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山西話為什麼和大部分北方方言不一樣?

琛爍羽霏


晉西南在西周時期就有許多諸侯國,是西周王朝推行官話的地區,而晉西南之外為眾多的戎狄遊牧部落所居,春秋時期陸續融入了晉國,所以除晉西南之外,山西各地的方言是由晉國語言和戎狄遊牧民語言融合而成的。現代晉語實為胡語,晉南地區的中原官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晉語,鳩佔鵲巢。


晉南小小揚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從中國各地方言的劃分來看,山西話與北方大部分地區的方言不是一個類別。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由於自然經濟的天然隔離性,漢族社會各地區發展產生了差異性,產生了漢語方言。


其中,中國北方絕大多數省份都屬於官話。

包括東三省,西北各省,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等省,甚至還包括四川雲南貴州等西南省份。

山西話是北方各省中唯一不屬於官話的方言。被稱作晉語。

主要分為太原話和呂梁話。

晉語最大的特點是保留了古老的入聲,還有連續複雜的變調。

山西話並不都是晉語。

山西西南部的運城地區,就屬於中原官話。與陝西方言極為接近。晉西南和晉中、晉北的人,基本無法溝通。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思維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山西的方言真的很複雜。我在四川上學的時候,有幾個山西老鄉,運城的,臨汾的,大同的,朔州的,太原的,等等。我們在一起,只用普通話交流。因為說自家方言溝通起來實在太費勁。說起來也是搞笑的。

有一次去太原,被太原話震撼了。我感覺太原話骨子裡就是生硬、剛猛,而且每句話必然以一個疑問性的升調結尾。彷彿要質疑一切!

單從質疑一切這一點來講,太原話與著名的錦州話恰有異曲同工之妙。


上將噯福斯


山西話跟其他北方方言事實上並沒有太大差別,把晉語區排除在官話區以外,這是不恰當的。晉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和成型地,說晉人不講官話,說晉地與其他諸夏語言不通,這是嚴重不符合事實的。其實晉語很好懂,華北平原的人跟黃土高原的人用方言交流,沒什麼明顯的障礙。最容易驗證這個問題的地方就是部隊,在部隊裡各地的人都有,學歷低不愛講普通話的人也有,中原人聽江淮人用方言打電話,一大半聽不懂,聽閩浙人打電話,一句都聽不懂,聽膠遼人打電話,能聽懂60%,聽山西人打電話,能聽懂90%以上,聽內蒙人打電話,也能聽懂個百分之八九十。

對華北人來說,山西、陝北、內蒙中西部,寧夏、蘭州這些地方,口音聽起來基本上都一個味,完全可以列為一個方言區,完全可以統稱為西北官話。當然了,華北地區靠近首都,口音接近普通話的地方,非傳統語音的地方,對方言的聽力不是太好,可能聽山東話都有點費勁。

通行版的方言分佈圖,可能是東北人或承德人制作的。因為東北人、承德人聽河南話、山東話都有點費勁,何況聽山西話。山西話雖然很多字詞的發音跟普通話差不多,但是比河南話還是要稍微難懂一點,如果河南話都聽不懂,那山西話就更聽不懂了。

山西話雖然也分成了很多片區,各片區口音不盡相同,彼此之間交流起來感覺有點障礙。但這個障礙只是初次或偶爾的交流,才會存在,交談的次數稍微一多,障礙就沒了。在省內,在山區,可能十里不同音,但所謂的不同音,不過是省內的感覺而已,對外省人來說,各片區幾乎都是一個味,聽不出差別。

其實,讓一個東北人到山西農村住上一陣子,用不了多久,也能聽懂山西話。不需要學,只要聽的多了,習慣了那個腔調,自然就聽的流暢了。山西話其實只是腔調特殊,具體的字詞發音,跟普通話還是非常接近的。但是讓東北人去浙江的金華、溫州居住,不管住多少年,在不學的情況下,到老也聽不懂當地的方言。吳語區的杭州話是半吳語半官話,上海話也不算太難懂,但是金華、溫州的純粹方言,那就太難懂了,想聽懂,必須要學。

在北方方言當中,最難懂的是江淮話,尤其是連雲港話,非常難懂,有外語的感覺。其次是膠遼話登連片,在魯西人聽起來,非常的不適應,總是聽的一頭霧水。江淮話、登連話那麼難懂,很多字詞的發音跟普通話相差很遠,都能列入官話,山西話大部分字詞發音跟普通話非常的接近,卻不能列入官話,這是存在主觀原因的。

官話區的劃分,不僅是晉語劃分的不準,冀魯話、膠遼話劃分的也不太準。冀魯官話的範圍沒那麼大,在古代或許是有的,但是現在沒有。河北中北部很多地方都受北京官話的影響,口音都越來越接近普通話,而濟南話的鄉土味還是一如既往。膠遼話分為青萊片和登連片,其實與其分成片,不如分成不同的官話區。萊州話跟青島話很像,但是跟萊山話差別很大,遼南話跟青島話也不一樣,差別明顯。登連話跟青萊話,根本不是一個腔調,劃成一種方言其實很勉強。青萊話確切說是齊語和登連話之間的一種過渡方言,兩者的特徵都有一些,濟南、青島人交流起來毫無障礙,但是威海、青島人交流起來,有點障礙,腔調上互不適應。

有的方言分佈圖把北京話劃歸了東北話,認為北京話是東北話的一個片區,這恐怕是一個嚴重的誤解。事實上,雖然北京話和東北話在字詞的發音上,都非常接近普通話,但是北京話跟東北話有本質的不同。北京話高端大氣,飽含官腔和市井腔,富有雅韻和藝術感,而東北話所有的是豪放直爽的鄉土氣息。北京話特有的京腔,是隻有長期人文薈萃的首都才能具備的。

總之,山西話是官話,是諸夏語言,這是客觀的情況。說浙江話不是官話,北方人聽不懂浙江話,這也是客觀情況。但是說山西話不是官話,說其他北方人聽不懂山西話,這就是主觀判斷了。


秦客逸民


山西話可以分四中語言,以太原話為中心的晉中口音,2以大同話代表的晉北口音,3以運城話為主的晉南口音,還有長治一帶的口音…如果仔細分還有呂梁話,晉西北口音等


Ws33786237


什麼叫山西話?根本不存在山西話。山西方言分中、北、南、西、東南幾大區,差異極大,各大區內差異也很大,山西本省人都聽不懂,何況外省人。沒有一種話能代表山西。


意雲聽雪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迄今為止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美稱。西河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遺址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了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為活動的主要地區。中國史前三大偉人堯、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內建都立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政權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統治區。周代,晉國由山西境內崛興,晉文公曾為春秋五霸之一。秦、漢、魏、晉時期,山西無論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南北朝時期,山西是北朝統治的中心地帶,而且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為都,之後的東魏、北齊也曾以晉陽(今太原)為“別都”、“陪都”,這對促進山西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認為是“龍興”之地,一直把山西作為唐帝國的腹髒地區,封太原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有唐一代,山西一直以其特殊的地位和發達的經濟、文化稱著於世。到五代十國,山西仍然對中國北方的政治、軍事形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宋遼時期,山西進一步繁榮,是中國北方經濟、文化的主要發達地區。元代,全國共11個行省,山西與山東、河北,並稱為元朝“腹地”,大同、平陽(今臨汾)、太原三城則成為黃河流域的著名都會。當時山西商業的發達、經濟的繁榮、文化的昌明,曾受到當時來中國旅行的意大利偉大旅行家馬可·波羅的盛讚。明代,山西的商業迅猛發展,曾領全國之先。特別是晉商十分活躍,威震海內外,其足跡東出日本,北抵沙俄。最著名的是山西票號,可謂中國金融之鼻祖。


老大爺123


山西是一個南北長,東西窄的地形,北方的大同和包頭方言相似,而南邊的運城方言和河南相似,中間的太原,忻州,朔州又稍有差異,正所謂百里不同音。其實細細數來,北方各地地方的方言都有差異,但是又均有相似之處,差異存在,但是不能說山西話和其他北方方言存在顯著不同。


狗子不狗


山西是多民族交融之地,胡人鮮卑等等民族都在山西河北有歷史,山西河北純漢族很少,因此說話更是五花八門,總之一句話內蒙古山西河北陝西一代,說話都差不了多少,榆林大同張家口說話一個味道。


錫伯鴻運


誰說不一樣,和陝西、內蒙等臨邊各省的部分地區,都一樣一樣的!比如:大同話和呼市的基本一樣,運城話和陝西口音很接近,陽泉平定和河北那邊也很像。


suib123456


地域所限,黃土高坡,七溝八梁,天然屏障,交流不便,溝通不暢,自成一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