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期间,公司通知待岗按最低薪资的70%发放是否合理?

洪东波


如果老板和员工都能一条心共度时艰,就都合理。关键还是看公司承受能力。百分之七十有可能是公司最大的承受能力了呢。谁也不想公司倒闭。


zhoucc01


从法理上来说,公司的这种做法是不合理,而且还是违法的。

为了更好的帮助题主理解这个问题,我将分别予以解释分析。

1、如果疫情防控期,员工待岗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应该全额支付。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非劳动者原因造成企业停工、停产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企业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题主完全可以要求企业为自己正常支付工资待遇,而不是支付最低薪酬的70%!

所以公司应该支付给题主的不是工资的70%,而应该是100%的支付给题主。

2、如果疫情防控期,员工待岗超过了一个工资支付周期,那么在第二个工资支付周期时,应该按企业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80%支付。

根据1月2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间员工工资照常支付, 详细内容如下!

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停工停产的,未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三十日)的,应当按照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职工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没有安排职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职工生活费,生活费发放至企业复工、复产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关系。

如果题主是这种情况,那么公司也应该是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生活费,而不应该是70%。

在疫情防控时期,公司能够给题主按最低工资支付70%,也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给员工支付工资,所以彼此之间最好还是相互体谅一下对方的难处,或许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不过通过这件事情作为职场人,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教育。

1、我们应该有一份自己的稳定副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我们每个职场人都应该有一份忧患意识。只有提前为自己谋划好副业的发展,积极扩大自己的收入渠道,才可能在风险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从容自如的面对。

如果我们拥有一份稳定的副业收入,不仅可以让我们应对那些临时的风险困难,而且还可以让我们很好的度过职场35危机。

所以一个成熟而理性的职场人,他们都懂得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提前做好谋划。因此现在很多的职场人,都会去做一份属于自己的副业。

2、做好自我开源节流的工作。

勤俭节约原本是我们民族最优良的传统,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他们都已经丧失了这种传统思想。

月光族、剁手党、啃老族……!这些人一旦面对经济危机的时刻,很容易陷入到困境之中。由于他们根本没有自我开源节流的思想,往往是今天用了明天的收入,追求一种及时享乐的思想。

所以必要的开源节流,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对生活工作危机的有效手段与方法。尤其是面对现代人,很多房贷车贷网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其应对风险的能力是非常之低的。

如果没有养成勤俭节约,开源节流的生活习惯,那么他们在面对这种疫情危机的类似情况,很容易把自己陷入到生活的绝境之中。

所以我们很多时候,不能够只满足于自己眼前的这份工作收入,还应该从事一份自己的副业,扩大自己的收入渠道,并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才能够让我们成功的度过生活工作中的危机时刻。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视职场


雷哥认为,按照国家的法规,疫情期间,公司通知你待岗,并按照最低薪资的70%发放薪酬,是有问题的。


在疫情开始初期,人社部印发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社厅明电[2020]5号)

,就对相关的劳动关系问题进行了明确:


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如文件所述,如果企业停产停工,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应该全额发放工资。只有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停产停工,才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停产停工的员工发放薪资。


回头来看你的情况,公司通知你待岗,实际上就是停产停工,而这个时候,按照文件要求,你待岗的第一个月,公司应该按正常标准支付你工资,后续的待岗期才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


而你的情况却是,一待岗之后,就只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70%发放,这个薪资已经下调了两个档次,确实不合理。


说实话,疫情之下,无论是企业主还是员工,其实都挺难的,企业主要为公司的生存绞尽脑汁,而员工也要为自己的生计思考出路。如果大家都应该多互相理解一点。


其实,合理的解决办法,是大家各退一步,企业主可以适当减低停工停产期间发放的薪资,但是承诺一旦企业的经营恢复,会在后期补足亏欠部分;而员工也要理解企业主的难处,合理表达诉求,并主动为企业的复工复产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虽然疫情在国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缓解,但离完全消除毕竟有有一段时间,大家再挺一挺,熬一熬,一定可以度过难关。


雷哥还是那句话:冬天都快结束了,春天还会远吗?一起加油吧!


我是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问答达人、问答青云计划获奖者【雪天惊雷】。如果我的观点对您有启发、有帮助,劳烦您点赞并关注我,雷哥将把职场干货与您分享到底,谢谢!


雪天惊雷


疫情期间,公司通知待岗按最低薪资的70%发放是否合理?

K姐认为是合理的。

一是说明公司业务受到影响,人员有饱和,但是公司并没有采取粗暴的裁员政策,这已经算很人性的了。

二是待岗期间,应该也不会分派工作任务,相较于很多不计发工资的公司来说,也算是人性化的了。

但是,这并不等于你就应该安安心心地待岗下去。

不知道这个最低薪资是当地的最低薪资还是指个人的基本工资。如果是当地的最低薪资,那也就相当于聊胜于无了,相当于一笔救济金。而且,即便是很多高薪人员,基本工资也并不高,主要来自于提成、绩效或者分红,所以,这也会给个人带来一定的经济危机。

那这个时候,应该如何度过这个危机呢?

第一,物色一下新的机会。

既然安排你待岗了,也就有裁员的可能。只是,公司碍于人性化的管理机制,也基于疫情当下的特殊情况,才没有马上做出裁员的举措。但业务如果在第二季度没有明显起色的话,裁员将会必然提升日程。所以,你还在傻傻地等着公司通知你复工,那就是非常愚蠢了。

虽然,现在好多公司还没有恢复现场面试,但是可以远程视频面试,也是有机会的。

第二,发展一点副业机会,弥补待岗期间导致的财务损失。

其实,K姐也是近两年才明白,副业是职场人的必备之选。无论你现在职务多高,收入多好,即便是老板,也应该也有一套planB计划。位高者也可能跌下神坛,高收入也可能戛然而止,低收入那更需要补足自己的收入形式。

说不定哪一天,你的 副业就会变成你的主业,甚至是优于你的 主业。


当然,即便你不差钱,那么,在待岗期间,也可以让自己过得充实一点。物色一下机会,看看书、提升一下自己,总是没错的。


欢迎关注@深圳K姐,深耕房地产领域,拥有丰富的团队管理经验,一起交流成长。


深圳K姐


根据人社部等7日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来看,在受疫情影响的延迟复工或未返岗期间,对用完各类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劳动或其他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指导企业参照国家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职工协商,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按有关规定发放生活费。

各地生活费标准不尽一致。

如北京规定,待岗期间,企业应当按照不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基本生活费。

广东规定,企业没有安排职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职工生活费。

陕西规定,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5%支付生活费。


北京紫乾律师事务所


来聊聊法律的规定吧

不合理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在春节假期延长假期间(1月31日、2月1日、2月2日),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很多企业都延迟复工了,延迟复工的那几天属于休息日,对于休息的职工,企业应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对于承担保障等任务上班的企业职工,应作为休息日加班给予补休或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停工停产期间工资待遇如何计算?

<strong>

根据《关于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实做好劳动关系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企业应当视同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时间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如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停工停产的,未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三十日)的,应当按照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职工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没有安排职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职工生活费,生活费发放至企业复工、复产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关系。


小微企业那些事


你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要告诉你,这个我觉得是合理的,大家一起共渡难关吧!

春节期间放假的话,国家是规定了这是必须付全额工资的,如果春节期间放假,你有加班的话,是必须按照规定要支付3倍的工资给你的。

因为这次突发疫情,国家把假期延到了2月9号,也就是说春节放假的这一段时间的话,按照国家规定是必须付全额工资给你。你如果要加班的话,也是一样企业要付加班费给你。从10号以后开始,你如果有上班的话,那是必须要付全额工资给你的,如果没有上班,也就是没有提供相应的劳动,这样的话,企业是可以不支付整月的劳动报酬的。

每个地方可能有差异,具体请参考以下官方的规定:

根据人社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及本市人社局《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支持保障措施的通知》:用人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一般都是一个月,但不一定是自然月),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停工停产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如果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上海最低工资标准。

比如《上海企业工资支付办法》规定,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当按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企业可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双方新的约定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上海生活费的发放标准是不得低于上海最低工资。


以上,谢谢你的这个问题!


笑傲浆糊阿辉罗


疫情期间公司发70%的工资,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停工30天内 员工工资需全额发放,停工30天以上需要发放城市最低标准工资的70%首先这是合法的。其次大家都知道多数企业因为疫情的原因无法复工,企业也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更需要员工的支持!都说患难见真情,如果疫情过后还想和企业共创辉煌,就不要在意眼前所“失去的”,相反可以另谋高就!


欧诺诺o贝尔


喵宁和你一起话职场。疫情期间,公司通知待岗,待岗工资按最新薪资的70%的发放,符合社会的实际情况,但不一定合法。


疫情大考下企业生存压力大

在疫情大考下,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都在面对巨大的压力。最近的媒体和自媒体上降薪、裁员的消息不断,企业为了生存,已经拼尽最大努力。

作为企业的一员,相比裁员,待岗至少还保障了社保保险费继续缴纳,给予生活费,还是建议员工体谅公司的不易,毕竟公司不是直接宣布破产或裁员,直接把你推向社会。

但题主需要注意,是否所有同岗位的同事都待岗?如果不是,题主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寻差距。同时,建议题主做两手准备:

  1. 打开第二收入来源:无论是副业、投资,总要确保除了工资外,你有足够的金钱保证生活质量
  2. 提早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毕竟待岗决定是否持续到疫情结束就终止还是未知数,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及时更换跑道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关于待岗工资的相关规定

待岗工资按当地最低薪资的70%发放,是否合法?这与待岗期限有关,具体的规定如下引用:

企业在职工待岗期间,应按国家和本市规定为职工交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并支付生活费。

按目前的规定,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业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

从相关规定看,如果待岗期间小于等于一个月的,应该按正常工作支付工资;超过一个月以上时,如果题主确实在家且不进行远程办公时,可以按当地最底薪资的70%支付生活费。

所以,假使题主真的决定不在该公司继续服务,待岗时间小于等于1个月,已保留相关证据,可以要求公司正常给付工资,否则进行劳动仲裁或者诉讼。

当让假使题主还没找到合适的新工作,希望继续为这家公司服务的,还请三思而后行。


喵宁评论:疫情期间,企业安排待岗的话,假使待岗期间小于等于1个月,应支付正常工资,大于1个月时可按当地最低工资的70%支付生活费。如果题主没有更好的选择时,建议可以和企业同甘共苦,但寻找第二收入源确保能生活品质能获得保证。


喵宁葭郢


合理。


疫情就像一场大考,考验个体、考验社会、也考验国家。一家公司,特别是中小企业,运营成本包括贷款、房租、广告、人力、仓储物流、税费等等,这其中最贵的是人力资源。疫情期间,公司全面停工,收入骤减,但薪资照发,所以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

作为一名员工,理解公司不得已做出的降薪决定,就像理解国家不让你出门、唱歌、逛街一样 ,都是为了生存和将来。尽管很多大公司、大老板纷纷公开承诺不裁员、不降薪,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是每个公司、每名老板都有雄厚实力和家底。所以,不妨理解下老板的难处。



当然,公司面临生存危机,不得不考虑降薪时,也要讲究方式和方法。人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明确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所以,降薪之前,公司应与大多数职工沟通交流,取得理解和支持。

另外,疫情期间,如果员工采取网上办公的方式进行劳务活动,原则上来讲,公司是不应降薪;但公司薪酬由工资+绩效构成的,公司可根据绩效考核方案,结合在家办公效率、效果等情况,核算降低绩效,这也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如果您对公司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议理解公司的难处,扎紧自己的腰带,与单位风雨同舟,期待将来更好的发展;如果您对公司做法不理解、不认可,可以积极与单位良性沟通,表达降薪的痛苦,必要时可以等疫情结束后向劳动监察进行举报或者向劳动仲裁申请仲裁。


以上是我的见解,我是职场小韩,欢迎您评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