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于谦死后,瓦剌为什么不卷土重来?

邵世敏


【文殳子云】 天顺元年(1457)正月,即京师保卫战胜利8年后,复辟后的明英宗处死于谦,但因为明朝已恢复国力、军力,瓦剌内乱,蒙古汗廷及鞑靼部势力日增,既无法、又无力再次入侵明朝。


一、明朝政局稳定、边防加固,瓦剌难以入侵

1、政局稳定。土木堡之变后,朝堂上以王振为首的宦官势力全部清理,新上任的明代宗在于谦辅佐下,经过京师保卫战胜利后,原计划迁都南京的声音自然消散,而后任贤用能,调整各部和地方官吏部署,政局和社会局面迅速安定;天顺元年,明英宗在石亨、徐有贞帮助下迅速复辟,虽然杀了于谦,免去于谦推荐官吏,但没有乘机扩大报复,仍然勤于政事,使朝局免于大的动荡。

朱祁镇与于谦

2. 边防加固。历代明朝皇帝孜孜不倦地依托长城,构建了九边防御体系(即嘉峪关、甘肃、宁夏、延绥、大同、宣府、北京、蓟州、山海关),土木堡之变后,明廷立即下令加固各关防御,补充各镇驻军兵力,使得也先在带着明英宗扣关时屡屡受挫,要挟财物也未实现,一年后不得不送还;随后,通过京师保卫战胜利,广大边军士气大涨,多次出击攻打瓦剌,取得了不少的胜利,使瓦剌不得不正视明朝军力。

“乃益兵守真、保、涿、易诸府州,请以大臣镇山西,防寇南侵。” ——《明史 · 列传第五十八 · 于谦》

九边防御图

二、瓦剌内乱,无力入侵

自明太祖、成祖数次北伐后,草原蒙古部落分化为瓦剌、鞑靼和兀哈良三大部落,一直尊奉黄金家族后代为汗王。瓦剌虽然势力较强,也难以突破这个传统,绰罗斯家族的脱欢及其子先后担任太师一职,实际控制残元政权。

也先在土木堡之变、俘获明英宗后实力大增,于是杀死大汗、姐夫脱脱不花,自称“大元田盛大可汗”,成为成吉思汗之后非黄金家族的第Yi人,先后击败了鞑靼太师阿鲁台,逼降兀良哈与哈密,瓦剌势力达到Zui强。

瓦剌全盛图

也先称汗后,大肆屠杀元室后裔,对其他部落也残酷镇压,知院(官名,元代枢密院职官)阿剌的两个儿子就被他杀死。景泰五年(1454)五月,因报杀子之仇,率本部三万兵马杀死也先,但事先没有下一步的政治安排,迟疑犹豫之时,瓦剌各部陷入分裂,也先长子博罗纳哈勒统领杜尔伯特部、次子阿失帖木儿统领准噶尔部。

“自也先死,瓦剌衰,部属分散,其承袭代次不可考。”——《明史 · 列传第 二百十四 · 外国九瓦剌》

三、瓦剌、鞑靼此消彼长,西迁后远离明朝

乘也先被杀、瓦剌内乱之机,鞑靼部孛来等蒙古部落坚持以黄金家族为正统,拥立脱脱不花七岁的幼子马可古儿吉思为汗,号小王子,向明代宗宣布汗号,三个月后以臣弑君的名义,集合部队打败孤立无援的阿剌,驱逐瓦剌各部落。之后数十年,瓦剌与蒙古诸部落势力此消彼长,不断西迁至新疆乃至中亚境内,逐步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阿剌死,而孛来与其属毛里孩等皆雄视部中,于是鞑靼复炽。” ——《明史 · 列传第 二百十五 · 外国八鞑靼》

瓦剌西迁图

天顺七年(1463年),奉命攻略中亚的阿失帖木儿率精锐部队返回蒙古,迅速改变了各部力量对比,次年击败太师孛来,随后将汗廷赶出漠北,势力渗 透到辽东兀良哈三卫,用了六年恢复了也先时代的全部地盘。明史记载,“成化间,大抵瓦剌为强,小王子次之”。天顺年间,阿失帖木儿因忙于统一各部,主动与明朝修好,多次遣使入朝进贡,明英宗因为他是也先的儿子,给他丰厚的赏赐。阿失帖木儿死后,其子克舍继位,势力逐年衰弱。

成化十五年(1479年),年仅7岁的达延汗(也先女儿的孙子)继汗位,其妻满都海彻臣夫人(结婚时33岁)于成化十六年(1480年)征讨并大败瓦剌,达延汗亲政后继续攻打瓦剌,迫使其不断西迁,,仅与明朝西北一点疆域相连,自保尚且困难,更别提劫掠明朝疆域。


结语:瓦剌因也先而强,因也先而弱,虽然在蒙古部落中实力强悍,但内部散乱,汗廷征讨不断,明朝边防体系又健全,从能力、意愿上都无法再对北京兵临城下。


文殳子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首先,我们先看看,当时的瓦剌为何一下子那么大胆子,敢于直接搞明帝国的帝都,1449年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开始准备收拾一下有点不安分的瓦剌,明军这边号称五十万大军,实则也不过是25万多,毕竟历史上大的战争,都喜欢瞎咋呼,而此时的瓦剌据说也不过6万,但是却早已做好了战前的准备。

然而此时的明军不同,二十多万大军像是放羊一样,根本没有什么防备,总之都是低着头赶路,却被瓦剌大军偷袭。结果二十多万大军顿时开始乱了起来,结果被一边倒的屠杀,这一战下来,明军大败,而且明英宗还被活捉。

明英宗被活捉啊,这是什么概念?但是据记载,瓦剌抓了明英宗后,没用多久便是攻下了的帝都方向的几座险城,直逼帝都,此时的帝都早已空虚,只留下了一些被老弱病残,前来勤王的军队,还在路上,根本没时间。

后来于谦力排众议,要求拱卫京城,最好能坚持到勤王的军队前来,结果可好,勤王的军队还没来多少,瓦剌军队被击溃,后来于谦接勤王军队之力,直接将瓦剌赶出了长城之外。

同时瓦剌为了表现自己投降的诚意将英宗皇帝放了回来,殊不知瓦剌人的手段蛮阴险的,因为当初为了镇住京城的乱局,明代宗上位,明英宗稀里糊涂的成为了太上皇,此时明英宗归来算什么?毕竟一山不容二虎,后来果然明英宗发动了夺门之变,再次当上了皇帝,明代宗被囚禁,于谦被杀死,再看此时的瓦剌,被击溃之后,也是损伤惨重,反观明朝这边,重新重兵防守,毕竟兵员对于大明帝国来说不是个事儿,但是总之朱棣留下来的一众能臣之死,让大明朝肉疼了太久,明朝有点大伤元气。


北派说书人


因为不但于谦含冤而死,瓦刺的也先在前两年也挂了。也先为什么死了?是他自己把自己作死了,原来他顶上有一个傀儡大汗脱脱不花,并娶了也先的姐姐,也先作为太师掌管实权。但也先感觉自己腰杆硬了,要求脱脱不花立他姐姐生的儿子为继位者,脱脱不花没答应他,两人就打起来了。也先打败了脱脱不花,脱脱不花逃到兀良哈被杀。也先感到没有对手了,就立自己为大汗,这是也先的顶峰,也是衰败的开始。

据了解,在蒙古称汗的一般都是成吉思汗的皇族,也先的瓦刺原来是大臣的部落,你掌实权可以,真要称汗的话威望还是不够。两年后,瓦刺的知院阿刺杀了也先。而后,鞑靼部又杀了阿刺,权力又回到蒙古的皇族一派中。瓦刺也就此衰落了,分裂为杜尔伯特和准噶尔两部分。试想,陷于内乱的瓦刺哪有能力再进攻明朝。

另一方面,北京保卫战后,明朝对瓦刺作战占据优势,而且采取守势,瓦刺没有攻坚能力,往往无功而返。同时,明朝掐住了蒙古人的经济命脉,就不与他们互市换东西这一招,蒙古人就缺少生活物资,因为他们除了牛羊,没有什么物产,寒冬再冻死一些,连日子都过不下去,更别提打仗了。

由此看来,于谦指挥的北京保卫战是明朝对瓦刺的转折点。如果失败了,瓦刺就占据北方了。但于谦力挽狂澜,毕其功于一役。瓦刺从此再无可能复制“土木堡之变”,其后其他蒙古部落也没有对明朝形成威胁。可惜的是,拯救明朝的功臣于谦死在胜利之后。


澜石记


公元1449年,面对当时气焰正盛的瓦剌部的步步紧逼,年轻气盛的明英宗朱祁镇听从宦官王振的建议,率领数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攻打瓦剌。虽然兵力悬殊,明军占据绝大优势,但在朱祁镇的肆意妄为与王振的瞎指挥的反作用下,这场仗仍热是输了,而且输的很惨——战役中大明精锐几乎损失殆尽,甚至连朱祁镇自己也被瓦剌给俘虏了。

而乘着明军损失惨重、朱祁镇被俘,朝野动荡之际,瓦剌大军在雄主也先的率领下乘势围攻京师,大明统治几乎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但在这个时候,于谦站了出来,他另立新帝,力挽狂澜,大败瓦剌军,将瓦剌军队重新驱逐到草原上去了。

凭着一场“京都保卫战”于谦打下了赫赫威名,以至于于谦在世时,瓦剌大军一直不敢再大举侵犯明朝。但让人奇怪的是,为何于谦被复位的朱祁镇赐死后,瓦剌为何不再卷土重来了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瓦剌内部出了一些大问题。

一、瓦剌作为典型的游牧民族,只为求财,没有占据中原的能力

中国自古以来历代王朝所要面对的都是北方草原上游牧民族的威胁,无论是秦始皇的修筑长城,汉武帝麾下卫霍的封狼居胥等等一直都将草原势力当作心腹大患。

然而作为游牧民族,草原部落更擅长的是马战,骑兵争锋,然而工艺技术的落后使得草原势力攻城的器械不足,对于攻城略地相比起中原远远逊色。除了当初成吉思汗太过强大,征伐亚欧两个大陆,中原被占据,有了元朝之外,我们所能了解到的关于草原势力对于中原的更多的是侵略边关,夺取妇女财物。

而在明朝朱祁镇与瓦剌对战失败之后,土木堡失败之后,瓦剌大军大举进攻明朝的京都,其目的其实也只是为了威胁明朝来获得更多的财物罢了,瓦剌大军这次的进攻并不是真的要占据中原。其实纵观中国历史上草原势力主动进攻中原,最后大多都是以求和告终的,也就是说草原部落都只是向中原王朝索取财物或者求亲,他们压根没有占据中原的能力。

在于谦死后,瓦剌也已经与明朝建立了集市,换取货物来获得生活所需要的资源,他们通过朝贡的方式来获得明朝丰富的回报,而不必再次组织兵力来进行掠夺。所以于谦死后,瓦剌也没有组织进攻。

二、草原的部落组成使得草原势力的兴衰成败与部落领主有关

草原势力的形成是以一个又一个的部落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部落领主率领着自己强大的部落来统率着下面的众多的小部落,这种势力组合方式则导致了权力交接过程中的血腥,以及内乱的发生。

我们所了解的各个王朝面对的草原势力的不同,比如匈奴,鞑靼,瓦剌,女真,这些势力虽然都来自于草原,但是却又来自于不同的部落。

在明朝前期,草原势力主要以两种势力为主,一部分是被明朝驱逐到漠北的元朝,也就是鞑靼。鞑靼作为成吉思汗的后裔,有着黄金家族的称号,在草原上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另一部分就是成吉思汗在征战过程中征服的草原其他部落,也就是瓦剌。

本来鞑靼的势力要远远的强于瓦剌,但是因为受到了朱元璋的驱逐,以及朱棣的多次亲征蒙古,使得实力大损,这也就导致了瓦剌的后来居上,使得鞑靼也只能屈居之下。崛起的瓦剌迅速征服各个部落,然而这样靠着武力而崛起的方式虽然迅速,但是内部的不稳定性则导致了叛乱很容易发生。

鞑靼当时的领主脱脱不花作为黄金家族的后裔成为了瓦剌的傀儡可汗,真正的权力却掌握在了太师也先的手中。正是在也先的率领之下有了明朝的土木堡之变的大败,然而在京都保卫战中瓦剌失败之后,返回草原的瓦剌部落也发生了内乱。

因为战争失利,不愿意做傀儡的脱脱不花乘机发动叛乱,这场叛乱加剧了黄金家族以及众多部落不稳定性,于是势力已经整合的草原再次动荡了起来——结果就是草原部落四分五裂,鞑靼驱逐瓦剌使得瓦剌四分五裂,瓦剌彻底的衰败,而鞑靼的实力也受到巨大的损失。

所以说,在于谦死之前,草原部落就一直不安稳,只是因为也先作为一代雄主,相当有魄力,能够将草原整合起来对抗大明。但于谦死后,鞑靼与瓦剌等部落都开始为了草原霸主的地位而相互争斗,根本无力来进攻明朝

三、土木堡之变只是偶然,双方的实力并不对称

在明朝历史上,土木堡之变不可谓不耻辱,然而这却并不能说明瓦剌的实力要比明朝强大,朱祁镇率领了数十万大军,而瓦剌却只有五六万的人马。

这次战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行军,不听这些武官将领的命令,结果犯了兵家大忌,使得被瓦剌战败。假若当初率领军队的不是朱祁镇而是一些有能力的将领,谁胜谁负尚不可说;假若战败也不会像朱祁镇那样全军覆没,武官勋贵死伤殆尽。

其实明朝的实力要远远高于瓦剌的,只是因为指挥者的错误领导才导致了战败,后来的京都保卫战就可以看出,一个好的领导者多么的重要——瓦剌大军尽出,然而于谦仅仅靠着京城之内的老弱病残就可以大败瓦剌,除此之外,各地勤王的军队同样实力不容小觑。

瓦剌如果不是因为遇到了朱祁镇这样昏庸的指挥者,并且战败之后明朝朝廷的反应迟钝了一点,使得瓦剌能够穿越守卫京都的防线,或许根本不可能有土木堡这样的事情发生。

明朝经过了朱棣朱高炽朱瞻祖孙三代的发展,国力空前强盛,并且武器先进,可以说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强国。虽然土木堡之变中明朝元气大伤,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况且草原部落号称马背上的民族,更擅长的是骑兵冲杀,尽管于谦死了,但是明朝固守城池,有着先进的守城利器,根本不是锻造技术落后的瓦剌可以比拟的。所以说,就算于谦死了,但是明朝占据地利,也根本不是瓦剌可以媲美的。


夏目历史君


瓦剌当时分裂了。

明朝人把漠北草原民族分为鞑靼和瓦剌。

之所以这么区分,是有道理的——因为鞑靼人和瓦剌人,不是一类人。

具体有什么区别?

简单的说,鞑靼即蒙古,是当年最早跟随成吉思汗打天下时的“草原百姓”。是蒙古部落的核心。鞑靼各部落的首领,基本上都有一些黄金家族的血统。

瓦剌虽然也是草原民族,但他们是当年被蒙古人征服的阿尔泰、唐努乌梁海等地的西伯利亚原始森林里的“林木百姓”。瓦剌各部首领自然也没什么黄金家族血统。(后来加入瓦剌的“和硕特”部除外)

蒙元时期,由于血统出身与政治地位不如正根的蒙古人,这使得瓦剌人长期处于被蒙古人统治的地位。

不过元末明初,随着蒙古人在中原统治根基的崩塌,元室逃往漠北。再加上明太祖、明成祖持续不断的打击,让鞑靼分崩离析,这给了瓦剌崛起的机会。

于是到了明宣宗在位后期,一直躲在草原西北部,没受什么损失的瓦剌人趁机翻身农奴把歌唱,挤压鞑靼部,成为了漠北草原的新霸主。


前面说了,鞑靼人才是拥有黄金家族血统的正根蒙古人,瓦剌人不是。而现在瓦剌人居然下克上,反统治了鞑靼人,并且吞并了鞑靼的瓦剌大汗脱欢还想当蒙古大汗,有鸠占鹊巢的意思。所以实际上,被瓦剌统一的漠北草原各部并不团结,鞑靼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反叛,摆脱瓦剌的控制。

瓦剌大汗脱欢估计也是看到了鞑靼人的不服之心,所以一直到死,他都没敢篡位,只是扶持了一个有黄金家族血统的脱脱不花为傀儡,并以太师身份遥控统治。

脱欢死后,他儿子也先继位,将瓦剌的势力推向顶峰。全盛之时,瓦剌西起中亚,东到朝鲜半岛,大漠东西万里无敢与之抗者。

不过纵然也先的军功再大,他也没敢篡位。

看到这里,稍微了解点中国历史进程的朋友应该能看出点门道了——一个权臣长时间不敢篡位,不敢打出自己的正统旗号,下面一票人对权臣的统治还极其不满,权臣的遥控统治能长久维持吗?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土木堡之变和北京保卫战后,也就是也先的扩张受挫后,鞑靼人很快就对瓦剌的统治起了异心。尤其是脱欢、也先父子扶持的傀儡大汗脱脱不花在北京保卫战后,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反抗也先。



公元1451年,也就是也先放明英宗朱祁镇回明朝的第二年,脱脱不花瞒着也先,偷偷向女真人的地盘扩张,惹恼了也先。而也先也因为干涉脱脱不花的婚事,想当脱脱不花的“舅上皇”,激怒了脱脱不花。于是脱脱不花与也先的矛盾彻底激化,双方大打一场。

这场战争,最终以脱脱不花战败而告终。

干趴了脱脱不花后,也先觉得反正已经彻底翻脸了,没必要再装模做样的再立傀儡。于是他就干脆自立为汗,当了草原上的大汗。

前面反复强调过了,瓦剌人身上没有黄金家族血统,即便是瓦剌大汗也不例外。所以也先擅自称汗后,草原立刻大乱。

面对大乱的局面,也先也知道自己是靠篡位上台,因此他做贼心虚,对于黄金家族进行大肆屠戮。结果这导致了鞑靼部落的极大不满,脱欢时期勉强整合起来的鞑靼–瓦剌联盟因此矛盾尖锐,各地反叛声浪更大了。

当然,也先不是吃素长大的善人,他连大汗都敢杀,他都敢自己当大汗,所以面对这些此起彼伏的反叛,也先的应对策略就是四个字,赶尽杀绝。

不过也先运气很背,公元1454年,他在镇压鞑靼首领阿剌知院反叛期间,莫名其妙的被杀了(死因说法很多,也说被刺杀的,也有说是被鞑靼人在战场上干掉的)。而他死后不久,草原由于没有大汗了,瞬间四分五裂。又回到了遍地草头王的时代。



也先死后约三年,明朝发生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任用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杀害忠良,害死了于谦,导致明朝内部祸事不止。不过此时草原民族的内战也没结束,各部落之间相互杀,没人能像脱欢和也先那样整合草原对明朝发动大规模侵略。

所以,所谓的“集中力量,卷土重来”,也就不存在了。

虽然后来也先的儿子阿失帖木儿凭借武力又打服了鞑靼,但这种打服只是暂时的。他死后不久,鞑靼人又反叛了。而这一次反叛也彻底逆转了瓦剌和鞑靼的附属关系。

鞑靼人在达延汗的率领下,强势崛起,成为明朝新的威胁。瓦剌人则西迁,被鞑靼人挤出了内蒙古,最终完全被挤出漠北,只得在中亚地区讨生活。


Mer86


先摆两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 于谦死于1457年,

  • 也先死于1455年。

于谦被杀的时候,也先已经死了两年了。

也先是谁?

绰罗斯·也先就是在“土木堡”之变中活捉明英宗的人,瓦剌的太师,也先只是瓦剌汗国的太师,不是可汗。

也先活着的时候,瓦剌的可汗脱脱不花是一名傀儡,也先的傀儡,但是,脱脱不花不高兴做傀儡,试图反抗也先,最后被赶跑了,脱脱不花又借兵打回老家,与也先大战几个回合,还是失败而死了。

也先一横心,干脆不要傀儡了,然后自己篡位称“可汗”了。

很多人不服气,因为也先没有可汗的血统也!

两年后,也先在内部斗争中被暗杀了。

草原上的国家有一个特点,常常“国以人兴”,一个英雄人物的死去,即是一个草原国家的死去。

也先一死,也先的国家瓦剌也就分崩离析了。

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也有大不同。

草原上的人民视草原分裂为正常现象,大家各有各的部落生活,好的很,被逼着“团结在一起”反而是痛苦的,不符合游牧生活习性嘛!


中原之人视分裂为不正常。

虽然于谦死了,大明的将士百姓为了国家不分裂,是不会去反对朱祁镇的,于谦的死并没有导致大明朝分崩离析。

请问,已经分崩离析的瓦剌汗国怎么可能有能力去进攻大明呢?


葭明通半瓶历史


在明朝初期历史上土木堡之变的发生,是影响相当深远的时间,在这场战役失败后,明军20万大军伤亡过半,数十位重要的官员战死沙场,皇帝被瓦剌太师也先俘虏。好在明朝有一位,智勇双全的惩治,于谦通过京城保卫战,于谦粉碎了瓦剌军队想要夺取京城的狼子野心,让明朝得以喘息之机最终转危为安。

但是可能有人就奇怪了,明英宗朱祁镇在夺门之变之后重新登上皇位,没多久后就将于谦给干掉了。为什么瓦剌不趁这个机会再次攻打明朝的京师呢?我想如果瓦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那么他肯定就会说这么一句话,确实是臣妾做不到啊。

其实仔细分析,在于谦时候瓦剌之所以没有卷土重来,主要的原因在于三点,首先一点是当时的瓦剌实力已经不如土木堡之变时那么强大,要知道瓦剌之所以能够强大到感觉进攻明朝军队,是因为他曾经有一个非常优秀的战略家也先,但是这个人在明英宗朱祁镇被囚于南宫之时就已经死了。瓦剌没有能够率领军队进攻明朝的统帅。

其次也先去世后瓦剌国力开始逐渐衰退,并且分崩离析,出现了瓦剌部和鞑靼两个政权。也先此前虽然统一了蒙古部落,但是这一个时间点并没有长时间的维持下去,等到眼前时候,整个瓦剌就分崩离析了,两个部落之间根本没有能力能够和明朝单独作战。想要再次挑衅明朝,除非出现一个成吉思汗一般的人物,重新统一蒙古各部。

最后,土木堡之变发生最主要的根源是在于北方游牧民族想要开通互市贸易,后来瓦剌归还了明英宗后,明朝也开通了互市,这就降低了战争爆发的风险。再加上民英中复位成功后开始任用虔诚广泛听取官员的建议,自己也勤俭爱民,让明朝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并且此前他的弟弟在当皇帝的几年内也有比较突出的作为,所以一定程度上明朝的实力有了非常大的恢复。所以即便是于谦死了,瓦剌也再也没有办法威胁到明王朝的安危。


小芊芊爱历史


因为瓦剌已经哇凉哇凉啦!

一部《大明风华》,唤起多少明朝旧事,后人在怀想明朝强势立国的雄壮以及永乐仁宣的四海升平时,也无法回避明朝在盛世之时遭遇的巨大挫折,这就是1449年土木堡之变。

作为明朝遭遇的第一个重大挫折,土木堡之变之所以“出名”,除了它距离明朝的仁宣盛世仅仅过了15年,可谓盛世剧变,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将大明北方精锐席卷一空,明朝自立国以来首次京师戒严,大明天子英宗更是沦为敌国俘虏,大明王朝陷入了亡国灭种的巨大危险之中。

不过,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就在大明王朝陷入风雨飘摇的危急时刻,兵部尚书于谦挺身而出,大义凛然怒斥南迁主义,力排众议扶持代宗继位,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稳定了军心民心,为明朝京师保卫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明代宗的信任中,于谦呕心沥血整饬军备、舍身忘死排兵布局,终于在北京城下重挫瓦剌太师也先统领的五万蒙古精锐,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辉煌胜利,英宗也在胜利之威下回到大明。

然而,于谦的忠贞为国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就在英宗归明7年以后,夺门之变爆发,英宗成功复辟,代宗在重病中一命呜呼。

而作为代宗的“心腹”,于谦在英宗复辟后遭到了英宗集团的疯狂报复,最终落得了斩决的悲惨下场。

作为大明帝国的柱石,于谦可谓真正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他的含冤落幕,使大明帝国失去了一位顶天立地的治世能臣,是大明帝国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那么,于谦被冤杀后,为何在北京城下折戟的瓦剌没有卷土重来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大明国威尚在

土木堡之变不仅仅使大明一战失去了20多万大明精锐,北方军事力量被席卷一空,更使得明朝武将集团尽数被戮,从此文官集团独掌朝纲,明朝陷入了重文轻武的不归路,可谓真正的元气大伤。

但即便如此,明朝实力也依旧强大,特别是对于瓦剌而言。

土木堡之变的爆发,直接原因在于明英宗的无知和太监王振的无能,作为农耕帝国,明朝在体量上要远超瓦剌,游牧政权瓦剌之所以能成功,除了也先的出色指挥,骑兵相比于步兵的优势也是重要因素。

所以,土木堡的惨败,本质上是一次偶然,而惨败带来的巨大损失,虽然使得明朝北方门户洞开,但却并不意味着瓦剌能够趁虚而入甚至完全消灭明朝恢复大元荣光。

北京保卫战的辉煌胜利,意味着即便二线部队也能够在巨大的灾变中哀兵必胜。这种情况的出现,纵然有于谦力挽狂澜的因素,但本质上还是因为此时的明朝距离1368年建国只有81年时间,在我国“王朝难寿300年”的历史规律中,这意味着明朝总体上正处于上升期,阶级的腐化尚未达到不可控的地步。也就是说,此时的大明帝国正处于壮年时期,土木堡之变的一记重拳也许让它血流不止,但远达不到一命呜呼的地步。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瓦剌不识时务地卷土重来,即便明朝守不住北京,南迁的明朝也能够通过巨大的体量彻底拖垮瓦剌,这对于瓦剌而言是真正的得不偿失,所以敲诈点小钱钱才是正道。

2、瓦剌昙花一现

作为游牧民族集团,瓦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疾风骤雨般的,这意味着瓦剌很容易东山再起,但也极其容易一蹶不振。

换句话说,瓦剌是承受不起失败的,因为一旦失败,先前的积累就会化为乌有,一切都会回到原点。

正是这样的特点,所以瓦剌的每次军事行动才倾巢而出,而且寻求速战速决。因为本质上实力的不足,瓦剌的来去如风更有纳粹德国闪电战的某些特征。

但高墙深沟的北京城岂是区区数万骑兵能够冲垮的?而只要一次这样的失败,瓦剌的所谓自信心就会瞬间荡然无存。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而且更尴尬的是,瓦剌的首领也先是“太师”而不是“大汗”,相当于总经理,不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这意味着也先更需要依仗军事上的胜利确立所谓的权威,而一旦失败,除了兵败如山倒,更会使也先的地位摇摇欲坠。

北京保卫战结束后,瓦剌元气大伤,最高领导人孛儿只斤·脱脱不花向明朝称臣。随后鞑靼部再度兴起,瓦剌被迫向西域迁徙,退出蒙古高原,后称雄西域,也就是后来的漠西蒙古。

瓦剌西迁后,明朝再度和鞑靼对峙,并持续到1571年俺答封贡。所以,瓦剌在蒙古高原的迅速衰落,已经没有了卷土重来的可能。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土木堡之变”乃是明朝中衰的标志,此役不仅导致京营主力和功勋、武将集团几乎全军覆没,就连明英宗朱祁镇自己也沦为了俘虏,彼时的明朝可以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幸有于谦力挽狂澜。那么,明英宗复辟、于谦被杀之后,瓦剌为何不卷土重来呢?其实并非瓦剌不想,而是不能也。

△“土木堡之变”时天下形势

也先取得“土木堡之变”的胜利,其实有一定偶然因素

明宣宗朱瞻基驾崩之后,年仅八岁的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天子虽然年幼,但内有太皇太后张氏管教,外有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辅佐,初期倒也延续了“仁宣之治”的繁荣。然而,随着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先后去世,长期受到压制的宦官王振开始逐步掌权,终成巨患。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率军南侵,明英宗朱祁镇在权宦王振的蛊惑下率军亲征,而王振则成为了这路大军的实际掌控者,就连成国公朱勇在王振面前也要膝行而前,户部尚书王佐也被其罚跪不起。然而,正是由于这位独断军政大权的王振,在接连犯下五个致命错误之后,导致了这场惨败。

1、错误之一:贸然出战,遭遇大败。在得知明朝大军抵达之后,也先见明军势大,遂收拢军队后撤,意图将明军诱入草原,利用骑兵优势攻击明军。镇守太监郭敬将也先后撤的消息上报后,大部分文臣武将均劝说明英宗撤兵,而王振则认为也先撤退是畏惧朝廷大军,竟然下令继续前行进攻,结果以步兵为主的明军先锋遭遇也先精锐骑兵,旋即遭遇大败。

2、错误之二:慌忙撤退,未战先衰。先锋虽然战败,但此时明朝的主力却足有也先七八倍之多,并非没有一战之力。然而,王振在接到前线战败的消息后,王振却立即下令军队撤退,直接导致军心士气大损。即使如此,也先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也不敢掉以轻心,只能远远缀在明军之后,而王振则令三万骑兵断后。

3、错误之三:屡变路线,兵困马乏。随着逐渐远离前线,王振见也先并未追击,便也放松了警惕,却又突发奇想,请求明英宗在退兵之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从而上演一出“衣锦还乡”。于是,朝廷大军并未按照原先经宣府、过怀来、入居庸关的路线返京,而是向南过蔚州从紫荆关入关。然而,大军向南走了一段之后,王振又担心大军过境会损坏自家的田园庄稼,因此又命令大军北返,重新按照原来的路线返京,就因为这段绕行,导致士兵疲惫不堪。结果被也先找到了时机,瓦剌大军立即对明军殿后的三万骑兵发动攻击,结果兵困马乏的明军被“杀掠殆尽”,此战直接导致明军开始狼狈的向居庸关急速撤退。

4、错误之四:立于危地,被断水源。8月13日,大军逃至土木堡,而也先则率领骑兵紧随在明军背后,同样来到了土木堡外围。一路逃亡,明军此时早已疲惫不堪,于是王振下令大军在土木堡修整。兵部尚书邝埜表示也先骑兵行军速度极快,土木堡虽然地势较高,但无泉缺水,不利于大军驻扎,因此建议大军加紧行军,尽快返回居庸关再做修整,但却被王振拒绝。也先见明军停步不前,遂派军队占据了土木堡之南十五里处的河流,断绝了明军用水,饥渴难耐的明军挖井两丈仍无用水,派兵前去取水却被瓦剌军所阻,大军只好忍饥挨饿稍作休整。

5、错误之五:强敌在旁,自乱阵脚。次日,瓦剌军队包围土木堡,不过对于吃掉明朝二十万大军,他仍然没有把握,于是便先遣使诈和,并主动率军撤退,用以麻痹明军。明英宗对于也先的求和未做怀疑,遣曹鼐起草诏书,与瓦剌议和。王振见双方已经罢兵,不等瓦剌军队远撤,便下令大军移营取水,大军移动之时,饥渴难耐的士兵再也难以保持阵型,大家一哄而起奔向河边,大军随即乱作一团。也先见状,立即挥军发动进攻,明军仓促之下顿时溃败。

经此一役,明朝二十万大军“伤居半,死者三之一”,明英宗朱祁镇也被瓦剌俘虏,王振则被英宗护卫将军樊忠用铁锤砸死,包括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赢、都督梁成、王贵、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等在内的文武大臣、勋亲武将被杀五十二人。

于谦死后瓦剌为何不卷土重来,实在是实力、形势不允许

“土木堡之变”的消息传入京中后,朝中顿时乱做一团,徐有贞甚至建议朝廷南迁避祸,幸有于谦等大臣力挽狂澜,立即抽调山东各地军队入京,调运通州粮草入京,并扶立明代宗朱祁钰继位,这才在北京保卫战中击败也先,避免了局势进一步恶化。

△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

那么,明英宗复辟、于谦被杀之后,瓦剌为何不卷土重来呢?其实有外因、内因两方面因素。

1、外因:瓦剌实力难敌明朝。正如前文所说,也先之所以能够大败明军,并非瓦剌实力有多么强大,而是由于明军在王振指挥下自乱阵脚,这才给了也先机会。要知道,此时距离明朝立国才不过八十年而已,且经过“仁宣之治”国力正处于巅峰时期,而明军历经靖难之役和明成祖五次北伐的锻炼,停止对外征战才不过二十多年,战力虽有下降却也不至于难堪一战。这点从明朝遭遇土木堡惨败,却能够在北京保卫战中迅速重振士气,大败瓦剌便能看出来。如果是正面作战,瓦剌并非明军的对手。

△也先

2、内因之一:瓦剌内乱也先被杀。瓦剌的崛起,乃是由于鞑靼在明成祖北征中实力大损,以及明朝仁宣年间的战略收缩,崛起虽然迅速,但却根基不稳。而且,瓦剌在蒙元时期不过是黄金家族的姻亲而已,他们并没有过于显赫的历史,无法像黄金家族那样拥有威望和号召力,只能通过武力来征服蒙古各部,虽然通过与黄金家族后裔察合台汗国联姻,获得了一定号召力,但其内部统治仍然比较脆弱。而在北京保卫战之后,瓦剌可汗脱脱不花与太师之间矛盾爆发,也先杀死脱脱不花自立为汗,直接激起了黄金家族及其拥护部落的反感,也先不得已之下向明朝称臣换取支持,结果明朝不仅不承认其为瓦剌可汗,还因称臣而导致声望大损。而也先的重臣阿剌知院又因求取太师之位而被拒绝,再加上与也先有杀子之仇,直接于景泰六年(1455年)发动叛乱杀死了也先。

△瓦剌最终分裂为四部

3、内因之二:瓦剌衰败鞑靼西进。也先死后,其子绰罗斯·阿马桑赤继位,结果有载景泰七年(1456年)入侵察合台汗国时后院起火,皇后哈尼木的儿子亦不刺忻和也里牙思两兄弟发动叛乱,此次叛乱虽然失败,但瓦剌也就此实力大损。而在瓦剌衰败的同时,黄金家族后裔却在重新整合,并趁着瓦剌内乱之际趁机向西进攻,将瓦剌赶出了蒙古草原中部。衰败的瓦剌最终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分裂为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终明一朝再也难现曾经的荣光。

正是由于明朝国力尚且强盛,再加上瓦剌在明英宗复辟之前便已经在内乱中开始衰败,而重新崛起的鞑靼又忙于和瓦剌争夺草原霸主地位,这才使得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卷土重来。


香茗史馆


其实反推一下,徐有贞、曹吉祥、石亨等人为什么敢杀于谦?他们不担心于谦一死,瓦剌等人再围攻京师一次?

是的,他们不担心。因为瓦剌蹦跶不起来了,对大明没有直接威胁了。瓦剌牛人太师也先死了,而且可能已经连白骨都找不到了。


也先于景泰6年就死于内部争斗了,也就是说于谦死的时候,也先已经死了两年了。

也先的前半生很励志,在正统4年,继承了父亲的职务,成了瓦剌的大汗,并且一路向东发展,征服了女真,势力到达朝鲜北境。

他也超级幸运,原本只打算去明朝边境打个劫,结果竟然打败了传说中的京师三大营,还俘虏了明朝的皇帝朱祁镇。


这就使得也先飘了,虽然没想过真的要恢复大元,但这让也先觉得自己是完全有机会成为蒙古大汗的。

景泰4年,也先在击败蒙古帝国第26任大汗岱总汗脱脱不花后,僭称“大元田盛大可汗”,建年号”添元“。啥意思?就是自己虽然不是“黄金家族”的,但是因为自己牛逼,打败过甚至灭了北元的大明,所以我也先才是蒙古帝国的正宗。

可是别说蒙古其他各部了,就连瓦剌内部而言,“非黄金家族不可为汗”,这实际上就开始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内部危机。


也先还非说自己找到了元朝的传国玉玺,还想让大明送点贺礼。大明看准危机,纵横捭阖。也先的部下阿剌知院在得到大明的支持下,最终暗杀了也先。也先一死,瓦剌就开始逐渐衰微。鞑靼又开始此消彼长,后来瓦剌发生了分裂,逐步分化为杜尔伯特部和准噶尔部两个主要部分,还有无数个小部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