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北约为什么要轰炸南联盟?

爱哭的小小蜗牛


方圆论坛在线

南联盟全名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其是由塞尔维亚共和国与黑山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的八个联邦构成单位包括了六个共和国,也就是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以及塞尔维亚境内的两个自治省,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南联盟原本在国际上也属于一个比较有潜力的联盟组织。但其内部的矛盾也非常的紧迫。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存在诸多的分歧。两个民族之间经常会爆发冲突甚至暗杀对方领导人的情况。

后来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在克罗地亚人的支持下和当地的塞尔维亚警察爆发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事件。其导火索就是阿尔巴尼亚人想要科索沃从南联盟中独立出去。而塞尔维亚安人不肯答应。原本这只是一场南联盟中内部矛盾问题。就好像现在英国苏格兰总想闹独立一样。这都属于国家内部问题。但当时南联盟的内部问题却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描绘成了一场人权危机,并以此为借口,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开始了对南联盟的空袭。

实际上美国和北约所谓的人权问题只是一个借口。实际上美国以及北约想要科索沃独立。所以才会以人权为借口轰炸南联盟。在美国所谓的贵族铁砧行动中,美国对南联盟投放了近两万枚包括贫铀弹和集束炸弹在内的各种炸弹。给南联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二十世纪末科索沃战争实际上就是美国为首北约国家利用民族矛盾推动的一场战争。美国以及北约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打垮南联盟这个俄罗斯的东欧盟友。把俄罗斯彻底赶出其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吐槽一下俄罗斯了。要知道当时南联盟和俄罗斯可是盟友关系。南联盟被美国为首的北约欺负后就请求俄罗斯出兵干预。当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信誓旦旦的表示会出兵援助盟友。并且表示必须捍卫自己的盟友。但就在南联盟求助不久后美国就威胁俄罗斯。如果你敢援助南联盟。那么你就别想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援助贷款。叶利钦受到美国威胁后,果断出卖了自己的盟友南联盟。结果就是俄罗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盟友挨打而无动于衷。由此也可知为什么现在俄罗斯没有盟友了吧。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在1999年爆发的北约轰炸南联盟事件震惊世界,这既是一个政治问题,又是一个种族问题,主要原因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绝对不允许在欧洲腹心地带,出现一个不是日耳曼人建立的强势政权,因此出动战机轰炸南联盟,这是小国政权的悲哀,也是非日耳曼族裔的悲哀。

北约轰炸南联盟,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首次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獠牙”,而美国则借此行动一举扬名天下。

发生在1999年4月12日的北约组织轰炸南斯拉夫联盟事件,是欧洲二战后历史上首次爆发的军事战争,同时也是北约历史上到目前为止的唯一一次轰炸欧洲国家的军事案例。这场军事行动从1999年4月12日开始,到同年6月10号结束,历时一共59天,就彻底摧垮了南联盟这个欧洲军事强国。

从军事角度来看,在此次北约军事行动中,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集团,首次向世界展示出了自己的强大军事实力,通过新型的军事作战手段,以零伤亡的结果,彻底摧垮了一个欧洲中等军事国家的对外防御力量,让世人认识到了美国和北约的强悍军力。

美国之所以一直都强力要求空袭南联盟,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美国具有向世界展示去真正军事实力的渴望。因为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军事力量由于连续在朝战和越战上的失利,以及在美苏争霸时处于下风,导致世界各国普遍失去对美国军事力量的畏惧。因此美国人下定决心,要在南联盟战争中展示实际,重新获得对世界各国的军事上的震慑。

北约轰炸南联盟是一个清除“异己”的军事行动,绝非北约组织说声称的那样公平公正。

南联盟是一个欧洲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由斯拉夫民族主导的国家,这个国家却从来都没有加入过北约组织,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与由日耳曼人主导的其他欧洲国家之间,存在着格格不入的对立关系。

此外这个国家在其成立之初,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它的领导人铁托的带领下,执行的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因此在欧洲各国抱团对抗苏联的时候,可以说是被孤立在欧洲以外的国家。

正是由于南联盟采取的不结盟对外政策,导致以及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让这个国家在战略上,成为欧洲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必须要在战略上削弱这个国家于是人为推动了科索沃的独立,并最终借机打垮了这个国家。

所以在1991年的时候,美国领导下的北约集团,不断“炮制”科索沃地区的人权危机,并以“最后外交努力”失败,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最终迫使南联盟放弃科索沃。

很显然人权问题并不是战争的起因,而北约的此次行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败南联盟政权,其中最重要的证明就是北约在科索沃战争胜利之后,以犯有包括战争罪、反人类罪和种族屠杀罪为名,逮捕了前南联盟主席米洛舍维奇,并将其引渡到前南国际刑事法庭。

但是在经过庭审之后,前南国际刑事势法庭最终还是在是在2015年2月3日的时候,宣布“塞尔维亚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巴尔干战争中未对克罗地亚犯下种族屠杀罪行”,这也就是说国际上米洛舍维奇的指控并不成立。而与这个结果形成对比性讽刺的是,米洛舍维奇本人并未在结案之后获释,因为他早已在2006年的时候就已经在前南监狱中去世了。


落下m


苏联时期,莫斯科一直都觊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巴尔干半岛,但南斯拉夫在铁托的领导下保持了高度的自主权,并没有沦为苏联在南欧的卫星国。

但世事无常,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铁托在毫无征兆的情况去世,仓促的甚至连接班人都还没有来得及确定!这一重大变故使得原本在铁托领导下相对稳定的南斯拉夫联盟瞬间陷入动乱纷争……

几乎在苏联解体的同时,南斯拉夫彻底土崩瓦解: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纷纷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则组成了南联盟!与此同时,以塞尔维亚为主的南斯拉夫内战随之全面爆发。

图为铁托(左二)七十年代访美

而科索沃战争便是组成南斯拉夫内战的一部分!自铁托去世后,从1945年起就被并入塞尔维亚的科索沃也开始积极寻求独立,这也直接确定了阿尔巴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不可调和的矛盾!

尤其是当科索沃看到许多前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纷纷获得独立后,其谋求同等地位的决心更加坚定。1996年,科索沃成立了一支由阿尔巴尼亚人组成的武装力量并试图通过武力来获得独立;但却遭到了米洛舍维奇的强势镇压!图为米洛舍维奇

此后,科索沃地区的武装冲突愈发频发、严重,但南联盟的米洛舍维奇却不打算做出丝毫退让。于是,在背后一直支持科索沃独立的美国加大了对该地区事态发展的关注!

在美国看来,有效的控制巴尔干半岛是其在苏联解体后重建世界秩序的重要环节,而米洛舍维奇领导下的南联盟正是美国实现这一战略的最大绊脚石!随着科索沃危机的深入,美国终于决定直接介入……B-2战略轰炸机曾是轰炸南联盟的主力

1999年3月24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打着"保护科索沃人权"的旗号,开始对南联盟实施长达七十八天的空袭……在此期间,北约的一千多架飞机累计出动32000余次,总计投弹达13000多吨……

综合而言,北约之所以悍然对南联盟发动军事打击,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翻阻碍美国控制巴尔干半岛的米洛舍维奇政权;这与后来的伊拉克、利比亚战争异曲同工!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这个得从欧盟说起,再具体点就是要从德国说起。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冷战开始后,随着美苏对抗的加剧,西欧国家就成了美苏双方对抗的最前沿,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全部殖民地,西欧国家没有可靠的能源输入来维持本国工业的运转,也就不得不有求于美国。但是美国搞的石油与美元挂钩政策,不仅让西欧在能源上有求于美国,整个国家经济运作上也受美国操控。

苏联解体后,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东欧经济破产使得大量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技术工人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填充到了西欧的工业体系中,使得西欧国家有了不再依靠美国甚至可以发展成与美国不相上下的发达政治经济体。于是,在德国和法国推动下,西欧国家开始了推进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原来的欧共体于1993年更名为欧盟,并且开始发行自己的货币—欧元。

但是由于历史惯性,习惯了内斗的欧洲国家不可能真正结成一体,欧盟的性质实际上和中国战国时期的合纵国家差不多,虽然都想抵御秦国,但就是绕不过各怀鬼胎的坎,最后反倒是让秦国坐收渔利。

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科索沃战争便是这样一个体现。

鲜为人知的是,科索沃战争的推动者不是美国,而是欧盟,准确的说是欧盟的领头羊之一——德国。德国和法国之所以能成为欧盟的两个领头羊,这主要还是得益于两国在整个欧盟国家中的综合国力。当然他们自己非常清楚,自己虽然是工业大国,但同时又严重缺乏资源,要想真正使欧盟具备与美国抗衡的实力,就必须先解决这一短板。

于是,德国人几乎是重走半个多世纪以前威廉二世和希特勒制定却没能走通的道路——控制巴尔干半岛,以打通从德国到中东产油区的陆上通道。

雄踞巴尔干的是当年敢于同苏联叫板的南联盟,虽然经历了波黑战争等一系列动荡,但是其军事实力不容小觑。而几乎是被解除武装长达半个世纪的德国,显然不可能将其征服。唯一的办法那就是请美国出山。

这就形成了一个神一样的逻辑:本来是想通过一场局部战争来掌控巴尔干半岛来对抗美国,但是自己实力不济请美国来打仗并且还是由美国来主导。

但是战争必然遵循它的客观规律,不会过分的以政治为主导。对于欧盟国家的小九九,美国人自然再清楚不过。明明北约国家拥有碾压南联盟的实力,但就是攻而不破——只打空袭战,不打地面战。曾在100个小时内就把拥有百万大军、装备全套先进苏式武器装备的伊拉克打得一溃千里的美军却在实力远逊于伊拉克的南联盟面前打了78天之久,并且南联盟的军事实力没有得到惨重损失。相反欧盟却损失惨重,在78天的军事行动中,欧洲人由于担心战局失控,于是卷款外逃,导致欧元汇率大幅下跌,超过1万亿美元的欧洲资本进入了美国。更有意思的是,战前欧洲人花费巨资搞起来的科索沃试验田最后被美国分了一半给俄罗斯,继续加剧俄欧矛盾。


大将军威武K


1999年北约军事轰炸南斯拉夫,是北约首次向北约边界外进行的军事行动,也是北约历史上唯一一次轰炸欧洲国家的军事案例,南斯拉夫不幸成为西方宣称的“人权高于主权”的试验田,成为西方赤裸裸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活靶子。20年后,我们仍然能闻到北约空袭的火药味,因为它对欧洲、对世界的伤害至今难以弥补。

导火索:科索沃民族问题

南斯拉夫曾经是“巴尔干之虎”,在冷战时期,南斯拉夫在铁托的铁腕统治下,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既不依附苏联,也不屈从美国,主导不结盟运动并成为不结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其独立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也使南斯拉夫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冷战结束,东欧剧变,伴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南斯拉夫于1992年开始无休止的内战,最终一分为五,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马其顿(现更名为北马其顿)先后独立,只剩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邦联性质的“南斯拉夫共和国联盟”。作为南斯拉夫自治省的科索沃似乎看到了独立的曙光和前景,开始寻求独立之路,与南联盟形成拉锯战。1996年,科索沃成立了由阿尔巴尼亚族人为主体组成的“科索沃解放军,试图通过武力获得独立,遭到了米洛舍维奇的强势镇压。美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下决心干预南斯拉夫局势。

冠冕堂皇的理由:人道主义灾难

1999年2月,在美国的压力下,南联盟和科索沃代表在法国进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方案,并对方案内容不得改动,只能接受,实际上就是要求南联盟签订“城下之盟”,最终因“外交努力”失败,北约乘此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

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以南联盟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的理由,打着"保护科索沃人权"的旗号,对南联盟发动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科索沃战争爆发。北约对南联盟进行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1000多架飞机累计出动32000余次,总计投弹达13000多吨,其中包括联合国明令禁止的贫铀弹,造成了真正的“人道主义灾难”。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强大的武力迫使南联盟接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并将科索沃名义上交给联合国托管,导致从南联盟分裂出去的事实。

真正原因:遏制别人,唯我独尊

北约满口仁义道德,人权、民主、民族自决权,背地里做的并没有那么高尚,巴不得世界都统一终结于西方的“价值观”,实现它们领导下的“世界大同”。西方轰炸南联盟的真正原因有以下几点:

西方不能容忍“巴尔干之虎”坐大。欧洲经过冷战,东欧已全部倒向西方,南斯拉夫也被肢解差不多了,但塞尔维亚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南欧的门户。南联盟的不结盟政策和独立的民族性格,是它们施行政策的“拦路虎”,成为欧洲的异己分子和“不稳定因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推动科索沃的独立为抓手,在战略上削弱南联盟,借机打垮南联盟,并把南联盟领导人送上国际刑事法庭。

遏制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俄罗斯与南斯拉夫同属斯拉夫人,同宗同源。南斯拉夫肢解后,南联盟成为俄罗斯在欧洲少有的战略支撑,成为俄罗斯南下地中海的通道。由于当时叶利钦轻信西方的甜言蜜语,对俄罗斯进行持续的折腾,导致经济衰退,国力下降,西方乘人之危,对南斯拉夫进行大手术,从而彻底消除俄罗斯在南欧的势力范围,打扒俄罗斯,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西方的耀武扬威的实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批准的情况下,向世界展示出自己的强大军事实力,利用战略轰炸机和战斧式巡航导弹,不派一兵一卒,以零伤亡的结果,彻底摧垮了一个中等军事国家的防御力量,让世人认识到了美国和北约的强悍军力,形成对世界各国军事上的震慑。

打压欧洲,挤兑欧元。这一点相信欧洲也很苦恼,本来是想借美国这把刀来杀人,没想到还伤到了自己。空袭后,真正出现了人道主义灾难,大量难民流入欧洲,俄罗斯抢先占领科索沃机场赢得战后主动权,而欧洲大道游资纷纷逃离战场,流向没有落下一块弹片的美国,刚刚诞生的欧元也对美元大幅度贬值,欧洲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美国成为轰炸南斯拉夫的唯一赢家。


胡家成hujc


1999年3月24日晚,以美帝为首的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轰炸持续了78天,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毁坏。最终肢解了南联盟。

北约轰炸南联盟,表面上看是因为科索沃的所谓人道主义危机,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源于美帝为了自己的世界霸权。

通过轰炸南联盟,支持科索沃从南联盟中分裂出来,美帝一石数鸟,其目的主要有那么几条:

1、进一步削弱南联盟,使得在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巴尔干半岛上对美帝不友好的势力进一步衰弱。

2、打压俄罗斯,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削弱俄罗斯在欧洲和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

3、打压欧元,打压欧盟,让欧洲进一步陷入动荡,促使国际资本撤离欧洲,使得欧洲国家只能继续当美帝的小弟,打掉和减缓了欧盟的崛起希望。

4、对世界其他地区发出警告,进一步宣示美帝的世界霸权。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第三和第二条。

所谓欧元(Euro)是欧盟中19个国家的货币。欧元的19会员国是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希腊、马耳他、塞浦路斯 。

1999年1月1日,在实行欧元的欧盟国家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的唯一合法货币。

欧元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革最为重大的结果。欧元不仅仅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不加以阻止,欧洲统一将会进一步加快步伐。假设欧洲进一步统一成一个整体力量,将对美帝的霸权形成强有力的挑战。这一点当然不是美帝愿意看到的。貌似其他世界大国内心也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欧洲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只是现在为了对抗美帝的压力,有时候东方大国会比较暧昧的表示支持欧洲一体化。

欧元刚开始实行时,其对美元的比价几乎是1比2,由于轰炸南联盟,造成欧洲形势紧张,政治动荡。国际资本都有一个避祸趋势,这样就能迫使国际资本流出欧洲。按照美帝的如意算盘,这些资本会流向美国。但是却忘了在东方某大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向上、人民勤劳、配套产业齐全,这些逐利的资本大部分并没能如美帝所愿流向大美利坚,却流向了东方大国。

这之后,美帝又搞了个利比亚,搞了个阿拉伯之春,又怂恿其大表哥玩脱欧,造成大批难民涌入欧洲,进一步让欧洲社会陷入动荡和不确定。

现在的欧元与美元比价基本在1.1比1。

这其实就是世界地缘政治的春秋战国,合纵连横,是更大的一个三国演义。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实行休克疗法,政治上向美欧靠拢。初衷自然是跟经济发达的欧美搞好关系,促进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但是,由于俄罗斯庞大的体量,结果是妾有情郎无意,美帝依然把俄罗斯作为自己在世界格局上的霸权的竞争力量、敌对力量。不论俄罗斯是共产党执政还是其他党执政,不论俄罗斯是否愿意跟美帝和平共处,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帝也必然要打压俄罗斯,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南联盟继承自南斯拉夫,其主体民族与俄罗斯的东斯拉夫在古代是属于一个族群。进一步打压南联盟,既削弱了俄罗斯天然盟友的力量,又进一步打压了俄罗斯。

而通过轰炸南联盟,向全世界进一步宣示了美帝的力量强大,好让世界都屈服在美帝的淫威之下。


只是美帝没有想到,东方大国韬光养晦,埋头苦干,这之后又用了不到二十年,通过十四亿人的艰苦努力,实力进一步接近,部分领域甚至赶超。

所谓的科索沃独立,其背后的推手就是美帝。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南联盟军队自然要对分裂势力开展斗争。美帝就以此为借口开始了其后一连串的行动。


我淡如菊


其实不是北约要轰炸南联盟,而是欧盟领头羊德法要轰炸南联盟。

简单的来看是因为南联盟自治省科索沃闹独立,北约支持并承认其独立,而南联盟肯定不同意,所以对其进行军事镇压,进而北约轰炸南联盟。但是深入分析你会发现,事情绝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是1999年元旦这一天,欧盟发行货币欧元。咱们都知道,石油是和美元挂钩的,但是随着欧元的发行,有些地区开始用欧元结算。

其次咱们来分析一下地缘位置,南联盟地处巴尔干半岛,这个地区是大名鼎鼎的欧洲火药桶之地,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战争,因为巴尔干半岛是通往印度洋和中东的交通命脉。


第三:科索沃宣布独立,南联盟进行军事镇压,给了欧盟对其进行轰炸的理由。但是当时的情形欧盟还真没有这个钱和能力对其进行轰炸,所以叫上了老大哥美国帮忙轰炸,最后美国和欧盟各怀着小九九开始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轰炸。

然后最后的结果却导致欧元大量外逃,欧盟经济一蹶不振,只能更加依赖美国。所以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情况就是欧盟要控制巴尔干半岛进而能够毫无阻拦的通往中东,以此能够慢慢的让欧元结算石油,而美国为了敲打欧盟和南联盟对南联盟进行了长久的轰炸而使得欧元大量外逃,南联盟大量建筑被轰炸成废墟。


太郎联盟


北约轰炸南联盟,名义上是为了拯救科索沃人民,但其实这只是个幌子。北约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把俄罗斯势力从东欧挤出去,以方便欧盟在东欧扩张。

另外有阴谋论认为,美国主导科索沃战争是为了搅乱欧洲,打压欧元对美元的威胁。欧盟在科索沃问题上,着了美国的道。被美国卖了还替人家数钱。


一、名义上的原因

南斯拉夫是个强行糅合的国家,其内部各族的独立运动一直很强势。

1991年,南斯拉夫政局失控,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独立和马其顿先后宣布独立。当时科索沃的阿族人也自行组织了一场公民投票,并宣布科索沃是一个共和国。但南斯拉夫当局不承认。

1992年5月,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的民族主义运动者自行组成议会和行政机构,选举民主联盟领导人易卜拉欣·鲁戈瓦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形成了与塞族政权并行的另一个政权。但后来也被镇压。

科索沃的阿族人见公投独立行不通,有一些民族激进分子就成立了“科索沃解放军”,开始运用暴力手段进行分离运动。

面对阿尔巴尼亚族人的武装斗争,南联盟当局采取强硬措施,派遣大批塞族军警进驻科索沃,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

双方激战几年,武装冲突不断升级,伤亡人员日趋增多,约30万人流离失所,对欧盟形成了巨大的难民压力。同时也对欧洲民众造成了南联盟践踏人权的印象。

于是在这一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决定干涉南联盟内战。

值得一提的是,北约轰炸南联盟,并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北约以南联盟镇压科索沃民众的独立,践踏了人权为借口,绕开了联合国安理会。并在不合国际法的前提下,对南联盟进行了几个月的轰炸。

轰炸期间,西方媒体对面民众反复宣传,渲染南联盟的恐怖,批评南联盟不允许科索沃独立是对民意的践踏,并且还鼓吹北约轰炸南联盟是对人权的拯救。

实事求是的说,南联盟当局确实干了很多令人发指的事情。西方媒体在宣传上,并非都是空穴来风。

但是,西方媒体却在这个问题上,却赤裸裸的玩了双重标准。因为克罗地亚独立时,克罗地亚当局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

当时,克罗地亚要求脱离南斯拉夫,同时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人要求脱离克罗地亚。西方国家支持克罗地亚当局对其境内的塞族人进行了严厉镇压,却厚颜无耻的对南联盟说这是人家克罗地亚的内政问题,你南联盟无权干涉。结果克国境内的塞族独立运动被镇压,惨遭克族人的报复。

事后,西方媒体无视塞族人的血泪,只强调克族人受到了伤害。这明显就是克罗地亚要求独立就是合理的,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人要求独立就不是合理的“双标玩法”了。



二、真正原因

正是因为南斯拉夫内战的参与者,手上都不干净。所以美国倡导的“新干涉主义”,压根就没几个国家支持。对于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真实目的,大家更愿意相信这是一场北约国家针对俄罗斯的“杀鸡儆猴”的战争。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并没有停下对苏联残余势力的追杀。他们在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后,把目标瞄准到了“既不东,也不西”的南斯拉夫身上。

其实,南斯拉夫当年跟苏联关系紧张时,它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西方国家打心眼里还是排斥南斯拉夫,总想拆解南斯拉夫。

比如1992年南斯拉夫内战刚开始时,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就说:“马上派空军轰炸贝尔格莱德,要消灭欧洲大陆最后一个布尔什维克堡垒!”(当时撒切尔已经卸任,所以她才敢说这种话)

后来西方各国虽然没有直接干涉南斯拉夫的内战,但是私底下还是各自骚操作,双重标准玩的贼溜。(比如上面提到的克罗地亚内战,克族人和塞族人的内战)

再后来,南斯拉夫大致被肢解,仅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还在坚持,另搞了一个“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按理说,南斯拉夫到了这般地步,西方国家应该要收手了。但是由于南联盟在被玩了双重标准,得不到西方国家支持后,开始抱俄罗斯的大腿,成为俄罗斯西进地中海的一个跳板。于是欧盟和美国最终决定一劳永逸的解决南联盟问题。彻底控制巴尔干半岛,彻底堵死俄罗斯南下地中海的通道。

▽南斯拉夫区位图


因而在1999年3月23日,西方国家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以科索沃发生了人道主义危机为借口,强行对南联盟发动了战争。

最终,南联盟被西方国家彻底肢解,北约开始大举东扩。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把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里亚、克罗地亚等巴尔干半岛国家全部纳入进了北约。就连当年在科索沃战争中被北约轰炸过的黑山也在前年被纳入进了北约。

很显然,轰炸南联盟让北约和欧盟在东欧和中南欧的影响力大大提升。

▽北约历年扩军示意图



三、阴谋论观点

根据阴谋论的换点,美国和欧盟在轰炸南联盟的目标方面,并不完全相同。

欧盟的目标是排挤俄罗斯,继而东扩;美国的目标是排挤俄罗斯,继而东扩,顺便连欧盟也一起整。

为什么美国要给欧盟下套呢?这主要是因为欧盟在1999年1月1日推出了欧元。

欧元诞生之初,欧盟对其寄予了厚望,不仅高调的宣传,而且还把欧元的对美元的汇率设定在了1:1.07。

欧元的购买力要高于美元。

美国认为,欧盟的经济实力不弱于自己,如果让欧元走强,那么势必会影响到美元,挑战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并且让美国最不能接受的是,欧元诞生后,欧盟内部将不再继续使用美元结算,而只使用欧元结算。相当于欧元切走了美元的一块大蛋糕。所以,美国必须要坑欧盟,让欧元走低。而轰炸南联盟就是最好,也最合理的办法。

当北约开始空袭南联盟后,由于欧洲局部的紧张局势导致地区投资环境恶化,以前大量进入欧洲的资本为了避险纷纷撤出欧洲。大约有七千多亿热钱在欧洲流动,始终不敢落地。据说这七千多亿的资金,有两千多亿到了美国,还有两千多亿到了香港。

额外再一说,由于两千多亿的流动资金落脚到了香港,于是美国故意轰炸了我国驻南联盟的大使馆,恶意制造危机,导致我国三名外交官员牺牲。让这两千多亿的热钱觉得香港也不安全,最后也全部进入了美国的金融市场。


事后,欧元果然开始走低。汇率一路下跌到1欧元只能兑0.82美元,跌幅大约为30%。

最终欧盟发现,南联盟和俄罗斯败了,欧盟自己也败了。美国把欧洲卖了不说,欧洲人还傻乎乎的帮助美国人数钱。后来美国又无端挑起伊拉克战争时,欧盟各国吸取了科索沃战争的教训,坚决抵制,不陪美利坚大爷们玩了。


Mer86


北约轰炸南联盟的表面上是出于对塞黑种族战争的打击,但根本目的其实是美国的敲山震虎和隔山打牛。


欧洲的巴尔干半岛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既是斯拉夫人前往中西欧的门户,又是阿拉伯人前进欧洲的要地,谁控制了巴尔干,谁就控制了欧洲的制高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崩塌而南斯拉夫成立,这使得原本想介入巴尔干半岛权力真空的英、法、德等国嫉恨不已,所以当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时,第一个承认的就是德国人。


当然美国人刚把苏联打趴下,这面还没把俄罗斯势力彻底赶出巴尔干,那面欧洲就已经对于巴尔干蠢蠢欲动了,欧洲要是得了巴尔干势必会加速统一,一个统一的欧洲明显不符合美国利益。正在此时正好塞尔维亚不听话要重新恢复南联盟,并且制造了种族问题,所以倒霉的塞尔维亚人就被美国拿来祭旗了。塞尔维亚的“被祭旗”大大刺激了欧洲人,这就是美国的敲山震虎。


而隔山打牛则是借机彻底把俄罗斯势力赶出巴尔干。自从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从巴尔干收缩,但由于同为斯拉夫民族,所以仍然在塞尔维亚保持影响力。而俄罗斯势力不离开巴尔干,又成为欧洲干涉的借口,自然引来了美国的关注,所以美国一边借着打南联盟另一边在哄走俄罗斯势力。


所以美国轰炸南联盟,遏制欧洲的同时,又赶走了俄罗斯,这成为北约轰炸的真实意图。


马克观察


南斯拉夫的国情向来复杂,素有“七条国界、六个共和国、五个民族、四种语言、三种宗教、二种文字、一个国家”的形容,由于没有主体民族,导致南联盟凝聚力不足,一旦国家动荡,很容易走向分裂。南联盟领导人铁托逝世后,失去了强大领袖的南斯拉夫逐渐走下坡路。而后任领导人能力不够,无法妥善处理好国内外错综复杂的问题,联盟内各个共和国独立倾向。二战时期,阿族投靠纳粹,对兄弟民族搞种族屠杀,二战结束后,又受到兄弟民族报复。在铁托的领导下,民族矛盾又没有化解,只是被搁置了而已。后继领导人能力不足,民族矛盾开始被一些野心家利用,发展起来!

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南联盟的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代表在法国进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方案,双方都对方案内容不满,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主要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谈判陷入僵局。1999年3月15日,阿尔巴尼亚族代表与塞尔维亚方面最终谈判破裂。1999年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1999年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轰炸南斯拉夫,科索沃战争爆发。

以美国为首的心北约轰炸南联盟。表面上看是的“人权”问题,但是实际却是美国及欧洲国家希望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从巴尔干半岛挤出去。俄罗斯一直与塞尔维亚的关系非常亲密。从民族上来说,俄罗斯与塞尔维亚都属于那斯拉夫民族;从宗教上来说,两国都信奉东正教,一直坚称是拜占庭帝国正统继承者的俄罗斯已经让莫斯科大牧首成为整个东正教的领袖;从历史上来说,巴尔干地区的诸国能独立实际上是沙俄与奥斯曼帝国争霸,削弱了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地区的控制,而一战之所以沙俄会参战正是塞尔维亚的“推动”。正是由于塞尔维亚与苏联或俄罗斯拥有这么密切的关系,才让其成为北约重点干预的国家。

随着军队及警察等暴力机构的进入,科索沃的流血冲突开始升级。美国领导下的北约开始借助人权危机这一借口开始对南联盟进行无差别的轰炸,1000多架隶属于北约的战斗机、轰炸机对南联盟进行了超过38000次的攻击,在亚德里亚海的北约军舰向南联盟的重要战略支点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而在使用的弹药中就有对人身体伤害很大的贫铀弹,战后很多参与南联盟战斗的北约军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器官损伤。而美国当年研究贫铀弹的目的就是为了污染敌方领土,降低其战争的潜能!

因此,不管是为了“人权”,还是为了清除苏联或者俄罗斯在欧洲的势力范围,美国领导下的北约都会对苏联或俄罗斯在欧洲部分的势力进行打击。

鲜为人知的是,科索沃战争的推动者不是美国,而是欧盟,准确的说是欧盟的领头羊之一——德国。德国和法国之所以能成为欧盟的两个领头羊,这主要还是得益于两国在整个欧盟国家中的综合国力。当然他们自己非常清楚,自己虽然是工业大国,但同时又严重缺乏资源,要想真正使欧盟具备与美国抗衡的实力,就必须先解决这一短板。于是,德国人几乎是重走半个多世纪以前威廉二世和希特勒制定却没能走通的道路——控制巴尔干半岛,以打通从德国到中东产油区的陆上通道。雄踞巴尔干的是当年敢于同苏联叫板的南联盟,虽然经历了波黑战争等一系列动荡,但是其军事实力不容小觑。而几乎是被解除武装长达半个世纪的德国,显然不可能将其征服。唯一的办法那就是请美国出山。

战争必然遵循它的客观规律,不会过分的以政治为主导。对于欧盟国家的小九九,美国人自然再清楚不过。明明北约国家拥有碾压南联盟的实力,但就是攻而不破——只打空袭战,不打地面战。曾在100个小时内就把拥有百万大军、装备全套先进苏式武器装备的伊拉克打得一溃千里的美军却在实力远逊于伊拉克的南联盟面前打了78天之久,并且南联盟的军事实力没有得到惨重损失。相反欧盟却损失惨重,在78天的军事行动中,欧洲人由于担心战局失控,于是卷款外逃,导致欧元汇率大幅下跌,超过1万亿美元的欧洲资本进入了美国。更有意思的是,战前欧洲人花费巨资搞起来的科索沃试验田最后被美国分了一半给俄罗斯,继续加剧俄欧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