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清朝后期丧失了好多土地,但它的疆域还是在历代王朝中算大的,这算对中国的贡献吗?

子冬


清朝到了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政治、经济、军事十分强大,开疆拓域,国土面积达了1316万平方公里,成为世界强国之一。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封建制度的式微,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清朝从嘉庆开始,逐渐由盛而衰,朝廷腐败滋生蔓延,内部矛盾日趋激化,社会动荡不断加剧。尤其到了慈禧时代,腐败达到无以复加之境,他们看不到西方的兴盛发达,而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国力江河日下,导致了鸦片战争,中国从此沦入了任人宰割的地步,二十九个不平条约,共丧35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是纵观历史,继汉唐以来,清朝仍然是一一个强大朝代,对西北部到巴尔喀什湖和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库页岛,南到西沙群岛,将割据一方的蒙古、新疆、西藏诸部,统一到清朝的一个个省份。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的世界大国格局最后确定。这当然是中国的贡献。至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时代的进步,至于清朝的腐败而灭亡是历代封建王朝最后结局,也是任政政权治理国家的前车之鉴。


陶然亭vlog


毛主席早有定论:是在1960年4月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毛主席利用休息时间找老舍谈的。中国网写是时间比较笼统,说是上世纪六十年初一次人大会议期间,毛主席利用休息时间找老舍谈的。

现在流传下的毛主席与老舍先生握手的照片是在1960年7月毛主席接见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的代表,与文章说的是在人大会议休息期间交谈不一致,所以在人大会议期间交谈可能当时没有拍照片。

总的来看,两文章从时间看比较相吻合,应该说的是同一件事情。

两文章都写了在场人,主席是和周总理、刘少奇等领导人一起跟老舍先生在休息室谈的。

两文章写的基本经过是一致的。毛主席拉着老舍先生说:“一起坐一坐,说说你们满族人。”于是,便都落坐,围成一个小圈圈,真的开始大聊满族人,而且兴致极高。毛泽东主讲,其他几位领导人频频插话。毛泽东一开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

但两文章具体说到康熙的三大贡献却有所不同。

人民网写的康熙三大贡献是:

1、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2、统一战线政策。满族进关时兵力只有5万多,加上家属也不过20万,以这样少的人口去统治那么一个大国,占领那么大领土,管理那么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发明了一个统一战线,先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后来又团结了汉族的上层人士。

3、康熙奖罚分明的用人制度。

中国网写的康熙三大贡献是:

1、维护统一和主权。

2、坚持统一战线政策。

3、重视科技学无止境。

两个版本写的康熙前两大贡献是一致的,只是第三项贡献有差异,这或许是回忆人的不同,而出现的差异。但目的则是非常明确,毛主席是高度评价满族的历史贡献,而且交谈中,周总理、刘少奇等领导人也是高度评价满族的历史贡献。

纵观近代对明清史了如指掌、运用自如的唯有毛主席。





十四阿哥郎春涛


其实,说清朝在疆域上的贡献大的“逻辑”是:认为民国的疆域是毫不费力的“继承”自清朝,(或者说,认为清朝把自己原有的领土让给了民国,民国白捡了便宜)。

但是,这些人忘了一个道理:本朝的疆域大小,是由本朝的实力决定的!一个连自己政权地位都保不住前朝,根本没有那么大的作用!

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每一朝代的疆域大小都不一样。新晋的朝代能控制多大的面积,是要看自己实力的。沙俄闹革命的时候,苏联红军不打败白匪,是不可能继承沙俄原有的领土的。

而且,满清贵族也不甘心就这么退出历史舞台,曾多次发动战争,想卷土重来。幸好,当时的革命军和北洋军阀已经强大完全有能力镇压他们叛乱。民国这才有了当时的疆域。

(升允)

例如:陕甘总督升允,在溥仪退位后,想带兵“进京勤王”,可是手下的士兵不给他玩命。而且,革命军也比他的叛军部队能打,这才被镇压下去。1913年,他策动蒙古勤王失败后,又去找洋人帮忙,投靠了日本人。。。

还有驻扎西安、荆州、武昌、福州等地的八旗军,也是想赴欧顽抗到底。结果,被革命军攻破满城,“所有满人,潜逃一空”。

所以,民国的疆域大小,是民国各路军阀和革命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不用把这个功劳记到清朝头上。

溥仪退位时,满清实际掌握在手里的省份不超过5个!

武昌起义后,清朝出于破鼓万人捶的地步,全国23个省,有18个发动了武装起义。而且,山东和直隶一带还是袁世凯说了算,控制在袁世凯的北洋军手里。

甚至,就算是北京城,满清都不能自己完全做主。因为,城里面还有洋人驻军!而且,最近的驻军距离紫禁城不到5公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个道理,满清是不会懂得。

在领土问题上,真正要感谢的话,应该是这两个人。

第一位,就是袁世凯。

他逼清帝退位,让大部分清廷遗老没了反叛的借口,省了很多事。而且,是他让清朝把“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这句话写进了退位诏书。在法理上,稳住了这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

当时,负责起草退位诏书的张謇起草完初稿后,给袁世凯等人来审核。袁世凯立即让其添了一句话“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袁世凯在随后的《大总统袁世凯命令》中再次强调了“五族共和”的理念。

等袁世凯当上总统以后,下令各省必须表态承认共和国体,不表态的就是反对!谁敢反对共和,马上出兵讨伐!各省在收到袁世凯命令后,马上都通电承认共和政体,并接受袁世凯政府的委任。这才有了中华民国的1000多万领土。也是因为袁世凯的强硬,当时才没有明着出现内部分裂。

而且,民国初年,英国在西藏搞入侵,沙俄还在内蒙搞分裂。也是袁世凯立场坚定,手段强硬,才没有让英俄得逞!这个功劳,清廷怎么也抢不走!

第二位,就是孙中山。

孙中山首先提出“五族共和”,放弃“驱逐鞑虏”的口号,为团结各民族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孙中山先生主动让总统位给袁世凯,避免了南北分裂。这一项功劳,清廷也抢不走的。

所以,不要谈清朝在疆域上的贡献了。我们现在能有这么大的疆域,都是自己靠实力拼来的结果!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我是夏目爱看书,清朝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奠定中国如今的版图。

清朝后期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丧失了很多的领土,在其鼎盛时期拥有1284,65万平方公里,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只剩下960万平方公里。960万平方公里已经远超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朝代,比如汉,晋朝只有600+万平方公里,北宋的时候只有283五万平方公里。清朝和明朝的鼎盛时期领土较为接近,但是清朝的土地还多150多万平方公里。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明清领土的变化吧,看看清朝是否在在领土上有贡献!

明清两朝地图对比

对比一下明清的领土,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两个版图的变化,我们会发现清朝的领土中将原先的蒙古,包括瓦剌部和鞑靼部的蒙古族,同时将新疆纳入版图。明朝永乐皇帝消灭越南胡朝,将交趾收归版图,并且设立交趾布政司进行管理,总领土达到1100万平方公里,之后的清朝也没有将交趾国收入版图。这样看来清朝对于中国如今版图的形成还是有重大意义的,清朝将蒙古和新疆收入版图的意义是巨大的,直接奠定了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

满清智取蒙古,恩威并施

蒙古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的察哈尔蒙古在皇太极是被大清征服,喀尔喀蒙古虽然没有被征服,但还是臣服于大清。少数民族最了解少数民族,所以说相对于满人来说汉人实在是太多了,于是满人就将蒙古人视为盟友,他们采取的方法是在让蒙古人招架不住。相对于大明朝的羁縻之策而言,清朝将这种方法用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由于大量的蒙古势力的加入,在清兵入关的时候才如此顺利,等到分享成果的时候,满人可以说是金银珠宝数之不尽的送给蒙古盟友。此时的满人也开始解决这个统治中的不稳定因素,先稳定人心,然后将察哈尔蒙古分为86旗,表面上是将给予他们满人的编制,其实从内部开始分裂。

蒙满之间的姻亲也是满清搞定蒙古坚持落实的方针,据不完全统计满蒙联姻公586次,入关之前32年内共计84次,入关之后的268年内中计502次,通过结亲的方式使得蒙古人开始被同化。同时清朝统治者对于蒙古人进行着“精神控制”,因为大量的蒙古人信奉黄教,于是统治者开始推崇黄教并且鼓励蒙古人出家当喇嘛,宗教势力最强大的时候三分之一的蒙古人都出家做喇嘛,这就使得蒙古人从蛮族开始被驯化。恩威并施,多重手段来分化蒙古族使得蒙古地区成功融入进大清的版块,这可是明成祖朱棣也没有做到的事情,也是清朝最大的功绩。

康雍乾,平定准噶尔收复新疆

《清史稿》载:“十二年,哈元生进新辟苗疆图志,以尹继善督云、贵,而复有黔苗之变。初,苗疆辟地二三千里,几当贵州全省之半,增营设汛,凡腹内郡县防兵大半移戍新疆。”

之前我提到了三个蒙古部落中的两个,最后一个就是漠西蒙古,如果我说准噶尔部的话或许大多数人就会很了解了。准噶尔部在统一漠西蒙古之后开始公然和康熙叫板,康熙皇帝直接御驾亲征,终于在乾隆时期将准噶尔叛乱彻底平定。乾隆皇帝将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是故土新归的意思。在两年之内乾隆皇帝又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此次战争的胜利直接导致新疆西部大量的部族包括:巴达克山,帕米尔等等纷纷表示臣服于清朝,直接确立了清朝在新疆的稳定统治。

综上所述: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在其末代签订大量丧权辱国的条约,并且割让了大量的土地。但是对于将新疆,蒙古等地纳入中国版图做出的贡献认识不可磨灭的。特别是在近代时候,左宗棠收复新疆仍然是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今的中国版图也是在清朝的版图上面建立的,所以说清朝确实为中国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是夏目爱看书,欢迎批评指正。


夏目爱看书


大清国对中国,确实是有功的,这个是客观事实,必须加以承认。

首先是东北,在清朝之前,历代王朝对东北的管理其实是很间接的,虽然我们说明朝设立了努尔干都司,但实际上与内地的交流往来极少极少,明朝直接掌控的,其实只是辽宁一省,而这也是秦汉以来汉人一直繁衍聚居之地。再往北,便是历史上渤海国东丹国以及生女真熟女真的聚集地了,他们长期是中原政权的藩属臣民,但基本上来往也就是送根人参跳个舞,然后朝廷给他们一个封号一些赏赐而已。

但清朝就不一样了,首先是清朝初期大批满洲人离开东北进入关中,他们日后大部分都不愿回东北,那么东北就腾空出来了,谁去住呢?起初清朝是封锁不许汉人去东北,但到中晚期,沙俄不断南下,侵占外东北大片领土,日本则从东南方向入侵,这样一来没辙了,清朝便只能允许汉人闯关东,大量河北人山东人进入东北——可以这样讲,今天的东北人,绝大多数跟八旗没一毛钱关系,都是山东河北人的后代。

其次是西北,中国历史上经营这里是花了很大力气的,远远大于之前讲的东北。从汉朝开始,就在这里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但这种控制也是很艰难的,因为一方面是北部蒙古草原之上游牧民族的挑战,譬如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以至蒙古,都曾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内给予中原王朝很大的压力。而另一方面则是来自西方波斯阿拉伯文明圈的挑战,这个相对要轻一些,主要发生在今天的阿富汗区域,唐朝与大食的怛罗斯遭遇战,便是一个例子。从历史上来看,在唐朝之前,中原文明在这一区域占据绝对优势。但自唐朝以后,伊斯兰势力的崛起,以及中原王朝本身的衰微,造成汉文化在这一带的步步退缩,尤其是唐末至北宋,几乎在西北没有军事存在。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清朝在西北花了很大的力气,康熙年间的噶尔丹叛乱,皇帝不惜三次御驾亲征,先后历经乌兰布通和昭莫多两场大战,终于平定了噶尔丹之叛乱。但随后策妄阿拉布坦又卷土重来,准噶尔再一次叛乱,这一次是年羹尧出手镇压。但随后,策妄阿拉布坦之子噶尔丹策零发动第三次叛乱,赖岳钟琪加以制服。到乾隆时,策妄阿拉布坦的外孙阿睦尔撒纳第四次叛乱,更与沙俄勾结,以永远臣服俄国为条件,要求俄国承认他为厄鲁特总汗。在被清军击败之后,最后投奔俄国的西伯利亚总督,因天花死在了俄国。

可以这样讲,清朝对中国疆域的最大贡献,就是在西北和东北,尽管丢了不少,如外东北和西北如李白出生地碎叶、西北地区原最大湖泊巴尔喀什湖等等都不再是中国领土,但毕竟保住了东北和西北的主要部分。

地图炮喜欢说某某地方某某年以前是咱的,这个其实是很可笑的。按你们这种论调,希腊人可以说伊朗以前是我的,因为当年亚历山大征服过这里;意大利人可以说北部非洲全是俺的,因为打罗马帝国时代起这里就是罗马领土。伊朗人也可以说伊拉克和埃及都是我的,因为波斯帝国那会确实是的。这样的历史逻辑,只会给自己增加烦恼,而在别人看来就有点智商欠费的感觉。

实际上,一个政权,能得到国民好评,唯一的评价标准,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好不好,有能力的人能不能得到公平的机会?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疆域,19-20世纪之交的俄国,总面积2288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6,你说它牛不牛?但是它的政治腐败、经济衰退,人民生活水平一日不如一日,等待它的,便只有毁灭!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从来就是如此,没有例外。而你身为一个普通老百姓,难道愿意生活在这样的“强盛大国“?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这个问题容易招仇恨,就像明星沾上“吸毒”二字基本凉凉一样,“清朝”二字已经基本可以被骂得体无完肤了,谈所谓的领土贡献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问题是清朝在所有专制王朝中的贡献确实是最大的,其对今日我国领土的奠定作用毋庸置疑。

今天的某些砖家叫兽,为了达到割裂中华文明进而否认我们领土正当性的目的,对元朝和清朝这样的少数民族大一统王朝进行无所不用其极的抹黑和污蔑,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听着甚是过瘾,令人拍案叫绝。

但问题是如果不承认蒙古和东北自古以来属于中原王朝,那就意味着所谓的汉家正统王朝,其疆域面积不过长城而已。所以为了凸显汉家王朝的正统性,它们又不得不承认这些少数民族王朝是汉家王朝内部的迭代,即少数民族叛乱最终越俎代庖。

在难以自圆其说的情况下,这些砖家叫兽又抛出了振聋发聩的“实力奠定说”,即历朝历代的领土面积大小全靠本朝统治者南征北战的开拓,和前朝没有关系。

比如今日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全部都是解放军叔叔一寸一寸打下来的,这和清朝没有一毛钱关系。

但问题同样很尖锐,那就是某岛没有解放军,为何也在我们的领土之中?按照这样的理论,没有解放军驻扎的菲律宾甚至美国都应该是我们的领土,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所以,遭到无情群嘲的砖家叫兽们不得不回到现实,并再度炮制出所谓的“领土历朝奠定论”,即勉强承认了少数民族王朝,尤其是清朝在领土奠定方面的历史功绩。但前提是清朝奠定的所谓领土,大部分都是拾人牙慧,是站在前朝的肩膀上捡现成的。

比如新疆最早是西汉在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时期纳入我国版图的,西藏是1248年“凉州会盟”时成为中原王朝一部分的。

听起来没毛病啊,毕竟“自古以来”我们也经常说,但问题是像巴勒斯坦这样的地区,最早属于犹太人,犹太人被赶走后,又被阿拉伯人占据了2000多年,那么这块土地的“地主”到底是谁?

如果说清朝的所谓开拓和整合没有任何意义,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也曾统治中亚,为何不去声索呢?

所以这样胡搅蛮缠的脑残历史砖家叫兽见多了,真的会影响智商。

为何清朝领土贡献大,在静夜史看来那是因为清朝打下来的是“领土”,而不是“疆域”。

很多人不愿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即清朝已经和明朝之前的所有王朝有了本质的不同。明朝之前,大航海时代尚未到来,世界各自孤立,中原王朝在东亚乃至亚洲一家独大,其疆域扩张或收缩完全取决于中原王朝的实力变化。

但15世纪大航海时代到来以后,随着美洲的发现,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在这样的情况下,近代意义上的国际法律也开始逐步形成并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清朝就是一只脚迈入近代的王朝。

1648年,随着欧洲一系列宗教战争的结束,《威斯特法利亚和约》横空出世。作为第一个国际法,也标志着基于威斯特伐利亚主权概念的现代国际体系的开始。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从这一条约之后的所有国家,开拓的土地都将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这是所谓的“领土”,有真正的主权。随后不管政权盛衰或者更迭,其边界都是有效的,单方面的破坏都是违法。

所以,清朝和沙俄等国签订的包括《尼布楚条约》在内的一系列边界条约都有国际法效力,后期沙俄趁清朝国力盛极而衰时夺走外东北和外西北广大区域,也是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边界条约确定的。

到1911年清朝灭亡前夕,虽然清朝实际控制的区域不过内地几省,甚至像某些砖家叫兽所说的只剩下小小的紫禁城,但国际社会承认的国土面积仍然高达1100多万平方公里。

其后从清朝到民国再到共和国的更迭已经不是所谓的王朝迭代了,而是政府的替换,其领土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

所以,今天的我们才能拿清朝时期签订的边界条约进行领土声索,因为清朝确定的每一寸边界,都有法可依,这也是清朝奠定我国领土的根本意义。

作为少数民族王朝,清朝在统治蒙古等少数民族区域具有无与伦比的巨大优势,这是清朝中前期能够将领土面积扩张到1316万平方公里的根源所在,而因为在东亚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领土整合,这使得即便近代以来不断丧权失地,但仍然保留了巨大的国土面积。

可笑的是,直到今天,依然有所谓的砖家叫兽,鼓吹“满清误我300年”,真是可笑可悲!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算了吧,鼎盛时期的唐朝和元朝的版图不比清朝小,而且比清朝大多了,清朝不是最大的

▲大唐帝国版图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一共在位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

大唐王朝中国疆土空前扩大,最西曾经到达过咸海之滨,最北曾包括西伯利亚,最东一度拥有萨哈林岛(库页岛)和朝鲜半岛的大部分,最南覆盖今越南中部、北部。极盛版图面积约2307万平方公里。

▲元帝国版图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元朝版图南到南海诸岛,东到今天的韩国,北部的岭北行省到北冰洋。这还不算完,元朝还有四大汗国,一般说是四大诸王,如果算上这四大汗国,那版图面积有3300多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面积最大的王朝。

再来说说清朝

▲大清帝国版图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清朝的版图面积最大时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但由于经常有内乱,国内不是很稳定。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打开国门,开始割地赔款,签订各类不平等条约,随着割让出去的土地越来越多,清朝的版图也在缩减,但直到1912年宣统帝退位时,领土面积仍有1000多万平方公里,之后民国时期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字,但由于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一系列战争后,到新中国建立,领土面积就只有960多万平方公里了。

所以清朝的版图不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只是清朝的版图奠定了民国,新中国的领土基础。


虚伪者星空


清朝丧失的领土,基本上都是他后来自己开拓的边疆,并没有改变传统中原王朝的十八省。

剩下的土地仍然是空前庞大的,仍然为中国现代国家的基本格局做出了极其突出的贡献。

请看上面的对比地图,清朝和前代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

灰色部分,就是明朝时期中国的疆域范围,主要就是两京、十三布政使司,这十五个地方行政单元后来发展为清朝的十八省。

很显然,我们今天的很多地方,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青海、西藏、新疆等边疆,都不在明朝的疆域范围内。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没有清朝,中国远远达不到960万平方公里的原因。

如果从明朝直接过渡到民国,这简直是灾难性的后果。

即便清朝割让了领土,但大部分都是在东北、西北这些地区,再加上香港、台湾,总体上并没有改变其庞大的规模。

所以,普遍承认现代中国的格局是由清朝所缔造的。

建国初期,无论是毛主席,还是周总理,都高度评价清朝对于中国历史的贡献,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举例来说,周总理在1957年8月出席全国民族工作座谈会时,当场做了一个名叫《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的报告。

周总理直接指出:清朝以前,不管是明、宋、唐、汉各朝,都没有清朝那样统一。

这样的视野和胸襟,正是对历史的深刻把握的体现。

总而言之,清朝的贡献是一个客观事实,这是不会被改变的。


HuiNanHistory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有过辉煌也有过屈辱,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两百多年来经历了太多事,至今后人都对此褒贬不一。

有人说清朝是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大的污点,但问题还是要看全面,其实清朝在各个方面对于我国的贡献也是较大的,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现代奠定了基础。

说起清朝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1840年开始的屈辱史,但毕竟是一个王朝,其对于我国的人口,文化,民族融合以及最重要的领土都有突出的贡献。

清朝是从一个小部落逐步发展而来的,从入关之后就开始了扩张,并且在事实上奠定了我国今日的版图。

领土开拓分秒必争

在清朝的时候领土开拓比起前朝更加的艰难,因为北方崛起了一个强大的邻居“沙俄”这个邻居也对于领土有天生的爱好。

并且因为纬度较高,一直都在致力于寻找温暖出海口,这也是沙俄不断向南扩张的动力源泉。

所以,清朝发动的雅克萨之战,将沙俄逐出黑龙江;以及收复喀尔喀蒙古,击败准噶尔汗国,事实上,清朝一直在和沙俄争夺西伯利亚南部以及蒙古部落的地盘。

清朝前期的进取有效的扼制了沙俄向南扩张,并且通过了条约来稳定边境线,如果清朝没有那么及时的扩张,等待沙俄南下,整个蒙古都成为沙俄领地的时候,那么清朝也将会与沙俄直接短兵相接。

而前期的清朝短兵相接可能还可以维持,可到了清朝末期,朝纲崩坏的时候对于清朝也极为不利。

而到了清朝的衰落时期,清朝的疆域开始遭受列强的啃噬,领土也开始不断丢失。

因为外族的不断侵入,清朝的疆域也在不断缩小,但因为清朝前期不断开拓,所以在后期即使不断的割地,清朝版图的主体也得到了保全。

并且这时候随着二次工业革命,列强们的扩张方向也到了深入控制,并不再一味追求占领领土,这种控制虽然加深了清朝的民族危机,但是客观上保全了清朝的版图。

所以,到了辛亥革命爆发时,清朝的疆域仍然高达1100万平方公里,这些土地被国际承认,被民国继承,从那时继承的版图也成为了今日版图的重要依据。


三书青史


从客观上来说,这算是一种贡献。清朝后期在东北西北丧失了150万平方千米左右的国土,确实是令国人叹息。但清朝奠定现代中国版图的历史功绩依旧不可否认,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发展也有一定的客观促进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