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看了微軟三星自研手機系統的後果,告別谷歌,華為的贏面有多大?

去年夏天,谷歌一紙禁令讓華為措手不及!一時間華為把準備已久的備選方案全部提前轉正,比如早些時候的鴻蒙系統和最近的HMS軟件生態。當初鴻蒙系統一出,國人大呼解氣!照理說,順應民意推出鴻蒙機,藉著愛國情懷就能名利雙收。而華為僅推出一款鴻蒙智慧屏敷衍了事,原因很簡單,鴻蒙還拿不出手!

看了微軟三星自研手機系統的後果,告別谷歌,華為的贏面有多大?

僅僅有自研系統,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全新的系統平臺,沒有知名度,吸引不了開發者入駐,也就無法成為一個優質的應用軟件分發平臺。簡單來說,用戶買你的手機,就是奔著各種軟件服務來的。而對於全新的鴻蒙系統而言,軟件生態恰恰是它的短板!所以華為在鴻蒙登場之前,不惜斥巨資重構HMS軟件生態。至於軟件生態有多重要,瞭解一下華為之前,那些自研手機系統的廠商,心裡就有個數了。

看了微軟三星自研手機系統的後果,告別谷歌,華為的贏面有多大?

三星Tizen系統

作為全球領先的頭部大廠,三星手機能夠實現芯片、閃存、鏡頭、屏幕和傳感器等硬件自給自足,軟件上也想自立門戶!不過彼時自研的Bada系統並不理想,於是三星找到了研發MeeGo遇到瓶頸的英特爾,聯手推出了全新的Tizen系統。只可惜拿不到谷歌"全家桶",而且NB業者對Tizen系統普遍持消極態度。軟件生態一直起不來,"勸退"了一大批潛在用戶,強強聯手的Tizen最終還是敗下陣來。

看了微軟三星自研手機系統的後果,告別谷歌,華為的贏面有多大?

微軟Windows phone系統

可能是PC端走得太順,微軟把Windows phone系統想得太簡單了!其實一開始Windows phone的贏面是挺大的,WP7那會兒,用戶和開發者確實不少。而且動態拼貼的UI,相比iOS和安卓有很高的辨識度,視覺上給人一種臨場感。然而WP7不能升級WP8敗光了好感,流失了大批用戶和開發者。最終導致軟件生態越來越消極,開發者將精力重點投放在iOS和安卓平臺,WP平臺的更新週期越來越長。微軟親自斷送自家的系統生態,Windows phone走得不冤!

看了微軟三星自研手機系統的後果,告別谷歌,華為的贏面有多大?

實際上,惠普等廠商也自研過手機操作系統,終究難以在iOS和安卓壟斷的手機系統市場嶄露頭角!三星和微軟有軟硬件的技術沉澱,還有足夠強大的市場份額保障,資金力量足夠雄厚,贏面其實很大。可惜三星沒有盤活軟件生態,微軟把軟件生態想得太簡單了!

看了微軟三星自研手機系統的後果,告別谷歌,華為的贏面有多大?

華為贏面大嗎?

或許華為在技術、資金和號召力上還無法超越三星和微軟,不過華為有三點優勢,是三星和微軟沒有的。

看了微軟三星自研手機系統的後果,告別谷歌,華為的贏面有多大?

第一,華為坐擁將近14億人口的國內市場。中國巨大的人口優勢向來是手機廠商必爭的市場,華為作為本土企業,鴻蒙拿下微信、QQ、淘寶、抖音等軟件輕而易舉,基本不影響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再加上國人支持國貨的情懷,鴻蒙手機在國內推廣,基本沒什麼阻力!

看了微軟三星自研手機系統的後果,告別谷歌,華為的贏面有多大?

第二,華為重構HMS軟件生態加持。軟件生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華為不惜斥資40+億鼓勵全球開發者加入HMS生態。目前也已經初見成效,HMS半年積累了5.5萬個APP,月活躍量在4億左右,可以說相當了不起了。鴻蒙+HMS的打法,穩了!

看了微軟三星自研手機系統的後果,告別谷歌,華為的贏面有多大?

第三,國產軟件抱團出征,有望改變海外用戶的使用習慣。

鴻蒙在海外推廣最大的阻力是歐美市場,用戶習慣了谷歌全家桶,特別是YouTube!用戶對社交、網購、地圖、影音等軟件依賴較大,臉書和亞馬遜還是有合作機會的,WeChat和淘寶在海外也有不少用戶基礎的。而YouTube可以用抖音來替代,目前抖音海外版Tik Tok在非洲和印度推廣效果不錯,改變歐美用戶對YouTube的依賴很難,但仍有機會。

看了微軟三星自研手機系統的後果,告別谷歌,華為的贏面有多大?

寫在最後,或許華為能將下月發佈的P40這樣的旗艦機作為鴻蒙首秀,能給消費者打一記強心針!當年三星底氣不足,Tizen只用在中端機上,採用"安卓+Tizen"的打法,最終消費者不放心,自己也越發看不上。華為應該自信點,因為局面真的不算糟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