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西汉收服统治西域经历了多长时间,哪位将军功劳最大?

非想


西汉与匈奴的战争,自汉朝建立之初也就是公元前201年至汉元帝刘奭公元前36年,历经一百余年。

西汉抗击匈奴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汉高祖白登之战被俘后的和亲阶段。后经过文帝刘恒、景帝刘启至武帝刘彻初。使西汉获得巩固政权和进行战略反击准备的时间。

第二阶段是汉武帝刘彻放弃和亲和防御战略,对匈奴实施战略反击。

代表大将卫青、李息。

公元前127年,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率部出云中沿黄河西进,对河套地区匈奴楼烦王、白羊王部实施远程迂回奔袭,一举收复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使匈奴失去水草肥美、对其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的河套地区。

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率将军公孙敖等六将军共10万骑两次出定襄击匈奴,打击了单于主力,前后斩获1.9万人。此后,匈奴单于将主力转移至大漠以北。

此番征战,卫青为首的诸将收复河套地区直至今蒙古国内南戈壁省。今甘肃武威、张掖、酒泉地区尚未收回。

武帝于四年春令卫青和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发起漠北之战卫青率部出定襄。北进千余至漠北,击败单于军追击至阗颜山。霍去病率部出代郡 2000里,至漠北遇左贤王追至狼居胥山大胜而归。此后匈奴远遁西域,漠南地区再无战事。

第三阶段汉宣帝刘洵以祁连将军田广明等五将军和校尉常惠监乌孙兵,六路击匈奴。匈奴避战远遁,人畜死亡不计其数。

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西汉设西域都护府,完全控制了西域。

公元前36年汉西域副校尉陈汤矫诏发西城诸国兵及屯田吏士4万人分两路攻杀郅支单于,汉军一直打到咸海灭北匈奴从而结束西汉与匈奴的百年大战。

军事上讲卫青、霍去病战功旗鼓相当,按照收复地域相比卫青功劳较大。

除此之外在外交领域也有一人功劳堪比军功,甚至说在对抗匈奴国家层面上意义非凡。此人就是张骞。

汉帝国从反击匈奴的战略出发,想和月氏缔结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想让月氏王国在汉军出击匈奴的时候,能够在匈奴的背后捅上一刀。公元前138年张骞带领他的出使团队从首都长安出发,一路向西深入他们毫无所知的、充满险恶死亡的西北蛮荒之地。但是,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们。他们一行人才出河西走廊,进入匈奴的势力范围,就被匈奴的边防巡逻军捉住。张骞他们虽然被强行留在了匈奴,不过心里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一心想着要逃出匈奴,寻找月氏。就这样,张骞一行在匈奴待了十年。公元前129年张骞等终于等到了逃跑的机会,他们一路先逃到了大宛国(乌兹别克斯坦),大宛人把他们转送到康居王国(哈萨克斯坦),康居人把他们送到了目的地月氏王国。此一时彼一时,现今的月氏王国和平、安宁,而且十分富裕。现在的月氏国王是当年被匈奴打败的国王的孙子,对祖父没有太多的感情,更不想破坏现今月氏的安静、祥和。所以断然拒绝了张骞们的提议,不同意出兵。

张骞失望而返,但是令他感到绝望的事随之而来。在返回的途中他们第二次被匈奴捉住。这次匈奴同样没有杀了他们,而是让他们娶妻生子。匈奴想让张骞就此呆在匈奴别跑了,可是张骞心里朝思暮想的只有他的祖国——大汉。于是,公元前126年,张骞抛弃妻子,一路向大汉的方向猛逃。张骞在前面猛跑,他的匈奴妻子及孩子在后面猛追,妻子和孩子的后面是匈奴的骑兵也在猛追。在汉、匈的交界处张骞的妻子追上了张骞可匈奴的追兵也追上了张骞,经过一番争斗,张骞只抢到了一个儿子,他的另外一个儿子和妻子被匈奴追兵抓到带回匈奴,从此天各一方,永远诀别。

张骞出使时其使团有100余人,十二年后,当他历经艰辛回到长安的时候,他的使团只剩下他和他仆人一共两个人。

公元前121年,匈奴的浑邪王投降了汉朝,浑邪王所属的河西走廊也成为汉朝的领土,这使得汉朝与西域直接接壤。张骞适时的向皇帝提出了跟乌孙(吉尔吉斯斯坦)王国建立战略同盟的外交政策。乌孙王国原来在河西走廊西部,跟月氏王国比邻而居,后来被月氏王国所驱逐,向西迁徙到了中亚巴尔克什湖东南,是一个横跨伊犁河的大国。张骞以一个外交家的眼光看出,强大的乌孙比月氏更能伤害匈奴,如果和乌孙结成战略同盟就等于砍断了匈奴的右手。

公元前116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的目的地是乌孙王国。张骞吸取了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教训,平安到达乌孙。向乌孙国王提出了联汉抗匈的战略合作计划,可是乌孙的反应很冷淡,原因有二。第一:乌孙根本不可能仅仅通过张骞一张嘴就相信汉的强大,在无法衡量到底是汉朝强大还是匈奴强大的时候,他无法做出决定。第二:其实乌孙还是宁肯相信匈奴要比汉朝强大一点,因此他们害怕匈奴以后会报复。

张骞竭尽所能的斡旋一年有余,乌孙还是肯明确态度,张骞只能失望而归。不过他在返还的途中做了两件事:一是把他的步数分别派往西域的其他国家,宣扬大汉的声威。二是邀请乌孙王国派出使节和他一同动身回国,到大汉友好访问。

公元前114年张骞病逝,汉朝最杰出的外交家陨落。张骞虽然走了,但是他派出去到西域宣扬大汉声威的下属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汉朝的声誉在西域各国明显提高。特别是乌孙王国的使者来到了长安之后,对于汉朝的富饶与强大感到十分惊恐,回去后乌孙王国立即与汉朝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是乌孙还是不同意攻打匈奴,他们害怕匈奴报复。为了打消乌孙的顾虑公元前105年汉朝决定将公主刘细君嫁给乌孙国王昆莫,从此后乌孙就是大汉的女婿国,谁敢欺负你看我不揍扁他。匈奴一看汉朝又开始玩和亲的伎俩,马上东施效颦,也嫁了一位匈奴公主到乌孙。这样乌孙不但是汉朝的女婿国,同时也是匈奴的女婿国,汉、匈争霸乌孙得利。但是乌孙等西域各国已经从匈奴嫁公主这件事中,看出了匈奴汗国现在已经是外强中干,匈奴在西域的影响力日渐消亡。





刺猬的vlog


从公元前139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开始算起,到公元前60年,汉宣帝诏令设置西域都护为止,共计79年时间,是西汉政府从最初对西域的不了解到逐渐熟悉、再到联合西域、经略西域的整个过程。与此同时,这个过程也是西汉与匈奴不断战争与磨合的过程,西汉王朝在此期间经历了由盛转衰再复兴的过程,而匈奴则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衰退,直至分裂,西域各国则不断游走在两个大国之间,左右摇摆,一直持续到西域都护设置之后也没有停止。

第一阶段:张骞的出使

张骞出使西域算是西汉政府对西域的了解“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对匈奴战略转变的重要一步。在此之前,西汉政府对西域的认识大概还停留在“西方存在一些国家,饱受匈奴欺凌,甚至被匈奴驱逐”这个阶段。所以,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联合对抗、打击匈奴的帮手。

公元前139年,即汉武帝刘彻刚刚即位不到两年以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不过,张骞此行并不顺利,他的一百多人小分队在匈奴人堂邑父的向导下从长安出发,刚到河西走廊,便被匈奴人擒获,送去了匈奴王庭。结果,这一呆就是十年,在此期间,匈奴人也曾劝说张骞彻底屈服,还给张骞娶妻生子的机会,不过,张骞始终都没有忘却他此行的任务。

公元前129年的一天,张骞趁匈奴人不备,带领身边的随从逃出了匈奴的控制区。随后,他出使了焉耆、库车、疏勒、大宛、康居、大月氏等西域各国。然而,西域诸国对大汉还都只是一知半解,他们既不知道汉朝的强大与富庶,也不想因此而得罪匈奴。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匈奴更近,大汉太远,张骞的三寸之舌也不过是一面之辞而已。

原本张骞寄予厚望的大月氏,也因为非常满意西迁的新国土,不愿再回到故土——河西走廊以西地带了。张骞虽然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时间,但始终未能说服月氏人。随后,张骞又去了一趟大夏国的蓝氏城,便踏上了归程。返程途中,张骞又去了莎车、于阗、鄯善等国,情形都大同小异。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本以为走羌人区可以避开匈奴人的堵截,却不曾想,此时的羌人区已经成为了匈奴的势力范围,结果他又被扣留了一年多才因为匈奴内乱而逃离,直到公元前126年,才最终返回都城长安。

此行13年,百余人去,归来仅剩张骞与堂邑父两人而已。不过,虽然未能达成与西域各国的联盟,但是却实现了对西域的深入了解,也将大汉介绍给了西域诸国,为后来双方的合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随后,大汉与匈奴之间的形势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重挫匈奴,将匈奴人驱逐出河西走廊。随即,西汉政府在河西地区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通道。

所以,七年后,即公元前119年,张骞又一次踏上了出使西域的道路,此行因为没有了匈奴的阻隔,进展非常顺利,不但为西域诸国送去了金银财帛,还带回了众多想一探大汉朝究竟的各国使节,让他们可以一览汉王朝之强大。

从此以后,汉王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变得壮大了起来。

第二阶段:战争与和亲

随着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各国与汉朝交往也越来越密切。西域强国乌孙也在此时,跟汉朝建立起了较为友好的关系,不过此举却招来了西迁的匈奴的不满,他们扬言要攻打乌孙。乌孙昆莫猎骄靡希望借助汉朝的力量,便向汉武帝提出了和亲的请求。

公元前105年,第一位和亲公主刘细君下嫁猎骄靡。不过,此时的猎骄靡,已经年老体衰,他很快便向细君公主提出,希望在他死后她可以改嫁其孙军须靡。满怀怨怼的细君公主,改嫁军须靡不到两年便去世了。随后,汉武帝又派宗室之女刘解忧代替细君公主成为新的和亲公主,继续维系大汉与乌孙的关系,乌孙后来也成为了大汉在西域最重要的一股助力。

与此同时,这段时间,随着汉武帝对西域的了解,他也开始有了更多的想法,比如大宛的“天马”(后世称为汉血宝马)便非常的吸引他。

于是,他委派使者前往买马,结果,大宛国王认为山高路远,不卖也不能有什么后果。结果,言语之间,汉使与大宛国王有此过激,虽然没有当场大动干戈,但还是在使者将出大宛国境之时,被国王派来的人杀害了。

于是,公元前104年,有了大汉朝对西域国家的第一次大规模用兵。

领兵者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后马数万人之多。结果,因后勤保障不足,又没有得到西域各小国的助力,这一次出兵,刚到大宛的郁成城,便因为攻城不利、死伤惨重撤军了。紧接着,为了挣回面子,汉朝政府又发动了第二次对大宛的战争,这一次,李广利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不但兵力达到了六万,还有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和骆驼也都达到了一万以上,可想而知,此次出征连士兵带后勤补给人员,队伍有多么壮大。汉军所到之处,小国争相开城送粮,大宛人也在都城被围四十余天后,主动杀死了他们的国王,献出了汗血宝马。


在这段时间里,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明显更为密切,西汉在西域的影响力和威慑力也达到了第一个巅峰。

第三阶段:大汉的中兴与西域的臣服

后来,随着西汉与匈奴双方因长期的战争而带来的国力倒退,两国之间的关系开始进入到一个相对缓和的状态。西域与大汉的关系也进入到一个相对微妙的阶段,亲匈派与亲汉派都有各自发展的空间。而西汉也因为国策向“休养生息”转变,无暇顾及西域的“内部斗争”了。

直到,昭宣中兴后,西汉国力实现复兴,对匈奴优势地位越来越明显,大汉在西域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汉使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甚至于,往往汉使在西域亮出大汉符节,便可以发号司令,调动兵马。西汉的外交已经从汉初的“被迫和亲”转变成为了“单车使者斩名王,定属国于万里之外”式的强势外交。

公元前77年,受昭出使大宛的汉使傅介子,听说龟兹国正在招待匈奴使者,当即改道前往,直接当着龟兹国王的面,诛杀了匈奴使者。随后不久,傅介子又在一次出使楼兰之时,当场斩杀了亲匈奴的楼兰国王。

公元前65年,冯奉世奉命出使西域时听说莎车国人杀害了亲汉的莎车王万年,并杀害了汉使奚充国,倒向了匈奴。他当机立断,拿出汉朝符节,调动西域周边各属国共计一万五千兵马,合力攻打莎车国,一举破城,为莎车重新换了一位国王。


可见,虽然这时候的西域诸国还是会有倒向匈奴的国家,但是汉朝的影响力已经远非昔日可比了。所以,为了更好地管理西域,公元前60年,位于乌垒城(轮台县境内)的西域都护府正式成立了,西汉也可以更加名正言顺地参与管理西域诸属国的内政了。

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的祭天大礼上,“蛮夷君长王、侯迎者数万人”来朝贺,匈奴单于呼韩邪亦位列其中,只称藩臣不呼名,其尊敬之情可见一般。

水言水语

在西汉收服西域的这几十年里,与其说选出一个功劳最大的将军,不如说看看当时国力的发展,只有一个国家真正强大了,才有后世难以企及的强势外交,单凭一时兵力之征服,是不可能带来永久臣服的。


水一白聊历史


导语

西汉收复西域的历程可以说是西汉与匈奴的斗争史。是一段持续长久的严峻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较量。

作为第二个大一统的汉朝,几乎是历经了近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击败了漠北强悍的挑战者,以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完成了西域的统一大业!

匈奴的崛起

对汉王朝统一大业威胁最大的就是来自北方的匈奴。匈奴是最先称雄北亚、中亚的游牧民族,也是最先将骑术发扬光大的亚洲民族。

匈奴大约与西汉同时建国,其王称作单于,王后称为阈氏。

匈奴最厉害的战术是“鸣镝”。冒顿单于杀父自立便是缘于“鸣镝”。冒顿在训练士兵时要求必须向他鸣镝的方向万箭齐发,第一次射向他的坐骑,第二次射向了他的爱妃,第三次射向他的父亲!凡是没有按他的方向射箭或者犹豫的都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凶狠毒辣的冒顿单于,东灭东胡,西北灭月氏,统一大漠南北,对汉王朝虎视眈眈!

以求和为主的西汉初期

可以说在汉武帝之前,一来国家没有实力与匈奴抗衡,二来刘邦以后的皇帝确实没有能力与经历来对付匈奴。

  • 拉拢联盟抗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为了增加对抗匈奴的胜算,汉武帝派出张骞出使西域,结盟与匈奴有仇的月氏,以便东西同时对匈奴发起攻击。然后这一策略并为获得实施,因为已经西迁阿姆河流域的月氏早已没了复仇之心。但是张骞的西行,带来了丰富的情报信息,助力刘彻的反攻计划。
  • 和亲,巩固联盟。西域唯一敢于匈奴对抗的是乌孙。先后有江都公主细君、解忧公主远嫁至乌孙,维护汉朝与乌孙的结盟。特别是解忧公主更是三嫁乌孙军须靡、翁归靡、泥靡,近40余年。和亲一方面在于沟通联盟间的政治稳定,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汉文化的辐射,为西域诸国融入主流文化做好了铺垫。

强大国力支撑大汉统一西域

军事力量是国家统一的坚实后盾。先是汉武帝派出赵破奴、王恢攻破楼兰和车师,为西汉打通通往西域的大门;再是大将军李广利十万大军攻破大宛,迫使大宛贵族杀掉了亲匈奴的国王毋寡。

战场上的胜利,壮大了国威,树立了大汉王朝的大国形象,为汉王朝统一西域奠定了政治基础。

西征将军陈汤可谓是猛将中的猛将,他所领导的中亚远征,击杀北匈奴郅支单于,大败罗马雇佣军,将西汉时期的军事辉煌推向顶峰!是可以和霍去病比肩,而令李广、卫青相对逊色的英雄!

不断的军事攻击,使得匈奴四分五裂,至西汉末年出现了五单于争国的形势。

公元前59年,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汉对西域的主权正式开始。西汉设立军政长官,负责保护西域三十六国的安全。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汉王朝经历近百年的发展实现了更大的统一!也实现了当初刘邦的“威加海内!”


活着就是一种情怀


我来回答。当然是安远候,会稽人郑吉。非他莫属。

元狩元年,由于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第一次从张骞口中知道西北还有西域还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西域中国新疆以及阿富汉等地,那时候西域的环境很美,大河奔流,水草茂美,不像现在这样干汗),于是,打通河西走廊,与西域诸国通商成为了武帝的梦。大将军卫青因为淮南王刘安叛乱而不能远征,汉武帝选中了骠骑将军霍去病,历史选中了霍去病,霍去病也牢牢地把握住了这段历史!元狩2年,19岁的霍去病两次征战河西走廊,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迫使浑邪王率4万部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

武帝太初元年,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再击西域,西汉的把疆土扩大到敦煌以东。虽然经李广利,李陵数次对西域征战,但武帝时西汉并没有收服并统治西域。

直到公元前68年秋,西汉宣帝决定攻打西域国车师,命侍郎郑吉率领3万人以及渠犁屯田驻兵1500余人征讨,一举收服了车师国,车师王率众降汉。郑吉因为战功被晋升为卫司马,并担任护鄯善以西南道使者,这是西汉第一次在西域设置使者校尉,也是华夏政权第一次染指西域。

公元前60年九月,西汉在乌垒城(现今轮台县这),设置了西域都护府,郑吉是历史上第一任都护,封安远候。因此郑吉是西汉统治西域第一人。

综上,西汉从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开始打通河西走廊,到神爵2年设置西域都府(公元前6o年)共用了大概用了62年时间。打通河西走廊,霍去病功劳最大,收服统治西域,郑洁功劳最大。




一个智者而己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美丽,雪白的天山,神奇的昆仑山,蜿蜒的祁连山,无不尽放他的妖娆。它神奇。每一片土地,都有数不清的历史与故事,它庄严,屹立在亚洲的中部,它神圣,每一寸土地都洒满我们中华人民的鲜血。

两千年前的汉朝,我们的先祖就在这一片土地上挥洒热血,建功立业。将它并入汉朝。使得他永远成了我们民族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西域风情

很多人知道,早在汉朝,我们就有张骞通西域,并且我们也对西域进行统治,却不知道,这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们对西域的收服过程,看看在这一个过程中,哪些些人立下赫赫战功。

一、无心插柳

说起西域,就不得不提匈奴。强盛的匈奴,是大汉心中的痛。当年,汉高祖刘邦在平城白登山被围困七天七夜。汉人没齿难忘。

当然,在这之前,还有两个民族也对匈奴恨之入骨。一个,是东胡。被冒顿单于打的四散逃亡。另外一个,是月氏。月氏在匈奴的西部。被冒顿单于击败,月氏国王的头颅也被匈奴老上单于砍下,作为酒器。月氏人被迫西迁,来到西域。

斗转星移,几十年后,刘邦的曾孙汉武帝刘彻即位。刘彻雄心勃勃,一心想击败匈奴,为曾祖父报仇雪耻。从匈奴投降汉朝的降卒中听到月氏国的事情。于是,汉武帝决心派遣使节,联系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张骞通西域

二、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39年,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从长安出发了。目标是西域的大月氏。为首的是张骞。

张骞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还被匈奴人俘虏了十多年。终于逃出匈奴人的控制,到达大宛。大宛国君盛情接待,并派遣人送他到康居。康居王派人送张骞前往大月氏。但是月氏国生活安逸,已经没有向匈奴报仇的雄心壮志。张骞此行并没有如愿。张骞返回汉朝。

张骞通西域,史称“张骞凿空”,使人了解到,西边还有如此广阔的天地。增强人们沟通西域的兴趣。

三、河西大捷

张骞第一次同西域之时。虽然带来了西域的很多的信息。并且说明给汉带来了和西域交流的愿望。但是汉和西域之间,被茫茫的青藏高原和强大的匈奴阻隔。交通极为不便。

而且西域被匈奴控制,不可能真心臣服汉朝。

汉朝想要和西域取得进一步联系,就必须削弱匈奴,打通与西域交流的通道——河西走廊。


在张骞第一次通西域这段时间,于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131年,汉匈之间爆发马邑之战。持续四十多年的汉匈战争拉开序幕。

公元前127年,卫青出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公元前124年,卫青大规模出击匈奴。长途奔袭,进入漠南,俘虏一万多人。

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长安。向汉武帝说明西域的富庶。于是,汉武帝决定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解决汉朝西部的威胁。

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自古称为 河西,又称河西走廊。它为内地至西域的通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时它仍在匈奴 的控制之下,对汉朝的侧翼构成威胁。汉廷为了打通通西域的道路和巩固西部地区,遂决定展开河西之役,为此,组织强大的骑兵部队,委派青年将领霍去病出征河西匈奴军。

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两次派遣霍去病进击河西走廊 的匈奴。霍去病长途奔袭,在祁连山与合黎山 之间的黑河(今弱水上游)流域与河西匈奴主力展开决战,杀敌3万余人,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地区。并且在河西走廊设郡进行统治。并且打通 了汉通西域的道路,

元狩二年(前121年)浑邪王降,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分置张掖、敦煌郡。——《汉书·武帝本纪》。

四、争夺西域

河西大捷之后,张骞又再次前往乌孙国,也是想劝说乌孙夹击匈奴。但是也没有成功。不过张骞这次带了很多使者。分别访问了西域的其他国家。也让他们知道大汉的声威。还带来很多西域的物产。这进一步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交流的愿望。

同时,强大的匈奴仍然威胁汉朝的北疆。控制西域。

于是,汉朝一边继续打击匈奴,一边派使节前往西域。加强与西域的往来。

公元119年,汉武帝集中10万大军,由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深入漠北,寻歼灭匈奴主力。这次,匈奴主力遭到沉重打击。匈奴王远遁。至此,匈奴对西汉北边的威胁基本消除,漠南无王廷。

是後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乌维单于立三年,汉已灭南越,遣故太仆贺将万五千骑出九原二千馀里,至浮苴井而还,不见匈奴一人。汉又遣故从骠侯赵破奴万馀骑出令居数千里,至匈河水而还,亦不见匈奴一人。——《史记.匈奴列传》

汉朝北边的祸患基本消除。但是汉朝与匈奴对西域的争夺方兴未艾。

起初,西域诸国认为汉朝距离遥远,而匈奴近在咫尺。所以对汉朝的使节不是特别的重视。甚至轻慢汉朝使节,抢劫财物。为此,汉朝多次发兵西域。进击姑苏,楼兰,大宛等国。

而楼兰、姑师小国耳,当空道,攻劫汉使王恢等尤甚。而匈奴奇兵时时遮击使西国者。使者争遍言外国灾害,皆有城邑,兵弱易击。於是天子以故遣从骠侯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至匈河水,欲以击胡,胡皆去。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馀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因举兵威以困乌孙、大宛之属。还,封破奴为浞野侯。王恢数使,为楼兰所苦,言天子,天子发兵令恢佐破奴击破之,封恢为浩侯。——《史记.大宛列传》

甚至,大宛国还拒绝汉朝购买汗血宝马的要求,杀害汉朝使节,汉武帝大怒,直接发兵攻击大宛。

遂不肯予汉使。汉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於是天子大怒。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史记.大宛列传》

大宛最终臣服汉朝,大宛城内贵族杀死大宛国王,表示谢罪。

经过这一战,汉朝在西域声威显赫。

五、设置都护

为了解决劳师远征的困境,公元前101年开始,汉军开始在轮台地方屯田。并且设置使者校尉,主管西域事务。后来的西域都护由此而来。

终汉武帝一朝,西域时而归附汉朝,时而叛汉。归根到底,还是惧怕匈奴。

上诏文便道引兵捕楼兰王。将指阙,簿责王,对曰:“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愿徙国入居汉地。”上直其言,遣归国,亦因使候司匈奴。——《汉书.西域列传》

楼兰王的话,正是西域很多国家国王的心理的写照。

因此,汉军对于依附匈奴的王国和其主子匈奴,坚决打击。比如对于楼兰和车师。

汉昭帝元凤四年,大将军霍光白遣平乐监傅介子往刺其王。使其归附。

汉宣帝时期,汉朝多次发兵攻击车师,使其归顺汉朝。

而对于和汉朝通好的西域国家,汉朝则友好相待。比如对乌孙。汉朝曾经派细君公主和亲乌孙。

在汉朝的恩威并施之下,西域各国日益服从汉朝的管理。特别是在匈奴每况愈下的情况下。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漠北草原的匈奴政权发生内讧,驻守西域的匈奴日逐王先贤掸恐遭不幸,率部众自愿归服汉朝。汉宣帝令郑吉率龟兹、渠犁诸国兵五万人迎接日逐王及部属。次年,汉宣帝任命郑吉为都护,设立“西域都护府”,治乌垒城(今轮台县策大雅南)。自此,新疆就正式列入了汉朝的版图,成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  
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语在《西域传》。——《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汉朝正式管辖西域。从公元前139年张骞通西域开始,到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总共经过三代皇帝79年的时间。

六、抗击郅支单于

后来,匈奴内部继续分裂。郅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相互争斗。恼怒于汉庭偏向呼韩邪单于,郅支单于反抗汉朝。西奔康居,以康居为据点,威胁西域诸国安全。于是,西域都尉甘延寿、副都尉成汤矫制发兵,汇同西域各国之兵,围攻康居,斩杀郅支单于,把他的头传遍西域各国。加以震慑。

美丽的西域

至此,在西汉时期,匈奴的势力退出西域。虽然西域各国也有个别的反叛汉朝的统治,但已经兴不起什么波浪了。终西汉一朝,朝廷牢牢控制西域。

西域的臣服,是汉朝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胜利。它是包括汉朝多代帝王将相在内的各族人民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多人都在征服西域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都是有功之臣。但是如果一定要说哪位将军的功劳最大,我认为还是大名鼎鼎的骠骑将军——霍去病,是他,打通了河西走廊,削弱了匈奴。只有这样,汉朝才能在西域建立统治!


填哥讲史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决然放弃和亲和防御战略,对匈奴实施战略反击。建昭三年(前36年),汉西域副校尉陈汤矫诏发西城诸国兵及屯田吏士4万人分两路攻杀郅支单于,灭北匈奴(参见陈汤灭郅支单于之战),从而结束西汉与匈奴的百年大战。其参加战争的霍去病,卫青两位将军功劳最大。


LHC否极泰来


西汉收服统治西域经历了长达三、四十年之久,东汉朝名将班超仅率三十六人就平定、降服了西域五十余国,并倾尽一生镇守西域三十余载,从年轻英俊到白发苍苍、从威猛倜傥到垂垂老矣。功勋可能不及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大,但贡献也决不输于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不比他们小。


小龙女5505


西汉收服统治西域从汉武帝开始反攻到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西域正式成为了中国的领土。

功劳最大自然是霍去病,封狼居胥是所有武将心中最高的荣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