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法之战,清朝明明赢了为什么还要签订不平等条约?

第一军情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面对外来侵略者根本没有抵抗之力,处处受人挨打。官僚统治阶级腐败、懦弱、自私、妥协更是让整个统治阶级失去了自信,面对外来侵略早已吓破了胆。

事实上,经过“洋务运动”,清朝的武器和军队素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中法战争就是对当时军队的一次检验,战争最后虽然赢了,却还是签订不平等的屈辱条约。

归其原因,当时以李鸿章为主的主和派还是对西方列强包有和平共处的希望,认为见好就收。其次是因为近几十年一直被西方列强打,从内心上失去了对抗的信心,担心害怕这次赢了法国侵略者,又迎来更强烈的军事报复。

其次,当时国内农民起义军遍布全国,最为著名的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这也让清王朝没有实力进行内外作战,最终选择与法国签署不平等条约,选择了先对内作战。蒋介石当年也采取这种措施,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最后,清王朝只是在陆地一个小战役战胜了法国陆军,但海上战役却彻底败给了法国海军,这不得不让清王朝感到害怕,虽然取得陆地战争的胜利,但终究还是在综合战争中败给了法国侵略者,这是根本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所以清王朝最终被迫签订了屈辱的不平等条约。

 





梁一


说到中法战争,我们来先看一下法国的情况。在当时法国虽然也算是欧洲列强,但是在出去抢殖民地的过程中,干不过英国。终于出现了一个拿破仑。虽然很强大,打遍欧洲无敌手,但是最后还是被英俄连军弄死了。1871年伐普战争。强大的普鲁士,也就是后来的德国迅速崛起。法国大败后。又是割地,又是赔款。好在,法国人口基数比较大,工业恢复,正好赶上了工业革命的末班车。经过十年的努力,法国已经拥有了25艘铁甲舰。但是当时放眼望去,世界上已经没有合适的地方供法国殖民。于是他就看上了印度支那,那也就是现在越南。当时的越南是中国藩属国。同时越南人也比较配合,他们觉得中国这个大哥不怎么样。于是就叫法国,来当他们大哥。后来发现法国人更不是东西。于是向大清求救。当时清朝政府,慈禧太后正准备夺权。撤换掉恭亲王奕欣的班底,正好原来的班底是不支持出兵越南的。所以借机扣上消极怠战的帽子,都撤了。新班底上台后情况就变成了不能打也得打。随后在越南又打了几场败仗。战争后半段还是老将冯子才在越南。刘铭传在台湾才勉强挽回了局面。另外,法国的军舰当时已经占领了台湾澎湖。还有越南当时已经和法国签署了合约。最后作为交换,法国撤出了台湾。清政府撤出了越南,勉强保持了领土的完整。

所以,清政府当时借着一场大战的胜利。提出停战。既没有割地,也没有赔款。其实是理性的。





晨王败


中法之战中国不败而败,法国虽败而胜,小编今天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吧。

从国际形式角度分析,当时西方列强对中国这块蛋糕早已垂涎已久,虽然两次鸦片战争都已经从中国获取利益了,但是依然没有满足列强的狼子野心。为什么会出现法军战败呢,法国大革命刚结束不久,国内政局不稳定,军队士气不够高,这当然只能算是失败的原因之一吧,主要失败的原因还是指挥不力导致。由于法国在国际形式上占有有利地位,导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从国内形式分析,虽然天朝上国的观念有所改变,但是依然没有看清国际局势,光绪帝是很想在政治有所作为但是已经力不从心了。朝堂上主要权利有慈禧太后掌握,自己又没多少权利。在地方上由于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央被迫放开地方的一些权限,导致了地方实力增强,出现了李鸿章,张之洞,等地主阶级为代表的一些军事集团。自太平天国远动爆发后,就已经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国际影响力也日渐式微。由此才会出现不败而败的原因。


再从军事力量来分析,法军的装备远远超过清军,清军大部分还是大配长矛,基本上是利用数量上的优势而取胜,当然主要还是冯子材的指挥得当。由于武器装备上差距过大,清军伤亡过大,所以才出现惨胜的现象。


欢迎大家评论,以上都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每天都是全新的生活


发生在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清政府虽然丢掉了澎湖、葬送了福建水师,但取得了如基隆、淡水、镇海、临洮、镇南关、凉山等一系列陆上战斗的胜利,军事上而言,不能说失败,然而清政府却迫不及待的于不那么强,且已经陷入政治、财政危机的法国议和,使得发动战争的法国完全通过和约基本达到了挑起冲突的目的。这确实是中国近代史是最悲哀的一幕。

一般来说,只有在遭到军事上的明显失败以后,才会被迫签订不平的条约,然而清政府的行为显然不是被迫,甚至都有些迫不及待。但在命左宗棠办边防时,上谕中明确指出:“该国列在藩封,不能不为保护,且滇粤各省土地接壤,倘藩篱一撤,后患何可胜言?”,由此可见,老佛爷还是懂的唇亡齿寒的道理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清政府干出这种“不败而败”的事情来呢?

首先,清政府始终没有抵抗到底的决心

中法因为越南问题发生冲突后,清政府的态度比较软弱,领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欣,地方实力派人物李鸿章惧怕法国武力优势,没有抵抗决心,老李的外交态度,其实一直以来都是能不打就不打,忍让发展才是王道。所以战争爆发后,朝廷虽然向前线调兵遣将,支持刘永福黑旗军抗击法军,也在东南沿海组织抵抗,但始终寄希望于外交谈判和列强调停。即便是正式宣战后,公开或秘密的求和活动始终没有停止。

而且清廷的主战派也是一些不掌握实权打了鸡血的文人、湘系官员。大多时候,这些人多时意气用事,抗敌决心不坚定,被派往前线后畏缩不前,甚至在战斗中临阵脱逃。比如一开始激烈主战的经佩论在被派到福建任会办大臣后,再也不意气风发,高谈阔论,而开始期盼能够和谈成功。在战争中不做战守准备,居然允许法国舰队进入马尾军港停泊,在马尾海战中最后弃守逃跑。

正是因为清政府没有坚定的抗战决心,当法国作出放弃割地、赔款要求的让步后,清政府立即就统一签署和约。

其次,清军军备落后、国力虚弱,难以支撑旷日持久的战争。

说到底,战争最终还是要归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比拼。大清王朝在此之前,搞了几十年的洋务运动,从国外购买新式装备、编练新式陆海军,军队战斗力较为以前确实增强,但也极其有限,因为足以应付近代战争的国防体系远远没有建立起来。

同时,清朝的海防更是漏洞百出,比如海防重地台湾,基隆之战前夕,炮台上只有洋炮五尊,炮台只有当门一面,敌人从旁边攻击,大炮却不能反击......南洋防务之空虚,可见一斑。

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可遗憾的是,清王朝烧了几十年“洋务运动”的香,还是个学渣,而“佛脚”也没有地方可以抱的。

严重的经济困难,也使得清政府难以支持旷日持久的战争,虽然朝廷财政有结余的银子,可问题是,这些银子,宁愿捂在口袋里,也不愿意拿出来支持军队建设哎。

再次,越南阮氏王朝公开投降法国,使得清政府丧失了援越抗法的依据

最悲哀的某过于,清政府本来是来帮助越南的,但是越南却投降了。

法国对越南的侵略是中法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之一,中越之间存在不怎么紧密的藩属关系,但是清政府援越抗法却具有保藩固边的双重作用,既承担了宗主国义务,又可以维护西南边疆安宁。

越南国王阮福时为了不使全越沦为法国殖民地,呼吁清政府出兵援助,但遗憾的是战争还没打完,他就死掉了,继任的阮福生惧怕法国人,在清朝和法国之间首鼠两端两面三刀,甚至不敢接见清朝官员,到了1884年6月越法签订第二次《顺化条约》,阮氏王朝公开宣布断绝与清朝的藩属关系,接受法国的保护,并将象征中越藩属关系、由清朝办法的国印、封册等送给法国代表当中销毁。这使得清政府失去了出兵的正当理由,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更夸张的是,投降法国的越南阮氏王朝明令禁止百姓与黑旗军和清军往来,鼓励开城投敌......

最后,帝国主义列强偏袒法国,清政府在列强压力下被迫接受法国的和谈条件

被列强打怕的清政府,习惯在外交上寻求列强的调停,然而英法德美等国怀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争相调停中法冲突,而且在调停中一味偏袒法国。

最积极的英国一方面公开发对法国扩大战争并利用法国在战争的失利迫使法国接受英国的“调停”,而另一方面以长期战争将引起国内“民变”和列强干涉来恐吓清政府,并迫使清政府满足法国的要求下缔结和约。

软弱的清政府在列强的威逼利诱之下,最终妥协屈服。

总而言之,《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的签订,是中法双方互相妥协的结果。中法实力相差悬殊,清朝要去的对法战争的全貌胜利非常困难,而法国想要在失利的情形下端起内取得胜利也非易事,最后签订了这么一个不平等的和约,说到底,还是清王朝太弱了,也太没有骨气了。


江畔初见月


"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中法战争一直饱受诟病,也一直被用来当作说明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典型案例。战争的过程和结果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再赘述。清朝对外妥协的政策是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原因之一,但我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这件事清政府也有着一些无奈(当然这不是丧权辱国的理由)。

镇南关大捷后 陆军实力并没有提高

尽管清军在老将冯子材的率领下取得了镇南关大捷,但清军并没有扭转战局,形式也没有朝着向有利于清军的方向发展。虽然清军取得了胜利,但那也只是惨胜。清军的整体实力仍然比法军弱,在随后的山西战役、北宁战役中清军依然连连失利。

相关资料表明,镇南关战役之后,

黑旗军(抗法前线的主力之一)仅剩500人,而且因为兵饷不足,一时间难以补充新的兵员。因此惨胜之后的清军很难发动有效的反击。

海上战场一败涂地

虽然在陆上战场清军觉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在海上战场清军输的一败涂地。法军占领了多处重要据点,最后澎湖失守、台湾孤悬海外。面对此种困境,清军毫无对策。

法军主力未损,并且做好了反攻准备

法国的参战兵力最多时也只有2万人,所以法国在镇南关大捷中只是损失了部分军队,其实力仍在。而且法国如费里内阁下台没多久,法国议会就通过了5000万法郎的增兵议案,随后没多久又追增了一亿五千万法郎。

列强干预

在中法战争中,清政府面对的不仅仅是法国,许多列强都妄图从中分得一杯羹。尽管列强之间存在着矛盾,但他们对中国的政策是相同的,他们绝不会允许有利于清政府的事情发生,所以在中法战争中,很多列强都明里或暗里与法国政府有着勾结。战争在继续下去,难免会有其他列强直接参与其中。

我个人认为以上因素也是清政府做出“乘胜而收”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这些客观因素,我只能说我理解清政府的处境,但我并不赞同清政府的做法。清政府太缺少骨气,没有那种勇于“亮剑”的精神!失败了又如何,抗日战争我们不也挺了过来么?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喜欢历史和军事史的朋友可以点一波关注!


战情解码


清朝在甲午战争前,虽然经历了外国列强的各种欺凌,但依仗着200年积攒下来的雄厚家底硬是抗住了所有打击,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取得了某些胜利。

比如爆发与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的中法之战。这场战争在清朝老将冯子材的有效指挥下取得了大胜,直接导致法国内阁倒台,对法国触动很大,法国不得不与清朝进行谈判。这场战争也是清朝近代战争中取得为数不多的一次胜利,同时,这场战争也让越南彻底脱离了清朝掌控。按理说,成王败寇,清朝赢得了战争应该向法国索取战争赔偿才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清军不仅主动撤军,还主动开出优惠条件给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这一不平等条约。

清朝之所以签订不平等条约,主要是由于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认为应该见好就收,免得遭来法国的严厉报复。其次,清朝内乱不已,清政府没有更多兵力应对法国的报复性打击。最重要就是,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只顾自保,对于国家的未来熟视无睹。

另外,在军事力量对比上,清朝虽然号称有百万之众,但真正具有战斗力的部队并不多,清政府倚靠地方武装难以和近代化的法国新式部队抗衡。当然,清朝上下没有同仇敌忾的决心和意志,更没有现代国家的思想,只要法国不生事,不威胁清朝统治,那么清朝何必与法国这样的世界列强死磕到底呢?(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军迷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军情


1885年3月23日,老将冯子材成功击败来犯的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并在随后的半个月内,清军先后收复安南(今越南)谅山等军事据点。胜利似乎在向清军招手,然而在4月4日,清军突然收到朝廷的圣旨,要他们停止进攻,准备和法军和谈。

俄国和日本趁着清军与法军作战之际,已把部队悄悄调往朝鲜,对东三省虎视眈眈。还有谣言说:法军打算和日本联手一起夺取中国北方的控制权。清廷顾虑:要是把战线继续向南推进,后勤补给将得不到保证。

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

当清廷就对战问题犹豫不决时,福建的官员们却陷入恐慌中,因在1884年8月23日屯守在这的11艘国产“现代化”舰队,不到一小时就被法军全歼,若法军再调集海军,福建将难以为继。更为糟糕的是,南洋舰队总部江苏,也因领导无方,纪律松弛等原因。难以打破法军的封锁线。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的北洋舰队虽然收到福建舰队求救的信号,但若调离北洋舰队,无疑给游弋在附近的日本舰队可趁之机。

在慈禧看来,打仗最耗银子,目前当务之急是建御花园,她打算重新修建皇宫西面围绕三海的御花园,然后再建城西北的避暑离宫。


本草百晓生


因为说到底,清朝也打不过法国。而且清朝的胜利,只是局部战场的胜利,并且伤亡惨重,属于惨胜范畴。如果不见好就收,等待着的是法国新一轮的狂轰滥炸。


虽说当时的法国刚刚经历了普法战争的惨败,但是法国的总体实力仍然是世界第二的水平,其强大的经济力在短短几年内便恢复了之前的军事水准。


再看整个中法战争的过程,第一战山西之战,法军大破清军。之后马尾海战,一举歼灭了大清的福建水师,打的南洋水师玩命的跑。最后是镇江海战全民皆兵,凭借计谋和地形击退了法国海军,并未对法军海军造成重创。

另外法国之所以没有打下台湾,除了刘铭传的积极抵抗以外,也是因为法军水土不服,在台湾站不住脚。

镇南关大捷虽然清军大胜,却也是惨胜。冯子材老将军部署了32000人,阵亡1600有余,损失火炮数十门。法军部署2000人,阵亡只有275人。



战后法国总理茹费里下台,并不是说法国被大清打怕了,相反,法国不但没有怕,反而群起激昂,国内舆论一片要向清国宣战之声。一旦这项决议通过,再来进攻中国的就不是2000法军这么点人了。


所以说李鸿章其实是很明智的,他知道就大清这摊烂泥,无论如何也都是撑不住的 与其到时候败得更惨,损失利益更多,倒不如见好就收,给法国一个台阶下,还能减少损失。

所以这种事情不是说你意气用事就能解决问题的。大清不是新中国,老百姓没有那种爱国民族精神,一个从上到下都腐败麻木的政府,没什么好眷恋可惜的。打不过就是因为自己太垃圾,没什么好抱怨的,只要保证不会重蹈覆辙就好了。


火器工坊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清朝政府被打怕了。从清朝时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咱就不说了。咱就从第二次鸦片战争说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俩次大沽口战役,第一次大沽口战役清军败,清政府和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英法不满足,1859年以换约为机挑起战争,也就是清军和英法联军在大沽口交兵,二次大沽口战役。

二次大沽口战役清军击败了英法联军,胜是胜了,结果第二年1860年,遭到英法的报复,英法集结了重兵攻进北京,吓的咸丰帝带着慈禧逃到了热河。英法烧杀抢掠,火烧了圆明园。

中法战争确实是“冯子材”老将军指挥有度,清军赢了,但慈禧是经历过大沽口赢了的教训,在怕法国报复,所以中法战争,清朝明明赢了,未败而败和法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说白了就是清政府被洋人打怕了,打水了。要说“中日甲午海战”清政府有胆跟东洋人叫板了,其实那是正好赶上慈禧过生日,东洋人搅了慈禧的心情,之后的义和团惹的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逃亡西安,这是慈禧从北京俩次逃亡了,清政府被外国人打怕了,打水了,见了洋人就怕。中法战争也一样,清军虽然赢了,但慈禧以二次大沽口战役为鉴,以丧权辱国来讨好法国人。


夏有凉风61


前言:镇南关胜利固然是大捷,但是只是暂时打退了法军,对于整体战局并无根本战略性扭转。东南台湾、福建岌岌可危,越南法军可能卷土重来。在越南已经接受法国的“保护”背景下,为了一个已经投降的越南,在军事上没有任何优势的条件下,冒险与法国开战,是不明智的,以牺牲越南换取稳定,见好就收,才是上策。



清光绪十年 ( 1884年),围绕越南统治权,中法爆发战争。就整体而言,整个中法战争分为越南陆地战场,中国东南海域战场。


7月,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法舰6艘侵入福建马尾,随后在马尾海战中,不到1个小时 击败福建水师,整个东南沿海再无海军可用。


当时“定远”,“镇远”皆已完工,但尚未回国,北洋舰队也还没有成军,东南已无海防。随后,法军多次进攻台湾,对福建,广东等沿海造成不小的压力。

在越南陆地战场,老将冯子材在镇南关率领军队击败了法国军队。

但是,随后在1885年(光绪十一年)6月9日,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很多人认为中国是“不败而败”。其实这是错误的。

镇南关的胜利在整体上来说也只是暂时的打退了法军,法国在越南南部还有大量的主力。论军队的武器,人员素质,根本无法与法国比较,镇南关战役固然是大捷,但是也是惨胜。虽然有黑旗军的增援,但是根本不能总体扭转战局。很难保证一旦中国与法国再次开战后,已经得到增援之后的法军若是全面开战,中国会不会再一个“镇南关大捷”,若是失败,广西门洞大开,损失更大。

再说东部沿海,中国福建水师全灭,北洋舰队尚未起军,东南海防荡然无存,法国舰队可以四处游荡,台湾,福建岌岌可危。比起越南,东南沿海才是更重要的。

另外越南已经与法国签署《顺化条约》,接受法国的“保护”。法国可以“合法”进入越南,中国为了已经投降的越南,再次冒险,在没有任何优势的条件下与法国一战,未免得不偿失。中法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在中越边界保胜以上和谅山以北指定两处为通商地点,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法军退出台湾、澎湖。

中国并没有支付赔款,也没有割地,只是中国放弃越南的宗主权,法国退出台湾。中国以牺牲越南为代价,换取台湾地区的稳定,这对当时国力弱小,军事上没有任何优势的中国来说,是比较合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