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能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你不想與人爭執了嗎?

Zyhzzlzxp


對於這個問題,恰好我是從去年開始這樣做的,與人爭執,說明我的想法或做法自認為是對的,相反,與你產生爭執的對方也是這麼認為的。

我在一個國企上班,現今已滿10年,起初,自己的工作特別希望得到領導及同事們的認可。在工作上,勤勤懇懇、一絲不苟,努力完成交給我的各項工作。對於完成的各項任務,自己抱有很大的希望與成就感,對於別人指出的錯誤總是據理力爭,鬧的滿頭紅臉。但又沒實際好處,還落個不聽指揮、瞎鬧的下場。對於看不慣的事也喜歡管一管,在人面前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在領導面前藏不住話。久而久之,自己被領導疏遠了。

經過這10年,我的想法變了,不再為工作上的事情去和別人掰扯,心態已放端正,不再為一件小事而和領導鬧彆扭,哪怕自己是對的。站在領導的角度,不是你工作做的不夠好,而是領導不喜歡和他爭辯的人,不聽指揮的人哪怕你能力再強領導都是不喜歡的。

也就是去年開始,我慢慢的想明白自己以前是多麼的幼稚,年輕人都喜歡爭強好勝,容易衝動而不知變通。隨著歲月的流逝,自己已經成家立業,在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上很少和人爭吵。也許,這是慢慢成熟的標誌吧。

輪廓已經磨圓,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經歷坎坷哪有風雨彩虹,希望在以後的路上我們共同成長。




月下追馬


一九九九年我把自己多年的婚姻過的一地雞毛,我和老公都屬於個性強的人,遇上什麼事起爭執針尖對麥芒互不相讓,話頭一開猶如點燃了導火索一般後果一定是互相炸的體無完膚,帶著傷痕累累的心卻還是學不會遷就與忍讓。我們肆意的發洩著自己的情緒完全忽略了兒子的存在。

有一次因為收小麥我們又吵了起來,半夜三更吵到了動手的狀態,五歲的兒子縮卷在自己的小床上,睜著驚恐的雙眼小聲的哭泣著,我們互相拉扯著吵的肆無忌憚什麼傷人說什麼,簡直是把兒子當空氣,完全不知道小孩子也是有情緒反應的。

也不知道吵了有多久,我無意識看了眼兒子的小床,發現兒子不見了,頓時慌的六神無主,我撤著往外走老公拉著我不放,我聲嘶力竭的吼到兒子丟了,當時我心裡害怕到了極點,衝著老公喊,兒子找不回來,我們都不要活了。

顧不得再糾纏,趕緊出去找兒子,不知道兒子會往那邊走,我和老公分開向路兩頭找,外邊黑的伸手不見五指,我越想越害怕,眼淚一串串的滾落下來,我哽咽著扯著喉嚨喊著兒子的名字,隱隱聽到我媽媽的答應聲,走到路口看到兒子和我媽媽向我家走來,五歲的小人兒忍受不了父母的爭吵去搬救兵了,半夜三更走了二公里多去把外婆叫來了,兒子的舉動深深的震撼了我,我從內心裡感到自責愧疚,抱著兒子嚎啕大哭,我到底在爭什麼,讓兒子跟著受煎熬,經過此事我徹底醒悟了,我是媽媽我不能因為自己的情緒讓兒子受委屈,生而為人不能只為自己活。

其實家務瑣事沒有對錯有時候只是觀點不同而已,可我為了爭一口氣完全忽略了兒子的感受,是極不合格的媽媽,從此以後,我決定不在和老公爭執,為了兒子不管什麼事我都要學會忍耐,每次火起來時想想兒子半夜三更忍著恐懼害怕跑那麼遠去叫外婆的情景,我伸長脖子把火嚥下去,作為媽媽我應該給孩子一個祥和的家庭氛圍,天天爭吵對孩子的心理傷害是不能預知的,我害怕兒子長大後恨我,現在我忍忍兒子才會健康成長。

事實證明我作對了,兒子上初中的時候我曾經問他,記不記得爸爸媽媽吵架,他說不記得了,說明幼年的記憶沒有對他造成傷害。以後一帆風順考上高中、大學,同年當兵,義務兵第二年考取軍校,現在已經工作3年,一切都那麼美好,如果我當時沒有頓悟,一直髮洩自己的情緒讓兒子在爭吵中成長,對他心理造成傷害,他不一定能取得如此成績。

生活總能教會人成熟,這件事後我心放開了,性格也平和了好多,不但不和老公爭執,對於其他人我也能做到和顏悅色,其實放下自己的傲氣,活的反而輕鬆了許多。


丫頭150554212


我記得前兩年就不願和別人爭執,也許是以下三個原因引起,不知大家是否同感。

(一)年紀大了,膽子小了

年青的時候憑著自己的膽量和體能,遇事從不繞人,是非都要爭個輸贏,有時還大打出手,真所謂不撞南牆不回頭。曾記得一位年長我十幾歲的好朋友,對我說過一句話,“到了年齡,你自然就沒脾氣了”。當時我一直不理解這句話,也不認這個理。隨著年紀變化,不覺也是花甲了,經歷事多了自然就明白了許多道里。再加身體虛弱,能說不能行,膽子就變小,怕事了,凡事不想和人爭執了。

(二)經歷多了,看明白了

隨著年紀增長也就明白了很多道理,在生話中有很多事是無法爭個輸贏。贏者,無非是輸者的沉默,忍讓,明事理給你機會。輸者是明智,聰慧,寬容。爭贏了只是一時快樂,往往輸掉了身譽,失去了朋友。爭輸了往往是自尋煩惱,傷心又傷身。回頭想想又何必為些小事,不必要的事去為人爭得紅臉脖粗的,氣壞了是自己的身體,無人代替。

(三)淨下心來,尋找快樂

淨下心來過自己的生活,看不慣的小事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聽不順耳的言語就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自尋快樂,幸福生話,拋開煩惱過好自己的每一天,健康地,微笑地生活。

人生夲是一場戲,人生苦短,何必事事去為人去爭執,何必又去後悔莫及,開心快樂生活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人生如夢王曉華


《孔儒讓梨》是幼稚園,老師會講的小故事,不讓和小朋友爭東西,記得小時候父母也常教教育,吃虧是福,要做一個虛心的人。

所以成長的歷程中,戾氣少,和別人爭執的時候就會少,真正不想再和別人爭執,就讀倉央嘉措的《我問佛》那一刻。禪意的人生也不是人人都會去追求的,我覺得要想活得內心輕鬆,還是多學點禪意的人生處事哲學比較好點。還有倉央嘉措的《見與不見》也讓自己突然的頓悟了,很多人生得失的道理。

想想也是,很多時候也不是靠爭執出真理的,光急頭白臉的爭執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還能弄的關係緊張,累人累己的,傷人傷己,又何必呢。





遠方西沙


一道簡簡單單的數學題有很多種解法,更何況世間萬事萬物?

汝之蜜糖,吾之砒霜,何必爭執於誰對誰錯?

小時爭執,以為這世界所有的事不是對就是錯,為了讓正確屹立不倒,常常爭得哭天抹淚,直到把對方說服為主。

中學時,和朋友討論哪個明星長的帥,總覺得對方的眼光實在太差,怎麼看不到真正長的帥的人。大學時和同學爭的三觀,實在不理解為什麼有的人大腦構造這麼奇葩,有時甚至感嘆人怎麼可以這樣,怎麼能這樣?

工作結婚,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就沒有爭執的興趣,遇到的人越多,才發現我們都是不同的,有著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成長軌跡,我們遇到事情也會有著不同的想法,處理事情有著不同的方式,喜好穿著打扮也有些根本不同。小事小非實在是懶得爭,我們都想同化對方,最終結果我們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大是大非三觀問題,實在是難以忍受也不再爭執,日久天長形成的豈能因三言兩語起的了任何的改變。

也許就是就是從那時候真正理解歌德那句“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並不認可,但我可以儘可能的去理解。”,從中學會了接納和包容,便真正放下了爭執。


deer1998


35歲以後,和別人起衝突的次數就少了。至於為什麼,大體有這幾種原因。

火氣變小了

隨著年歲一年年的增加,原先看不過的人和事,也漸漸習慣了,也就見怪不怪,火氣也就一點點降低了。

人變通透了

直面衝突,可以快意恩仇,圖一時快活,但不能將利益最大化,不符合經濟學基本規律,也就是所謂的和為貴。

群體素養提高了

這10多年來,中國人,尤其是在一線城市中生活的人。逐漸的發現:以前罵罵咧咧、流裡流氣、吊兒郎當的人越來越少了。會起衝突對手變少了,也就衝突不起來了。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遠了

以前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除了工作時間,還有很多其他時間。而現在,你幾乎可以不出門生活,各式各樣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外賣都可以幫你搞定。人與人之間,沒有必要做太多接觸。接觸少了自然衝突就少了。如果接觸多,難免有些雞毛蒜皮瑣事,是大家會遇到,衝突也就不會少了。

最後,不是衝突變少了,而且我們變老了。


榆岡


記得,八年前與人爭執以後。[捂臉]結局呢,你懂的。現在回想起來,曾經的爭執很不值的。從此以後再不與人爭執。

年輕的時候喜歡爭強好勝,鋒芒畢露,自己認為對的,就認個死理兒。其實這世上的事情,有很多種變通的方式。現在想來,就算當時自己完全佔理,也不該和他人爭執,如果能稍微收斂一下,他人的意見也不是不能接受。

後來經常會遇到有人和我爭執,我一般都不會正面接招,除非我能讓對方即刻閉嘴。

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性格越來越溫和。現在,我發自內心的感謝當年的爭執,感謝折騰過我的人。因為他們讓我學會了如何變通而不是爭執。





森香水岸小小園


天命之年。


用戶97604568221


不記得了,好像慢慢的覺得與人爭執已經沒有必要了


橘子味的貓5859


我大概是20多歲開始不想與人爭執的。彷彿一瞬間長大了,不想說話,喜歡沉默,好多東西都看的談了,覺得沒有什麼好爭執的。


和人爭執是浪費時間,浪費感情。


很多人在聽到對方毫無根據甚至荒謬的言論的時候,總是覺得自己應該與他人爭辯一番,讓對方明白到底是誰的錯,或者到底誰沒有道理。但其實就像丹尼爾·戈爾曼所說的,“爭執會令聰明人看起來很愚蠢”。你一旦和愚蠢的人爭吵,你也就會被視為傻瓜。


況且一旦發生爭執,無論結果如何你其實都是輸了。因為你贏了對方會因為失了面子而怨恨你,輸了自己又會不痛快。與人爭執,對你來講,其實是沒有半分好處的。

人與人的價值觀不同所以才會產生爭執。

每個人成長的環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人生觀和價值觀當然也不盡相同,這些在一定條件下都會限制個人的認知。所以兩個人對話,見解觀點上的差異根本避免不了。


夏蟲不可語於冰,井蛙不可語於海。如果遇到認知與我們有差異的人,我們要做的不是非要與對方爭個對錯,分出高下,而是要學著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其實有些時候,爭執到了一定程度,我們不再是為了爭一個對錯,而是為了爭一口氣。這時的我們會被負面情緒牽著走,我們吵架的對象也就不再是與自己一樣面紅耳赤的眼前人,而是變成了自己的情緒。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掌控不了自己的負面情緒,往往帶來的會是我們所不想看到的後果。

在情緒失控發生不可挽回的爭吵之前,請試著深呼吸,告誡自己冷靜下來,肯定還有比吵架更高明的解決方法。


壞情緒是可以避免的。


其實很多時候,只要我們能夠管理好自己的理智與情緒,生活中的大部分爭執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不講道理的人你大可不必費心力解釋,認知不同的人你也不必非要將自己的意見強加在他身上。

就像佛祖釋迦牟尼曾說,“恨不止恨,惟愛能止。”與人交談其實也是相似的道理,貴在理解與接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包容他人同樣也是對自己的善待。


所以無論在什麼境況下,請保持心平氣和地與人溝通,這點總是不會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