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法之戰,清朝明明贏了為什麼還要簽訂不平等條約?

第一軍情


清朝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清王朝已經病入膏肓,面對外來侵略者根本沒有抵抗之力,處處受人捱打。官僚統治階級腐敗、懦弱、自私、妥協更是讓整個統治階級失去了自信,面對外來侵略早已嚇破了膽。

事實上,經過“洋務運動”,清朝的武器和軍隊素質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中法戰爭就是對當時軍隊的一次檢驗,戰爭最後雖然贏了,卻還是簽訂不平等的屈辱條約。

歸其原因,當時以李鴻章為主的主和派還是對西方列強包有和平共處的希望,認為見好就收。其次是因為近幾十年一直被西方列強打,從內心上失去了對抗的信心,擔心害怕這次贏了法國侵略者,又迎來更強烈的軍事報復。

其次,當時國內農民起義軍遍佈全國,最為著名的為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在很長一段時間,佔據了清朝的半壁江山,這也讓清王朝沒有實力進行內外作戰,最終選擇與法國簽署不平等條約,選擇了先對內作戰。蔣介石當年也採取這種措施,所謂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最後,清王朝只是在陸地一個小戰役戰勝了法國陸軍,但海上戰役卻徹底敗給了法國海軍,這不得不讓清王朝感到害怕,雖然取得陸地戰爭的勝利,但終究還是在綜合戰爭中敗給了法國侵略者,這是根本因素,也是決定性因素。所以清王朝最終被迫簽訂了屈辱的不平等條約。

 





梁一


說到中法戰爭,我們來先看一下法國的情況。在當時法國雖然也算是歐洲列強,但是在出去搶殖民地的過程中,幹不過英國。終於出現了一個拿破崙。雖然很強大,打遍歐洲無敵手,但是最後還是被英俄連軍弄死了。1871年伐普戰爭。強大的普魯士,也就是後來的德國迅速崛起。法國大敗後。又是割地,又是賠款。好在,法國人口基數比較大,工業恢復,正好趕上了工業革命的末班車。經過十年的努力,法國已經擁有了25艘鐵甲艦。但是當時放眼望去,世界上已經沒有合適的地方供法國殖民。於是他就看上了印度支那,那也就是現在越南。當時的越南是中國藩屬國。同時越南人也比較配合,他們覺得中國這個大哥不怎麼樣。於是就叫法國,來當他們大哥。後來發現法國人更不是東西。於是向大清求救。當時清朝政府,慈禧太后正準備奪權。撤換掉恭親王奕欣的班底,正好原來的班底是不支持出兵越南的。所以藉機扣上消極怠戰的帽子,都撤了。新班底上臺後情況就變成了不能打也得打。隨後在越南又打了幾場敗仗。戰爭後半段還是老將馮子才在越南。劉銘傳在臺灣才勉強挽回了局面。另外,法國的軍艦當時已經佔領了臺灣澎湖。還有越南當時已經和法國簽署了合約。最後作為交換,法國撤出了臺灣。清政府撤出了越南,勉強保持了領土的完整。

所以,清政府當時藉著一場大戰的勝利。提出停戰。既沒有割地,也沒有賠款。其實是理性的。





晨王敗


中法之戰中國不敗而敗,法國雖敗而勝,小編今天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吧。

從國際形式角度分析,當時西方列強對中國這塊蛋糕早已垂涎已久,雖然兩次鴉片戰爭都已經從中國獲取利益了,但是依然沒有滿足列強的狼子野心。為什麼會出現法軍戰敗呢,法國大革命剛結束不久,國內政局不穩定,軍隊士氣不夠高,這當然只能算是失敗的原因之一吧,主要失敗的原因還是指揮不力導致。由於法國在國際形式上佔有有利地位,導致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從國內形式分析,雖然天朝上國的觀念有所改變,但是依然沒有看清國際局勢,光緒帝是很想在政治有所作為但是已經力不從心了。朝堂上主要權利有慈禧太后掌握,自己又沒多少權利。在地方上由於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央被迫放開地方的一些權限,導致了地方實力增強,出現了李鴻章,張之洞,等地主階級為代表的一些軍事集團。自太平天國遠動爆發後,就已經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國際影響力也日漸式微。由此才會出現不敗而敗的原因。


再從軍事力量來分析,法軍的裝備遠遠超過清軍,清軍大部分還是大配長矛,基本上是利用數量上的優勢而取勝,當然主要還是馮子材的指揮得當。由於武器裝備上差距過大,清軍傷亡過大,所以才出現慘勝的現象。


歡迎大家評論,以上都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每天都是全新的生活


發生在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戰爭,清政府雖然丟掉了澎湖、葬送了福建水師,但取得了如基隆、淡水、鎮海、臨洮、鎮南關、涼山等一系列陸上戰鬥的勝利,軍事上而言,不能說失敗,然而清政府卻迫不及待的於不那麼強,且已經陷入政治、財政危機的法國議和,使得發動戰爭的法國完全通過和約基本達到了挑起衝突的目的。這確實是中國近代史是最悲哀的一幕。

一般來說,只有在遭到軍事上的明顯失敗以後,才會被迫簽訂不平的條約,然而清政府的行為顯然不是被迫,甚至都有些迫不及待。但在命左宗棠辦邊防時,上諭中明確指出:“該國列在藩封,不能不為保護,且滇粵各省土地接壤,倘藩籬一撤,後患何可勝言?”,由此可見,老佛爺還是懂的唇亡齒寒的道理的。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清政府幹出這種“不敗而敗”的事情來呢?

首先,清政府始終沒有抵抗到底的決心

中法因為越南問題發生衝突後,清政府的態度比較軟弱,領班軍機大臣恭親王奕欣,地方實力派人物李鴻章懼怕法國武力優勢,沒有抵抗決心,老李的外交態度,其實一直以來都是能不打就不打,忍讓發展才是王道。所以戰爭爆發後,朝廷雖然向前線調兵遣將,支持劉永福黑旗軍抗擊法軍,也在東南沿海組織抵抗,但始終寄希望於外交談判和列強調停。即便是正式宣戰後,公開或秘密的求和活動始終沒有停止。

而且清廷的主戰派也是一些不掌握實權打了雞血的文人、湘系官員。大多時候,這些人多時意氣用事,抗敵決心不堅定,被派往前線後畏縮不前,甚至在戰鬥中臨陣脫逃。比如一開始激烈主戰的經佩論在被派到福建任會辦大臣後,再也不意氣風發,高談闊論,而開始期盼能夠和談成功。在戰爭中不做戰守準備,居然允許法國艦隊進入馬尾軍港停泊,在馬尾海戰中最後棄守逃跑。

正是因為清政府沒有堅定的抗戰決心,當法國作出放棄割地、賠款要求的讓步後,清政府立即就統一簽署和約。

其次,清軍軍備落後、國力虛弱,難以支撐曠日持久的戰爭。

說到底,戰爭最終還是要歸於軍事、和經濟實力的比拼。大清王朝在此之前,搞了幾十年的洋務運動,從國外購買新式裝備、編練新式陸海軍,軍隊戰鬥力較為以前確實增強,但也極其有限,因為足以應付近代戰爭的國防體系遠遠沒有建立起來。

同時,清朝的海防更是漏洞百出,比如海防重地臺灣,基隆之戰前夕,炮臺上只有洋炮五尊,炮臺只有當門一面,敵人從旁邊攻擊,大炮卻不能反擊......南洋防務之空虛,可見一斑。

平日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可遺憾的是,清王朝燒了幾十年“洋務運動”的香,還是個學渣,而“佛腳”也沒有地方可以抱的。

嚴重的經濟困難,也使得清政府難以支持曠日持久的戰爭,雖然朝廷財政有結餘的銀子,可問題是,這些銀子,寧願捂在口袋裡,也不願意拿出來支持軍隊建設哎。

再次,越南阮氏王朝公開投降法國,使得清政府喪失了援越抗法的依據

最悲哀的某過於,清政府本來是來幫助越南的,但是越南卻投降了。

法國對越南的侵略是中法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之一,中越之間存在不怎麼緊密的藩屬關係,但是清政府援越抗法卻具有保藩固邊的雙重作用,既承擔了宗主國義務,又可以維護西南邊疆安寧。

越南國王阮福時為了不使全越淪為法國殖民地,呼籲清政府出兵援助,但遺憾的是戰爭還沒打完,他就死掉了,繼任的阮福生懼怕法國人,在清朝和法國之間首鼠兩端兩面三刀,甚至不敢接見清朝官員,到了1884年6月越法簽訂第二次《順化條約》,阮氏王朝公開宣佈斷絕與清朝的藩屬關係,接受法國的保護,並將象徵中越藩屬關係、由清朝辦法的國印、封冊等送給法國代表當中銷燬。這使得清政府失去了出兵的正當理由,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

更誇張的是,投降法國的越南阮氏王朝明令禁止百姓與黑旗軍和清軍往來,鼓勵開城投敵......

最後,帝國主義列強偏袒法國,清政府在列強壓力下被迫接受法國的和談條件

被列強打怕的清政府,習慣在外交上尋求列強的調停,然而英法德美等國懷著不同的利益訴求爭相調停中法衝突,而且在調停中一味偏袒法國。

最積極的英國一方面公開發對法國擴大戰爭並利用法國在戰爭的失利迫使法國接受英國的“調停”,而另一方面以長期戰爭將引起國內“民變”和列強幹涉來恐嚇清政府,並迫使清政府滿足法國的要求下締結和約。

軟弱的清政府在列強的威逼利誘之下,最終妥協屈服。

總而言之,《中法會訂越南條約》的簽訂,是中法雙方互相妥協的結果。中法實力相差懸殊,清朝要去的對法戰爭的全貌勝利非常困難,而法國想要在失利的情形下端起內取得勝利也非易事,最後簽訂了這麼一個不平等的和約,說到底,還是清王朝太弱了,也太沒有骨氣了。


江畔初見月


"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的中法戰爭一直飽受詬病,也一直被用來當作說明清政府腐敗無能的典型案例。戰爭的過程和結果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再贅述。清朝對外妥協的政策是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原因之一,但我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這件事清政府也有著一些無奈(當然這不是喪權辱國的理由)。

鎮南關大捷後 陸軍實力並沒有提高

儘管清軍在老將馮子材的率領下取得了鎮南關大捷,但清軍並沒有扭轉戰局,形式也沒有朝著向有利於清軍的方向發展。雖然清軍取得了勝利,但那也只是慘勝。清軍的整體實力仍然比法軍弱,在隨後的山西戰役、北寧戰役中清軍依然連連失利。

相關資料表明,鎮南關戰役之後,

黑旗軍(抗法前線的主力之一)僅剩500人,而且因為兵餉不足,一時間難以補充新的兵員。因此慘勝之後的清軍很難發動有效的反擊。

海上戰場一敗塗地

雖然在陸上戰場清軍覺得了一定的勝利,但在海上戰場清軍輸的一敗塗地。法軍佔領了多處重要據點,最後澎湖失守、臺灣孤懸海外。面對此種困境,清軍毫無對策。

法軍主力未損,並且做好了反攻準備

法國的參戰兵力最多時也只有2萬人,所以法國在鎮南關大捷中只是損失了部分軍隊,其實力仍在。而且法國如費裡內閣下臺沒多久,法國議會就通過了5000萬法郎的增兵議案,隨後沒多久又追增了一億五千萬法郎。

列強幹預

在中法戰爭中,清政府面對的不僅僅是法國,許多列強都妄圖從中分得一杯羹。儘管列強之間存在著矛盾,但他們對中國的政策是相同的,他們絕不會允許有利於清政府的事情發生,所以在中法戰爭中,很多列強都明裡或暗裡與法國政府有著勾結。戰爭在繼續下去,難免會有其他列強直接參與其中。

我個人認為以上因素也是清政府做出“乘勝而收”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於這些客觀因素,我只能說我理解清政府的處境,但我並不贊同清政府的做法。清政府太缺少骨氣,沒有那種勇於“亮劍”的精神!失敗了又如何,抗日戰爭我們不也挺了過來麼?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觀點,不知道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喜歡歷史和軍事史的朋友可以點一波關注!


戰情解碼


清朝在甲午戰爭前,雖然經歷了外國列強的各種欺凌,但依仗著200年積攢下來的雄厚家底硬是抗住了所有打擊,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取得了某些勝利。

比如爆發與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的中法之戰。這場戰爭在清朝老將馮子材的有效指揮下取得了大勝,直接導致法國內閣倒臺,對法國觸動很大,法國不得不與清朝進行談判。這場戰爭也是清朝近代戰爭中取得為數不多的一次勝利,同時,這場戰爭也讓越南徹底脫離了清朝掌控。按理說,成王敗寇,清朝贏得了戰爭應該向法國索取戰爭賠償才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清軍不僅主動撤軍,還主動開出優惠條件給法國,簽訂了中法新約這一不平等條約。

清朝之所以簽訂不平等條約,主要是由於以李鴻章為首的主和派認為應該見好就收,免得遭來法國的嚴厲報復。其次,清朝內亂不已,清政府沒有更多兵力應對法國的報復性打擊。最重要就是,軟弱無能的清政府只顧自保,對於國家的未來熟視無睹。

另外,在軍事力量對比上,清朝雖然號稱有百萬之眾,但真正具有戰鬥力的部隊並不多,清政府倚靠地方武裝難以和近代化的法國新式部隊抗衡。當然,清朝上下沒有同仇敵愾的決心和意志,更沒有現代國家的思想,只要法國不生事,不威脅清朝統治,那麼清朝何必與法國這樣的世界列強死磕到底呢?(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軍迷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1885年3月23日,老將馮子材成功擊敗來犯的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並在隨後的半個月內,清軍先後收復安南(今越南)諒山等軍事據點。勝利似乎在向清軍招手,然而在4月4日,清軍突然收到朝廷的聖旨,要他們停止進攻,準備和法軍和談。

俄國和日本趁著清軍與法軍作戰之際,已把部隊悄悄調往朝鮮,對東三省虎視眈眈。還有謠言說:法軍打算和日本聯手一起奪取中國北方的控制權。清廷顧慮:要是把戰線繼續向南推進,後勤補給將得不到保證。

廣西鎮南關(今友誼關)

當清廷就對戰問題猶豫不決時,福建的官員們卻陷入恐慌中,因在1884年8月23日屯守在這的11艘國產“現代化”艦隊,不到一小時就被法軍全殲,若法軍再調集海軍,福建將難以為繼。更為糟糕的是,南洋艦隊總部江蘇,也因領導無方,紀律鬆弛等原因。難以打破法軍的封鎖線。號稱“亞洲第一艦隊”的北洋艦隊雖然收到福建艦隊求救的信號,但若調離北洋艦隊,無疑給遊弋在附近的日本艦隊可趁之機。

在慈禧看來,打仗最耗銀子,目前當務之急是建御花園,她打算重新修建皇宮西面圍繞三海的御花園,然後再建城西北的避暑離宮。


本草百曉生


因為說到底,清朝也打不過法國。而且清朝的勝利,只是局部戰場的勝利,並且傷亡慘重,屬於慘勝範疇。如果不見好就收,等待著的是法國新一輪的狂轟濫炸。


雖說當時的法國剛剛經歷了普法戰爭的慘敗,但是法國的總體實力仍然是世界第二的水平,其強大的經濟力在短短几年內便恢復了之前的軍事水準。


再看整個中法戰爭的過程,第一戰山西之戰,法軍大破清軍。之後馬尾海戰,一舉殲滅了大清的福建水師,打的南洋水師玩命的跑。最後是鎮江海戰全民皆兵,憑藉計謀和地形擊退了法國海軍,並未對法軍海軍造成重創。

另外法國之所以沒有打下臺灣,除了劉銘傳的積極抵抗以外,也是因為法軍水土不服,在臺灣站不住腳。

鎮南關大捷雖然清軍大勝,卻也是慘勝。馮子材老將軍部署了32000人,陣亡1600有餘,損失火炮數十門。法軍部署2000人,陣亡只有275人。



戰後法國總理茹費裡下臺,並不是說法國被大清打怕了,相反,法國不但沒有怕,反而群起激昂,國內輿論一片要向清國宣戰之聲。一旦這項決議通過,再來進攻中國的就不是2000法軍這麼點人了。


所以說李鴻章其實是很明智的,他知道就大清這攤爛泥,無論如何也都是撐不住的 與其到時候敗得更慘,損失利益更多,倒不如見好就收,給法國一個臺階下,還能減少損失。

所以這種事情不是說你意氣用事就能解決問題的。大清不是新中國,老百姓沒有那種愛國民族精神,一個從上到下都腐敗麻木的政府,沒什麼好眷戀可惜的。打不過就是因為自己太垃圾,沒什麼好抱怨的,只要保證不會重蹈覆轍就好了。


火器工坊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因為清朝政府被打怕了。從清朝時期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咱就不說了。咱就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說起,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倆次大沽口戰役,第一次大沽口戰役清軍敗,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英法不滿足,1859年以換約為機挑起戰爭,也就是清軍和英法聯軍在大沽口交兵,二次大沽口戰役。

二次大沽口戰役清軍擊敗了英法聯軍,勝是勝了,結果第二年1860年,遭到英法的報復,英法集結了重兵攻進北京,嚇的咸豐帝帶著慈禧逃到了熱河。英法燒殺搶掠,火燒了圓明園。

中法戰爭確實是“馮子材”老將軍指揮有度,清軍贏了,但慈禧是經歷過大沽口贏了的教訓,在怕法國報復,所以中法戰爭,清朝明明贏了,未敗而敗和法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說白了就是清政府被洋人打怕了,打水了。要說“中日甲午海戰”清政府有膽跟東洋人叫板了,其實那是正好趕上慈禧過生日,東洋人攪了慈禧的心情,之後的義和團惹的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逃亡西安,這是慈禧從北京倆次逃亡了,清政府被外國人打怕了,打水了,見了洋人就怕。中法戰爭也一樣,清軍雖然贏了,但慈禧以二次大沽口戰役為鑑,以喪權辱國來討好法國人。


夏有涼風61


前言:鎮南關勝利固然是大捷,但是隻是暫時打退了法軍,對於整體戰局並無根本戰略性扭轉。東南臺灣、福建岌岌可危,越南法軍可能捲土重來。在越南已經接受法國的“保護”背景下,為了一個已經投降的越南,在軍事上沒有任何優勢的條件下,冒險與法國開戰,是不明智的,以犧牲越南換取穩定,見好就收,才是上策。



清光緒十年 ( 1884年),圍繞越南統治權,中法爆發戰爭。就整體而言,整個中法戰爭分為越南陸地戰場,中國東南海域戰場。


7月,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率法艦6艘侵入福建馬尾,隨後在馬尾海戰中,不到1個小時 擊敗福建水師,整個東南沿海再無海軍可用。


當時“定遠”,“鎮遠”皆已完工,但尚未回國,北洋艦隊也還沒有成軍,東南已無海防。隨後,法軍多次進攻臺灣,對福建,廣東等沿海造成不小的壓力。

在越南陸地戰場,老將馮子材在鎮南關率領軍隊擊敗了法國軍隊。

但是,隨後在1885年(光緒十一年)6月9日,北洋大臣李鴻章與法國公使在天津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很多人認為中國是“不敗而敗”。其實這是錯誤的。

鎮南關的勝利在整體上來說也只是暫時的打退了法軍,法國在越南南部還有大量的主力。論軍隊的武器,人員素質,根本無法與法國比較,鎮南關戰役固然是大捷,但是也是慘勝。雖然有黑旗軍的增援,但是根本不能總體扭轉戰局。很難保證一旦中國與法國再次開戰後,已經得到增援之後的法軍若是全面開戰,中國會不會再一個“鎮南關大捷”,若是失敗,廣西門洞大開,損失更大。

再說東部沿海,中國福建水師全滅,北洋艦隊尚未起軍,東南海防蕩然無存,法國艦隊可以四處遊蕩,臺灣,福建岌岌可危。比起越南,東南沿海才是更重要的。

另外越南已經與法國簽署《順化條約》,接受法國的“保護”。法國可以“合法”進入越南,中國為了已經投降的越南,再次冒險,在沒有任何優勢的條件下與法國一戰,未免得不償失。中法條約主要內容:清政府承認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在中越邊界保勝以上和諒山以北指定兩處為通商地點,允許法國商人在此居住並設領事;法軍退出臺灣、澎湖。

中國並沒有支付賠款,也沒有割地,只是中國放棄越南的宗主權,法國退出臺灣。中國以犧牲越南為代價,換取臺灣地區的穩定,這對當時國力弱小,軍事上沒有任何優勢的中國來說,是比較合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