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详解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虽各处记载有别,但仍掩盖不住无果的事实


详解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虽各处记载有别,但仍掩盖不住无果的事实

建兴九年三月,诸葛亮复出祁山。原曹魏大司马病重,曹叡命司马懿作为大将军率军西征抵抗诸葛亮。两军相遇于上邽之东,因司马懿据险不战,诸葛亮又粮草未济,因此退兵。后司马懿派张郃攻打屯兵南围的王平,诸葛亮派魏延等人率军支援,大破张郃,斩杀敌首三千,就连张郃也死于此次战役。最后,两军各自退兵。

这就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一个大致情况,历时两个月,可谓用时相当的短,唯一的战果就是杀了张郃这个令蜀国畏惧的大将。

虽说此次战役被归类为中局部战役,却被人们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二次北伐。因为诸葛亮一直以来的战略方针是先图西凉,再举兵东进,出祁山正是北伐的真正路线。好比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分两路发兵,一路是由赵云、邓芝作为疑军走斜谷牵制曹真的主力部队。另一路则是自己率领的主力出祁山取陇右诸郡,可惜马谡却被张郃这支偏军给击败,致使街亭丢失,失去了拦截阻拦曹军的战略位置,进而迫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为只要曹军进军屯兵祁山,诸葛亮就无退路可言。

详解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虽各处记载有别,但仍掩盖不住无果的事实

两次北伐,区别在于这次诸葛亮是率大军直接单走祁山,虽然在祁山遭遇到抵抗,但是他并没有为此滞留,则是分军留下王平继续攻打祁山堡,自己率主力继续前进,奔赴上邽与司马懿对峙,并且大破郭淮、费曜等部队。

汉晋春秋曰: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而还。

晋书: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

诸葛亮一路势猛,怎奈司马懿据险不战,哪怕是上邽的大麦被诸葛亮刮走,也不出战。像是怕了诸葛亮似的,况且在这之前,张郃向他提出要分兵驻守雍、郿时,还遭到反对。这时碰见了,却不敢打了。而晋书却记载到,诸葛亮是早司马懿一步抵达上邽,是听到司马懿大军即将来临,连忙收割上邽之东的粮草,以供军需,并且在其到来后,立马退兵(显然有贬低诸葛亮的意思)。

不管是面对司马懿的龟缩,诸葛亮因无计可施而退兵;还是诸葛亮给司马懿吓跑。

详解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虽各处记载有别,但仍掩盖不住无果的事实

此时的司马懿再次率军紧追诸葛亮至卤城,还派兵四处寻找诸葛亮的踪迹。寻到了,又不肯战,继续登山扎营,据险不战。

汉晋春秋曰:宣王寻亮至于卤城。……宣王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诸将咸请战。

面对属下的嘲讽,司马懿自率主力追击诸葛亮,分派张郃围攻王平于南围。

汉晋春秋曰: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

王平传: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从汉晋春秋的记载来看,驻守南围的王平所率领的军队是蜀汉的另一只劲旅,无当飞军。虽然张郃围攻不下,但是诸葛亮还是派出三路大军反攻司马懿。

汉晋春秋曰: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斩首三千级,铠甲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可谓大获全胜。但此战却在晋书中有了不一样的记载:

晋书: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诸葛亮不仅是被攻破,而且是败得很惨,跟汉晋记载三千首级相比,晋书是俘虏带杀一万人更甚。

详解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虽各处记载有别,但仍掩盖不住无果的事实

不过不管是谁胜谁负,此战的结果还是司马懿退守营寨,而诸葛亮则率军往祁山方向退军,因为诸葛亮同时还接到了来自成都的退兵诏令。这时,司马懿再次派出张郃追击诸葛亮,却在木门道一地遭遇诸葛亮的埋伏,张郃被流失打中膝盖而死。但此事并没有在晋书提及,而是直接写到

天子使使者劳军,增封邑。显然晋书是有意忽略司马懿战略失误之嫌。

李严传: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

张郃传: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

结语:

从《三国志》、《裴注》、《晋书》三处地方来对比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显然《晋书》的记载有夸大司马懿的水分。即便如此,战事的发展走向却还是一致。诸葛亮从汉中发兵复出祁山,虽遭遇祁山魏军抵抗,但诸葛亮采取分兵继续攻打祁山堡,自己则是率领大军进军上邽。两军交际,不管是司马懿畏战,或者诸葛亮不战自退,此次北伐蜀魏两军的主要战事都发生在诸葛亮退还屯兵卤城之时。虽说最后诸葛亮在撤军之际击杀了张郃这员曹魏大将,这相比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显然是微不足道。


资料出处:《三国志》、《魏略》、《汉晋春秋》、《晋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