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雍正和同母的老十四不合?他媽也不待見老四呢?

朕133478846


雖為同母所生但非同母所養,不同的生長環境加上都比較優秀成為新君熱門人選,造成了兄弟二人的互相猜忌,最後反目成仇。至於他媽不待見老四,沒有明確證據。


首先,清朝前期是有一個慣例,皇子出生時如果其母身份低微,則交由位份高的后妃,甚至是太后、太妃等撫養。這個制度在康熙早年是非常明顯的。雍正之母烏雅氏,康熙十四年入宮,十七年生皇四子胤禛,那時她還沒有任何封號。康熙十八年才獲封德嬪,二十年才獲封德妃。所以,胤禛出生後,被送往時為貴妃的佟佳氏(後晉升皇貴妃,併成為康熙第二任皇后孝懿仁皇后)處撫養。胤禛在佟佳氏身邊一直呆到康熙二十八年佟佳氏去世為止。這類情況其實不少,比如皇五子胤祺生母郭絡羅氏當時位份低,由康熙嫡母孝惠太后撫養;皇八子胤禩生母衛氏當時地位低,就交由皇長子胤禔生母惠妃撫養;皇十二子胤祹生母萬琉哈氏當時地位低,交由蘇麻喇姑撫養等等。


但是,當皇十四子胤禵出生時,已是康熙二十七年,此時母親烏雅氏已經是德妃,高居妃位(康熙年間皇貴妃、貴妃非常少,有封號的妃已經是高位)。所以便是親自撫養胤禵。巧的是,康熙二十八年,也就是胤禵出生的第二年,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去世,胤禛回到了生母身邊。而這時候,德妃的全部精力顯然都用於照顧剛出生的小兒子,這對年僅十二歲的胤禛來說,實在有些殘酷。


故而,我們甚至可以推斷兄弟二人是對彼此有明顯不滿的。哥哥胤禛會妒忌弟弟胤禵得到的母愛,以及自己養母佟佳氏去世的“不公”。童年的陰影應該對胤禛之後的成長有所影響,父親康熙給他的評語是“喜怒不定”,恐怕真的跟童年的變故有關。胤禵呢,小兒子往往驕縱任性一些,胤禛比他大十二歲,再加上哥哥這個“喜怒不定”的性格,顯然也是不能玩到一起。胤禵反而跟胤禩、胤禟、胤䄉這些異母哥哥關係比較好,恰恰這些人也都與胤禛不合,自然越來越遠,互相影響,嫌隙更深。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最後皇位的爭端。胤禛、胤禵在康熙眾多皇子中都屬於出類拔萃的人物。隨著康熙兩廢太子,在儲位鬥爭中,二阿哥廢太子胤礽、大阿哥胤禔、八阿哥胤禩等先後出局。胤禛、胤禵成了皇位最大熱門。胤禛因為相對年長且辦事得力,在康熙晚年比較受到重用,也有過受命替康熙祭祀之事;而胤禵因為在奪嫡鬥爭中豁出性命為八哥胤禩力爭脫罪,被康熙認定心性純良,無害人之心,於是另眼相看,最後還任命其為大將軍王,代天子出征。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種情形就造成了二人各自將對方定位為首要對手。

皇位之前無父子,更不要說兄弟。作為競爭對手,自然是你死我活,誰還管什麼兄弟之情。

至於所謂雍正的母親烏雅氏不待見雍正,這個就有點野史的味道了。作為母親,偏愛小兒子多過大兒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說多討厭大兒子也不是很現實。只是雍正即位後伴隨著他的即位疑雲,加上雍正對讀書人不是太友善,就有他“殺父逼母”的傳言,說他們母子關係相當惡劣。這個就不是很可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