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天人合一”觀說什麼?

用戶12345670wys888


中華民族可謂是世界上最注重養生、最懂得養生之道的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我們的先人就編寫出了《黃帝內經》,它成為中國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該書將“陰陽” “五行” “天人合一”的理論運用到對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中,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國醫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

養生,“養”就是順應自然,順應天時,給預身體充足的營養和良好的保養;“生”是指健康有活力的生命,以及幸福而快樂的生活。只有把身體養好,才能有健康快樂的人生。不論是飲食養生、四季養生還是體質養生,最終都要落實到對五臟的養護上。養五臟不單單是吃好、喝好,還要順應自然、應和天時,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根據五臟的功能,進行保養。而五行、五色、五味……也都與五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這彰顯了中國傳統哲學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菩薩永相伴


天人合一的世界觀。是把人看成一個宇宙。人身體的一切,合宇宙天體是對應的,包五臧六腹。四肢百合。12條經脈,任督二脈。都是和天道有關連的。天體的變化。包風雨雷電,四季的變代,對人的身體影響很大。佛家講,人是小宇宙。修煉可以和大宇宙同步。同德。成仙成佛。這就是天人合一的道理。!


知音5968378857


所謂天人合一者,致理儘性者也,依天時,效地理,盡物慾,明人性,合於陰陽,法於五行,聽天命,盡人事,以人應天,以天合人。



凡行記


論題真大,大道理就不說了。舉兩個例子吧。第一個例子,冬天天氣冷,你就該多穿點衣服,夏天天氣熱就少穿了。這就是順應天氣,天氣影響人。反過來人類的活動造成溫室效應,使全球氣溫升高,自然災害變惡劣,這就是人影響了天氣。這些是天人合一或不合一的一部分表現。大家說該合一還是不合一?



大姨父壺易



梅里一了


你好!《黃帝內經》中的天人合一觀,說的是人體與自然界的關係,也是中醫整體觀理論的內容之一;

它認為人體和自然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自然界的變化會引起人體的變化,反過來人類的行為也會引起自然界的變化,兩者相互影響而存在;

比如日落西山,大自然溫度降低,寒夜來臨,人也要開始睡眠,以使自身陽氣潛藏,順應自然界的變化;再比如冬天天氣較冷,人體陽氣蜇伏,表現為懶動易困,春天來臨萬物開始復甦,人體陽氣也隨之升騰,表現為精神體力充沛;

同時人類的行為也會影響自然界的變化,比如過度的二氧化碳排放,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甚至出現暖冬現象;再比如人類過度向大自然的索取,導致瘟疫的流行,等等;

它認為人與自然之間也是一個整體,自然間的變化,如四時氣候、晝夜晨昏、地區方域等對於人體的生理、病理均有一定的影響,同時人類的行為也會影響自然界的變化;



醫匠


天人合一,最膚淺的理解就是知行合一。所謂知即是明,明白世間萬物都會遵循自然規律運行。做人一樣的道理,做人必須符合做人的規律,這些規律大自然中早就存在。什麼叫複合規律?用簡單的例子來說就如:

1、“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對應的認知規律就是“物極必反、樂極生悲”。

2、一山不能容二虎的自然規律 對應的認知規律就是“同智相謀、同貴相害”。

3、水往低處流對應的認知規律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也可以是“高而謙、尊而卑”等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悟清楚了就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按規律辦事就是天人合一



謙行悟道


《黃帝內經》不是“天人合一”而是“天人同構”。

什麼天圓地方,人頭圓腳以方應之,天有日月,人有雙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

天圓,人頭圓,勉強說得過去,可地不是方的,人腳也不是方的。天有日月,白天日出,夜裡月出,難道人眼白天夜裡各睜一隻閉一隻?中國有九州,中國人有九竅。外國沒九州,可外國人也有九竅,美國有五十州,難道美國人有五十竅?


趙日金141


就是把天的法則和人的生存一切聯成一起,把人體也看成一個天體,人在什麼天時辦什麼事,反之就是逆天,不吉,如人得糖尿病,就是天的陽氣太強,萬物乾枯,江河無水,山水斷流,大地不生津液,遍地乾旱,大地揚沙,人的身休環境到了這樣的地步,天到了這樣的天吋環境就成了垃圾場了,天到了這樣就該治了,人的身體也是一樣,垃圾多了,該治理身體內環境了,這就是天人合一的天人合一。


閆顯惠


“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不屬於《黃帝內經》的觀點。天人合一強調“天道”和“人道”或是“自然”和“人為”的合一。《黃帝內經》則是把中華哲學思想與醫學結合,薈萃了先秦諸子百家養生之道,醫療之術,長壽之訣,完整地體現了古人對人體與四時季候關係的獨特見解,以及人體各部互為照應的整體觀念,描述了人體解剖結構及全身經絡的運行狀況。其中與“天人合一”只限於四時季候變化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