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科学家发现:南极高温20多度,北极甲烷将大爆发,珠峰长出绿色植被!对此,你咋看?

顺和里故事


一直以来,气候问题是我们极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气候变暖问题,已经逐渐在改变着我们生活。记得小时候一到冬天,真的是天寒地冻,池塘结冰,人可以在上面走。然而现在,冬天下雪几乎见不到,池塘的水也基本不会结冰,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冬天气温已经比以前高出太多。


而近期科学家还在南极外围的西摩岛的一个检测站,测的该地最高温度竟然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0.75℃,堪称南极最高温度。如果温度这么高下去,南极冰川融化是迟早的事。而在北极,温室气体甲烷的释放量也在逐渐增加,主要原因就是全球气温升高,北极冰川融化,冻土里面的甲烷被大量释放。如果真的把全部甲烷释放,地球温度的升高还会大幅增加。另外一个热点就是珠穆朗玛峰竟然长出了绿色植被,而且珠峰周围的绿色植被面积还在逐渐增大。一切的证据都在说明,地球气温正在快速增加,我们或许要面临海平面升高的天灾。特别是一些海岛国家,未来的处境更难,比如日本。


其实关于全球气温升高,有两种说法。主流认为是我们制造了太多的温室气体,比如汽车排放。所以全球各国签订了相关协议,指定了排放指标。另外,还有一种观点,意思就是气温上升其实是自然规律,在地球整个气候历史上,地球存在过冰期和间冰期。在冰期,地球温度极地,而冰期过后,地球温度逐渐上升,变得十分温暖。也就是说,地球温度在大时间范围内是浮动的,一会热一会凉。而我们全球气温升高,可能就处于间冰期。等到间冰期结束,地球温度就会再次变冷。



当然,我们还是希望地球维持现状不变。毕竟我们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环境,改变就意味着动荡。


科学探秘频道


北极是地球上暖化速度最快的地方之一,随着温度升高,永冻土开始融化,原本藏在冰里的甲烷也将开始大量释放到大气中,但科学家过去不确定北极有多少甲烷热点。现在,NASA的探勘机发布了惊人研究成果,确认北极至少有200万个甲烷热点。

北极甲烷释放,意味着什么?

其实甲烷释放,不仅会造成海平面,上升,还会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知道,我们的雨季、旱季主要是由洋流变化形成的,绝大多数地区的农业就是依靠这种现象来种植农作物的。假如北极的甲烷被大量释放出来,那么温室效应将可能造成全球气候失控,人类将面临粮食短缺的危险。

再者,永久冻土层之中可能包含着病毒。我们知道冰川之下可能有生物的遗体,比如:科学家曾经从永久冻土层中挖掘到了4.2万年前的小马驹,以及10万年前的猛犸象。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从一些生物的遗骸之中提取到了病毒。

西班牙大流感虽然在人类世界中消失了将近100多年,但科学家却从永久冻土层中的人类遗骸身上提取到了这种病毒。

世界三极已经开始变化。南极气温首破20度;北极甲烷大爆发;珠穆朗玛峰长草了。

从你身边可以发现今年的冬天下雪越来越少了,甚至一个冬天下雪的次数一只手都可以数过来。

珠穆朗玛峰开始长草了(这有可能会影响到十四亿人用水的问题。人类现在饮用水只占地球百分之3)

南极气温突破20摄氏度(温室效应造成的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

北极甲烷爆发(甲烷的温室效应要比二氧化碳大上25倍)一旦爆发,会带来更严重的极端天气,如强降雨,高温天气,超级台风…


大海里的方舟


今年开始出现了诸多事件,引起我们对现在环境状况的思索,不要觉得是我想多了,我确实担心日益恶化环境污染会带来更可怕的灾难。

题主所说的南极气温达到20度和北极甲烷大爆发两个事件,我恰巧了解一二。

浅谈个人看法,有不足之处,在座的小伙伴指出。

南极温度达20度事件始末及后果

巴西科学家在南极北端的西摩岛(Seymour Island)观测到气温高达20.75度,这是南极首次超过20度气温。不免让我想起来近些年的异常气候。

气候异常导致澳洲温度过高,自然引发山火,经历4个月才被一场暴雨浇灭,在持续四个月燃烧过程中,释放了海量的二氧化碳,对地球造成了二次伤害。

同样的,南极虽然少有人迹,但是近些年依然无法抵挡全球变暖的趋势。

而且南极二次伤害威力远大于澳洲大火,这是因为南极冰层像一面镜子将来自太阳光子反射回去一部分,相反的是,若南极圈遭到破坏,如同镜子碎裂成粉,无法有效的反射光子。随着冰层逐渐减少会,南极气候会变的越来越热,形成不可逆的伤害。

南极冰层融化会带来诸多的后果,南极企鹅无家可归、史前病毒出世、海平面上升等等问题。

北极甲烷大量爆发

北极甲烷爆发,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我们不谈现在的北极甲烷爆发事件。

时间回到两年前,美、德两国研究人员发现,北极形成了一个小湖,它的出现将意味着北极永久冻土融化,释放出甲烷,甲烷造成温室效果堪比20倍的二氧化碳,由此可知,北极融化只会加剧全球变暖。

我还记小时候从新闻中得知“可燃冰”这种神奇的物质时,我对大自然的佩服的五体投地。

现在的我,再看这条消息,一股心寒从脚底直击心灵最深处。

“北极海底蕴含着地球最大的可燃冰”

“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以分解为164立方米的甲烷”

我实在无法想象北极海底可燃冰全部分解的后果。

还有一件事情,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呼吁世界共同抗击全球变暖。

瑞典国土有百分之十八的国土在北极圈的范围内,北极的变化,可以说是瞒不过瑞典。作为第一感受人,自然而然出现了环保少女并不奇怪。

最后一个问题,珠峰长草

珠峰长草,在古代会被当作祥瑞,但是用现代科学思考,脑海里立刻浮现,事出反常必有妖。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主脉,对于它的第一印象是酷寒、气压低,全年冰雪覆盖以及鸟不拉屎。

在这从种情况下是不太可能出现植被的,就算是雪莲花也不好受啊,更不可能像大白菜一样扎堆出现。

它的出现已经无需再多说任何一句话,读到此处的朋友,应该明白了珠峰长草的原因。

总结,点睛之笔

全球出现的各种现象就是地球释放出重要信号,气候异常远比我们想象的危机多。

自工业革命后,全球温度持续上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为、自然活动诸多因素。我不能要求自然减少自然活动,我能做的便是把占据人为的“份额”抹除掉。


会讲故事的外星人


喊了很多年的全球变暖,总是会有些不以为然,不当回事,甚至会认为全球变暖是假的。但现实中发生的重大自然事件,尤其是最近几年发生的自然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全球变暖确实是真的,而且越来越严重了,如果还不能引起足够重视,下一个遭殃的将会是人类。

事实上,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早就显现出来了,只不过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每年经常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等,各种极端气候频发,极度干旱,各种暴风雪天气等都是全球变暖后的直接体现。

去年网络上非常流行的一组图片就是北极熊在一块漂浮的冰块上显得多么地无助,曾经刷爆了朋友圈!全球变暖给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不要小看最近一百年来地球平均温度不过上升1度而已,但就是这1度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澳大利亚持续不断的森林大火某种意义上也是全球变换的恶果,持续的干旱少雨是大火不断蔓延的根本,大面积的森林大火很难用人工扑灭,只能依靠天上的降雨。

而最近备受关注的南极20度以上的高温更是让人不敢相信,更不敢相信的是珠峰上竟然出现了绿色植被!不敢想象,几十年之后,地球上南北极的永久冰层还会存在吗?

当然无论是南极还是珠峰,似乎距离我们都很远。但不得不承认,相信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最明显也是最直接的,80,90后小时候对比现在,非常明显小时候的天气更冷,春节一般都会下雪(当时不是最南方的海南)。记得非常清楚,小时候老家河南开封的冬天就非常冷,村里大坑里的水会结冰,经常冰上面来回跑,但如今呢?

或许只有来到东北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冬天了!


宇宙探索


地球生病了?北极甲烷爆发,南极20摄氏度,我们或将面临严峻考验。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已经在地球上发展繁衍了近千万年,当然了这是从森林古猿开始计算的。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发展进化,差不多直到十几万年前,才发展到智人,也就是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地球的宜居环境对于我们都至关重要。


但是在最近地球的环境貌似不断的在改变,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担忧。从2019年向2020年迈得过程中,貌似出现了太多的变化,从去年烧到今年的澳大利亚森林大火,从去年延续到今年影响巨大的蝗灾,去年底到现在的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以及最近一段时间内南北极出现的一些变化,尤其引起我们的担心,难道地球真的生病了吗?

2月9日南极西摩岛上的一个监测站,测得了20.75摄氏度的高温,这个温度是南极地区有气象监测以来测得的最高纪录,虽然这次的数据在科学统计上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它不是持续性的高温,而是单一的。但是这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极地给人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冰天雪地,而超过二十摄氏度的高温无法想象。


其实我们可以看一下南极西摩岛这个监测站,进入二月份开始测得的温度,整体上趋势上有上升,尤其是2月9日前后都波动较大,但是后续就逐渐的降低下来。现在太阳直射点还是在南半球,大约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这也就是说南半球还是在夏季。而实际测温点也并不是在南极圈内,是比较偏的位置。但无论如何这次的数据是历史之最,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而在北极也有新的问题出现,实际在最近十几年来说,全球气温升高一直都是困扰我们的问题,科学家也一直在监测。北极地区是全球温度升高最快的地方之一。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尤其是永冻土开始融化,都会释放出大量的甲烷和其它气体。

NASA的科学家为了测量这些变化,通过携带设备的飞机,在北极地区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飞行监测,从数据来看已经发现了200多万个甲烷热点,这里的热点指的是传感器和地面之间甲烷气体的含量比正常要高。这也意味着



北极地区的融化是大范围内的多点发生的。

北极地区甲烷的爆发一方面说明了全球气温上升对于北极地区产生的影响,很简单就是冰川和永冻土开始融化。第二点就是甲烷气体也是温室气体,并且它的影响要远大于二氧化碳,同量下差不多是二氧化碳的25倍,这是我们要谨慎面对的,实际上在全球的永冻区都冰冻着很多我们不喜欢的东西。例如甲烷等温室气体是一方面,最可怕的是冰冻的一些动物尸体,以及一些很久之前的病毒。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事情真的在发生,虽然目前并不会有剧变的影响,但可预见的是未来这些可能是地球生物的灾难。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太阳活动较频繁的时候可能地球会接收到更多的热辐射,温度升高,在太阳活动极小期,会导致地球进入小冰河期。


但是在这些影响下,我们要消除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的伤害,尤其是对于化石能源的过分依赖,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无论如何总之地球目前的这些变化,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地球生病了,对于地球生物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我们都要与此作斗争,这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科学黑洞


地球也是有生命的。

人生病了,会启动身体的免疫系统。

同样如此,地球生病了也会净化自身。

2020年全球出现了很多百年不遇。

可见地球已经病的不轻了。

2020年存活下来的人类实属不易。

全球的人类都应该静下心来反思。

伤害地球就相当于伤害自己。


大妮妮小妮妮


喊了几十年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平常人一直都不当回事,因为感觉这件事离我们很遥远,还有一点就是科学家整天喊“气候变暖了”,我们也没怎么感觉到啊!这就是普罗大众一直以来对这个全球性气候问题的态度。

那么现在情况好像发生了变化,我们真真切切的能感觉到气候的异常,北方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小时候冬天那雪下的是铺天盖地,不仅次数多而且量大,现在每年下雪的次数一只手都可以数过来,并且冬天明显能感觉到没有小时候那么冷了。所以说,全球性的气候升温已经成了我们所有人已经共识的问题。

而近几年的情况貌似比以前更加研究,就如题所说,南极出现了罕见的高温,达到了20多度,这个温度就意味着你在南极只需要穿个冲锋衣就可以了,如果爬山还会出一身汗,这跟我们心目中的南极简直是大相径庭,而北极这边又爆出了冻土层中的甲烷将出现大爆发,并且可能会释放出冰封已久的病毒,如果这些甲烷泄露到大气中,将加剧全球气候恶化,病毒如果进入生物圈,又会给人类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

地球两极的情况让人堪忧,而常年积雪的珠峰也出现了问题,在海拔6000多米的地方居然长出了植物,植物肯定是好东西,但你长在珠峰上肯定不行。这只能说明就连高海拔的地方温度也明显回升了,我们知道珠峰上的积雪是人类的淡水库,很多地区的河流水源头都在珠峰上,如果珠峰出现问题,全球大部分人的淡水资源就会受到威胁。

看来以上这些严峻的问题,我真的觉得,人类真的要停下脚步好好想想以后怎样于大自然和谐共处,全球性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大问题。说到这里,我想简单解释下,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目前的情况主要是由哪些方面造成的?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光和热来自于太阳,你可能会想,是不是太阳出现了问题?如果它变得比以前更热,地球肯定会升温,如果真是这样得话,我们人类也没办法。事实上太阳确实会随着年龄得增加,核聚变反应得速率变快,这是因为核心不停的消耗燃料就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向内收缩,这是一个绝热的过程,也就是说,收缩的核心温度会更高,这就造成了核反应的加剧。

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太阳自诞生到现在光度增加了20%,正在壮年时期的太阳燃烧十分稳定,不会再短期内因为自身的变化给地球带来威胁,但在10亿年后,太阳光度会再增加10%,届时地球上的海水将会被晒沸腾。所以问题不再与太阳。那么还有哪些因素呢?

太阳光度稳定,接下来就是地球于太阳位置的关系了。众所周知地球在过去的250万年里,共经历了50多个大冰期,每一次都对地球的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我们目前就处在一个间冰期,那么这些冰期的周期性是怎么来的?地球为何会在某些时间尺度上升温变冷呢?

我们认为,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关系有着周期性的变化,其中包括:

  1. 地球轨道周期性偏心率的不变化,也就是从近圆形轨道到椭圆轨道的变化,这个周期在96000年。

  2. 黄赤交角的变化(地球自转轴进动),也就是地球赤道平面和太阳黄道平面的角度在周期性的变化,周期为25800年。这就造成了南北极日照时间和接收到的日照量发生变化,如果南北极冰盖大面积的融化,更会加剧全球气候的变暖,因为白色的冰盖反照率更高,能反射更多的阳光,冰盖融化会吸收更多的阳光。

  3. 最后一个因素是,地球公转轨道进动的问题,也会造成地球于太阳位置的变化。但这个影响比较小,而且周期更长。

以上的因素以前被科学家认为是地球周期性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但是20世纪以后,我们发现了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就是地球大气成分的变化,也就是温室气体的增加, 是地球气候不变化的最直接的原因。

因为就算地球和太阳位置在变化,造成了接收到的日光量在变化,但这个周期特别长,再加上地球上的大气并不会吸收波段在可见光范围的光线,而是会吸收地面反射回来的红外辐射。而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气等一些气体具有极强的温室效应,也就是说这些气体的不断增加就像给地球不断盖被子一样。

所以温室气体目前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和主要原因,而这些气体的来源正是由于人类活动、工业排放、各种尾气排放造成的,而反刍动物(牛羊鹿)消化食物的过程也为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为全球变暖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此,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还要改善畜牧业结构,因为治理全球变暖、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量子科学论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在2020年的开局,经历了复杂严峻的挑战,先是澳洲大火的持续燃烧,我国发生的疫情,东非蔓延的蝗灾,最近又先后报道了南极高瘟、北极甲烷将大爆发、珠峰长出绿色植被这些往常不可想像的现象。在人类持续性地加大对地球资源利用程度的进程中,地球也似乎变得更加脆弱了。

无论是南极摩西岛夏季首次出现2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还是北极圈内特别是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的融化可能带来大量甲烷的释放,抑或是冬季珠峰在海拔6159米处长出了绿色植被,这些无疑都是全球气温升高的一个缩影。

在近100年来,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排放到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逐渐增多,累积效应正在日益显现,特别是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甲烷、氢氟氯碳化物等温室气体也日渐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从地表散发短波辐射的拦截效率,使得地球的热量散发不出去,从而引起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问题。据有关机构研究显示,近10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将近1摄氏度,虽然这个数值看不去没有那么起眼,但是这个升温不是均衡分布的,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集中分布特征,特别是两极地区的升温幅度要明显大于其它地区,从而直接引发两极和高原地带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象灾害频繁、动植物栖息环境破坏甚至物种灭绝加剧等问题。

人类作为当前地球的主宰,在想方设法利用地球资源、能源为人类社会服务的同时,由于过去传统、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挤占、破坏等行为层出不穷,同时也向自然环境系统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质,当污染物质的浓度超过生态环境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时,就会打破自然环境本身的容量及平衡,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造成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反过来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比如全球可用水资源的短缺、沙漠化的扩张、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以及空气、土壤环境的污染以及包括海洋在内的水污染问题,这些都是因为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所直接产生的后果,对人类来说既是预警,也是惩罚。


而澳洲大火的持续燃烧、我国发生的疫情、东非蔓延的蝗灾,虽说有自然因素的原因所致,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以及生物圈的干扰和破坏有直接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是推动地球良性发展的正确选择,而不是不计后果的去拼命索取和压榨。无论是企业、家庭还是个人,对待保护环境,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只当成一句口号,更要去用心去实践,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真正的声音。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2019年的北半球夏季,热浪袭击了全球多个地区。当年7月份的全球平均气温创下了过去140年有温度记录以来的同月之最,这个温度要比100年前的7月高了将近1 ℃。事实上,科学家根据地球上的一些迹象推测,目前是两千年来最热的时候。

全球变暖的现象还不仅在于此。当南半球在2019年进入夏季时,澳大利亚爆发了长达数月之久的大规模山火,10亿多只动物在此期间丧生,这场大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全球变暖导致天气变得干燥炎热。

进入2020年,全球又有多地出现了超过同期的高温现象。

珠峰长草

长久以来,珠穆朗玛峰的海拔6000米以上的地区属于积雪冰川带,那里终年积雪,遍布冰川,寸草不生。然而,人们却在珠峰的积雪冰川带上发现了植物,这已经超过了人类所认识到的植物极限生长环境。根据卫星的多年观测数据,珠峰山麓的植被覆盖面积显著变多,尤其是海拔5000至5500米的范围。上述现象极有可能是由全球变暖所致。

北极甲烷大爆发

在北极永冻土的下方,蕴藏着大量的甲烷。随着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北极永冻土开始逐渐融化,这会导致大量的甲烷被释放到大气中。美国宇航局(NASA)监测到,北极永冻土出现了数百万个甲烷释放点。

我们知道,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碳。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比工业化之前升高了40%,全球的平均气温随之上升1度。甲烷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暖化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1倍。

因此,如果全球气温持续升高,北极永冻土中的甲烷不断被释放出来,这会加剧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反过来,这又会进一步促进甲烷的释放,由此造成全球变暖的恶性循环。

南极温度超过20 ℃

作为地球的另一极,南极长年被冰封,那里的平均气温比北极还低20度。南极的平均气温为-25 ℃,沿海区域的平均气温为-18 ℃。今年2月9日,科学家在南极半岛测量到了创纪录的高温,气温高达20.8 ℃。毫无疑问,南极的创纪录高温也是全球变暖的一个缩影。

东非蝗灾

2020年初,东非爆发了数十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数千亿只蝗虫甚至还飞过红海,肆虐了亚洲多地。此次蝗灾的起因可能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让东非气候变得异常,2019年的冬天雨水持续不断,植被大量生长,从而促进蝗虫大肆繁殖,最终酿成了蝗灾。

霍金预言

事实上,霍金生前就担忧过全球变暖引发气候异常变化,进而威胁到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再加上小行星、伽马射线暴等来自宇宙的潜在致命威胁,霍金认为,地球在未来有可能会变得不适合人类生存,我们应该要尽早去宇宙中寻找第二个人类能够生存的星球。


火星一号


最近,科学家在全球监控的很多地点都看到了全球变暖的趋势。从南极到北极,再到高海拔的冰川冻土,变暖趋势非常明显。

首先,南极洲西摩岛上已经记录下了 20.75摄氏度的高温。由于目前南极还处于夏季,这个温度的纪录相信很快还会打破。题目谈到了北极甲烷大爆发,那是因为北极地区的冰冻带正在快速的融化,导致原来冰封在冰层下面的甲烷释放量不断增加。而甲烷的释放量,会进一步加速气候变暖的趋势。据预测,北极甲烷的释放有可能将当地温度提高10度以上。

全球变暖现象不仅在南北两极的冰川能够明显看到。现在就连高海拔的珠穆朗玛峰都披上了点点绿色。这是因为原本的冰川冻土发生了融化,为绿色生命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但这对于人类来讲,并不是春天来了,而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可怕现象。


全球变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在过几十年内地球平均温度不断上升。最近,貌似每年都在不断刷新着峰值。人类的工业和生活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环全球生态的恶化。而过去人们为逆转全球变暖趋势所付出的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量子君想说的是,地球不需要我们保护,需要拯救的是人类自己。对于人们破坏地球生态的行为,地球的生态环境系统似乎已经将人类视作病毒和害虫一样,地球正在逐步调节自身生态,启动了新一轮针对人类的免疫反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