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这次疫情之久,特别对灵活就业人员发生怎样的改变?

涛哥观察wf在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企业和整体经济的冲击,很多学者和专家都做了预判。随着疫情在全国蔓延,疫情已对住宿和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教育培训、金融地产以及房屋租赁等第三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于前些年,我国互联网平台公司主要集中于消费和服务领域,所以 互联网平台公司在此次疫情中将遭遇首当其冲的冲击和影响。

在关注平台公司受影响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平台上工作的劳动者。从人社部和各省市疫情防控措施来看,由于平台劳动者与平台公司并未建立劳动关系,所以大部分平台劳动者处于政策覆盖范围之外。在原来一些相关的研究中,我们就一再强调, 对于平台劳动者,需谨慎防范两种风险出现,一是劳动者收入断档的风险;二是劳动者因病、伤残或年纪等问题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保障风险。

这次疫情无疑放大了第一种风险。在没有平台订单或订单不足的情况下,平台劳动者收入会锐减,甚至基本生活保障都将会出问题。为了避免让平台劳动者在疫情防控中或疫情结束后一段时期内陷入生活困境,政府和平台企业都应重视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_

平台劳动者基本生活保障缺乏政策保护

_

1月24日,人社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了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这项措施保证了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延长休假、停工停车期间的工资支付与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但《通知》并未涉及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权益与生活保障问题。

各省市、自治区也纷纷发布了相关的疫情防控措施,从金融、减税、减租金、延迟缴纳社保等方面支持中小型企业共渡难关,同时也对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特别是延长休假和停工停产期间劳动者的工资支付做出了规定。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人社局在1月27日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支持保障措施的通知》,《通知》规定:“企业因受疫情影响要求职工推迟复工,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从人社部和各省市人社部门发布的疫情防控措施来看,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的对象都是建立了劳动关系下的劳动者,政策并没有覆盖到灵活就业人员。对于像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互联网平台上的劳动者,他们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劳动收入、安全防护以及基本生活保障都缺乏相应的规定。

_

平台劳动者基本生活保障缺乏平台企业保护

_

平台企业在疫情发生之后,也快速参与疫情的防控当中,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美团于1月22日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并于2月3日宣布启动七项政策帮扶商家。滴滴1月21日发布关于疫情的应急响应措施;1月29日倡议全国网约车全力配合疫情防控;2月1日发布公告,公布推动全国范围内车租延租方案等三项措施。 但从这些平台企业公布的防控措施来看,对于平台劳动者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都未涉及。

疫情防控对餐饮、住宿、交通出行、娱乐、旅游等生活服务业将产生最直接也是最强烈的影响,商户没有业务,平台也没有业务。一旦平台上没有业务,平台上的劳动者也没有了订单。对于“干一单拿一单钱”的劳动者来说,没有订单就等于没有了收入来源。时间一长,收入断档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按照往年的业务发展趋势,滴滴在春节期间正是打车高峰期,而美团在每年2月中旬开始,业务也会逐渐上升。如果疫情一直延续到3月份,这两个平台上的劳动者都有可能会遇到收入断档的问题。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从2003年的“非典”可以看出,疫情之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提振消费,在消费不足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平台劳动者仍然面临着订单不足和收入下降的问题。所以平台企业除了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措施之外,还应考虑疫情恢复期间劳动者的收入保障问题。

_

如何防范平台劳动者收入断档风险

_

政府对平台经济和平台用工一直抱着“包容审慎”和“让子弹再飞一会”的态度,但如何保证子弹能够持续飞下去?子弹一旦飞行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就会发生巨大的破坏或摧毁。这次疫情就把平台劳动者收入断档的风险暴露无疑,更准确说是提前集中爆发出来了。这次是因为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普遍收入断档,以后还会存在大量因劳动者个人原因带来的收入断档问题,比如因疾病、工伤、家庭、城市治理、行业发展以及平台自身等问题,都有可能带来这种风险。

原来我们总以为市场机制能解决问题,但是劳动者权益保护和基本生活保障从来就不是靠市场机制来解决的。 所以借此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除了建立短期应对疫情的措施之外,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够有效防范收入断档的风险。基于此,我们建议:

第一,转变政府观念,扩大劳动权益保护范围。

疫情爆发后,人社部和各省市快速发布相关疫情防控政策和具体措施,为企业用工给出了非常强的指导性意见。但是,政策仍然延续了传统的观念和做法,政策覆盖面仅局限于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被排除在政策保护之外。 转变传统观念,扩大劳动权益保护范围,我们认为这是疫情防控期间和未来政策制定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第二,改革现有社会保障政策,亟需探索失业保险的新模式与新政策。

原来我们总以为建立平台劳动者的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政策,是健康发展平台经济的当务之急。通过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防范平台劳动者收入断档风险和保障基本生活的政策同样重要。 探索和建立失业保险的新模式,我们认为是一条有效防范收入断档风险的较好途径。但目前平台劳动者失业保险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第三,社团组织在劳动者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

全国总工会在2018年3月就下发了《推进货车司机等群体入会工作方案》,推动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以及保安员等八大群体入会。但是,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工会不能一建了之,应在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对于收入断档的平台劳动者,工会组织应设立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以防这些劳动者陷入生活困境。

第四,平台企业应积极参与劳动权益保障政策的制定,积极承担平台的责任。

此次疫情使平台企业遭遇到了巨大损失,但疫情也给平台企业提出了警示。平台企业采用灵活用工的方式,不仅要提供就业和获得收入的机会,更应保障平台劳动者的基本合法权益,特别是对平台上全职的劳动者,更应保障他们在收入断档情况下的基本生活问题。疫情结束后,将进入一个消费领域缓慢恢复时期,在此期间,平台公司应加大保护力度,在订单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让利的方式确保平台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目前涉及平台用工的政策仍都处于初步阶段,所以也建议平台企业积极参与政策的制定,不回避现实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问题,劳资双赢才能确保平台商业模式的健康发展。

在疫情面前,缺乏基本劳动权益保障的平台劳动者是相对脆弱的。 所以我们呼吁政府和平台企业不管是短期应对措施,还是长效机制,都应更加重视这部分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魔力太行山


我就是你所说的,灵活就业人群。

我是做社群的,本来我的工作大部分都是靠线上完成,当然了,也难免要全国到处跑线下去做一些沟通。

最近疫情来了,线下的事儿都做不成了。所以我就打算突破一下自己,开启了自己的头条号。我这个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很用心的做一件事儿。最近20天平均每天用在头条的时间,大概在4~5个小时。

每天都在写微头条,悟空问答上回答问题,还在西瓜上拍视频。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开始一天能涨几个粉,到现在,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涨到100个粉。目前已经有800个粉丝左右了,虽然数量比较少,但是我是做垂直领域的,精准度很高,我已经很满足了。

总之还挺感谢这段时间的,让我能沉下心来,开启了我头条领域的第一步。说不定明年这个时候在社群领域我也是个大号了,哈哈。

我是

四年社群老炮,连续创业者

喜欢撩社群,聊营销,探索新零售




宝大史聊社群


您好,我是草根逆袭记,很高兴为你解答此难题,虽然我不知道您是不是说,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问题,但是据我了解,最近确实有不少灵活就业人员关心这样一个问题:

就是今年2月份以及后面的社保,该如何缴纳?看到企业在社保上给予了减免,那么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而言,是否有相应的减免优惠呢?

其实针对这种情况,政策上已经有相关的说明,根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通知》,对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2020年一次性补缴或定期缴纳社会保险费放宽时限要求。

未能及时办理参保缴费的,允许疫情结束后补办,并在系统内标识。逾期办理缴费不影响参保人员个人权益记录,但需要提醒的是,补办手续应在疫情解除后三个月内完成。

比如以深圳为例,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情况,有进一步的解释。

首先,灵活就业人员、个人延缴人员、退休后继续缴医疗人员等按月个人缴费人员,原社保缴费时间、缴费方式不变,社保部门将每月托收社保费。疫情期间个人连续欠缴3个月社保费的,不停止生成每月缴费台账,疫情解除次月恢复连续3个月欠费停缴方式。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草根逆袭记


没有工作,没活干,面对目前,是失业状态。灵活就业人员,其实就是在外面打零工的人群。现在由于疫情的原因,各行各业都是在停顿状态,哪里有多少就业的机会?一旦这次疫情过去之后,他们会更卖力气去找活干,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

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临时工找不到活干。基本上到目前为止,还猫在老家。等待这次疫情的过去,他们才会出现在各个城市中。

临时工,工资相对来讲比较高。每天干一趟活,200,300甚至上千。临时工包括: 土工,木工,清理下水道工人,泥水工,钢筋工,还有一些卖力气的活,搬运工。等等等等。

他们主要承接一些小的工程,一天两天都能拿钱。他们会有一个聚集地,聚集地有很多做零工的打工仔,他们里面包各行各业。有老板需要零工的时候,都会临时工的聚集地去找他们做事情。

要是下雨天,台风天。临时工就变得没活干,没事情做。平时看他们做的工程,工资很高。但是他们也有很多时间,是没事情做的。没有人请,就变成了打光脚板。

像今年这种特殊情况下,临时工在城市中,就变得没任何的事情做。只能选择在老家等待,等待疫情的过去,然后他们重返城市。再去想办法,多挣钱的方式,把失去的时间想办法补回来。

以上的回答,就是临时工所面临的难处。疫情之后他们的选择,希望大家喜欢。


文清哥


灵活的就业人员,我个人认为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自由职业者,一种是零活打工者

第一种:自由职业者:

是指自己雇用自己,香港人译作“自雇人士”,自由职业者是脑力劳动者(作家、编辑、会计等)或服务提供者,不隶属于任何组织的人,不向任何雇主作长期承诺而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他们在自己的指导下自己找工作做,经常但不是一律在家里工作。

疫情对这部分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特别大。

第二种:零活散工

这类人群的群体组合很复杂,有农民工、有社会闲散人员,农民工相对好一点,只有在农闲时节,外出务工,时间相对短暂。

闲散人员是一些没有正当工作的人员,这部分人员有时候做一天工,赚取一天收入,然后玩几天,钱花光了,再找个工作做几天,疫情对这部分人的影响是最大的,很可能因为饥饿去做一些过激的事情,对这个社会产生一定的伤害。疫情过会,希望这部分人群能够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有自己的储蓄,生活慢慢好起来。


糖果味的青柠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你说的灵活就业人员,我的理解包括以下这些:

不在某个固定单位工作,只要固定了就不灵活了。

这些人做着一些临时性,有弹性的工作,或者是自己为自己打工( 就像个体工商户)。

这部分群体有什么特点呢?:

有可能身兼数职,收入多元化;

有很多人是做线上销售推广的;

收入不固定,不稳定,有的人的收入远大于在当地单位上班的人的收入,也有的人相反;但总体来说,收入还是不错的。

然后来看影响:

这次疫情对各行各业都是有影响的。

相同的是,无论你做什么行业都隔离在家。

隔离让大部分人难受的是,收入减少或者没有收入了。

通过疫情隔离;让很多人认识到收入多元化的重要性。

一对比就能分出高下。

一些做微商或者电商的人。平时并不被大家看好。正是在疫情隔离期间,他们的优势展现出来。

隔离在家照样可以销售;可以接订单。

有的人在工作之余会有兼职。工作暂停了。现在把兼职当做主业来做。很好地利用了隔离的这段时间。最起码没有让收入归零。有的甚至兼职赚的收入比工作的时候还多,这部分人中做线上销售的人不少。

我们不难发现,收入多元化的人,正是这种灵活就业的人。有固定单位却收入多元化的人占相对少数。

这次疫情就是个转折点。

让很多人认识到有一个兼职的重要性。

收入多元化的重要性。

互联网的重要性。

本质上就是疫情隔离,把互联网项目的优势,集中展现出来的。

原来只注重线下销售的实体店。也开始做线上销售了。当然线上销售的形式多种多样。平台也很多,方法也很多。

总之,在疫情之前,收入多元化,尤其是原来就做线上销售或服务项目的这部分人。被疫情隔离影响的最小。

互联网发展是大势所趋,不可抵挡。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互联网化。社交互联网化,工作互联网化。伴随着疫情的隔离,各行各业正在加快速度拥抱互联网。互联网本来就是个大蛋糕,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和机会,只是你没有去参与,去分享罢了;随着各行各业加速拥抱互联网;这个蛋糕将会越来越大。因为人在哪里,财富就在哪里。所以,不管你以前从事什么行业,从现在开始重视互联网。学习互联网。运用互联网。你才能与时俱进。不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泰安卡与机


疫情期间,在地方政府的安排部署下,采访了电商企业安徽野娃食品,发现他们组织起自由职业者,在网上互动推广生鲜食品。这说明,未来对于自由职业者的对于来说有下列影响:

第①,传统商业在疫情期间不能开门,电商异常活跃。连餐饮业的门店不能堂食,以外卖为主

第②,网络写手收到追捧,如我身边的自媒体作者在今日头条发稿,在这次疫情中,月薪过万的比比皆是。

第③,疫情期间短视频爆发,连70后大妈都在抖音上获得打赏带货。可以说,疫情时期15亿人都待在家里,促成了短视频的进一步爆发。我身边的网红从18随78岁,真是一片繁荣昌盛啊!

你有什么意见,不服就说出来吧[赞][赞][赞]


精彩安徽节目在线


疫情确实有点久,不过也好。这么多年从来都没有休息过这么久,在家待的都快不想上班了。

人都是有是有惰性的,注意久了就真的不想工作了。毕竟谁不想在家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一觉睡到大天亮。

这么多天都睡到大天亮,好久没有这么舒服的享受人生了。


新视界007


灵活就业者,关键就在灵活这俩字。比如零工,滴滴司机,外卖配送员等。在这个疫情情况下,生活也会有很大影响。但是也有一些人的收入有增加,比如一些生鲜平台的配送员。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可以增对性的调整一下就业方向。比如现在复工企业越来越多,外卖需求会大很多,对于配送员来说是一个机会。可以考虑做外卖,做配送。


在福州的那个菜头


灵活就业人员是指没有固定工作,没有稳定收入的人群。比如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小摊小贩等等一些人群。疫情之久,对这群人影响很大。很多人都没有收入来源,生活都成问题。今后,这群人体中,有的可能会改变观念,会去找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有的会改变理财方式,会想办法让增收渠道更多一些。在支出方面,可能会更加节俭,减少支出,增加积蓄。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