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如何確定舊村改造範圍?(一)前期及概念編制階段

城市更新中,舊村改造範圍的劃定是改造工作極為重要的一步,可以說,不知道可改造範圍就難以開展項目拓展、轉化工作。從項目拓展階段到項目轉化階段,改造範圍因信息的不斷清晰和訴求的不斷細化而最終固定。


下面就來探討從項目前期接觸到改造範圍固化之間有關改造範圍劃定的大致工作。


一、項目前期拓展階段


如何確定舊村改造範圍?(一)前期及概念編制階段


剛開始拓展某村時,要麼通過現場考察大致瞭解村域範圍,要麼通過平臺方資料及介紹。若項目原先已有平臺方操作自然有助於我們早期更好、更方便地瞭解村內各方面的情況,若無村域範圍前期資料,在現場考察時可結合奧維等軟件在村域關鍵位置點定位並後期勾勒出考察得知的主要村域範圍;後續通過政府地理、數據信息系統查詢在冊村域範圍及該範圍內標圖建庫和現狀土規、控規情況。


當然,由於市與區之間、各部門間系統信息並未同步,此時查到的只能是大致情況,很多飛地、邊角地和涉及權屬爭議的地塊是難以在這一階段的圖像信息中體現的。

如何確定舊村改造範圍?(一)前期及概念編制階段


初步瞭解村情後,由於近年來環保、文保相關工作越抓越嚴,建議進一步查詢村域範圍內三區四線情況並套圖疊加其與現狀標圖建庫範圍的相關關係;同時儘量向村領導瞭解本村留用地指標落地情況。通過前期瞭解到大概的村域、土規、控規、標圖建庫、三區四線情況,由公司內負責規劃的同事進行初步的規劃梳理和土地整理,從而大致估算改造範圍內可整理出的建設用地規模、建築規模;結合前期測算表計算出本村改造所需復建、融資量,大致瞭解本村改造的拆建比情況以及指標需求是否可以放得下,最後依據上述信息決定相關立項工作的開展以及下一步拓展方向。


二、改造概念方案編制/策略研究階段

改造概念方案的編制一般介於“村內完成改造表決”和“鎮街黨工會會議同意改造申請”兩項工作之間。概念方案主要分析介紹項目概況、項目現狀、產業及發展定位、初步土地整理方式及初步改造方案編制(詳細的還含經濟計算及融資地價估算)。


如何確定舊村改造範圍?(一)前期及概念編制階段


土地整理過程中,通過疊加村域範圍內的標圖建庫圖斑、二調建設用地、現狀建設用地、土規建設用地信息,可得出集體用地範圍內已納入標圖建庫的圖斑面積(範圍)和可增補標圖建庫的圖斑面積(範圍);集體用地範圍內已納入標圖建庫的圖斑面積+可增補標圖建庫的圖斑面積=基礎性改造範圍。


如何確定舊村改造範圍?(一)前期及概念編制階段


通過疊加村域範圍內土地權屬信息、徵地信息、土地利用規劃信息圖,可得出村域範圍內屬村集體的建設用地面積、已徵(含城鎮)建設用地面積;村集體建設用地面積可視為=基礎性改造範圍面積+近期政府可徵地面積。


如何確定舊村改造範圍?(一)前期及概念編制階段


如何確定舊村改造範圍?(一)前期及概念編制階段


總可利用的留用地指標規模=預支留用地指標+歷史欠賬未落地留用地指標。預支留用地指標=近期政府可徵地面積*1/11(保守按1/11算);歷史欠賬未落地指標可通過徵詢區土發中心等覆函獲取。


如何確定舊村改造範圍?(一)前期及概念編制階段


總可利用的留用地指標規模+基礎性改造範圍=可納入改造範圍的用地面積(不含納入改造一同建設的非建設用地面積,如溼地花園等)。若暫且將可納入改造範圍的用地面積視為改造範圍用地面積,參照周邊控規穩定地塊、招拍掛地塊的淨、毛容積率,結合出地率,可大致得出改造範圍內的可建設建築面積,則改造範圍內的可建設建築面積=復建面積+融資面積+政府統籌面積。


如何確定舊村改造範圍?(一)前期及概念編制階段


因為基礎性改造範圍是確定的,但總可利用的留用地指標規模只確定了用地量未確定指標落地範圍,故可結合村域範圍有關的現狀控規、在編控規、總規情況,根據土地利用規劃、按各類用地指標量需求將留用地指標結合基礎改造範圍進行土地置換落地,儘量使得改造範圍用地規整且與周邊產業、公共設施建設用地有機結合形成互補,這一過程就是“連片改造範圍研究”,至此我自創一個詞,暫時將連片改造範圍確定的舊村莊改造範圍稱為“概念改造範圍”。


更多舊改內容關注公眾號【城市更新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