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中國,有兩套房是什麼感覺?

a820697057


我是三線城市80後。有三套房,沒有貸款。一套是我跟我老婆結婚的140平米的婚房,一套是父母親的老房,還有一套是繁華地段的公寓房,父親去世後母親現在跟我一起生活,我們一家四口住在140平米的房子裡,另外兩套房子都出租,老房子每月1400。公寓每月3000。我母親有養老金,作為母親看病的醫藥費存款。我自己收入2000多。老婆開了個小服裝店收入月均6000。家庭月收入超過13000。感覺沒有安全感。一年雜七雜八的支出,到頭來也沒有什麼存款。圖片是我女兒跟我老婆。希望大家點贊。



城春草木深S


在當今中國,有兩套房是什麼感覺?

我名下不多不少正好有兩套房,第一套房是2010年買的,第二套房是2014年買的,當時購買的時候就是為了改善,因為第一套房的位置不好想買個位置更好的,主要是為今後孩子上學考慮,有了兩套房之後是什麼感覺,我總結如下:

第一個感覺:安全感提高、幸福感提升!

名下有兩套房第一個感覺應該是更有安全感了,幸福感也提升了,當然這有個大背景就是房價不僅僅沒有跌反而在上漲,我第二套房是2014年買的,正好趕在這輪漲價潮之前入的手,有兩套房進可攻、退可守心理會踏實很多,而且看著財富在增值心裡還是挺爽的,目前因為有套房沒有住光出租每個月還能給我帶來比較可觀的租金收入,因為我的貸款並不多光租金都比我月供還多,因此生活的壓力陡然下降不少!

第二個感覺:仍然不能掉以輕心,還是存在危機感!

沒有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我還是很贊同的,有兩套房也僅僅是抗風險能力稍強一點而已,不繼續奮鬥還是不行的,現如今各種中年危機的新聞此起彼伏,說到底我們還是很不堪一擊的,要保證未來的生活還是需要繼續努力,節儉仍然是需要堅持的好習慣,當然不僅僅在於節流,如今更加會注意去開源,投資的意識和意願都會提升很多。


心安理得君


二線省會城市,房產七套,都在一百平米左右,自己和父母同住一個兩百平米的,門市三個每個都在在一百五十平米左右,父親是副局級幹部,母親是大學老師母親退休在家,經營一家幼兒園,三個門市,開了三個藥店,本人重點本科畢業,國企工作,死工資,年齡三十歲,三口人,三臺車,都不是什麼好車,都是十多萬的,沒覺得什麼富裕,花點錢也總是算計,看到商場一件小襯衫就八百一千的,都心驚肉跳,從沒買過,都是回家吃飯,很少在外邊吃,家裡大部分吃素,因為父母年齡大,不喜歡油膩,父親很少買衣服,他們公務員,經常單位給做衣服,母親買衣服都是地攤貨,偶爾有兩三件五百左右的衣服,我也是衣服褲子鞋大部分都是一百左右,沒穿過貴的,從小到大都沒有過花錢很爽的時候,高中畢業之前,衣服都撿我爸剩下的,兜裡沒超過十塊錢,大學好多了,後來工作了,自己的衣服什麼的也都是自己買,沒怎麼讓父母出錢,當然,房子車是父母給我的,平時和朋友出去,從來不敢去有點檔次的消費場所,都是最普通的。對了,我沒有女朋友,曾經交往一個,嫌棄我窮,當時家庭條件也沒有現在這樣一半都不到,都是這兩年佔地使家裡資產翻倍的,都說拆二代,多麼能花錢啥的,我怎麼一點都沒有這個感覺呢,沒覺得自己有錢。


港灣150768431


84年兩個兒子。全款杭州一套157的頂級學區房。一千多萬拿出去賣會被秒殺的那種。那套房子配了兩個車位,現在據鄰居說也有個100萬。

去年突然突發奇想去買了套排屋,主要還是考慮到車位貴買排屋送兩個,沿著地鐵找過去,到了一個叫綠汀路的站。邊上還是田。很荒涼。然後找了中介看了幾套排屋,最後買了一套離車站工地直線距離200的排屋。付了340萬首付稅中介費等貸款200萬,每個月還1萬1,有公積金啥的還好。沒想到買好幾個月那個站出了新規劃,加上搖號政策立馬漲了一百多萬。現在還在漲,反正我也不賣就是心裡開心開心。現在就想多賺錢把裝修給搞一下。鄰居都是一百多萬的裝修。我想也要花的。現在手上只七十多萬只能一點一點裝。

車子現在兩臺,考慮到技術更新油電交替也不打算換等等再說反正還能開。

老婆杭州人獨生女,他爹媽有套城西銀泰邊上89方。不用我管

我父母在省內經濟特區市有六百多方的別墅住著。也不用我管

在杭州有兩套房只能說剛剛上一個層次,就是比普通人稍微好一點。生活質量稍微高一點。工作還是要工作的。就是壓力沒那麼大。吃吃喝喝沒啥問題。有閒錢可以偶爾買個啥東西出去旅遊旅遊。


比比埃134


我在北京,我和老公都不是富二代官二代,更不是拆遷戶,我奔50,他奔60,也肯定不是獨生子女,兩邊父母都沒有多餘的房子,結婚後單位在五環分了一個合居,就是三居中的一間帶客廳,他一直不想買房,覺得還要交物業費,也認為北京人無需買房,等老人不在了總會有我們住的地方,這種情況從93年我們結婚一直持續到2009年,終於被我說動了,也因為孩子上學的緣故,貸款買了二環的一套56平公寓,當時93萬;後來2011年貸款買了六環外的一個33平小公寓,2014年把兩套房子都賣了,貸款買了六環外的花園洋房,一層帶地下室帶花園。目前還有貸款沒還完。稍晚吃力些,因為孩子在加拿大上學。目前週一至週四在五環住合居,為了上班,週五至週日在六環外住,距離相距45公里,有點累但挺滿足的。


老狗愛小貓




我來說個真事,是一位朋友的。

這位朋友認識很多年了,香港人。

10年左右在來到深圳打拼,那時候經常是公交,常常是擠的早餐都沒時間吃,工作經常是朝八晚十,非常忙。後來也慢慢的有了一些積蓄,日子過得也還不錯。

有天,他來到布吉,也就是現在深圳北站的地方,因為每天他需要經過這個地方,就在想能在布吉附近買套房該多好。於是,看了兩天房,買了一套140平米的大房子,單價8000元,現在單價80000元,八年時間翻了10倍。



後來遇到了他女朋友,也是現在的老婆。

他老婆特別愛好買房,從畢業後,為了追求所謂的安全感,幾乎兩三年時間就會去看看房源,有合適的機會就下手買房。她不是在深圳買,而是在東莞、惠州、中山等地買,那時候還沒出現限購,而且房子還便宜。沒記錯的話,12年左右中山的房子才4000左右。

兩個人一拍即合,從2010年到2018年,不斷買房的他們已經不在上班了。

中山有四套房、深圳兩套、東莞一套、惠州三套,平時沒事炒股,然後出去遊玩,基本上屬於財務自由了。

我有問過他們對房子的看法,女的就是說房子越多安全感越強烈,男的說房子越多越自由。

我不反對買房,恰恰相反,對於剛需的人群尤其是年輕人來說,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才能把心定下來,才能好好的工作上班。



趁著現在中美貿易戰的角度來看,房子和金融是不能促進科技進步的,但能夠解決後顧之憂,讓年輕人不在為了房子拼搏,絕對是一件大事了。

我真心希望,房價能降下來。


職場一休


我人到中年,在省城武漢擁有兩套住房,卻窮斯濫矣。老婆的一套房子在漢口,頂層七樓,無電梯,老房子,四十多平的大一居,屬於她的婚產財產。我的一套新房子在武昌,八十多平的二居室,也是我的婚前財產。五年前與老婆再婚後,就算有兩套房子了。感覺很富有,其實很空虛,徒有房子,沒有積蓄。

老婆當營業員,月收入兩三千;我是傳媒公司白領,月薪也是兩三千。老婆的房子月租一千多。我們半路夫妻月收入共七千多。如果老婆懷上孩子,高齡育子,就不能工作了。一月四千多養活三人,挺艱難的。賣掉老婆的房子,她不幹,說沒有安全感。

賣掉我的房子養娃,老婆同樣不幹,她不願意一家三口住一居室。因此,老婆不熱心懷孩子,我也順其自然,懷上了,就再兼職掙錢,把孩子養大成人。懷不上,就丁克生活到老。

擁有兩套房子,感覺很踏實。還過九年,老婆五十歲仍然沒有孩子,我們就不必上班了。住老婆的一居室,我的二居室出租做兩口子的生活費,足矣。


黃衣谷茂堅韌不拔


有人說,在當今中國,人可以簡單分為三種:沒房的,有一套房的房奴,和有兩套以上房子的土豪。

相比之下,第三種人要少見得多,這也不禁讓人好奇,在中國有兩套房子的人,生活過得到底有多好呢?

其實,這問題還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

房子的位置

農村三四線的兩套房,和深圳CBD的兩套房,差別可不是一般的大。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農村很多地方出現了有房沒人住的現象,而一線城市的兩套房,卻是人和人地位之間巨大的鴻溝。

身家背景

一般來說,在大城市擁有兩套以上房子的,大多都是城二代,除去自住方面的需求,通過收取房租,就算不怎麼工作,也完全可以過上安穩舒適的生活。

同樣的境遇,很多農村出身的人,就需要拼搏多年才能達到了。

購房的目的

假如是出於投資目的購置的房子,房子升值可能就更快了,當然,這一類人只能說是少數,更多在大城市擁有兩套房的,是同時還在辛苦還房貸的工薪階層。

對於他們而言,唯一欣慰的是,自己能成為有房一族,生活得更有底氣了,然而同時,他們生活上的負擔,卻並不比沒房的光腳一族要輕。

也許,正是由於生活有了希望,才讓它們就算成為房奴,也能感覺到幸福吧。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是人的歷史,其實也是土地,房子的歷史。

沒房的想要有房,有了房的想要有第二套。

而對於本人這種兩袖清風的吃土族而言,人生在世,還是要知足常樂。

要不然,你還能怎麼樣呢?


找靚機二手機


真的很佩服這些50.60歲的叔叔阿姨們!我今年32

我們一家在廣州20年 我爸媽從去的時候擺地攤 然後自己做點小生意

在廣州天河買了兩套房子 一個鋪 在順德有一個鋪 這些當時都是09年前買的 全部是貸款,09年又在清遠買了一個聯排別墅,是寫了我的名字貸款的 都是他們還,那時候我大二。

10年我結婚生孩子,後來就我自己做生意 爸媽為了幫我帶孩子自己生意也沒做了,後來因為要照顧年邁的姥姥,我們全部來了煙臺。

因為我離異的,所以基本上爸媽去哪我跟到哪裡 因為需要他們幫我帶孩子。

我自己在這邊做點小生意 然後我們來煙臺這四年,在14年全款買了一套房子,17年我又全款和貸款買了兩套一樣大的挨著的小公寓。

然後其實這兩年是生意都不大好做,一度也想出國,美國在16.17年去了兩次 因為有親戚在那邊 。

發現其實並不是很適合自己 就打消了念頭,其實我覺得,我真的沒有父母的這種魄力!

我現在一個月還貸1750 這點錢我都覺得很麻煩,別說我爸媽之前一直有4.5個貸款每個月都要還 感覺應該當時賺了錢就拿去供房子了!

現在好像還剩兩個沒還完!哎 我太佩服我父母了!

現在自己事業有點停滯不前 我想懶惰的時候就會想起以前父母的艱辛 其實現在我一個女人算是沒有說沒後顧之憂了,父母給創造了條件就要更加努力去奮鬥的!

我自己還在找突破口 加油吧!


MaJJ-26-27


在當今中國,擁有兩套房的家庭實在太多了,事實上在我周圍擁有兩套房的人,並不是他們要抄房,而是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之下獲得的,有時候你也不得不相信這就是命。於擁有兩套房究竟有啥感覺,就是可以拿一套房出租換點零花錢,生活條件比較舒服。正所謂,得上一套房,少奮鬥幾十年。

一般情況下,擁有兩套房產有以下幾種人:一是有些人之前買了一套房,後面又再貸款買了一套房,這樣來湊兩套房,可能前面的房貸還沒還清,後面的房貸也會壓過來,目前房貸利率處於上升通道中,此類擁有兩套房的人,真的是很苦逼,整天節衣縮食,就是為了付房貸,我的一個親戚叫敏芳,她之前買了一套房,後面要為兒子結婚準備一套房,為了還貸款,她天天吃麵食過日子,生活沒啥質量。

還有一種就是祖上傳下來的,老人雙雙過逝,房子砸到你頭上了,這種感覺雖然有兩套房子了,但是還是想盡快將一套房子買出去,再貼點錢置換一套更大一點的房產。我有一朋友叫付煒,他本來只有一套房產,後來爺爺奶奶死了,留下了一套60平方米的房產,他就對這套房產出售,再從父母和朋友處募集來一些錢,湊足首付,就去買更大的房產了。

更搞笑的是我的大舅媽,早先我舅舅和舅媽老宅動遷,被分配到徐彙區龍洲路,這種地段進出不方便,是徐匯與閔行交界之處。後來我舅媽退休了,她所處的上海銀行讓她拿賬上的40萬公積金去買房,不買就過期作廢了,我舅媽只好硬著頭皮再貼了一點錢去買了二室二廳,這樣就算有二套房了,不過當時是2002年,中國房地產還沒漲起來,大家對房產置業不像今天那樣敏感,很多人在稀裡糊塗的情況下,多買了一套房產,根本沒有今天的那種投資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