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漸入佳境之後,獨行俠雙子星即將迎來真正的突破


漸入佳境之後,獨行俠雙子星即將迎來真正的突破

讓我們先把時鐘調回到2019年8月。

我知道在這個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已經顯得很久遠,但請回想一下,人們在獨行俠即將舉辦球隊訓練營時,就已經開始想象盧卡-東契奇和克里斯塔普斯-波爾津吉斯的組合打出的摧枯拉朽的攻勢籃球了。

當時,你可能會認為波爾津吉斯需要特別高產才能使球隊具有競爭力,見鬼的是大家都這麼想。每一位NBA分析師、籃球作家、解說員和職業遛狗師(dog-walker)都持有同樣的觀點:如果獨行俠要想從一支33勝的樂透球隊搖身一變成為季後賽球隊,波爾津吉斯的高水平發揮就是必不可少的。

來看看他本賽季目前的數據:場均18.4分,9.1個籃板,1.9個蓋帽,投籃命中率41.6%,三分命中率35%。如果你是在去年8月得知了這些數據,你可能會“小憩”5個小時,然後重新考慮“我是誰我在哪”的問題。但獨行俠的狀態不錯,他們會打進季後賽的!

二年級的東契奇打出了一個歷史級的賽季,角色球員的表現也超出了人們的預期,這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波爾津吉斯打得有些掙扎的事實。另外,並不是說波爾津吉斯沒有在比賽中出到一點力——他拉開了球隊的進攻空間,將對位的護框手帶出三分線,他的籃板率創下了生涯新高,並且護框效率也是出奇的高。

即便如此,在本賽季的大部分時間裡,波爾津吉斯和東契奇的狀態都沒能同時在線,這令人失望。如果獨行俠想要再次取得飛躍般的進步,從季後賽球隊進化為爭冠球隊的話,除了東契奇的發揮,還需要他身邊的波爾津吉斯成長為聯盟前20的球員。

也許我們很快就能看到他的蛻變。

我們先來談談為什麼波爾津吉斯和東契奇在大部分時間裡都沒能產生很好的化學反應。顯然,他們的健康狀況是首要影響因素——本賽季,波爾津吉斯在過去的55場比賽中出場42次,東契奇出場44次。更糟糕的是,他們遭遇傷病的時間剛好錯開了。東契奇在去年的12月在對陣熱火時扭傷了腳踝,缺席了包括當晚比賽在內的5場比賽。迴歸後他只和波爾津吉斯共同出戰了3場比賽,隨後波爾津吉斯便遭遇了膝蓋的傷勢,他在缺席10場比賽後復出,但好景不長,東契奇在打了5場比賽後再次扭傷了腳踝,並因此缺席了7場比賽。反覆的傷病嚴重影響了東契奇和波爾津吉斯之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化學反應。

其次,當東契奇和波爾津吉斯共同在場時,後者要克服的困難顯然更多。試想:波爾津吉斯膝蓋傷勢的康復期長達20個月,現在他重新回到了NBA賽場。單單考慮傷病因素,傷愈復出的球員在比賽中會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再考慮到獨行俠是波爾津吉斯的新東家,他在一個新的球隊體系裡扮演著和在尼克斯時截然不同的角色,說實在的,他在大部分時間裡的不穩定發揮是我們都應該預料到的。戈登-海沃德在凱爾特人遭遇了毀滅性的腿部重傷,他花了一整個賽季才恢復過來——這都是需要時間的。

適應新角色可能是波爾津吉斯最大的挑戰,如今他從尼克斯的持球核心變成了獨行俠的二當家。從數據上看,他的投籃命中率、觸球和處理球的能力都有所下降。球隊想把他當成一名7英尺3英寸高的得分後衛使用,無球跑動,利用投射的牽制力拉開空間,為東契奇和德懷特-鮑威爾的攻框創造機會。在東契奇和波爾津吉斯賽季早期共同在場的大部分比賽裡,這名2米16的中鋒往往是扮演站在外線看隊友表演,接球就投的角色。本賽季的波爾津吉斯減少了在低位和以投籃終結的單打回合,他的三分出手數有了顯著的增加,場均出手6.6個三分(在尼克斯的最後一個賽季裡場均4.8個)。

再來看這項數據:根據NBA.com的統計,波爾津吉斯在尼克斯的最後一個賽季裡場均觸球次數達到了61次。而本賽季迄今他的觸球次數是多少?55.5次。這算不上大的下滑,但綜合他的新角色和使用率考慮,這也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數字。

對於新加入的球員,球隊很難做到即插即用,球員的發揮也不可能不受影響。即使我們有這樣的願望,可NBA球員畢竟不是機器人。從可以隨心所欲打球的尼克斯來到有著嚴明球隊架構的獨行俠,身旁還有一位巨星級的持球核心,波爾津吉斯實在是太難了!我們看到克里斯-波什在熱火的首個賽季(2010-11賽季)裡也經歷過類似的掙扎處境,他最終適應了新球隊給他安排的角色。但東契奇身邊沒有德維恩-韋德這樣的幫手,球隊需要的也不僅僅是拉開空間和封蓋。他們需要在進攻端注入更多活力,盡最大可能分擔東契奇的進攻壓力。

這就是為什麼波爾津吉斯在東契奇最近缺陣的比賽中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他在東契奇缺席時打出了3場30+的比賽,和他在尼克斯的風格很像,但少了一些糟糕的中距離出手,多罰了幾個球。在那幾場比賽裡,他場均罰球次數超過10次。

但人們很容易在看那幾場比賽時陷入誤區,然後就會產生“好吧,東契奇復出以後,波爾津吉斯負責投籃就行了”的想法。這種想法不無道理,但我們明顯從中看到了獨行俠在東契奇歸來後更多地使用一些符合球隊配置的戰術的可能性。我們在全明星前的最後一場常規賽,也就是東契奇第二次扭傷腳踝後的迴歸首戰中看到了球隊打法的改變。

在過去的7場比賽裡(包括東契奇的迴歸首戰),波爾津吉斯的場均觸球次數高達66.4次。在東契奇復出對陣國王的比賽裡,波爾津吉斯的觸球次數也達到了62次。東契奇和波爾津吉斯共同在場時,與其說是東契奇給波爾津吉斯喂球,倒不如說是這名大中鋒更多地參與到了進攻中來,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在外線等著傳球。如果你打過這個級別的籃球,就能理解這種感受——當別人希望你出手投籃而你卻只有少得可憐的觸球機會時,你是很難投進的。防守者的施壓讓你在有限的觸球中尋求更高效的處理方式並且變得更專注。當波爾津吉斯參與到進攻中來時,他可以獲得更多的自信,同時找到自己的出手節奏。無論是簡單的肘位手遞手傳球還是更復雜的擋拆,獨行俠雙星都能很好地駕馭。在鮑威爾遭遇了右跟腱撕裂,賽季報銷的情況下,波爾津吉斯在比賽中為東契奇設置了更多的有球掩護,擋拆後的走位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無論持球隊友是準備外切還是攻框,他都能打得遊刃有餘。

在對陣國王的比賽中,波爾津吉斯有3次肘位觸球,8次低位觸球和6次油漆區觸球。本賽季他在上述三個位置的場均觸球次數分別是2.1次,3.3次和4次。現在,沒有人希望看到波爾津吉斯重新拾起他在賽季初的打法——場均8個背身的進攻回合,他的發揮是災難性的。但如果防守球員的身高比他矮,一個火柴盒高度的跳投能解決問題嗎?答案是肯定的。當波爾津吉斯的投籃手感在線時,讓他持續觸球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來說,籃球和其他體育運動帶給人們的既有生理上的挑戰,也有精神上的考驗。我們幾乎不可能指望波爾津吉斯在休整一個賽季後完全放棄之前高觸球率的打法。對他來說,過去的兩週和之前的賽季相比有著天壤之別,有時候球隊只需要讓他在油漆區外發動進攻或是跑一個擋拆。但這並不意味著獨行俠需要把活都交給他來幹,球隊只是需要把握他扮演不同角色(投籃威脅或超級巨星)時的平衡。任何安排都比讓他作為外線的旁觀者要好,他的天賦遠不止於此。

湊巧的是,東契奇在對陣國王時的發揮也十分出色,他用18次出手拿下了30分。和波爾津吉斯在進攻端的配合有助於他的發揮,減輕了他進攻一肩挑的負擔——以前東契奇負擔過重的直接後果就是獨行俠比賽的勝負往往會拖到最後時刻才能見分曉。進攻端被完全釋放並且打得很舒服的波爾津吉斯完全有帶隊打攻防轉換的能力——因為這是他整場比賽都在做的事情,而不是在最後五分鐘的決勝時刻才被派上場去救火。

這是一個能持續見效的執教思路,如果獨行俠想贏下幾場甚至一輪的季後賽,就需要用到它。

波爾津吉斯並沒有失去在尼克斯時那讓人期待的超強實力,他只是需要在一個新的球隊體系中得到培養,和另一名超級巨星並肩作戰。獨行俠已經打出了聯盟最頂級的進攻,他們還可能會變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