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有人说,历史是说不清的故事,你怎么看?

焊接加


可以这么理解,今天所有发生的事情,在明天看来都是“历史”。

所以,历史是一个宏观的大概念,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会说“历史是说不清的故事”。就好比我们常说的中国古代史,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这也仅仅是一部分正史,其实在这之外,还有数量和规模相当庞大的野史。

对于正史和野史的划分,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官方记载和民间传说的划分,在真正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上,正史可能被认为是比较准确客观的表现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某一事件,但是事实证明,即便是流传至今的《二十四史》,也是存在很多纰漏和杜撰的嫌疑,毕竟这些史书都是由当朝史官对于前朝文献的整理,难免有褒扬当朝贬低旧朝的嫌疑。而野史就是完全不同的状态,可以说有些记载的存在有一定历史根据,也有些记载是完全捏造或杜撰,野史的传播主要存在于民间的口口相传或者是小说戏剧的艺术形式,所以很大程度存在对历史事件的加工创造。

如此一来,把历史题材作为一种文艺创作纳入故事中,那么规模就太庞大了。

就像我们至今还没有被认定的第二十五史的《清史稿》,理论上还不能纳入正史,为什么!?因为这只是清朝遗老们撰写的清史大纲,里面有不少内容和史料并没有完全考证,而作为整个清朝的历史,《清史稿》的记载也是远远不够全面的,所以清朝虽然已经灭亡百余年,缺至今未能推出一部代表正史的《清史》史书,这也可以间接的说明“历史是说不清的故事”!


草竹道人


历史就是历史,说不清的事,最多是公论

只所以称为历史,就是不能亲历的过去。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所经历的事情,肯定会有争议,多是说不清的。即使是说的清,也只是公论或公认,大多数人认同而已,不一定真实发生的就是那样,甚至与事实相去甚远。但是反正谁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也是认了。

即使有亲历者的记载,是否客观?

即使是有亲历者记录下来了当时发生的事情,亲历者是否只是看到,而不知道事情的背景,所以记下的只是表相,而非根本。亲历者记录的全面不全面?亲历者是不是客观的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事情?亲历者记录的事情,是不是被后人修改过了?史官笔下的东西,就真的可信吗?钦定史书是不是更说不清?这些都是说不清的事情,所以历史就是说不清的。

影像能客观记录,但人心难记录

或许有人说,现代有了视频记录,是不是以后回看这段历史就说的清了。其实也不然,摄像头记录的只是发生的情形,原因多在人的内心,所谓人心叵测,影像是很难记下来了。影像记录全了没有?影像记录倒是客观,但有没有被人刻意剪辑过?

所以,只要是历史,自己不能亲历的,就是说不清的。说的太清的事情,也就没有吸引力了,自己亲历的日常是最能够说的清的,但是人们谁会在意;反而等到忘记的差不多的时候,再回来寻找有价值的回忆。

可能说的极端了些,虽然历史说不清,但也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过去发生事情的线索,也留下了过去发生的美好故事,有这些就够了。享受历史,不较真。


艺文杂记


记得小时候看《刘罗锅》,主题曲中唱到“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听起来很拗口,但从中能领会到,历史上很多事说不清楚。真相,犹如戴纱少女,诱人揭开。

爱好历史的朋友们,脑海中应该有很多历史上真伪难辨的事。

如,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

如,朱棣夺权后,朱允炆到底下落如何?

又如,雍正继位是否为篡改康熙遗诏的结果?

史学家在考证、小说在演绎,成了后人街头巷尾议论的故事。

网上搜索“秦始皇生父”这个关键词,有183万条结果,但他真正的生父是谁,甚至嬴政本人也不知道,我想只有赵姬自己知道,如果却非秦国后裔,赵姬是死都不会说的。

历史上也有很多是非难辨的事。

商鞅进行变法,奠定秦国后续统一六国的基业。

但历史评价却不一样。

班固:“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仟伯,东雄诸侯”。

贾谊:“商君违礼义,弃伦理“。

对待这些问题,应用辩证的方法去看问题。哲学上讲,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福兮祸所依。

读历史不仅仅是读一段故事,是背后蕴含的哲理,才能借古鉴今,用这些说不清的历史,去解决今天看得见的问题。


点亮万家灯火


有关历史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它总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与我们的生活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在讨论历史是什么之前,我们应该先来讨论一下“历史”到底是怎么来的。

《说文解字》中讲:“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首句便表明的历史是记事,也就是记录过去发生的故事,而“又”字指手,“中”字是“册”的省体,即简册,清代文学家吴大潡说:“史,象手持简形。”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史”的初义,是古代记事之官吏,也就是记录历史的官员。因此,从狭义上说,历史其实就是过去的人在记录故事

,但是这些故事具有更大的特殊性,缺并不是说不清的。

剑桥大学的爱德华.H.卡尔曾经问过:“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检视,还是过去事件的本身。”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刻的去讨论,我们研究历史,究竟是对历史事件也就是历史故事感兴趣,还是对历史上的一些发展规律,人生准则,个人风韵,思想启发而不断地发展着自己的好奇心

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历史如果仅仅是单纯的事件,那我们研究历史还有什么意义?也只是满足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像如今的各种小故事,小笑话,就不需要再去细细斟酌和深入研究了。

李世民讲:“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然后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

秦始皇时期,在郡县制和分封制之间而争论不休,各方文臣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最终采用了郡县制,是因为分封制导致的混乱局面已经成为了警钟,人们不想再去重蹈覆辙,演示周代的失败。这件事表明,借鉴历史,还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诸葛亮出师北伐,写下情意深重的《出师表》,尽显忠诚,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诸葛亮以汉朝末期的朝廷政权做借鉴,告诫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按照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诸葛亮此言是及其正确的

朱元璋以过去为借鉴,改革了自隋唐以来不断延续的三省六部制,他以过去丞相把握实际权力的事件为借鉴,以“胡惟庸案”为借口,斩杀功臣,毅然废除了丞相。虽然在后来我们看朱元璋此举过于残忍,可是他此番作为缺对稳固大明江山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历史是过去发生的故事,但是其特殊性在于,我们可以从中而认知规律,懂得道理,学习品德,感受情感。至于历史是否能够说清楚,其实我们很早就已经在完成这个使命了。从《史记》开始到后来二十四史的通史撰写中,我们能够看到,他们都在努力的去把事件讲述的更加真实,更加客观,更加详细。如果按照历史的定义来说,历史仅仅是过去发生的故事,那么是能够讲清楚的。但有了时间的跨越之后,很多撰史的作者与所写朝代已经隔了很长的时间,那么在历史故事的编撰上,是一定会有偏差的。

另外,历史是关于人的故事,而每个人在历史上的立场也会有不同,所以每个人对每个历史事件的看法和评论会有所不同,所以,历史无论怎么讲,都不可能去完完全全的还原其本来的面貌。我们能做的,仅仅是依靠自己的推断,认知,感受而不断的靠近真实,靠近客观。


青山故垒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延续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对于有些历史你可能有所耳闻,在这些历史中有许多有趣的事也许是你不知道的,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述几个有趣的历史故事。

中天台:魏王要修建座中天台,同时发布命令说:“有 敢劝阻的,就要杀他的头!”许绾担着畚箕拿了铁锹进人宫廷,对魏王说:“听说大王要建造一 座中天台, 我愿意添一把力。”魏王说:“您有什么力添呢?许绾说:“我虽然没有什么力气, 但是能够商量筑台的事。”魏王说:“怎么样? ”许绾说:“我听说天和地之间相距一万五千里,今天大王要筑一一个半天高的台,就应当有七千五百里高。像这样高的台,台基就得方圆八千里,拿出大王的全部土地,还不够做台基。古时候尧舜设置诸侯,土地方圆五千里,大王如果一定要造这个台,首先就要出兵讨伐各诸侯国,占领他们的全部土地;这还不够,再去攻打四面边远的国家,得到方圆八千里的土地,才有了做台基的地方。积聚的筑台材料,众多的筑台工人,仓库中储备的粮食,数目都要以亿万为单位来计算;同时,估计方圆八千里之外,还应当规定种植庄稼的面积,以供应造台的人食用。具备了造台的各种条件,才能够动工造台。

魏王默不作声,无话可答,放弃了造台的事。后人用这个故事说明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周人怀璞:郑国人称没有处理过的玉石为“璞”周国人把没有制成干肉的老鼠叫作“璞”

有一次,周国有一个人怀揣着他的璞,对郑国的一个商人说:“你想买璞吗? ”郑国的商人说:“想买。 ”周国人便从怀里掏出他的璞来,一看,原来是一只老鼠。郑国商人便辞谢不要了。这个寓言的主旨,在于说明璞玉璞鼠,同名异实。这正如称呼那个东西叫“彼”而“彼”不专用于那个东西,那么“彼”的称呼就不能成立;称呼这个东西叫“此”而“此”不专用于这个东西,那末“此”的称呼也就不能成立。这是因为,这些用来充当的称呼并不适当,拿不适当的来充当,就要乱套了。虽然两人口中说的都是“璞”但郑贾要买“玉”,周人实怀“鼠”,这宗买卖当然做不成。

可见判断事物,不能只凭名,不求实。

大功毕成:西汉末年,外戚掌握朝政。汉元帝皇后的侄子王莽先后被封为新都侯、安汉公,权重一时。

一年,王莽上奏皇帝,提议模仿周公建造明堂,设立雍灵台,集中天下学者讲学和著作,目的无非想借此抬高身价,标榜自己是当时的周公。当时王莽为那些求学和研究的人盖了不少房屋,还提供必要的物资和设备,建立一定的制度,配置了有一定专长的教师,广泛收集了天下各类书籍。对于那些有特殊本领的人,则用公府车马将他们请来。这样,先后被网罗到这里的各种人才达几千人。这些人来了之后,便按照王莽的意思著书立说,并纠正对王莽不利的所谓“异端邪说”。

不少大臣纷纷上书讨好王莽说:“ 当年周公辅政,制定制度尚且用了7年时间,后来明堂毁坏,雍灵台倒塌,千年以来未有人重新兴建。现安汉公辅佐陛下,仅仅4年时间,就功德非常突出了。

以后,王莽又集中各地书生乃至平民10万多人,写诗文为他歌功颂德,经过近20天的奋力写作,这些诗文才全部完成,亦即所谓“大功毕成”。从此王莽的野心越来越大:先是毒死汉平帝,自称“假皇帝”;最后干脆自己称帝,改国号为“新”。但十几年之后,他被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所杀。

后人用“大功毕成”指巨大的工程或伟大的功勋完成了。





史大大历史课


这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极其有害。我们应该摒弃。

所谓历史,就是已经完结了的一个过程,是一个充满人类活动的时间流程。虽然说这个过程这个流程作为后人并未参与,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它说不清,甚至于说它不存在。你要想弄清它,你的态度必须是积极的,认真的,不能一开始就抱着虚无主义的心态去面对它,那样你就永远都进入不了历史,永远都弄不清历史的真相。

虽然我们不是历史的参与者,但我们可以做历史的介入者,通过“介入”而进入历史的真实之中。那么如何介入呢?首先,我们的祖先,前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字记录,这些文字记录就是他们所处的那一段历史的真实反映。后人可以对历史指指点点,褒贬不一,但你无法更改古人的文字记载。那么,这就是进入历史本相的最佳路径。通过潜心阅读这些记载,我们就能走近历史本身。越读得多,越读得仔细,就越能靠得近,看得清。那些认为历史说不清的人,通常都是不肯下功夫读书的人,浅尝辄止,还自以为是。

第二个介入的办法是阅读今人对历史的研究成果。今人的研究确实会有很多不同,对同一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说法不一,这也很正常。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历史是说不清的故事。我们读郭沫若,读陈寅恪,读翦伯赞,读周谷城,读任何一家的史学著作,都可以从中去伪存真,去除芜杂,找到历史本相。当然啰,这需要辨识力。一个浅尝辄止的人只会被浩如烟海的史料和史著冲到沙滩上,根本没有言说历史的能力。即使用力较深的人,如果不能高屋建瓴不能深入浅出,就会被淹死或晕死。所以,很多人最后摇摇头说,历史是说不清的故事,这也是真的,因为他根本就没能力去看清和说清!

2020.2.25下午桥楼子


眉山胡子


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有人有故事才有历史,人类在书写着历史,从历史中来又续写着历史,历史的画卷充满着悲欢离合,有正史有野史,有血的教训也有心的感悟,成也罢败也罢,好也罢坏也罢哪里说得清?正所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用诗品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找经验,看未来。历史的确是说不清的故事,因为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们只是用后人的角度去评价以前的人和事。这带有客观的意念。





伊人素素


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观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de95695703d348a6a70765d6d8210e31\

沧海一次笑


所有的事情对于不同的人皆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历史上的事情也是如此,作为史官,立足实事求是描述事件的同时,或多或少都会参杂个人立场,对于拜读史籍的人亦是如此,基于自己不同立场也会有不同的领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