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该如何理解?

黄淑辰


一、来源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此即“内圣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虽然“内圣外王”一词不是直接出自儒学和孔子之说,但《天下篇》作者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这就为儒家采用这一术语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辨析

“内圣外王”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强调的是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的自身修行,并不对外部社会制度有所诉求,要求制度的建设与改善,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层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对肉身的保障。与西方民主、宪政、自由主义制度相比,“内圣外王”中的通过内修的济世功用,以实现个人理想和达济社会,进而达到王道社会这一中国传统政治理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专制皇权导致人治而法治不及,加上其思想主张缺少分权制衡、社会制度建构的非正义性而导致其实施起来较难,常常出现“内圣不外王,外王不内圣”的局面,是一种政道有余但治道不足的表现。

三、内容

作为儒家思想之一,孔子时代并没有明确提出“内圣外王”这一概念,而是道家思想代表庄子所提出,但其思想内涵与孔子在《大学》所提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统治天下的准则,即把个人修身的好坏看成政治好坏的关键这一观点相吻合,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步骤)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途径,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被视为内圣之业,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视为外王之业。“内圣外王”这一儒家思想也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文化以及哲学等产生重要影响。

四、范围

1、对于个人

我们每个人生存于世,都希望被别人理解,被别人尊重;都希望被世道容纳,被社会接受。无论立足还是安身,都愿成为一个好人,一个有所“能”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但客观现实又往往事与愿违。所谓人情世故错综复杂,爱恨恩怨扑朔迷离。即使是人言,也谓之可畏。于是有人抱怨世情险恶,有人厌恶世道人生,更有甚者,萎靡沦落,玩世不恭,以极端的个人行为泄愤于世于人。一个群体,一帮朋友,甚至一对恋人或一对夫妻,有人总认为他人或对方自私自利,对人刻薄。故而自以为是,或自暴自弃。

其实,从“内圣外王”角度,一个人当以“内圣”的思想要求自己。通俗些讲,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律己”。孔子主张“为仁由己”,只有自 己做到律己修行,就会让人尊敬、爱戴,也会让别人理解和尊重你的行为和意见。那样,别人就不会远离你,就不会孤立你。自身的修德养性,实际是为别人作着榜样,自然也会有人、有氛围、有思想团结于你身边。这种团结,就可以理解为个人社会生活中的“外王”了。

2、对于社会

我们每个人渴望和谐安稳,追求生活幸福。这份渴望和追求,在特定的社会和平条件下,归根结蒂,是要靠自身的良好内质。从这个道理来讲,开车闯红灯、乱贴小广告、甚至害人利己的行为,都是不“内圣”的表现,这跟所谓的追求个人权利和自由是两个范畴的道理。

力求“内圣”,不是做“老好人”。“内圣外王”之道,是要求积极的内圣和外王,而不是苟且偷生、只求无过、不得罪人。“老好人”在中国古代叫做“乡原”,孟子曾为这个名称下过定义:“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意思是说,举不出他有什么错误,也没什么好批评的。对于这样的人,孔子曾在《论语·阳货》里说:“乡原,德之贼也”。就是说,“老好人”是亵渎和偷盗了道德的人。可见,主张“内圣”,是要积极地做好人,而不是做所谓的“老好人”。我们有句老话,叫做“日久见人心”,“老好人”最终也不是被人尊敬和喜爱的。





解答文化难题


如何理解儒家的“内圣外王” 之道?

历来被儒家奉为修身终极目标的“内圣外王”之境界:圣人能够契合造化的灵妙,依照天地的和谐和完善,以通达万物的自然本性,对宇宙人生的变化和根源作全面、整体性的体验;依据其纯朴的自然道德本性,通达万物性情而顺其自然的变化法则,才能成就"外王”之霸。

"内圣外王”一语,最早见于道家《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后来,儒家用它来表述人生理想;所谓“内圣”,即指主体心性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达到仁、圣境界为极限;所谓“外王”,是指社会政治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实现王道、仁政为目标。

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里面中讲“进德修业”,是指进益道德的“内圣”工夫和修建“外王”的功业,这便是“内圣外王"思想发生的雏型。

《礼记·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以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内圣”就是通过一整套严格的精气神意的修炼而证悟宇宙本体。孔子言:“所谓大圣者,知通大道应变而无穷,辩乎万物之情性者也”。“不出户知天下,不窥视而见天道,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内圣“即是人之体内智慧的开发修养。 “外王”则是掌握身形之外的各种文化知识,把握物质世界中的各种规律,对宏观世界的撑控。

在儒家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国富民强。

所以,中国历史上儒家的“内圣”与“外王”在国学中是辩证的统一。儒家把内心的道德修养与外在的政治实践融为一体,建构了一种独特的人格理想和政治理念。强调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重视自身修行,才能强大外部社会制度的建设与改善。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我们有着独具特色的“内圣外王”之学术!


道中玄


内圣外王也可以理解为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儒家的哲学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内圣就是心里要存有圣人之心,让圣人的标准理念成为心里自然而然的一部分,也就成为一个具备仁义礼智信等圣人道德的觉知的人。一句话,就是修身养性,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在圆满的人,让人格的力量能够发出浩然之气,感发人心。

儒家认为,道德是世界的本体,比如北宋二程的理气说,周敦颐的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朱熹的理气太极论,王阳明的良知说,其实都是认为世界源于道德天理。儒家的认识论是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还有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内圣就是本体论与认识论。

外王的具体含义可体现为“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在人格修养达到了高度力量后,为君王为百姓服务,建立三不朽的伟大功业。外王就是实践论。

内圣外王二者是相互统一的,即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天地之理与个人本心完全契合,一举一动都合乎理,一草一木都能看到理,止于至善,成为圣人觉者。


文史心读


“内圣外王”现在一般被认为是儒家的基本治国思想,对治理一个国家而言,“内圣”指的是内修,修身养德;“外王”指的治理国家社会。对国际交往而言,“内圣”指的是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外王”指的是与外国相处。

但这个词最早并不是儒家的孔子提出来的,而是道家的庄子。庄子在《庄子·天下篇》中描述:“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意思是说:“所以内圣、外王的主张,晦暗不明,阻滞不通,天下人多自追求其所好并把偏执的看法当作完美的方术。”

“内圣”和“外王”在儒家的思想中是辩证统一的。“内圣”是“外王”的出发点,“外王”是“内圣”的归宿;只有不断地通过内心的修养成为圣人,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也只有达到“外王”之后,“内圣”才有意义,因为儒家的思想是出世的,具有积极的政治倾向,孔子就曾周游列国以寻求治国安邦,将“内圣”转化为“外王”,但事与愿违。

但“内圣”和“外王”是否真的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呢?换句话说“内圣”后一定能“外王”?或者说没有“内圣”就一定不能“外王”?我们举几个例子来逐一分析下。

王守仁也许是历史上最能说明“内圣外王”的圣人了。经历“龙场悟道”之后,王守仁官运一路亨通。正德四年,复官庐陵县知县;次年十二月升任南京刑部主事。正德六年,王守仁随即被召入京,历任吏部验封司主事、署员外郎、吏部文选司主事。正德七年,历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南京太仆寺卿。正德九年,升任南京鸿胪卿。正德十一年八月,王守仁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就在此时,平定江西的匪乱。正德十四年,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可谓“立言、立德、立功”之旷世奇人。

我们再看看王莽的例子。王莽的历史评价是以篡汉称帝作为分水岭。篡汉前,他是人人称颂的圣人明贤,谦逊朴素,经常用自己的工资接济穷苦百姓,在朝野上下,口碑甚好,最为世人称道是逼迫儿子自杀的大义灭亲之举。但是在篡汉建立新朝后,他刚愎自用,强制推行儒家的理想治国之道,复周礼,按照儒家经义照搬全抄。也许本意和理念是好的,但严重脱离实际,最终导致自己身败名裂,背负了一个篡汉谋逆的骂名,从圣人神坛跌到衣冠禽兽之列。

通过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内圣”与“外王”之间还隔着一条长长的叫“实际”的路。“内圣”是理论,“外王”是实践,理论不能等同于实践,更不是实践。

再回过头来分析王守仁的例子。王守仁真的是否是因为“内圣”导致的“外王”,答案是否定的。王守仁从小就对军事感兴趣,经常与小伙伴一起过家家的时候就沙场秋点兵,对兵书也是了如指掌。当然这跟他的成长经历有关系,因为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这件事情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正是由于这些铺垫,他才能成功走上“外王”之路。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前是不学无术的混混,从小读书成绩不好,好拉帮结派,对儒学也是嗤之以鼻,曾经将儒生戴的帽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在和儒生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极尽侮辱。但是正是这样一个与“内圣”丝毫挨不上边的人竟然建立了大汉王朝。看到这里你还敢说“内圣外王”吗?

总结起来,“内圣”和“外王”不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内圣”不一定就会“外王”,“外王”有时也不需要“内圣”,两者之间隔着一条长长的路,一堵厚厚的墙。





尚可之国学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祖龙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是说秦始皇所创立的国家体系、律法制度都是非常科学、完备与合理的,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人所遵循、沿袭。从这一点上来说秦始皇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

但大秦帝国的短命却是不争的事实——“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死后仅仅几年的时间,秦王朝就土崩瓦解、灰飞烟灭了。“传之无穷”的是“秦政法”,而不是嬴姓后人、秦始皇的血脉。

贾谊在《过秦论》里感慨道“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当初,秦作为一个诸侯国凭依不大的国土,逐渐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强国、大国,进而能够左右天下、使六国诸侯都来朝拜,这样的局面存在了百年之久;令人感到诧异的是秦一统天下之后,(强悍如此)却在陈涉一人倡导的起义之下,短短几年间就彻底灭亡了。秦始皇的子孙后人、王室宗亲被屠杀殆尽,成为天下的笑柄,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懂得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鲁仲连义不帝秦》中鲁仲连对前来希望说服赵国尊秦为帝的魏国将军辛垣衍说:“秦国,是个不顾礼仪信义而只崇尚武力战功的国家,以权诈之术对待自己的部属士卒,把百姓臣民当奴隶一样野蛮役使。如果它凭依武力恣意称帝,进而统治天下的话,那么我就是投入东海而死也不愿意成为它的臣民!……”——这是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时候的事情,秦始皇当时还是个幼儿(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由此可见刻薄寡恩、严刑峻法一直是秦国政治的一个基本特色,尽管秦国国力强盛、兵精将勇却是很不得人心的——贾谊说“仁义不施”是导致大秦帝国轰然坍塌根本原因正是这个意思。

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意思是说一个人依靠聪明才智、非凡的能力可以得到的某些东西,还需要高尚的仁德才能守护得住。如果仁德不济,即使得到了,也必定会失去的。即使制度再好、律法再完备、能力再强、智慧再高、兵再精将再勇也无济于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曷为得道?曷为人和?——秦始皇亲政后,罢免并流放了权威赫赫的文信侯吕不韦。吕不韦曾经召集大量的文人雅士写了一本书《吕氏春秋》,在这本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德厚也。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意思是:真正让人心悦诚服的君王,四方八方不同的民族都会臣服于他,是因为他德高望厚。深邃的泉潭是鱼鳖的栖身之所,茂密的树林是飞鸟的巢窠所在,百草丰茂之地的必定吸引着牛羊禽兽,君主的贤德宽厚就是天下豪杰义士归宿。

内,心怀圣德厚道、躬行不辍、执守不失;于外自然能够臣服天下、称王宇内——“内圣外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内,是主旨,是精神,是思想内核;外,是现实形式,是外在表现,是实际成果。


唐言唐语


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天道观(天人合一)的政治神圣化。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

圣人以天为宗,后面的德道皆本于天,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

是指法天的内在品格的自我修养。

而王呢,中正立于天地人之间者,

古代只有(天)神授才能保证王的统治权的合法性,

所以有关的天文知识成了王的特权(农业社会最重要的知识)。

他能读懂天象天数,与天相通,也就获得了天授威权(承天休命)。

概而言之:

《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

此处说一为道,不如说是天为佳。

想想《周易》的乾卦,即是一,乃天,并以龙御之,

后世合言真龙天子,大抵是指向内圣外王的。



商业模式师袁连法


“内圣外王”这种观念本身就不是正统儒家思想,以此类推只会更背离儒学。

内圣外王是外行人把两截异类问题混合叠加看待了,将牛头拼凑马身上的理解方式判断,且分化本质支离事物的审视问题了。圣无内外之分只要将事物无私地格正至极便是圣;王无左右之别只要事事物物客观规律地处置问题即是忠恕王道。便能知行合一事物自然迎刃而解。

有人这样说:哥哥吃了三碗饭,结果妹妹饱了?有这事么能如此讲述与理解吗?但人们还是始终这样的混淆视听以讹传讹的持续着,类似问题与情形太多了,真相本不难人心却不易。但人们就是喜欢这么折腾着又或者倒腾来倒腾去…终日不知忙活些啥?!


代用名


严格的来说所谓“内圣外王”之道不是出自儒家,而是出自道家(《庄子.天下篇》)。但是后世基本都把他归为儒家。当然这也没有任何影响,毕竟“内圣外王”也符合儒家思想。用儒家思想来理解就是1、所谓“内圣”就是要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强化自我品性,提升自我内涵,也就是《大学》里所谓的修身,把自身德行不断的提高,成为仁人君子。2,所谓“外王”即是《大学》里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己修养好了就要用于社会实践以做到达已达人,为政以德。达到道德与政治的统一。“外王”是“内圣”的体现和延伸。“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火天牛大有


"内圣外王"是中国传承千年的国学文化对统治者内在修为状态与外在行为状态的一种理想期盼。

于内:反观诸己,修养道德,心胸豁达,虚怀若谷,能包容一切,热爱一切。🙏

于外:善用为君之道,即王道-使大德大才之人为己所用之道;仁道-使天下万民爱戴的仁义之道;霸道-使奸佞小人远离之道。🙏



李尚名


儒家的内圣外王实际上是儒家为政理想的概括。内圣是指内在的道德修养;外王是指外在的事功。

儒家学派认为,为政者应通过学习来提高个人的人格修养,而有了深厚的人格修养,为政时才能惠及他人,孔子所说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这种意思,实际上也是由“内圣”而“外王”之道!

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基础,外王是内政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因此,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体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