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作为铲屎官的你出门遛狗,别人问你狗狗咬不咬人,你都怎么回答?

金毛wiki


我会告诉他 不咬 但是 我没让你过来摸 你自己愿意摸 未经我同意 挨咬活该 概不负责











我家毛孩子好美好帅


老实说,我只被狗咬过一次。

那只狗得犬瘟,已经不吃东西喝水了,但我想让他吃药,于是稍微急了点,把他惹毛了,就咬了我一口,但也不重,只是轻轻咬了一口。

然后我就急哭了,不停说我只是想让你好起来。

他就这么看着我好一会,最后还是把药吃了。然后走过来把头靠在我腿上。

除非是那种为了促进攻击本能的狗,比如德牧,比特这种,其他品种的狗并不会主动咬人,有时候咬人更多是被人挑衅或者误解了人的行为。

这种时候与其说狗咬不咬人,不如说什么情况下会惹到狗。

比如人的侵犯行为往往会因为如下原因:

1.挫折2.直接挑衅3.侵犯诱因4.媒体影响5.他人侵犯行为的知觉6.激起



小幽


我遛狗狗也经常碰到邻居问这个问题!我都是看情况回答的!

如果是年龄较大的老头老太太 抱着孩子想让孩子和狗狗亲近玩耍!这个时候我一般都是会说!不要过来!我家狗狗虽然老实但是怕孩子害怕所以不让靠近!一来免得狗狗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误伤了孩子!二来也免得自家狗狗受到孩子下手不知轻重的伤害。

如果碰到熟悉的人且年龄属于成年人了!想和自家狗狗亲密互动!比如抱抱它!摸摸它!在狗狗情绪稳定的情况下我会告诉她!我家狗狗不咬人!你不要吓唬它!慢慢摸摸它,和它玩会都可以!

如果碰到孩子喜欢我家狗狗!家长不在身边陪伴的话 ,我也会告诉小朋友!不要过来 狗狗不喜欢和不熟悉的人玩!让孩子主动离开我家狗狗!


有天麻麻


因为我之前也养过狗,同时在不同的场合有遇到养狗的人士,所以我就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吧。

如果是我牵狗外出的话,首先我会选择人少的地方散步,不会去人流多的商业广场之类。第二我会牵着狗不放,直到回家后才让它自由活动。

如果别人问我,你的狗狗咬人吗?我会这样回答,我养它很久了,没有发生过咬人的事情,再说一般你不主攻击它,它都不会攻击你的。

如果我没有牵狗外出,遇到别人牵狗,我是不会主动问别人这样的问题的,同时我会主动与牵狗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


勿放弃加油每一天


我家有三条狗,每次出门的时候,遇到人家不敢走,我就告诉他那个小黄狗咬人,这两泰迪不会咬。天长日久,领居都知道,我家在农村,又住在主道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有时没看住,那个咬人的狗就跑出去了,我一听它咬人的声音,我就往街上跑,把狗喊回家,再问问咬没咬着,告诉没咬着我心才放下。然后我告诉他们,要是再咬,你就装哈腰拣石头,它就吓跑了,人们对我都很满意


8998335294794


有人问过,我一般就说我家狗就是贱,不咬人,不搭理它没事!

确实很贱,走哪都大喊大叫,可能是因为长得美,小区里好多人都挺喜欢它,就是嗓门太大了,它长得小,也不吓人,也没胆子咬人,比较了解它,就是看见小孩子我会远远的避开。



小鑫电影推荐


我见到小孩子会把狗抱起来,因为有的小孩害怕,有的小孩没轻没重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家狗狗是老实的,一次,来我家的一个小孩子一把揪住狗尾巴,我家狗狗看是小孩子,就让他揪,幸亏是我家这狗。我一再告诉那个小孩子,到街上绝不可以揪狗尾巴,说她妈妈别不当一回事。


墨黛素简




平时出门遛狗,遇到别人问我家狗狗咬人不?汪小弟一般会根据询问的人群不同,灵活运用三种回答方式。

第一种回答:“我家狗没咬过人,平时性格也很温顺,但很少接触陌生人,还是保持安全距离为佳。”

这种回答一般都是遇到和善的老人、小孩与年轻人时,会选择的回答方式。

第二种回答:“我家狗狗没咬过人,还特别亲人,最喜欢跟人一起玩。”

这种回答都是对同是养宠物的人群时选择的回答方式。

第三种回答:“我家狗没咬过过人,但是不喜欢陌生人碰触它,所以为了你的安全,我还是带狗狗离你远点好。”

这种回答是针对明显嫌弃狗狗、不喜欢狗狗的人群,虽然文字稍显冷硬但语气采用温和的,所以还算不错。

以上三种回答,汪小弟都会先说清楚,不建议陌生人碰触我家狗狗,这样回答就是避免出现万一的情况发生,更是减少说出现不清楚的误会麻烦之类的。



㈠、其实大多数人询问“你家狗狗咬人不?”,其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内心喜爱狗狗,却因与狗狗不熟悉,有些小害怕在撸毛的时候被狗狗排斥的心里状态。

(2)因身体因素对狗狗的皮毛过敏,从小到大都没真实的接触过狗狗,因此对狗狗产生害怕的心理。

(3)曾经被狗狗追咬过的经历,从而留下了心理阴影,致使害怕或不喜狗狗。

(4)认为狗狗身上有寄生虫、细菌病毒之类的,并且是去除不掉的那种,对狗狗有着很深的偏见与误解。

(5)身边带有小孩和孕妇,为了家人都安全健康着想而询问的,这种情况是非常能理解的。



㈡、所以,作为饲养宠物的铲屎官们,我们在外出遛狗时务必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工作,这样既能降低他人对狗狗的偏见误会,更能促进宠物与人类共处的和谐生活。

【外出遛狗的准备工作:】

①.定期给狗狗驱虫打疫苗和美容洗澡,良好的外在形象,有助于提高他人的视觉喜爱,降低他人对狗狗总是随身携带细菌、病毒、寄生虫的偏见。

②.城市养犬一定要办理宠物身份证并随身携带,这是文明养犬中很重要的一步,更是提高狗狗在人类社会的归属感。

③.外出遛狗前,一定要给狗狗准备牵引绳、宠物嘴套,这是预防狗狗突然兴奋、情绪异常等突发状况出现时,给他人造成麻烦。

④.外出遛狗前,铲屎官要携带垃圾袋、小铲子、宠物饮水杯、自来水一瓶。自来水是用于狗狗撒尿、便便后清理残留的作用。

⑤.外出遛狗路线提前规划,最好能找到附近遛狗集中地,做到尽力避开人群密集的区域,避免给害怕狗狗的人群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⑥.经济条件允许或时间充裕的铲屎官,尽量给狗狗做指令训练,这也是减少狗狗性格过于亲人、热情而出现扑人、围着他人打转等坏习惯。



㈢、做好了外出遛狗的准备工作后,在正式遛狗期间,还需注意减少与他人矛盾冲突,避免狗狗护主而出现攻击他人的情况出现等。

【遛狗期间的注意事项:】

Ⅰ、遇到极其不喜欢狗狗的人群,不要轻易与他人发生争吵。

  • 请不要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让愤怒主导你的大脑,从而让矛盾升级只会让他人对狗狗更加厌恶。

  • 作为养宠一族,汪小弟自认为其耐烦心要比别人更多一些,遇到极其不喜欢狗狗的人群时,能避则避,即便被人说两句,也不要放在心上,反正左耳进右耳出便是。
  • 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总不能强求他人必须喜欢狗狗吧!咱们只要做好文明养犬的分内事儿就很棒了。

Ⅱ、遇到特别怕狗的人群,做好约束狗狗的工作。

  • 对于怕狗的人群,就像汪小弟在上边提到的,不少是心理阴影因素产生,咱们将心比心给予理解才是正向的。
  • 因此,在遇到这类人群时约束好狗狗的行为,从而在侧面辅助这类人群,减少对狗狗的害怕心理。

Ⅲ、遇到老人、小孩与孕妇时,及时避让道路。

  • 老人、小孩与孕妇都属于弱势群体,不管他们是否喜欢狗狗,作为饲养宠物犬的铲屎官,都应该有意识的避让他们。

  • 若是遇上特别喜欢狗狗的,也要在确定自家狗狗不反感陌生人碰触的基础下,按住自家狗子的狗头并夹在膝盖之间。
  • 这样是最保险的方式之一!若是以前饲养过狗狗的,就可以让狗狗正面面对他人,当然嘴套是不能摘的。
Ⅳ、遛狗期间随时牵好牵引绳,做到狗不离绳,绳不离手。
  • 除开在遛狗集中地可以适当让狗狗自由奔跑外,只要在道路上、人群密集的区域,切不可放松警惕。
  • 有些狗子比较聪明,很会金蝉脱壳,所以随时握紧牵引绳,随时注意自家狗子的动向才到负责的行为哦。


我是宠物达人【汪小弟】,虽然小弟养宠经验不算短,但必有疏漏之处,希望大家能多多交流,一起更好的分享养宠的经验哦!

汪小弟


宠主每天遛狗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小朋友或者喜欢宠物的人上来问:“你家狗咬不咬人,对于这种问题我一般都是回答它不咬人,但是我会做一些措施防止它咬人,因为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当然对于回答的内容也要看对方是什么人了,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安全措施

  • 遛狗的时候遇到人想要摸狗狗,他们会问咬不咬人,我都是回答不咬人,但是对方想要摸它的时候我会蹲下来先安抚一下狗狗并且用手控制住它的嘴巴让对方尝试一下摸摸它,这个过程中我不会放开它,因为万一被爪子划到也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不同人群回答有所不同

  • 明显胆怯的:我出门遛狗都是会拴绳子,但是依然会有一些人会害怕,他们离老远就漏出太怕的表情,对于这类人群我不会等他们问是否咬人,我会主动说它不咬人并且蹲下来按住它让对方先过。
  • 和善的老人:对方问起来我是直接说它不咬人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咬人的现象。
  • 小孩子和父母:他们的内心世界是非常纯洁的,看到可爱的狗狗总是想上去摸一摸抱一抱,如果他们父母没有明显的反对,我会说它不咬人放心的摸一摸,只是这要是在完全控制住狗狗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

综合上述

个人观点:不管狗咬不咬人我们都要做好防范措施,因为过去没有出现过的事情不代表未来不会出现,安全防范才是第一位。


宠物我知道


我本身养了一只小雪纳瑞,疫情期间没出去遛过,别人这么问的目的我们可以猜想一下:第一可能喜欢这个品种狗狗,有兴趣养一只一样的或者就是想养一只;第二可能是自己家有狗已经发生了咬人情况;第三可能想摸一摸,逗一逗。

根据上面不同情况可以有以下回答:1我们家狗子胆子很小,见到陌生人害怕不敢咬人,这种回答一般能比较让人放心。2狗狗性格温和,平时训练比较严格,见人不咬。3它好几天没洗澡了最好不要摸它,避免可能出现咬人情况。

出门遛狗必须要带牵引绳,一是为了狗本身安全,防止被车撞的,而是防止狗突然蹿出去咬到人,文明遛狗,不给其他人带来麻烦和对遛狗这件事的议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