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A股走錯片場的一天:你說的V是什麼V?

先來說說盤面上看到的2個有趣的變化:

一是深市縮量了,創指今天收的是量能萎縮的中長陰;而另一邊滬市再度放量,收出流星線。

2月份的風頭都在深市,是不是也該輪到滬市出點風頭了?

二是中字頭的基建股集中出現了逆勢拉昇,而基建是信用寬鬆的背景下最直接受益的板塊。

後續應該密切關注這種風格的轉換,可持續的趨勢性行情需要這種良性的輪動。

A股走錯片場的一天:你說的V是什麼V?

再來聊聊後市:

顯然,滬指在這個位置暫時還沒有挑起大梁,再一次在下行趨勢線上遇阻回落,照例還是看那張萬能的滬指周K線圖(本週還有兩天):

A股走錯片場的一天:你說的V是什麼V?

這個下行趨勢線,遲早是要突破的,沒有有效突破,就沒法談全面牛市。

而在目前外圍頻頻暴跌的背景下,有所反覆也是很正常的事,因為恐慌的情緒是可以迅速傳遞的。

我們都知道,外部事件如果並未影響趨勢行情的內核(也叫底層邏輯),那麼往往是隻能影響個開頭卻影響不到過程和結尾的。

就像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所有人的恐懼在當天集中釋放,然後就一騎絕塵不回頭走到現在。

顯然,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它只是個階段性挫折罷了,只要貨幣寬鬆的路徑與預期沒有改變、經濟向好的大格局沒有被破壞,那麼這個趨勢不管有多波折,都會繼續下去。


1、兆易創新:高管計劃減持不超過7.67萬股,即不超0.0239%

解讀:其實,半導體和芯片板塊的明星個股,早在一個月之前就已經在玩各種高位減持的騷操作了,那時候我沒有展開去說,只是簡單提了下這些明星板塊的高位風險。

哪想到資金的博弈遠比我想象的要瘋狂,節後短暫的回撤後就迅速創出新高。

二級市場對於這類科技股頻繁的減持公告,根本無動於衷,甚至有種把減持股東甩下車的快感。

不過嘛,任何股票漲多了也遲早是要均值迴歸的,就連長牛超過10年的美股在昨晚也放量破位了,一路向南的走法簡直和今天的創指有異曲同工之妙。

事實證明,沒有能永遠上漲的股票,只有永遠貪婪的人性,炒股千萬別炒到把自己都騙了。

2、央行:在前期已經設立3000億元防控專項再貸款的基礎上,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5000億元,同時,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25個基點至2.5%

解讀:央媽對於實體經濟的呵護不斷升級中,每天都在盼望那個政策錨的出現,我相信總有一天能被我奶出來。


今日覆盤:指數早盤出現分化,滬指全天倒V型走勢,創指則一路向南不回頭,兩市成交額13126億,深市縮量、滬市放量,賺錢效應轉移。

板塊上,半導體、國產軟件、OLED為首的科技股領跌兩市,基建、水泥、鋼鐵、煤炭等傳統行業漲幅居前。

兩市A股漲跌幅中位數-0.97%,個股普跌,情緒回落。

明日策略:保持中高倉位、調倉換股為主。下午我對賬戶進行了一次調倉換股,主要是高位票換低位票、估值高換估值低。

當前的回撤還可以接受,多賺與少賺的區別,如果跌幅可觀,就再撿點便宜貨。

創指出現回撤併不代表科技主線就已經結束,科技板塊內部尚有許多輪漲的機會,用心挖掘總能有所收穫。只是注意不要去追高已經翻了N倍的個股,目前看風險釋放並不夠充分。

另外,手中如果有白馬、藍籌的,當前也別急著拋掉來追科技股,早盤上證50和滬深300其實是偏強運行的。

風格是否從題材炒作輪動回價值投資還不好說,但如果某一天牛市確立後,這部分票或早或晚也是要補漲的,當下強行從價投切換到題材,太勉強也沒必要。

關注板塊:有色、券商、銀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出現股票均不構成投資建議,風險自擔,盈虧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