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辽宁省人民医院驰援襄阳“疫”线播报:我在与新冠病毒“面对面”

他们是一群幕后英雄;

他们是一群离病毒最近、与新冠病毒“坦诚相见”的人;

他们是一群需要最高级别防护的战士,我们却忘了看看他们护目镜上的雾气、脸颊上深陷的勒痕……

他们就是那几位我们在已经出发的路上、才紧急通知他们快速赶到机场的人;他们就是那几位机场开通专门通道等着他们、飞机也为了等他们晚飞了半个小时的专业核酸检测人员、检验医学科的同事们——赵鸿梅、陈时雨、曲波、张肖冰、孟震……

这些天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辽宁省人民医院驰援襄阳“疫”线播报:我在与新冠病毒“面对面”

以下摘自驰援襄阳队员、检验医学科主任赵鸿梅日记:

心情日记,赵鸿梅

这些天,我们战斗的地方叫做“襄阳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这是一家疫情发生时“临危受命”、应急建设起来的分子检测实验室——在无专业核酸检测人员、无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情况下,紧急备案、紧急购置分子检测平台和核酸检测试剂……就这样,同样“临危受命” 的我们紧急来到了这里。

我们到之前这里能够检测的标本量是200例/天,而襄阳市每天需要检测的量是1200例/天!我们进驻后开始了不间断的检测,将检测量提高到近700例/天……而这还远远不够,随着另外6名辽宁队员的加入,襄阳市进入了“确诊病例密接人员病毒检测”阶段,这意味着标本量与日俱增,于是我们将工作量再次提高,达到近800例/天,甚至更多……

辽宁省人民医院驰援襄阳“疫”线播报:我在与新冠病毒“面对面”

就这样,我们这些“装在套子里的人”每个班次的工作时间需要延长到10个小时以上。可真实的情况是,我们并没有觉得工作时间有多长,看着海量的标本,我们每个人都忘了时间,一坐下就忘了一切……只有等下一名同事来接班时,站起来酸疼僵硬的肩膀才能提醒我们已经连续工作了好久……

我喜欢称呼我们为“装在套子里的人”,解释一下,分子检测实验室共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试剂准备区、样本制备区(核心区)和产物扩增区,核心区需要三级防护,要求穿戴防护用品的标准是“不露一丝头发和一寸皮肤”,在这场疫情防控战役中,被感染风险最高的是“标本采集人员”,仅次于他们的就是我们这些直面病毒、“装在套子里”的人了……

辽宁省人民医院驰援襄阳“疫”线播报:我在与新冠病毒“面对面”

静下来的时候,我们笑谈,每天面对如此大批量的检测标本,奋战在这个《神雕侠侣》中郭靖“襄阳保卫战”的阵地上,我们也油然而生一种大侠的豪迈!

这两天,我反复感受着与赵鸿梅主任的谈话内容,又读过了陈时雨等人一篇篇积极向上的日记,还是很难想象如此近距离的面对病毒需要多大的勇气,我们很难想象与“海量”的病毒标本捉迷藏是一种什么样的“游戏”,我们很难想象与病房里的喧嚣相比、实验室的静谧中,他们经历的是一个怎样的战场……

赵鸿梅主任说,这几天我们的工作量见少了,我才能有空跟你聊聊,我们虽然没有看到患者的增减,但是我们是最直接获知疫情进展的地方,眼看着“阳性率”越来越低,我们就知道,离回家的日子不远了……实验室里一位4月份就要升级做爸爸的小伙子应该有希望能回去迎接他的宝宝出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