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又見高英哲

2月25日,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本報特派武漢記者見到了瀋陽積水潭醫院重症科護士長高英哲。這是時隔16天后,記者再次與高英哲相遇。2月9日清晨,記者曾到高英哲家跟拍併到瀋陽桃仙機場為他送行。他說,在武漢這半個月的經歷,雖然極其緊張疲憊,但卻很開心,自己的技術絕活派上了用場。

與半個月前相比,高英哲並沒有太大變化,只是在口罩上方的部分露出明顯的黑眼圈。很明顯,是累的!

“昨夜下班交班時,三層防護服全都溼透出水了,我幾乎虛脫,在辦公區一口氣喝下四瓶礦泉水,才緩解了口渴的感覺。”高英哲說,和過去這些天一樣,回到住地他只有一個想法——睡覺。

最前線 | 又見高英哲

高英哲現在武漢雷神山醫院A11病區工作,本打算用日記記錄這一個個特殊的日子。可如今,只能在朋友圈裡斷斷續續記個大概。

最前線 | 又見高英哲

最前線 | 又見高英哲

高英哲所在的A11病區有40張病床,中老年患者多,中重度的多,而且有十幾個是敬老院送來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作為護士,除了正常的掃床、輸液、發放口服藥等工作外,他還要負責這些老人的生活護理,換尿不溼、餵飯、翻身等,還有幾個病人雙目失明、聾啞、有精神類疾病,照顧起來就需要更耐心。

“因為從裡到外穿著三層防護服、手戴三層手套,輸液穿刺時手感特別差,平時能輕鬆感覺到的血管現在很難找到,護目鏡和麵罩也影響視野清晰度,就要用盡多年練就的絕活、用更長的時間去感覺血管的位置爭取一次成。”高英哲說,“最危險的操作可能就是核酸取樣了,因為要使用棉籤棒直接面對患者的咽喉,稍微敏感的患者在輕觸之下都會咳嗽,大量的高濃度含病毒空氣會直接噴湧在面屏上,防護不當就會直接感染。”高英哲很慶幸,自己6年重症護理的積累經驗,讓內心踏實了不少,再加上來武漢後連續5天的專業技能培訓,現在他進行這類操作時已經不緊張了。

最前線 | 又見高英哲

病區裡共41名護士,只有兩名男護士。說起男護士的優勢,高英哲笑著說他有三條女生不具備的優勢:一是沒有生理週期,可以全天候不受影響地工作;二是力氣比女生大,如給病人翻身之類的操作,他更加得心應手;三是在觀察病患的心理活動方面,他思維比女生更加活躍,更有利於幫助醫生判斷。

記得當時在瀋陽離開家門前,高英哲抱了抱母親,很輕鬆地說了一句,“照顧好丟丟(他家的狗)哦,別讓它瘦啦。”

最前線 | 又見高英哲

現在說起母親,高英哲又笑了:“就沒見過像我媽這麼心大的,明明知道兒子每天身處險境,不僅不擔心,每天反倒在電話裡寬慰我,‘沒事的兒子,你能行,不用緊張。丟丟也沒瘦,等你忙完了再回家看它’。”

說到這裡,他突然停住了……

遼寧日報特派武漢記者 楊靖岫 姜義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