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高三生作文:雲蒸霞蔚,鳳翥鸞翔,願四月春和風起,武漢來許櫻花


高三生作文:雲蒸霞蔚,鳳翥鸞翔,願四月春和風起,武漢來許櫻花

雲蒸霞蔚,鳳翥鸞翔

三春趨暖,千花待燦,近來中國澆頭的暗綠已然漸拂漸散。這應該感謝的,除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奮鬥之外,還有各路國際物資的支援。在各路國際物資支援引發的熱議當中,日本物資支援上“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等標語一經點水,便廣生潮,支援標語由是而盛,諸多關於中國文化歸屬與興盛的較量亦因此而生。

一犬吠影,十犬吠聲。文化的爭論並不是重點,而最令人難過的是我們往往憑媒體一家之言而興風作勢,恃個人一隅之見而激流揚波。習慣於不去講求啟發與收穫,反而埋頭閉眼在執拗虛詞浮文之間比較,然後酸牙辣嘴,不辨妍媸地明嘲來暗諷去。我想,我們當然不必哈著腰力捧斯文盛於扶桑,同時也無需老著臉硬撐簡單才有力量。真正應該思考的,是所謂的問題是否存在,與有了問題該怎麼辦。

高三生作文:雲蒸霞蔚,鳳翥鸞翔,願四月春和風起,武漢來許櫻花

韓愈《送孟東野序》雲:“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一物之起,一音之生,凡所存在,必有潛因。有人說,對於我國古文化的繼承,中國已經不如日本。其實值得思考的是,既然這種說法有流傳的動力,必然就有存在的土壤。

那麼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無論是官方還是群眾,對於我們自己對自己文化的繼承,確實心裡暗覺尚有闕如。“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如果我們真正擁有自內而外散發的文化自信,民眾不會喧嚷,官方無需解釋,這樣的中國文化,是一骨真定,六神歸主,是外不能撼,內不能腐的。“星晚飛霜,堪明良夜,暮天照雨,可亮黃昏。”這場中日文化爭論的真正意義應該在於再一次地敲響了文化繼承的金鈴,而這金鈴聲起後的重任遠道,需要每一箇中國人肩承踵行,代代扶將。

高三生作文:雲蒸霞蔚,鳳翥鸞翔,願四月春和風起,武漢來許櫻花

然而,這場爭論恰恰也說明了我們關注點的轉型與文化程度的提高。古有謂“陽春之曲,和者必寡”,而日本古雅的贈語卻已然有了更加廣泛的受眾,這既是文化興趣增濃的明顯表現,也是文化關注變稠的重要契機。因此,我們應該抓緊機會,磨礪以須,讓文化繼承的五光十色,九州一瞻。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風雨如晦,只會雞鳴不已;雲蒸霞蔚,才能鳳翥鸞翔。

《書》曰:“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鳩工庀材,承古出新,才能輪焉奐焉,苴枵彌空。我們更加希望的,是東鄰能贈雅語,華夏亦賦麗辭,我們坦然承認他人的精彩,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卓越。這才是文化的梧桐,是傳統的醴泉,是中國真正有力量感的雄渾詞章。

高三生作文:雲蒸霞蔚,鳳翥鸞翔,願四月春和風起,武漢來許櫻花

最後,願雲夢回暖,山陌復春,晴雪將釋,粉桃新生。願華燈相慶,莞爾留溫,長街重攘,遊人臨登。願黃鶴再展,白曦出暾,來去慎遠,陰陽度分,願四月春和風起,武漢來許櫻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