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国家卫健委:不能停诊,不得搞一刀切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不得搞一刀切,不能停诊……


国家发文:湖北省以外地区,要紧密结合疫情发展形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不得搞一刀切,不能采取停诊的方式、将日常医疗服务一关了之。


国家卫健委:不能停诊,不得搞一刀切

多地措施

诊所、村卫生室全面停诊或禁止输液


据基层医师公社不完全统计,近段时间全国至少有15个省级行政区的部分县市区诊所、村卫生室面临停诊或停止输液。


国家卫健委:不能停诊,不得搞一刀切


停诊以后,患者基础病、慢病就诊怎么解决,个体诊所停诊期间的营收问题怎么去平衡……一时之间,关于停诊、禁输的话题再次成为基层医疗从业者关注的焦点。


疫情当前,顾大局、顾全局是人心所向,但基层大面积的停诊措施,会不会存在影响大局,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国家卫健委:不能停诊,不得搞一刀切

基层大面积停诊

三大问题值得重视


短时间内的停诊、禁输给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诊所、村卫生室可能带来哪些问题?笔者根据部分读者反馈的现实情况,进行了整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常见病、慢病患者就诊存在隐患


诊所、村卫生室是家门口最方便、快捷的就医场所,对于一些常见病、慢病的治疗和管理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


家门口的“小医院”突然停诊,直接影响的是患者就诊习惯,在疫情暂未得到有效控制,停止时间待定的情况下,基础病、慢病患者的就诊问题暂时得不到解决。


这部分患者的需求无法就近满足,可能出现扎堆去大医院看诊或者自行在家处理的现象,带来的安全隐患是不可估量的。


一些诊所经验者反映,尽管做好解释工作,但部分患者已从度和配合度并不高。


第二,个体从业者收入受到影响


暂时关闭诊所、村卫生室,给一部分个体从业者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收入减少。


诊疗量对于他们来说,是营收的硬指标。从以上地区发布的通知来看,恢复营业的时间主要根据疫情控制的情况来定。换而言之,疫情一天不控制住,他们的经营场所就不能开门营业。


如果个体经营者没有额外的收入来源,停止营业的这段时间就是断粮期,势必影响其短期生活质量,也有可能因为暂停营业,导致部分患者资源的流失。


第三,基层医务人员同样希望体现职业价值感


疫情爆发以来,有不少读者留言称,尽管自己诊所、村卫生室属于基层医疗机构,设备设施不如大医院完善,但国家有难、武汉人民有难,自己作为医务工作者,很想承担救死扶伤的职责,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停诊通知下发以后,能够贡献力量的渠道被切断,有部分基层医生直言,有种浑身都是力气却没地方使的感觉,十分无奈。


诊所、村卫生室是基层医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不少骨干力量在分级诊疗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同样渴望上“战场”,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国家卫健委:不能停诊,不得搞一刀切

国家发文

不搞一刀切,不能停诊


针对“部分地区出现了医疗服务受到削弱,群众基本就医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等问题”,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下发通知:


国家卫健委:不能停诊,不得搞一刀切


“对于湖北省以外地区,要紧密结合疫情发展形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不得搞一刀切,不能采取停诊的方式、将日常医疗服务一关了之。”


防控疫情,基层医疗机构应该承担哪些职责,哪些工作要配合其他部门完成,国家有统一的流程安排,但打赢这场阻击战,并不意味着要“另断一臂”,一味地切断就诊通道,确实不可取。


随着国家文件的下发,地方有没有进行具体调整和说明?笔者期待和大家共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