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事业单位职工什么情况下能内退?

a我想离开大山


只要在符合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关于内退的相关标准,就可以内退。

内退的作用与适用范围

内退的目的在于解决过剩的生产劳动力,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国有企业内部,各地区、各单位的具体标准略有不同,有的要求是距离退休不足5年;有的是3年,在员工本人自愿的情况下可以签署内退协议,内退后工资按比例发放,不过有些地方依旧是全额发放,主要看员工和单位如何协商。内退人员空出来的管理岗位或者干部岗位可以交给更为年轻的人来工作,即安置了劳动力也拓宽了发展渠道。但这种方式在事业单位使用的并不多,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都采用退居二线的方式来安置一些干部,拓宽发展空间。

内退的未来演变

随着公务员满30年即可申请提前退休的规定出台,行政机关对于如何安置老同志,拓宽晋升发展渠道已经有了对策和方法;对比来说事业单位未来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是全部参公也好,还是转型也罢,在老同志的安置和落实上,也会出台相应的制度规定,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内退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毕竟体量大的事情得需要慢慢自然代谢,而很多国有企业如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很容易被当前的市场淘汰,逐步走下舞台。


总之,事业单位员工可以参照国企的内退标准,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由本人提出申请,单位审批后按比例发放薪酬工资,五险一金照常缴纳,但前置条件是本单位有内退的说法和先例,细节方面需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


丁Bar不是银


内退,是一个旧有的名词。原来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国企央企,到了一定年龄,或者是身体原因,不能继续从事本岗位工作,都会拿基本工资,或者一定比例的工资,内部退休,回家休息。这不仅是对有特殊原因的职工的人文关怀,也对用人单位有利,可以腾出有限的岗位和编制,让真正能干事的人顶上。

目前,随着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规范,内退已经成为了历史名词,不再适用。对于公职人员来讲,公务员有提前退休制度,工龄满30年,或者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宁夏等地也在事业单位试行类似的政策。除此而外,还有“病退”,因病退休,如果经县级以上人民医疗诊断证明,患有重大疾病,不能或者不适合从事现岗位工作,可以根据管理权限,向组织人事部门申请病休。病休有两种方式,如果是因病请长假,也需要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按工作年限,领取工资的比例不一样,最高可以拿到90%。如果是因病申请提前退休,由社保部门按批准之日起,核算养老金。

党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由于精简编制和人中的压力,以及因机构精简,领导职数减少,各地都又重新拾起了“退居二线”的政策,领导干部满55岁或者58岁,可以退出现职,担任非领导职务,将岗位腾出来,以解决现有领导干部超员现象。但由于“吃空饷”清理整顿,即使是退居二线,也需要坚守岗位。


职言管语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职工是不能内退规定的。

我们所谓的内退,实际上缘起于1993年4月20日的国有企业安置富余工人规定。在90年代初期,我们的国有企业人员越来越多,很多企业不堪重负,为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所以出台了下岗和安置富余工人规定。

文件的第九条规定,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由企业发给生活费。

这就是我们大家常说的内部退养。内部退养的待遇是给职工正常缴纳着社会保险,同时发放着不低于最低工资的退养费。拿到今天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现在实行内部退养的单位是越来越少了。

机关事业单位是没有退养一说的,因为通常我们的单位要根据组织部门的三定方案定岗定编定人,里面牵扯到一些绩效工资核定,编制人员管理等因素,不可能实行退养。所以,很多情况就会转入闲散的非领导岗位。这也是很多机关事业单位总是人手不足的原因,虽然有编制、有人员,由于多数情况是能上不能下,很多老人占据了岗位之后,由于职业疲劳,效率开始比较低下。一些年轻领导对一些老人根本指使不动,而且关系盘根错节,根本不可能对其进行开除或者清退处理。因此,会出现不少不在岗人员,但是基本工资待遇没有变化,各种奖金福利都是照常发放,甚至未休年休假补贴都是一样的。

基本上我们在加强人员管理的时候,已经不会再强制要求相关领导干部转为非领导岗位,下一步通过完善干部管理制度,逐步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进一步管理

因此,机关事业单位现在想办理内退,没有规定而且跟现在的干部人员管理制度相冲突,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有几个过渡性办法:比如通过调整岗位避开窗口、执法等压力较大工作岗位,转为工会等闲散工作岗位。

如果我们身体确实有疾病,可以根据医院的假条和医嘱申请病假,事业单位目前的工资管理制度,很少会执行工资的。

如果确实失去劳动能力,经劳动能力鉴定部门鉴定之后,可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年龄不足也可以办理退职。

所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了解一下相关政策,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比较好。


暖心人社


内退,也可以叫做内部退养,这种行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退休,因为并没有办理退休手续,国家并没有相关的规定,它只是单位内部的一种近似退休的行为,主要根据单位自身情况而制定相应内退的办法,当然不是所有单位都有内退,这种形式大多存在于国有企业。

办理内退后,就不需要在单位上班,内退期间会按单位和个人签订的协议来发放生活费,一般保留基本工资,但奖金福利正常不会发放,每个月的社保由单位继续缴纳直至正式退休。内退的具体条件根据地域和单位不同会有一些差别,主要根据年龄或者工龄来执行,有以下几种情况:

1、工作年限满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小于5年(含5年),或者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人员。

2、有些单位直接按照年龄,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或工龄25年以上的人员。

现在事业单位改革,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要转为企业,一些省份也出台了提前离岗政策,比如山西省《关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人员安置和社会保障的指导意见》就明确,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人员,本人申请并经转制单位批准,可以提前离岗。离岗期间的工资福利等基本待遇不变,由转制单位发放。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