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女孩,为什么我劝你选择“朋友式爱情”?

女孩,为什么我劝你选择“朋友式爱情”?

01

前段时间北大学生会副主席逼死女友的消息刷爆全网时,知乎上一个高赞回答让我特别好奇。

“刘吉桦老师(陈铭的妻子)上课的时候告诫我们班女生,找男朋友最好避开学生会主席。”

刘吉桦老师为什么这么建议呢?

答主没说,但点赞数和评论显然对这个观点是非常支持的。

北大学生会主席,那不是自带耀眼光环的人吗?哪怕相貌平平,在女生眼里都可能是“北大刘昊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霸道总裁”几乎是年轻女生心中完美恋人的代名词。

但现实中,“霸道总裁”在感情中对女孩的伤害可是多次刷爆热搜。

比如,仅仅过去一年,蒋劲夫就再次曝出家暴事件。

女孩,为什么我劝你选择“朋友式爱情”?

第一次家暴时,许多明星站队蒋劲夫说他是“阳光少年”、“天真无邪、有礼貌、阳光明媚”,明星蒋梦婕更是认为家暴事件“一个巴掌拍不响”。

但蒋劲夫的两人女友对他的描述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极其霸道,控制欲极强,动不动就发怒。”

蒋劲夫不断检查女友手机,一旦发现和其他人有联系就大发雷霆,无论对方是男人还是女人。

如果分开半小时没有回消息,蒋劲夫就要侮辱女友,并且回消息的内容一定要非常长。

恋爱期间不断逼女友怀孕,还要把女友的钱全部攥在手里。

女孩,为什么我劝你选择“朋友式爱情”?

对外光鲜亮丽,对内则拳打脚踢。

而以上的行为,北大逼死女友的行长公子、学生会牟主席几乎全中。

其实,真正的“总裁”从来都不“霸道”。

到了他们的那个位置,大脑中永远填满地是对无尽工作的疲惫。穿梭在勾心斗角的利益倾轧场,他们身上可能早就没有为爱奋不顾身的荷尔蒙气息了。

女孩,为什么我劝你选择“朋友式爱情”?

相反,对于他们而言。“低调”几乎是一种标配,因为这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王思聪最近懂这个道理了,于是他清空了微博,彻底选择了沉默。

所以说,“霸道总裁”从来都不是女孩的“最佳伴侣”。因为那些把权力渗透进亲密关系的人,真的很可怕也很恐怖。

只不过在当代言情剧里,那种关心女孩感受,为女孩无私付出,事业和家境与女孩相当的男孩,绝大多数时候会沦为备胎。

我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玩笑,而这个玩笑并不幽默,它的背后是无数女孩的血泪和一生抹不去的伤害。

02

最近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了一项有趣地研究。

你的伴侣经常说“我”还是“我们”,居然可以预测出,你未来与TA的感情究竟是幸福的还是伤害的?

具体就是,当你的伴侣人称代词经常使用“我”,很少使用“我们”时。

这个人很可能就是一个“焦虑恐惧型依恋人格者”。

比如常说“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人,他们可能在生活中缺乏关注别人需求的愿望,更多把自己的感受放在了第一位。

因此“我们”这个概念,在他们的潜意识概念里可能是很微弱的。

正如热门话题所说:“为什么情侣容易在旅行后分手?”

最高赞的回答是:好的感情遇到问题时,是我们VS问题,而不是你VS我。

而心理学家很早就发现,一个人依恋类型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未来的浪漫关系,而这种依恋类型是由一个人童年的早期经验所决定的,会伴随一个人一生。

金·巴塞洛缪认为每个人的依恋风格都是不相同的,他把成人的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焦虑型、超脱型与恐惧型。

安全型的人对亲密关系和相互依赖感觉很自在,他们乐观外向,并且愿意参加社交活动。

与安全型依恋类型的人谈恋爱,自然是非常舒服的。

但与焦虑型或恐惧型的人去谈,就非常的痛苦了。

焦虑型的人会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刻都会保持高度的警惕,他们很希望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但是一旦自己的亲密对象与其他人有密切关系,他们就会心生嫉妒。

而恐惧型依恋者(又叫回避型依恋)则非常渴望一段亲密关系,但之前可能存在被抛弃的经历,因此他们会经常疑神疑鬼,易怒,查岗,偷看对方手机,经常为了一件小事莫名其妙发脾气,让伴侣摸不着头脑,无形中给伴侣施加了非常大的压力。

其实,以上两种依恋类型都很常见,特别是女生都或多或少有不安全感。

当这类女生能处于一段稳定关系,并持续感受到对方的关爱和忠诚时,依恋类型就会渐渐转为安全型,从此过上幸福生活。

但遗憾地是,在某种条件下,焦虑型和恐惧型依恋人格者会转化为一种恐怖的存在,那就是控制型人格,或者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蒋劲夫、北大行长公子、“阿沁事件”男主角、以及众多PUA渣男学习者,我们都会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点。

其实他们内心深处对于女性是极其自卑的,他们渴望得到女性的爱,却又对女性充满恐惧,时刻害怕女性离开他们。

他们对建立情感联结毫无自信,甚至深信情感联结是一种非常不可靠的东西。

在这容许我插个嘴,人性确实很多时候是凉薄的。但真正用心建立的情感联结,是极其强大的。可以说,人类社会就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

于是,很多男性把“维持异性的爱”的希望建立在了“权力”和“手段”这两种东西上,因为这两种东西,更加可控而又不需要耐心。

控制型男人暗自认为,如果自己爱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会利用他的爱伤害他、抛弃他。

于是为了打消这些顾虑,控制型男人往往下意识地压制伴侣的权力。

这样女人就离不开他了。

不过,这样还是不够安全。

他们必须采用劈腿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手段”和“权力”的优越性,必须同时维持多段关系而又不暴露,才能让自己永远不会深陷孤独之中。

比如刘阳在出轨“半藏森林”时,要多次在微博里暗示,还要直接拍VLOG假装不认识。

其实这些手段很拙劣,也很容易暴露。

不过控制型人格的人认为,暴露也不怕。

因为他有足够自信可以让爱人在发现自己出轨后原谅自己,提前找好借口,什么“爱森林、爱自由、爱大海”。

所有这些强烈又矛盾的情绪,使得控制型男人的伴侣不是他深爱的女人,而是他的出气筒,是他恐惧、担心和仇视的敌人。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要远离学生会主席的原因。

因为这个群体真的太懂得“权力”和“手段”了。


03

真正成熟的人能明白一点。

最好的亲密关系,恰恰是不控制的。而脱离控制的自发亲密,才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感情。

钱钟书就曾用一句话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看完哈利波特英文原著后,我理解了过去很多难以理解的东西,比如:赫敏为什么不选择哈利而选择罗恩?

因为哈利这个人的依恋模式是有问题的,这会导致他在投入亲密关系难以理解别人,而且自我。

所以哈利只能选择对他百依百顺的金妮。

只喜欢那种从来不会批评他的老师邓不利多,因为邓布利多永远有答案,而邓布利多无时无刻都是循循善诱而和颜悦气的。

只喜欢从来都顺着他的巨人海格。

直到邓不利多死后,哈利才多次反省自己从来没关心过邓布利多。

哈利就是一个特别喜欢使用“我”这个代词的人,虽然他的出发点是为了不拖累别人。

当韦斯莱夫人要求哈利留在家里,别出去冒险时,哈利觉得她“碍事”。

当曾经欺负他后来被哈利所救的胖小子达利,居然在离家前对他表达了感激和亲近时,哈利都只能木讷地说个谢谢。

当魔法部长提出合作对抗伏地魔并体谅自己难出时,哈利却依旧嘲讽他无能。

总得来说,由于哈利童年缺少关爱的原因。

他整个人是自我中心而听不进去意见的,再加上他有了“预言中的人”这个华丽的光环后,他显得刚愎自用。

最重要的是,他会封闭感受。

比如整本书用了一万字描写赫敏和罗恩为了陪哈利一起冒险,一个洗掉了父母的记忆,一个让食尸鬼伪装自己。但哈利听完只表达了句:我.....不知道...我没...对不起!

显然,赫敏是很独立很智慧,而罗恩虽蠢萌但温柔,哈利这种典型控制型依恋是不适合她的,只有金妮可以无条件听哈利的,把哈利永远当光和神去崇拜。

作者罗琳自身也说过,她之所以安排“赫敏和罗恩在一起”,完全是一个“并非艺术创作而是个人私心的理由”,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个现实看来不合理的心愿”。

罗琳说过赫敏就是自己,而罗琳她本人嫁给了一个小她五岁,收入一般却无时无刻都在照顾她的丈夫。

我觉得罗琳这个“私心的理由”,就是要告诉天下的女孩。

选择伴侣,温暖陪伴比起才华成就,要重要地多

罗恩没有哈利有天赋、有才华,还经常做些让人忍俊不禁的事情。甚至邓布利多送他遗产时,魔法部长都发现这两人并无来往。

但罗恩给人的感觉就很温暖,为协调哈利和赫敏的矛盾,经常充当最受气的那个。

相比赫敏和哈利向来都毒舌和尖锐,罗恩则从来都保持着幽默感,即便这种幽默感让大家觉得他很傻。

女孩,为什么我劝你选择“朋友式爱情”?

因为“朋友式爱情”,才更加不会越界,更加懂得给与对方自由、尊重与平等,做对方一生的“玩伴”。

-----------------

作者简介:剑圣喵大师,百万畅销书作家,500万粉丝个人帐号意见领袖,省高校心理协会常务理事,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情绪管理达人,陪同读者成就强大,愿得我心如明月,独映寒夜迷途人。

著有《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给情绪》《掌控情绪,从来不靠忍》《别让情绪,毁了你的努力》正在热销中,微信公众号:剑圣喵大师(ID:swordpa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