳,那很多大作也会出现以上问题啊?

你这样想就错了。

大作的画家必定精通以上绘画基础,有可能有一些会普通,但绝对不会不懂。

那他们为什么作品还会“犯错”?

绝大多数是故意的,有些同样是失误。

我们谈问题只说普遍性,不谈个例。

作品故意“犯错”的原因在,作者要突出表达画面情绪和内心情感。

举个栗子:

1+1>2

一张画,一个张嘴就看不到眼睛的胖子在画面左边暴饮暴食,画面水平线还向左倾斜,这张画便是构图失衡,但这张画强调的就是胖子的肥胖,他的沉重都把画面压失衡了,这便是故意“犯错”。

1+1<0

新手很多错误就是想表达的画面情绪和构图、角色、动作、比例、表情、氛围、透视驴唇不对马嘴。

所以我们不把这种错误当做风格。

来说说为什么要有固定风格?

1.个人品牌建立,收入更高

物以稀为贵,有书说潮流12年一更替,但写书的人可能忽略了互联网带动潮流的力量,3年前还火热的扁平风,冷淡风,高级灰现在已经走下坡了,当年人口中的土鳖,对比强烈的,颜色绚烂的多种风格又占了上风。

2.审美趋势

现在包括未来,多种风格会接近,不会谁完全碾压谁。审美的小众圈层趋于成熟,谁都不会轻易跨圈层,也不会鄙视其他圈,也能粗略欣赏其它审美。

3.稳定的客户才是王道

这个时候,个人风格就是稳定的小众圈层,当你独一无二的风格建立时,个人品牌效应和作品会出现1+1>100

你会的别人不会,别人即便会大家也会说是模仿你,他帮你做宣传。

这样你收入当然多啦!!

4.时间宝贵

有了固定风格,你就可以抽出大量时间去完善风格,完善你要表达的画面情绪,故事等等,这些会让你的画锦上添花。

如何培养自己的固定风格?

1.多看

每天至少抽出1小时去找去看其他风格的作品,边看边想,多问为什么。

2.少练

并不是让你不练,而是精练。一种风格看100张建议练习1张,画完了做对比、提出问题和不足,再去看200张,以此类推。这样你最多画5张就可以快速掌握一种风格了。有些简单的甚至2张就可以。

如果不知道去哪里找其他风格靠谱的大触,或者不知道哪个画的靠谱,可以关注我抖音,我会常发绘画视频,在我的关注里更收集了大量值得临摹的风格迥异的大触,百种画风任你挑。

抖音搜索:hongseeee


hongsee


绘画一定要有自己的固定风格吗?这个问题比较专业,我就根据自身体会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先说说什么是绘画风格?绘画风格就是不需要拿出你的介绍,只要看你的绘画风格,就知道这是谁画的,属于谁的作品。但是对于需不需要有自己固定绘画风格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有两个前提,那就是看你想成为正真的艺术家还是只是想作为普通的商业画师或者画匠?

普通商业画师:如果只是普通商业画师,那就不用特定去形成自己的固定绘画风格;反而应该根据市场情况,有选择性的掌握2-3种市场流行的风格!而且尽量能驾驭各种风格,只要看到需求就能按需求完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画种。

专业的艺术家:如果想成为一个专业艺术家,那么必须要有自己成熟的、具有优秀美学价值的风格,而且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相由心生,画如其人,你的作品是显现你个性、情怀、才情、心性和个人内涵修养的!独一的绘画风格是一个艺术家一生的追求,比如元四家、近代的齐白石、张大千等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家对于美学的诉求:1、气韵生动的语言塑造,2、行而上的物像塑造,3、自然而然的情景塑造,4、以人为本的意蕴塑造!

想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最初也是从临摹各名家之画开始,有了一定的绘画和美学的基本功,然后丰富自己的阅历,结合众名家之所长,总结经验提炼出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


小丽说山水画


绘画是有阶段性的,当你只是一个爱好者,刚刚初学绘画,那是谈不上什么风格,只能打基础而已,风格是随着你的基本功越来越深厚,艺术水准越来越高而水到渠成的,每个人本身有其独特个性,风独自然各异。

因而,我们在追求所谓个人风格时,首先打下自己坚实的基础,就拿中国画而言,所有风格独特的画家,其个人风格并非一蹴而就,均无不立足传统,深刻钻研,被徐悲鸿先生誉为“五百年一大干”的张大千先生,对传统的学习可谓不为不刻苦,历代名家名作反复多次临摹,单石涛的画临习已到炉火纯青,让人真假难辨,连被誉为石涛专家的黄宾虹也被骗过,张大千为研习古人艺术,更是不远千里跑到敦煌,历近三年时间临习敦煌石刻,正是传统文化的深厚丰富了其个人风格。而遵遁传统在历代名家中均无不体现,诚如李可染所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走出来。即可窥见,对传统的基本功的重视。

有了深厚的基本功方可谈风格的形成,但只是一味“入古”、“泥古”还不够,画得最好还只是前人的,诚如李可染先生所说,还要走出来,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师古人师造化,“清四家”之一的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以及我国当代了不起的国画大家陆俨少先生说:四分读书,三分书法,三分画画。更能阐释了一个画家走向顶峰途径

大家的风格不会一朝形成,也不会一成不变,才会风格各异,异彩纷呈,才会有黎雄才先生的“黎家山水”、黄宾虹先生的从“白宾虹”变“黑宾虹”、李可染先生的雄浑华滋、傅抱石的“抱石皴”……


老邓行画


要有自己的风格,要想成为一代绘画名家,就必须形成自已的独特风格。但是,画家的独立风格不是一开始由自已定的,他(她)必须重视中国几千年的绘画传统,加强训练,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形成自已独特的绘画风格。下面以写意中国画为例予以阐述。

一、首先,学画者必须重视基本功训练。众所周知,要学好写意中国国,学画者必须对中国画工具有个全面了解。中国画是用毛笔,用特殊的墨在特制作的中国宣纸上作画。根据宣纸特殊的吸水吸墨的特性,可以将墨画出多层次,有墨分五彩之说。(一代宗师黄宾虹则提出墨分七彩)。所以,充分了解国画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二、其次,学画者必须重视基本功训练。中国画讲求点线面结合,由点集线,由线集面,有机结合,缺一不可。有人说,若画好国画,必先练习书法,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可谓书画同源即出自如此。同时,国画笔墨运用讲求浓淡干湿,只有熟练地处理好画面的浓淡干湿,才能增加画面的质感和生动性。如此这些,都是国画基本功的训练。基本功不扎实是画不好中国画的。

三、再次,学画者必须重视中国画的传承。我们虽强调绘画者必须重视到现实生活中或大自然中写生,正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外师造化,终得心源等。但我必须要说,学画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一个或若干个名家作品进行临摹,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技法和内涵。没有这种文化传承训练,画者的根基是不扎实的。

四、最后,学画者必须讲求创新,逐步形成自已的绘画风格。国画宗师齐白石先生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所以,画家必须进得去,出得来。继承传统走进去比较容易,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然而,从传统走出来则不易,需要画者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坚韧不拔的勇气。画家要形成自已的独特画风,是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的。

总之,画家的独特风格是逐步形成的,不能本末倒置。


水石画画


以最大功力打进去,再以最大的功力打出来!



延志超艺术


是需要有自己的风格,形成一定的艺术语言,辨识度高,才更容易脱颖而出。

艺术家和画匠的差别就在于有没有自己的艺术语言:

1、艺术家,之所以是艺术家,其特征是不在是“为艺术而艺术”的风格,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绘画方式以创作为主,不存在临摹以及照搬照抄。如果有抄袭的艺术那么这就不能称为艺术家,只算是画匠,没有创新性。

2、画匠,就如流水线员工一样,只需要照样绘制下来,有观赏价值但是艺术价值不高。

拥有自己绘画语言是每个艺术家对于艺术的尊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是艺术家身与心共同的付出,艺术品,注重个人情绪,每个人的情绪有差别,才使得艺术拥有的独特性和灵魂。

当然艺术语言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是最基础的个人“文字”,艺术家的精髓在于他对事物及世界真像的深刻认知与思辨能力,在于心灵对事物的极致关注和反复磨砺,在于他超越寻常的忠实的富于艺术的个性表现。





美术客


但凡是历史上的艺术家或者画家,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想通过绘画有所成就,必然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只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才能冠以“风格”的称谓,一个人在绘画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标志其艺术创造实践活动达到了成熟。在世界与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赋予了我们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才能使自己在绘画艺术的不断探索中有所成就

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是画家走向成熟的标志,它是画家的成长背景、生活经历、思想境界、文化素养以及世界观等的体现,并通过绘画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表现出来。以此来衡量一个画家的作品的成败、优劣。





松风工坊


绘画必须要有自己固定的风格吗?对国画来说,确需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但"固定"了便僵化了。形成自已的风格是好事,僵化了便坏了事。我自信,我不固化,因为我以自家法在写画。





林庆逢358


绘画必须要有自己固定的风格吗?我认为没有必须,只有提倡,提倡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但这只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不一定人人都要遵守,每个人的绘画水平和条件情况不一样,应该因人而异。在初学和打基础阶段反而不应有个人风格的要求。我觉得题主不是指初学阶段吧?

绘画到了高级阶段确实应该考虑一下个人风格方面的,不竟自己都早已经把基础打得扎扎实实了,而且在视野和其他多方面都已经水到渠成的超过了别人了,此时正是创新的好时机呀!前人画得多好也只属于前人的,不是你的,你若真能有机会站在特殊的高点上是有责任和义务把“传承创新”落到实处,更有责任和义务为推动国画再向前发展加一分力的。

虽然个性独特的画一开始会让人看不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让人看懂,越看越懂的,国画就是要求耐看的。我们在长期的学习途中会遇到很多疑难问题,在创作和练习中要培养自己制造矛盾,再想办法解决矛盾的能力,这种“收拾残局”的能力对国画的探索和创新起很大的作用。中国历代书画成就极高,流派和风格等异彩纷呈,我们若要跨越前人是相当难的事,怎么办呢?不敢跨越就是不敢前进,就不会有再发展的可能,古人的学养很厉害,我认为正确的学习国画的方法也是正确的“传承与创新”的方法,“跨越"也许是遥不可及,但我们必须有准备跨越前人的勇气和胆色及目标。。。

要灵活变通学古代笔墨精华,汲取古人给我们的丰富营养,切莫一刀切的不加思索地简单刻板和机械地追摹古人的程式或规矩,要有一定的智慧才情和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独辟蹊径、创出自我风格。

国画与书法有些不同,书法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不受冲击的艺术,而国画有西画的影响和比较有着竞争的存在,所以国画不提倡过分单一风格的发展形式,应鼓励画家们适当形成自己的风格。。。以上拙见希望对你们有用,谢谢大家阅读!

梦幻画派创始人陈展鸣先生

二O二O年二月二十四日晚


陈展鸣


绘画要有自己的风格,首先要师古人,从古人那里汲取养分,技法再加上现代元素,之后形成自己的风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