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果开学复工后疫情又反复,是不是又马上封闭,如此周而复始?

黑木瞳4


除非完全控制住,不然不要开学,反复的话医疗等各方面都承担不起,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许紫怡晨


我觉得可能性不大。首先,根据最近连续十多天的数据观察发现,无论感染,确诊还是死亡人数都在下降,这说明采取的封城,延迟复工,复学等切断传染源措施及对症药物的研发已见成效。相信不久的将来,对症的特效药很快会被研发出来,不会出现反复的情况。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全体医护人员和科研单位的配合与努力,在此向他们致敬,没有他们夜以继日,舍小家为大家的付出与牺牲,哪有我们现在的安宁。其次,开学复工不是儿戏。假如那时真出现疫情反复,我们有可能付出比现在多十倍百倍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达到我们目前的效果。复工中有近一半是居无定所靠打工谋生的农民工,疫情如果真的反复,势必还会封城,不让外出,待在集体宿舍。试问没有收入,他们能呆的住吗?在此期间他们的衣食住行如何解决,有学生的家庭学生的生活费和学费哪里出等等。所以这期间即便开工复学,出现疫情反复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国家不允许,即便是开学复工一定也是经过慎之又慎深思熟虑过的。


天明168


我觉得如果国家能允许开工,那肯定是有底的,经过各种研究的,不会出现大规模疫情的,只要做好防护应该没事。开学我觉得应该会谨慎,特别是小学幼儿园,不能保证娃娃不摘口罩,勤洗手这些,风险太大,如果国家让小学幼儿园都开学了,那肯定是妥妥得了,不必过分担心,听国家政府的安排就好


莉68051581


个人意见,为了大局,各企业也牺牲下自己,毕竟钱挣不完的,生命是最重要的,等到疫情彻底结束以后,再通知员工上班,现在刚有好转,就开始上班,是不是有点过于着急了啊,万一企业里面有一个人感染,那整个企业就受到影响更大了。而且这个病还不是那么容易治愈的。所以最好等到这个疫情彻底结束再通知员工上班。


肌教授


按照当下对疫情的防控治理和进展科研,应该说出现这种最坏的情况的机率不会很大,国家现在提倡有序合理复工,肯定经过了多方位的研讨和准备,因此要相信国家的领导治理能力。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大众就可以放松防范之心,还是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做好日常防护和戒备。毕竟这是一场全民抗疫,举国皆防的战役,作为后方的我们稳定了,就是对一线抗疫最大的鼓励和支援,才能将一线所需要的物资和人员需求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位。这次疫情到目前为止,我们付出的代价即悲壮又悲惨,很多无辜的同胞离去了,且很多都是因公殉职。我们不能让他们用牺牲换来的局势控制局面再度崩盘。因此,每一个国人,都要识大体,顾大局。一定要遵循号召,绝不该国家添乱。

另外,作为地方的政府机构,肯定现在有着各种预防措施,需要做的就是在细化和准备上下功夫,多做未雨绸缪的准备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宣传引导和管理。这样,我们就不怕疫情在有波动。

当下,每个人做好自己该做的,那么,最坏的结果肯定不会出现。奉劝一些无知无畏的人,请自爱,不要因为无知,害了更多的人,坏了大局。


追风羽


肯定啦!为了让他们复工,疫区的人员想尽一切办法出来!如果有心机婊,那坐了一个月的月子不就白费了吗?严防死守的工作人员白辛苦了!


萌萌迪卡


肯定的,毕竟生命不是儿戏,如果疫情真的在反复了肯定更难控制,所以建议还是等到控制住了在开学复工吧,毕竟都坚持一个月了,大家都在忍耐一段时间,一起齐心协力战胜这场战役,为了明天美好加油。




农村鲁南小哥


这问题说不准,但肯定的是,除湖北省内,外省应该几率很小。请相信国家,那怕复发了也没多大问题,疫苗好像在8月左右可以出来。
大自然是多美好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fc0001b50ea9f6036c\


国家充分考量后,只有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会彻底的开展复产复工,现在虽然鼓励非疫情区复产复工,但是防疫措施并没有松懈。

比如



特别是经过北京复工期间出现感染的情况后更是强调了防疫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了办公的距离。

学校是更加密集的场所,尤其是教室,一定会等到万无一失再正常开学的,比如北外大学都做好了五月开学的准备。

所以,当开学复工以后,不会再大规模爆发的。并且我相信到那时,我们已经找到了有效治疗新冠病毒的方法,我们会打败他。



我是氦氦氖,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氦氦氖


今天天津大学已经公布研制出口服新冠疫苗了,不怕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96b0aa2b61745eda373b0458c4fa1a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