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朱桥:接龙“带货”,让农产品不愁卖

“谢谢你们,帮我销售,还替我送货!”

2月19日下午,

宣州区朱桥乡汪南村56岁的脱贫户叶玉英将刚刚采摘的一百多斤新鲜草莓,

搬到乡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李张俊的车上,

由她下班后“捎带”分别送达批发市场和几个私人订户。

“要不是乡村干部替我在网上找买主,我这草莓真怕烂地里了!”

叶玉英感慨地说。

朱桥:接龙“带货”,让农产品不愁卖

叶玉英丈夫因车祸致残,去年公公也去世了,她一个人种植了5亩草莓,今年产量虽然不如往年,但每亩也有四五百斤。2月前后是草莓盛果期,每天都有草莓成熟,但受疫情影响,产品运不出去,也没有游客来采摘,原本市场紧俏的草莓一时乏人问津。

朱桥:接龙“带货”,让农产品不愁卖


“打好防疫战,更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决不能让脱贫户因农副产品滞销返贫。”朱桥乡党委书记严家福告诉记者,2月15日以来,为了切实帮助贫困户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问题,他们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专项行动,广泛发动党员干部,采取“内部接龙+朋友圈外销”模式,在微信群、朋友圈等开展线上促销、批量接单、“带货”配送,打通贫困户农副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防疫销售两不误,他们采取无接触配送方式,尽量降低病毒感染风险。乡村干部每日统计网上订单,对接贫困户后,第二天由贫困户将产品配送至各村村口的“党员先锋岗”,居住附近的订单由党员义务送货或流动宣传车配送上门,乡外订单则由下班回家的机关干部或能够外出配送的农户“捎带”送货。

朱桥:接龙“带货”,让农产品不愁卖


今年64岁的脱贫户彭光武家住裕丰村先生湾组,妻儿均患精神残疾,平时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养鸡,如今家里70多只鸡和新鲜鸡蛋却卖不出去,生活很困难。该村党委书记陈标江立即在朋友圈转发相关信息,很快得到响应,热心人士纷纷下单,乡扶贫工作站统计订单后,开车上门为老彭服务。“一共拉走30多只鸡,一千个蛋,卖了两千多块钱呢,日子好过了,剩下的鸡留着下蛋,不急了。”彭光武放下了心。

“下一步,我们将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继续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更广泛地发动党员干部开动脑筋,帮助广大贫困种养户渡过难关。”朱桥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消费扶贫行动开展一周时间,已销售蔬菜、水果一千余斤,鸡蛋两千余枚,家禽近百只,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超过3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