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天人合一怎麼理解?

豐子豐語


天人合一怎麼理解?

1》首先我們看看古人是怎麼對‘’天人合一‘’的理解的吧。

‘’天人合一‘’應該說是我們中國哲學史上關於天人關係的一種觀點,與‘’天人之分‘’說相對立。認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體現,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動天意(就‘’天人感應‘’),由此兩者合為一體,這便是‘’天人合一‘’說的產生的前因後果。

2》顯然古人的‘’天人合一‘’論,如果以現代唯物論來解釋是不能成立的而且是錯誤的。唯物論者認為,宇宙之大無邊無際,宇宙存在的時間無斷地週而復始,宇宙的物質都是按著它們的運動規律自我存在和運功,並相互影響,構成了紛呈異彩的美妙世界,說它們存在著天的意志(意識)這是錯誤的,只能說明它們只有存在著在宇宙中運動的規律,並影響著人類生存的環境空間。

3》在這個洪荒宇宙世界中,如果人類要很好地生存,就必須順應自然的規律(順其自然),並按自然的規律去行事(道法自然),只有這樣人類才能更好地存在於大自然中,才能求取人類更好地在天中(大自然中)存在與發展。而目前人類對於宇宙(天)的探索,研究,無疑是在尋找天(宇宙)的運動規律,並根據天道的變化,科學地制訂人類在天道中能夠更能與天道相符相成的規律存在而努力。

4》在廣寬無垠的宇宙存在中,地球人的存在何其渺小,人類所能研究的只能是與地球中觀察到的與人類生存的天,並與地球存在著有機聯繫的運動規律,以使天道和人道合一(天人合一)的最大化的最科學的運行規律去指導人類與天(宇宙)共存發展的最佳存在發展規律。

5》各位朋友,以上是本人對於‘’天人合一‘’之我見,是否符合其本義,敬請各位賜教,並共同探討一起分享。


鄧工280


中國人所說的天人合一,是指天、地、人,三者合一,不是純粹的天與人合一。因為我們知道,天不能單獨存在,天單獨存在就不會有功效。

所以,凡是我們講天的時候,一定包含地在內;講地的時候,也一定把天包含在裡面。有時候我們到野外郊遊,發現以前留下來的石碑上面寫兩個字:后土,只要一看到"后土",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就會馬上抬頭看它的上面,因為上面一定還有兩個字:皇天。沒有皇天,怎麼會有後土呢?現代人沒有這個修養,看到"后土",就只是看到后土,不會去看"皇天"。

中國人,看到天就會想到地,看到地就會想到天,缺一不可;講道的時候,不會忘記這個道要使用出來才有用,否則是沒有用的;談理想的時候,要知道理想落實了才有意義,否則就只是空談。可見,我們的思路是合一的。

所以,天人合一就是天理跟良心合一,就是說,我們想事情要憑良心。良心從哪裡來?從天理來。所以,後來我們把"天理良心"這四個字濃縮成兩個字,叫"天良"。

中國人只要被人罵說"你這個人沒天良",這個人就會很丟臉,這是很嚴重的指責,罵一個人沒天良,等同於說他完全沒有做人的價值。人存在的價值,就是要有天理良心。

一個人最要緊就是觀念要清楚,觀念清楚了,就什麼煩惱都沒有,觀念不清楚,那就什麼都煩惱。所以,儒家所講的反求諸己,其實就是天人合一的一個實施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尋求改進。我們一定要天人合一,理想跟實際要合一,所講的話跟行為要合一,自然跟道德要合一,憑天理良心來走好未來的路。



國學紫微


天人合一怎麼理解?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不然,要做到天人合一,不是一件容易事,它需要我們瞭解和感知天文學,氣候學,還要了解和掌握人文地理知識,以及哲學,社會學、歷史學以及各種自然科學常識

,還要了解和掌握佛教知識、道教知識、儒家思想。

正所謂天、地、人三合,還需要己合,也就是古語說的“天時、地利、人和”。易經中就包涵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有陰陽然後天地,有天地然後有季節,有季節變化然後有人類,有人類然後有夫妻,再有人類社會......這樣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所謂天人合一,就是人要順應自然,適應天地間的千變萬化,用人的智慧去發現自然,從而改變自然,使其為人類服務,在千變萬化的自然社會里生存、繁衍、生息。

能做到天人合一者,古往今來之成大事者;天人合一用在軍隊,能統領千軍萬馬,用在官場,能一呼百應,用在商場,能八方來財,用在科研,能創造奇蹟,用在情場,能得心應手,用在家庭,能營造幸福港灣!

總之,誰能做到天人合一,誰就能在徜徉在生活的海洋上,披風斬浪,勇往直前!


北斗星127409343


一、主要內容

“天人合一”,為哲學思想,“天”代表“道”、“真理”、“法則”,“天人合一”就是與先天本性相合,迴歸大道,歸根覆命。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狀態。“天人合一”哲學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文名 天人合一 提出者莊子 發展者董仲舒 意 義中華傳統文化 一種意識 一種狀態 源出學派道家

二、歷史發展

天人合一,或稱“天人合德”、“天人相應”,天人合一並非中國文化所獨有的觀念,在世界很多高級宗教中都有這類觀念,並且有詳細系統的修行方法。儒、道、釋三家均有闡述。其基本思想是人類的生理、倫理、政治等社會現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

據說最早在春秋戰國的孔子已有提出,漢朝董仲舒引申為天人感應之說,程朱理學引申為天理之說。也有認為最早是道家思想家莊子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當代的解釋是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能夠領會所有生命的語言,時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與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能夠取得對方生命的信任並和諧共存,與大自然和諧共存,人與物質、物質與物質極度巧妙完美的結合。

三、學派解釋

1、道家

在道家來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莊子說:“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於人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道德規範,使人喪失了原來的自然本性,變得與自然不協調。人類修行的目的,便是“絕聖棄智”,打碎這些加於人身的藩籬,將人性解放出來,重新復歸於自然,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2、儒家

在儒家來看,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人心中天賦地具有道德原則,這種天人合一乃是一種自然的,但不自覺的合一。但由於人類後天受到各種名利、慾望的矇蔽,不能發現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則。人類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慾望的矇蔽,“求其放心”,達到一種自覺地履行道德原則的境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四、科學闡述

中國古代天文學是指以地球為參照物的天體運動學,即天體是地球的擴大,或地球是天體的縮小。古代天文學認為天球的南北極所形成的天軸與地球南北極所形成的地軸處在同一條直線上,其軸與公轉軌道所形成的夾角均成66.5度,即無論地球運行到公轉軌道上的那一個點,地軸與黃道平面的傾斜方向始終保持不變,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而且,此理論也得到現代天文學和磁力學理論的支持,現代天文學和磁力學理論認為:天體是一個巨大的磁體,天軸南北兩極是南北磁極;地球居天體之間,是一小磁體。地球南北兩極也是南北磁極,分別與天體兩大磁極發生磁感應,所以天地的軸心傾向相同,在一條直線上,這便是天地感應最根本的內涵之一。《黃帝內經》所述五運六氣的種種感應之道,統統建立在這個感應性上。這種感應性或磁力,都屬於無形的能,在中醫名之曰"氣"。

五、天地氣交

氣交的實質是天地人本源於一氣,天人合一最重要的體現也是合於"氣"。《素問·六微旨大論》提出"氣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交。曰:何謂氣交?曰: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求之本,求之位,求之氣交皆指求氣之本。天地人三者是一氣分佈到不同領域的結果,因而是可以認知和掌握的。"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同上)即,人與萬物,生於天地氣交之中,人氣從之則生長壯老已,萬物從之則生長化收藏。人雖有自身特殊的運動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闔闢往來,是與天地萬物相同、相通的。

氣交的產生是因為地之寒熱與天之陰陽之節氣相差三節。按理說,一年中冬至日為陰之極,應該氣候最冷,夏至日為陽之極,應該氣候最熱,故天之太陽為夏至,天之太陰為冬至。但事實上大地有一個白天吸熱,夜間散熱的過程,所以冬至之後經小寒、大寒、立春三節氣達到積寒的高峰,即地之最寒冷在冬至後三節氣,立春一到,氣候便開始溫暖,此三節之差,張介賓十分重視,其《類經圖翼》雲:"然一歲之氣始於子,四季之春始於寅者,何也?蓋以建子之日,陽氣雖始於黃鐘,然猶潛伏地下,未見生化之功及其自醜轉寅,三陽始備,於是和風至而萬物生,……故陽雖始於子而春必起於寅。"即天之溫起於子,而地之溫卻始於寅,天地之氣相差三節。由於氣交相差三節,便產生了天地之氣的"升降沉浮"、"氣交易位"等變化。所謂"氣交易位"是指氣候的太過和不及而導致氣交的位置發生移動,由於陰陽之氣與寒熱之氣相差三節,"時有定位,氣無必至",即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有一定的次序和時位,溫熱寒涼的秩序是不會錯的,但,氣有未至而至,至而不至的現象卻是經常發生的。

“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史上一個重要命題,解釋紛紜,莫衷一是。季老說:“我曾說天人合一論,是中國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我的補充明確地說,“天人合一”就是人與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處,不要講征服與被征服。對天人合一觀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應的。《莊子·達生》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

《易經》中強調三才之道,將天、地、人並立起來,並將人放在中心地位,這就說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於“始萬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於“生萬物”。人不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於“成萬物”。再具體地說: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天地人三者雖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對應、相互聯繫的。這不僅是一種“同與應”的關係,而且是一種內在的生成關係和實現原則。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則,人之道是實現原則,二者缺一不可。

但《開啟中醫之門》的作者李陽波則很不滿意董仲舒所提出來的天人合一觀,他解釋說:董提出這個觀念主要是講天的情況與人的情況的統一,實際上,作為天的宇宙自然,人類社會是很難模擬的,可是構成人類社會的植物、動物及人的本身,他們的生長衰老、他們的變化卻無法逃脫天的支配。所以,天人合一,主要是講天與萬物、與人的這種生理狀態的合一,而不是天與人的社會結構的合一。為了作出這樣一個劃分,李陽波就把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中有關社會觀的這一部分劃出去,而保留其談生物的部分,並且徑直把它稱為“宇宙生物觀”。 因為中醫是研究天、地、人之間的術數轉換變化關係的一門學問。在他看來,天人合一就已把中醫小了一截。李陽波同時認為錢學森也看到了中醫、氣功、人體特異功能的一些情況,從一些人身上所存在的不可思議的潛力,看到了人天之間所存在的必然聯繫,所以也摒棄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而改作了“人天觀

標誌著中國醫學由經驗醫學上升為理論醫學的新階段的醫學典籍——《內經》主張“天人合一”,其具體表現為“天人相應”學說。《內經》反覆強調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靈樞·刺節真邪》),“人與天地相參也”(《靈樞·歲露》、《靈樞·經水》),“與天地如一”(《素問·脈要精微論》)。認為作為獨立於人的精神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的“天”與作為具有精神意識主體的“人”有著統一的本原、屬性、結構和規律。因此,《內經》的天人合一觀是《黃帝內經》天道觀的目的所在。《內經》“天人相應”學說,可以從兩方面來探討:一是從大的生態環境,即天地(大宇宙)的本質與現象來看"天人合一"的內涵;一是從生命(小宇宙)的本質與現象來看"天人合一"的內涵。





解答文化問題


世界上只有中國人有“天人合一”的概念,中國人是個情信的民族,凡事都要講道理,其他的民族沒這個說法,比如西方人他們講的就是法理。

中國人講的天,就是指道,人跟天合一指的是心跟道合一,人的軀體永遠不可能跟天合一的。

怎麼才能使心跟道合一呢?那就是凡事要講良心,天理良心由此而來,人要尊天理就要講良心,凡事憑良心就能達到天人合一。


松星野


天人合一顧名思義就是天與人成為一體。天與人成為一體後人只要能發揮主觀能動性,人就能掌握自己命運,站立時代潮頭,好像天道運行也在人的掌握之中調配之中。

我們都知道一個生活現象:雞叫了,天就亮了,新的一天開始了。所以有人開玩笑說:雞太厲害了,它掌握著天運行的鑰匙呢,它叫天亮天就亮。但是我們再想:它不叫天就不亮了嗎?這裡面的道理是雞掌握了天黑夜白天運行的規律,它順應了天的運行,它把自己當成了天地一分子積極地配合天地運動,即它做到了“天雞合一”,所以成就了它的叫天本事!

人生活在天地間,要想有一番作為,就不能逆天行事,自古我們都知道水向東流,大禹治水時若不瞭解這個道理,他想讓水往西流,那註定是徒勞無功,他了解了水的運動規律:水往低處流,水往東方流,所以他不堵而是疏,他順應水的運動引導水的運動,他成功了,成了神人:因為水都聽他的指揮!他改造得使大地適合居住耕作,好像天地都聽他的調遣!

得道之人好像都能做天人合一,他們上山下山動作不緊不慢,坐下吃一穗玉米能吃一個小時,處處都與鐘錶合拍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一呼一吸好像都扣合著天地的呼吸。我在嵩山見過八九十歲的老人上山燒香拜佛,如履平地,保護她的家人都氣喘吁吁,二三十歲的人都被她甩在後邊。她說:上山不能急,每抬一步你得和山合拍,這樣怎麼能累呢?它和在家走路做事不一樣嗎?不累!累了你就調整一下,休息一下,休息就是為了調整一下節拍。

人在天地間是緲小的,但都想掌握自己的命運,利用天地資源,以四兩撥千斤!唯有忘我,把自己變成天地一分子,與天地運行合拍,才能勇立潮頭,引領時代進步!





馬火蟻


這個題目很大,沒有人敢說完全理解透徹。結合自己的膚淺學習,試著從“宇宙、地球和人的意識範圍”角度談點針孔之見,試圖“從宇宙證明人類,從人類證明宇宙”的“天人合一”道理。

人類社會終將會證明,中國傳統文化的“陰陽圓”一定會是人類“終極文化理論”,人類必定是跟宇宙及其“陰陽圓”的相對結構完全一致。事實上人類的自我結構,如果說是因為地球是圓的,而後導致了人類生活也是圓的,這隻能說明人類的肉體生理行為,而人類的意識則是有著超越地球大得多的特點。

從這個角度看,人類一定不會是地球所能夠長期容納得了的高級動物。因為人類的最終生活空間不是以肉體為活動範圍,而是以人類先天意識“陰陽圓”的特點來超越自然範圍的,這個範圍只能是無疆界意識的“陰陽圓”。事實上人類是天生具有無限意識的,而且這個無限意識的範圍就是宇宙的大小範圍。這也是人類的所謂先天世界,中國聖賢起名這種自然現象便叫“天人合一”。

從上述人類的意識範圍來看宇宙只能是個圓。因為這就是人類的先天意識和現實形態認知對宇宙認識的證明,就好像以一種現成的工業產品形狀來證明生產它的模具形狀是一樣的道理。與此同時,人類作為具有無限意識的高級動物,他只能是宇宙性的動物。而對現實的人類意識來說,地球最後也只是人類的一個“搖籃”,人類會在搖籃里長大肉體,並以肉體的形態把地球作為生存的範圍。但人類最終會因肉體不斷被意識賦予更大能力而追隨意識走向宇宙。

這是因為,一個人不斷長大,父母和生長環境只是人長大的基本條件,但不是人長大的原動力。人長大的真正原動力是人的自我意識的不斷擴大。從這個角度說,人的意識就如同天使一樣存在於人的肉體中,地球也成為了人類長大的真實“保姆”。

人類的肉體長大離不開父母哺育和“地球搖籃”環境,而這個“超級保姆”已經被人類證明了是一個圓球(實為橢圓型),而從人的意識必定會超越地球的特點看,宇宙也一定是個更大的圓球。由此,地球圓球、宇宙大圓球,同時成為了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兩個必然配套“圓球”,就好像是生產人類的兩個“模具”。從這兩個模具的形狀來推論,人類的自我結構也只能是圓球形,因為人類必須要適應這個宇宙“模具”。

由此還需要重視的是,既然人類的意識展現的是“圓球”形態,也能證明宇宙的“圓形模具”形態,而人類存在的東西方文化形態,也就是宇宙基本模式的自然複製,而不是人為刻意地想當然出來的結構。那麼,宇宙和人類都是以如此結構共存,共同支撐起宇宙、地球和人類的完整。

此為“天人合一”是也!

 

                        2020、2、15  廣州悟齋




老報人雜壇


中國哲學史上一個很重要的命題就是“天人合一”,那麼什麼是天人合一呢?對這個命題的理解、闡述、乃至運用一直存在著很大的分歧,人們之間理解的深度和廣度、看的角度和方法,也不盡相同。今天,咱們一起來探討下,什麼是“天人合一”,以及如果對待和運用這一古人極其重視和強調的思想命題。

“天人合一”的來源和含義

先說含義,“天人合一”中的人,大家都知道,理解起來也很容易。但是“天”理解起來卻很困難,而且出現了很多分歧和定義的不同。

截止目前,大部分學者認為“天人合一”這一概念來源於儒家的思孟學派,但這一觀點依然存有爭論。《中華思想大辭典》中這樣解釋,說“天人合一”強調一種天與人的和諧一致,它蘊含的是一個非常偉闊、異常深遠的且隸屬於中國人的思維,反映的是中國人在對待自然關係上的一種樸素價值觀。

老子的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莊子在《齊物論》說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在揭示“天人合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比儒家的看法也要明確,認真,堅定。

儒家中(尤其是孔子)對天的看法有些矛盾之處,時而認為天是自然的,不言而四時行,而萬物生。時而又認為,人之生死富貴皆取決於天。《中庸》中說:“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對於天,孟子認為,天命是人力做不到的一種外來力量,但他同時指出,天不是神,人們只要能做到盡心養性,就能認識天(百姓俗語叫老天爺)。《孟子·盡心上》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隨後,孟子又說:“萬物皆備於我,上下與天地同流”,但如何理解這句話,似乎也無法統一,而且這句話還帶有一定的神秘主義傾向,其本意到底如何,至今無人可以定論。

而墨子在對待“天”方面則顯得差強人意,他一方面強調“非命”“尚力”(即人的富貴貧賤榮辱在於力量、意志,不在於天命),另一方面又推崇“天志”“明鬼”(即墨子一直倡導的兼愛、非攻、尚賢、尚同)。他的“天”好像是一個有意志且還能行賞罰的人格神。

到了漢代,漢武帝獨尊儒術,當時儒家的代表董仲舒明確提出了“天人之際,合而為一”的思想,雖然他的天人感應一說,有些迷信色彩,但卻從一個側面鞏固了“天人合一”的地位。

到宋代,大學者張載明確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概念,並對它進行了闡述和定義。當時為數眾多的理學家都認可“天、地、人,只一道也”這種說法。

宋代以後,學者和哲人對“天人合一”的命題和闡述出現了各不相同,爭論不休的狀態。有的把它理解為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有的進入了二元論,把天與人截然分開,甚至對立起來。有的提倡“不二一元論”,認為唯有最高的本體(實際上就是中國古代哲學講的“一”)才是“天人合一”的終極歸宿。

以上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來源及含義理解上的發展,演化。總的來說,“天人合一”是東方哲學的一個普遍的思想,對於西方人理解起來可能會更有難度,因為它體現的完全是一種東方式的思維,一種東方人看待人與自然、宇宙的和諧關係。

我本人也比較認同這種把“天人合一”看作是一種人與大自然或宇宙的關係的觀點,這種觀點不僅體現了中國人的思維特點(中國人向來不對立的看問題,中國人認為“天命”就表現在各自的“人生”裡,離開了“人生”也就無所謂“天命”,同樣,離開了“天命”也就無所謂“人生”。由此,我們的做事方式也是順其天道,聽從天命。平時百姓講的“天命不可違”也正是源於此理。中國思想認為,天地中有萬物,萬物中有人類,人類中有自我,由自我出發,又可以發展出人類—自然—天地萬物。自我與人群與物與天,從根本而言,乃為一體,既非相對,亦非絕對,天與人,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是一個水乳交融的宇宙之整體),而且更加準確的囊括了東方人對於外界的深刻思考和對自我的深刻探索。

在對待大自然或宇宙上,中國人的態度是最友好也最智慧的,我們會同自然交朋友,瞭解自然,認識自然,進而做到與大自然和諧共處。而西方人在對待大自然方面,與中國人截然不同,他們的做法往往是強調人,把人放到大自然之上,認為只有人為地征服大自然才能體現他們所理解的“人之高貴”。但現實給他們上了很好的一課,環境汙染,淡水匱乏,生態失衡,酸雨橫行,還有臭氧破壞,新的疾病或癌症出現等等一系列問題,讓西方和東方同時認識到“天人合一”的重要。

在此,我想借助新媒體這個平臺,呼籲大家一切善待自然,善待動植物,處理好自己與他者的關係,與自然與宇宙和諧相處,把“天人合一”進行到底,把中國文化中的精髓繼續傳承和發揚,也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最終達到真正的“天人合一”


超級科學奶爸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古人將代表自然的“天”與人自身結合起來,認為人類文明的演進都應遵循著天道規矩。

中國古代所謂的“天”,有多重含義。既指頭上的蒼天,也指高居天上的主宰之神——天帝、老天爺,還可泛指整個自然界。對天人合一觀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應的。

再具體地說:\t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t天地人三者雖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對應、相互聯繫的。這不僅是一種“同與應”的關係,而且是一種內在的生成關係和實現原則。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則,人之道是實現原則,二者缺一不可。

《論語》中,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天生德於予”、“知我者,其天乎!”可見孔子是天命的信奉者,後世儒家學派繼承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漢董仲舒主張“天人感應”,宋明程朱理學發展天理之說。

不過,天人合一思想最早的提出者是道家。《莊子》中言: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這是對該思想最早的論述。自然宇宙是一個大天地,人本身是蘊藏於大天地中的一個小天地。老子《道德經》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見,人的行動應當順應自然規律,與世間萬物和諧相處。






風起北侯


古人在三千年前就建立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建立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觀。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均由道所生,所以世上的一切萬物必須遵循道的規律,否則就會遭到懲罰。

對天人合一的理解,現代人常常理解為人與自然要和平相處,要保護環境,其實當人試圖去保護環境時,是帶著保護自我的自私心理為出發點的,這與古人所說的天人合一實際上是背道而馳的。環境得到保護是天人合一所達到的結果,而不是人類保護環境就達到了天人合一。

現代人刻意去保護環境,當然不能算是壞事,問題是人對自然的保護不是無條件的,是與其利益分不開的,如為了吸到新鮮空氣,為了得到健康,而強求一種表現形式上的天人合一,這種以利益為出發點的行為只能稱之為“聰明之舉”。人對環境的保護能達到什麼程度,完全取決於人心,人不重德不從心上去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種聰明之舉不能從根本上停止人對自然的迫壞,但真正做到天人合一時,人心必同化於宇宙無私善良的本性,人不用刻意去追求如何去保護環境,不用去制定什麼法律,不用採取什麼科學手段,環境自然會得到應有的保護,這才是真正的智慧之果。

其實做到天人合一的根本是從心靈上符合宇宙的先天善本性,簡單地說就是重德向善,去掉人的自私和偏執。做到了這一點,人與自然和諧的種種表象自然就表現出來了,如環境的和諧。

一、“ 天人合一 ” 思想的起源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古人看待人與自然關係的基本態度,而正式提出“天人合一”這一命題的是北宋的理學家張載(見張載《正蒙》),但“天人合一”觀念則起源於原始社會的“報”,即祭祀上天的意識。其中的“人”指人事、社會,主要指相對於自然界的人類;“天”則泛指自然界和自然規律,是與人、人類相對應的概念。“天人合一”的哲學思維則源於中國遠古時期追求“天人相通”的宗教儀式。西周之際提出的“以德配天”的思想,可以看成是以後“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周易》中有明確的天人協調的思想。應該說,較明確地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是孟子。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也”;“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在孟子看來,人與天地萬物是一個整體,人的品性都秉受於天,是天之所賦。

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先秦道家追求自然無為的人生境界,反對利慾觀念和人為因素對人的天性和本然的物性扼殺。老子主張天、地、人都統一於象徵著自然無為的“道”。莊子進一步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認為“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就是一種最高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 “ 天人合一 ” 思想的基本內涵

中國傳統自然哲學,是“天人合一”思想形成的依據和支點。但中國古代的自然觀不是某一人提出的,而是由眾多哲學家共同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歸納起來,“天人合一”包含如下幾方面的內涵:

其一,人與自然是統一體,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中華民族文化中,關於天地、宇宙、人生獨特而系統的觀念是天、地、人三者相應相互組成一個活的機體。這就是“三才”思想。《呂氏春秋·情慾》曰“人與天地同”。《周易》將天、地與人並稱三才,認為自然界是一大天地,人是一小天地。所謂“天地一大生命,人身一小天地”。天人之間,在生理、心理的諸多方面存在著內在聯繫,借天例人,推天道以明人事,這就是“天人一理”(《史記·樂書》)。中國古人很早就認識到自身與自然界的一致,反對將人類和自然對立起來。

其二,人應與自然和諧相處,不應與自然為敵。中國古代哲學多提倡“中和”,少提倡“鬥爭”與“征服”。《周易》“尚中正”,以“中”或“中正”為事物的最佳狀態。《中庸》則系統地闡發了“中和”的理論體系。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提倡和諧相處,順應自然,反對與自然為敵。周文王指出如不愛惜自然資源將“力盡而敝之”,告誡周武王“我所保與我所守,傳之子孫”,要求“山林非時不以斤斧,以成草木之長;川澤非時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明確提出了保護資源環境,實現持續發展的要求。

其三,自然是有機體;人應當尊重自然,師法自然。中國古人直接把自然界看作是與人相似的生命體,是活生生的有機體。人與自然是小生命與大生命的關係。“天地是個大宇宙,人身是個小宇宙”。自然有生命的特徵。萬物處於永恆的生死變化之中,“天行健”,“生生不息”,週而復始。人類應當尊重其他的生物同伴,而且也以同樣的態度尊重大地社會。不僅如此,人類還應當師法自然,向自然學習。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張載說:“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其胞,物吾 與也。”這種以人民為我的同胞兄弟,以萬物為我的朋友伴侶的“民胞物與”的境界,表現出張載這位思想家的廣大而深厚的宇宙情懷。這種境界意味著人已經貫通、超越了“天 - 人 ” 、 “ 物 - 我 ” 的界限,真正實現了 “ 天人合一 ” 之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