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病毒传染力为什么会逐渐减弱?

ShenghaiyU深海魚


大家好,我是一名主治医生,致力于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解医学知识,想了解更多医学知识,请关注我,如有疑问,欢迎留言,有问必答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病毒

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壳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物种目的是让自己繁衍能有更多的后代

当然病毒也不例外,病毒为了让自己的种族扩张,病毒采用的策略是,入侵宿主的细胞,再利用宿主细胞的力量来进行复制和传播,而它们对宿主产生的伤害,其实是这个过程的副作用,并不是病毒的本意。

病毒入侵细胞的过程

如果进化出来病毒毒性过高、致死过快、致死率过高,那么很可能因为宿主过快死亡,反而不容易传播开,比如发生在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的埃博拉河地区的埃博拉病毒,病死率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全世界都为之颤抖,后来埃博拉疫情最终却以“自我了结”的方式渐渐消失了,因为病毒毒性太强,人类感染还没来得及“帮助”病毒传播,感染者就已经离开人世,病毒没有了宿主,相当于"玩火自焚",因此在人群中也就消失了。

埃博拉病毒

如果病毒传染性过低,很可能导致传染变成了一个收敛的过程,即传染赶不上自愈或者治愈,也无法传播开。所以,从人类这个物种来看,能够在人类中广泛传播开的病毒,必然趋向于传染性够高,但是毒性又不能过高。

中科院院士王辰曾推测,新冠病毒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病,所以我们将来可能还需要长期和冠状病毒做斗争。


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如果有帮助,就帮我点个赞,谢谢大家支持。


刘医生的科普课堂


病毒传染力为什么会减弱?这其实就是病毒的本质!

很多可能听到我说病毒传染力减弱是病毒本质,可能真的无法理解!事实上,这一点都没有错,随着病毒在我们人群中出现第一代,第二代,尤其是第三第四代感染者的出现,这种病毒传染性是有可能出现下降的。

下降原因是什么?那这不是不利于病毒的繁殖了吗?没办法扩散给更多的人了呀?病毒有这么傻吗?

那可不是,这才是病毒的聪明之处。病毒本身传染性下降,并不代表它不想活了,说明它在我们人体环境中是更加的适应,因为病毒本质并不是为了把我们宿主杀死,而是为了最终与我们人类共生。

但是,这能说明我们这一次新冠肺炎在出现第三,第四代感染者以后,传染性就下降了,好像看起来也像哟,这每天确诊人数,不管是湖北地区,还是全国其他地区,都在下降。

事实上,还真不能,目前没有任何一项研究表明新冠肺炎传染性在下降,而且也没有哪一个砖家确认这一点,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比我们想象中的狡猾多了,看这两天日本,韩国的形势,大家就知道了,这病毒仍然会肆虐。

就拿我们最近流感病毒来说,大家有觉得它美妙传染性在下降吗?而且它是不是已经存在我们人类当中很久了,这感染的代数已经数不清不了,成千上万代都可能有了,但它每年一样出现,感染性依然很强。

那为什么我们都能控制它们?

事实上,是因为我们通过一些外置手段控制了它的传播,导致它的传染性下降了。比如我们按病毒潜伏期的超长合理期,呼吁全民戴口罩,勤洗手,注意通风,减少人员接触,聚集等等。

我们把它的主要传播途径干预了,那这病毒哪怕它活性再强,它也没法感染下一个人。

所以,现在大家感觉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下降,大多数来源于我们政府强有力的控制传染源,隔离密切接触人员,呼吁戴口罩等隔断了主要传播途径,所以感染者是越来越少了,而这种是绝对不能说明病毒本身传染性在下降的,大家仍然要提高警惕,因为疫情爆发,只需要一个超级传播者出现,很可能就是一堆人的感染。

只要疫情还在,就绝不能掉于轻心!


全科夏医生


首先这个问题也是目前比较关心的问题,大家看到很多城市无新增人数,而且武汉新增人数已经降至三位数,全国新增人数和疑似病例和之前相比,已经有好几倍的下降幅度,虽然这些都是好消息,但是并不意味着病毒传染力会减弱。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极强,而且传染途径主要是飞沫、接触、空气传播,所以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接触到这种病毒的都会有可能被感染,而且很多医护人员也有感染,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是很严的,但是还是有好多被感染甚至殉职。

病毒传染性减弱一般要有影响它存活的因素,还有它自身结构的改变,但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在空气中和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还是挺长的,因此一些外界因素还是减弱不了的,但是一些消毒液和高温是可以杀死的。

所以说目前这些感染人数下降的好现象,这并不是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减弱的原因,而是我们大家积极配合,居家隔离等各种方式,切断了传染途径而已,因为病毒主要是以传染的形式存活,所以途径一但被切断病毒就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关注小克,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小克大夫


说错了,病毒的传染力不会减弱,相反的是,随着疫情的传播,病毒的传染力会变得越来越强,不过毒性变得越来越弱。

截止目前来看,此次病毒的传染性是非常强的,2003年非典爆发的时候,我国国内总共感染人数不过8000多人,而这次的病毒,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累计超过八万的人为确诊或者疑似,就目前来看,这个病毒的传染性比SARS强得不是一星半点,而且这还是在国家强力控制之下的结果,03年非典的时候,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将整座城市乃至于将整个省份完全封闭,可见如果国家不下狠心封城的话,后果将会变得更加不可控制。

病毒的传染性当然是越变越强,最近有一种说法是病毒早在12月初甚至是11月末就已经开始人传人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很少有听说有人感染这个,当然了,这也有可能是当时的医疗检测并没有将这个病毒检测出来。而到了1月初的时候,我们听到的感染人数也并不多,甚至有关部门说病毒不会人传人,并且可防可控,导致大家都没有戒备心,最终在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后,感染人数迅速飙升,最多的时候一天确诊人数为1万多人。

所以说啊,病毒可能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但是那个时候病毒的传染性还没有发展到像现在这么强,所以一开始感染人数很少,但是早期的病毒,其毒性是要比现在的大的,至少从一点可以看出来,那就是位于武汉的病人,他们感染之后的死亡率比较高,这就是因为武汉的病人大都是早期被感染的,而对于外省来说,他们可能是二代感染、三代感染甚至是四代感染的。



而这样的病毒,其毒性当然要比早期的病毒毒性要弱,病毒其实也很聪明,它们知道如果宿主死亡了的话,那么它们也得跟着死亡,所以它们尽量进化得毒性弱一点,好长时间赖在宿主的身体里面,当然了,病毒处于繁殖的需要,变得更加容易感染他人,这样一来病毒就可以永久存留下去了。最近几天,每天的新增人数已经相较于之前有很大的跌落了,疫情防控形势大好,如果从这一方面来说疫情的传染力下降的话,那么这个功劳归于国家的大力调控。



镜像科普


病毒毒力减弱是人和病毒共同进化适应的一个过程。

病毒和人一样,目的就是存活下去,让种族延续。

当病毒杀伤力过强,发病急,那么是不利于病毒传播的,比如埃博拉病毒,传播性强,致死性也强,在数天内可以导致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九十的患者迅速死亡,这显然是不符合病毒传播策略的。因为感染者快速死亡后,患者体内病毒也会死亡。这也是为什么埃博拉疫情往往突然出现,造成几个村子数百人死亡之后就消失了。

而你再看看艾滋病毒和新冠肺炎病毒,两者的传染性很强,但是致命性不高,潜伏期很长,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的无症状期甚至可以高达十余年。这导致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泛滥。

因此,病毒在快速进化的过程中,也是为了和人类(或其他宿主)共同愉快的生活在一起,或者不愉快但是能够长时间的生活在一起。

另一方面,当一种新病毒出现的时候,人群对它普遍没有免疫力,因此很快能够造成大范围的传播。但是不断的极小剂量病毒刺激,就如同在给人注射疫苗,人慢慢也就对这种病毒产生抗体,也就不再容易感染,或者感染之后症状都不会太重。

因此,给你一个感觉就算传染性变弱了


人体探索者


感染力是不会减弱的,减弱的是病毒的致死毒性

所有的生物生存的目的都是成功繁衍后代,对于病毒这种类生物体也不例外。病毒和它寄生的宿主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一方面,病毒需要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增殖过程必然会伤害宿主。另一方面,病毒也需要宿主这种生物体来暂时栖息,以宿主体内的营养物质以保证自身的生存。

对于病毒来讲这是矛盾的事情。

一旦病毒所处的原来宿主去世或者产生了抵抗力,病毒也没有翅膀,来从一个宿主飞到另外一个宿主身上,所以这些病毒就不得不演化出很多招数,使得它能够更好地在潜在的受害者之间传播。

所以宿主的免疫系统和病毒之间也存在一场竞赛,你如果站在病毒的角度,你会选择闪电战还是游击战?闪电战能快速的繁殖,但是如果在当前宿主去世前感染不到下一个宿主,也意味病毒的灭亡,所以,增强传染性,降低致死率就是病毒的目的。


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澳大利亚引进粘液病毒来消灭兔子,第1年兔子的死亡率达到百分90%以上,第2年死亡率急剧下降,最后下降到25%,对于病毒来说,少杀死一些兔子,而且使受到感染的兔子能够多活一点时间,就能把病毒传播到更多的兔子当中。

所以,对于病毒的繁衍来讲,感染力增强,致死率降低才是符合它的利益。


量子实验室


我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感觉很奇怪,后来我自己想了一下,大家之所以会认为病毒的传染力会减弱主要是因为确诊病例的上升幅度有了明显的减缓,而疑似病例的数量也在持续性下降。今天我就好好好剖析一下这个问题。

1.确诊人数和疑似病例的下降,并不能说明病毒的传染力在下降:

在新型冠状病毒刚开始爆发的时候,全国的确诊人数和疑似病例都有很大幅度的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人不重视,认识不到这种疾病的危害性,还总是觉得疾病距离自己很远,依然不顾政府的呼吁,该聚会聚会、该不戴口罩还是不戴口罩。

我就不说普通人被传染了,这期间也有不少医院人员被感染,甚至也有一些人死于这种疾病。看到疫情这么严重,各个地区开始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不准聚会,出门必须戴口罩!即便是这样,依然还有人我行我素,不重视。虽然广大医院人员和政府都在尽力控制疫情,但是每天依然有不少人得这种疾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性太强了。

个人觉得,并不是病毒的传染性下降了,而是由于在全国人民的一致努力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人都被隔离,切断了传染源,这才使得疫情有了明显的控制。而且后来随着每个人对这种传染病的了解加深,很多人开始重视起来。

2.病毒的传染性下降是需要时间:

之所以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性没有下降,主要一个原因就是目前的防控措施依然严格,我们出行还都是受到限制的,最近一段时间之所以放宽了一些,主要是因为需要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尽快让每个人回到自己的岗位。但是要注意,这并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不采取防控措施,每个人依然需要注意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否则如果疾病再次死灰复燃,那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从传染病爆发到现在已经2个多月了,这个期间相对还是短的,它还来不及改变自己的结构,所以目前也谈不上它的传染性下降。我们需要明白一个事实,新型冠状病毒侵犯人体并不是为了杀死宿主,它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大规模的繁衍。只不过呢,由于这种病毒之前和人类接触的机会少,所以人类对于它还是不熟悉,猛一下被感染,大多数人还是不适应。



大家可能对这些话语不太理解,举个例子吧,就拿感冒来说,它每年都会有一个流行期,但是死于这种疾病的人不多见,因为人类和这种病毒共生了,它们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毒性了。我相信,随着我们和这种病毒接触的时间的增加,它的传染性和毒力都会下降的,人类战胜它们也就指日可待了!

最后小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力并没有明显的减弱,目前还是需要继续采取防控措施的。不过随着我们和病毒的接触时间的增加,以及特效药物和疫苗的出现,它的传染性和毒性都会下降。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医者良言


首先,病毒的传染力不是减弱,甚至可能随着病毒的变异变的更强。这个方面,科学家钟南山院士己经公开说过。

第二,病毒的传染力除了自身的毒性,还需要传播渠道,我们切断病毒的传播通道,也可少消灭病毒。

最后,杀死病毒只能是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药物(疫苗)等直接从源头杀死病毒,二是人类切断病毒向人类传播的通道。

全方位的看病毒传染性,在病毒疫苗没有成功研制之前,大家戴好口罩,减少聚集,共同打成新冠肺炎疫情歼灭战。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剪辑师训练营


我们不是医学科研人员,只能说一些理解。

假设一个场景说明:

有一队同型号全副武装的智能可裂生机器人准备进攻一个星系。

第一阶段,战争爆发阶段

面对全副武装的智能机器人,这个星系被进攻的第一个星球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打懵,只能向整个星系发出预警和求救,同时星球的生命开始不断反抗。

初期,星球生命毫无招架之力,面对智能机器人的进攻苦苦挣扎,损伤惨重,同一时刻,智能机器人裂生出更多的机器人开始超星域的其他星球蔓延,但毕竟是有距离的,智能机器人也不是无敌的,等机器人到了其他星球虽然也开始肆虐,但其他星球收到预警已经在收缩力量,躲避机器人,同时研究对敌策略。

第二阶段:战争升级阶段

在机器人进攻的初期阶段威力巨大,单个机器人就战力惊人,但星球生命在经历过一波考验过后同样开始适应并逐渐稳住情绪,同时不断与机器人相互攻击,虽然机器人战力无双,但总是有星球生命体能偶尔的反击并击溃机器人,其他星球因为面对的机器人较少,通过躲藏和集中力量,把机器人框定在有限的区域集中打歼灭战,消耗机器人力量。同时其他更偏远的和有余力的星球开始向第一个遭受攻击的星球派出增援。机器人主要力量暂时被围困在第一星球,双方处于胶着状态,战争升级。

第三阶段:战争胶着阶段

随着遭受机器人攻击的星球生命对机器人力量的适应,越来越多的生命体开始能够有效的反击,机器人的单体战斗力并没有下降,但参与战斗的星球生命体战斗力的增强开始让机器人的进攻越来越缓慢,机器人数量被不断压缩,由于机器人被限定在有限的区域无法到达更远的星球,使得星球生命体对机器人的围困措施越来越强,星球生命体怕机器人突破防线向无战斗经验的生命进攻,拼命阻拦,双方开始僵持。

第四阶段:战争落幕

星球环境开始朝机器人不利的方向发展,有限的区域内机器人数量越来越少,随着其裂生速度低于死亡速度,而星球生命的围困和进攻开始显出威力,机器人终将被整个星球所围杀,战争基本落幕!

因机器人单体战斗力惊人,在彻底消失以前对整个星系的威慑力依然存在,所以星系在一段期间还是保持高度警戒。

第五阶段:警钟长鸣

战争落幕以后星系开始总结经验,时刻保持警惕,应对可能的来自任何方向机器人的再次入侵……

(以上只是类比,有违和之处实属正常)


波澜碎风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至今已一月有余,在过去的时间里,新型冠状病毒已造成数万人感染,其中上千人不幸死亡,足见本次疫情的严重程度。但目前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都较前有明显的下降,那是不是说明病毒的传染性正逐渐降低呢?当然不是。


虽然我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总体处于下降趋势,但也只能说明我们目前防控措施是有效的,但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病毒传染性降低。相反,病毒的传染性仍强,比如我国近期医院和监狱爆发的聚集性发病和日本、韩国等国外感染人数的增加,所以,大家切不可掉以轻心,严格防控仍必不可少。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需要满足传染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或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和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目前人群普遍易感,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找出所有的感染者和最终的传染源,遗憾的是,两者都难以完成;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途径明确,我们可以通过切断传播途径(比如戴口罩、少聚集、少外出、避免接触传染源等)来达到减少感染病例的目的,这也是我国目前采取且行之有效的措施,所以大家一定要听从国家和政府安排,待在家、少走动、不添乱。


新型冠状病毒可防可治,病毒本身传染性强,并没有减弱趋势,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个人防护,减少自身感染的发生。如果大家来自疫区或曾到疫区旅居或接触过确诊人群,应如实上报,并做好居家隔离,一旦有发热等症状出现,应及时就医诊治,明确诊断,做出针对性治疗,对于改善预后很重要。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