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華為老闆只有1%的股份,是為了籌集大量資金研發高科技,是嗎?為什麼?

Learning200


這個說法對了一半,任正非持股1%這句話是對了,但是任老闆持股1%的目的,不是為了籌集資金搞研發,而是為了激勵員工。當然,即使任正非持股1%,他也是最大的個人股東了,餘下的99%由員工持有,在法律層面是由工會代持的。

華為是中國唯一一個全員持股的企業,當時這種制度也是在深圳市政府備案的,是具有法律和政策的效力的。華為的員工持股主要的目的是給員工合理的激勵,激勵員工的“狼性”,因為華為賺的多,員工賺的多,華為賺的少員工賺的少,這是為了鼓勵員工為華為拼命


這種全員持股當然是非常有成效的,華為的業績不斷上漲,2018年跨入了千億美元的公司行列,2019年即使有一半時間每個制裁的前提下,華為依然取得了8500億增長18%的收入,這裡面起到最大作用的就是一個個嗷嗷叫打市場的華為員工。

所以,全面持股在華為叫做股權激勵,員工要出錢購買, 購買時還要籤一個和公司共榮辱的條約,意思是公司賺錢員工才能賺錢。而且華為公司的股權只有“奮鬥者”才可以拿到,奮鬥者就是願意為華為加班奮鬥的員工。

那麼回答你第二個問題,華為的研發資金哪裡來的?其實華為的研發資金和所有的IT公司都一樣,是從公司每年的銷售收入中來,銷售收入中會有一個投入研發資金的比例,這就是第二年華為投入的研發資金,那怎麼確定這個比例呢?

華為每年底都會讓各個產品線報預算,下一年研發投資多少錢,所有產品線的研發投入加起來,就是華為的研發總投入。當然,華為內部是有嚴格的審計的,不會胡亂報預算。每年底華為都會對上一年的研發投入進行審核,如果投入後賺錢多的,第二年可以多投入一點,如果賺錢少或者不賺錢的,需要檢查原因,否則有可能少投入,或者乾脆就不投資了。

華為的技術在全球領先,正是得益於華為的海量的研發投入,ICT技術,尤其是芯片,不投入是不可能有收穫的,諸如聯想和小米不到5%的投入,如果有什麼核心的科技,那就是笑話。

<strong>

華為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保證技術,通過股權激勵保證商業成功,雙輪驅動才是華為成功的最大的動力


IT老菜鳥


感謝您的閱讀!

先糾正一個錯誤,任正非的股份不是1%,而是0.94%,曾經的1.01%又被稀釋到了低於1%。那麼,你肯定和我有一樣的疑惑,既然是任正非創辦了華為,為什麼他的股份不足1%呢?這確實令人非常的疑惑。

任正非為什麼持股比例這麼低?還能夠管的住華為嗎?實際上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1. 任正非比例低,是因為他將大部分股份給了華為公司工會委員會。這裡就牽扯到了虛擬股份,華為的虛擬股份是華為的一大特色,每年會有認購,也就是虛擬股份的存在,形成了強烈的核心推動力。另外早期確實虛擬股份存在的原因是為了籌集資金,現在卻沒有這個必要。
  2. 任正非為什麼股份只有0.94%,還能夠控制華為呢?這裡的主因是在於華為的模式,華為的虛擬股份可以分紅,但是沒有表決權。你可能會說那這樣不會一言堂嗎?這方面任正非想到了輪值董事長制度,這種制度一方面解決了華為可能出現的“一言堂”,也能夠解決華為的決策的準確性。

你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因為華為的股份結構,虛擬股份形式,即使任正非沒有絕對的控股,但是他依然是華為的“絕對”主導。

關於研發,我們知道華為每年要拿出營收的10%用於研發,這筆錢也是華為能夠持續發展的動力所在!這也確實是華為持續強力,投資未來的體現——


LeoGo科技


當然不是。

華為是擁有董事會的,至於每個董事會成員持有多少股票,都有各自的策略,加上華為奉行的全員持股策略和非上市的狀態,也導致華為內部的股票分配其實相對來說比較扁平,作為董事會成員的任正非,即使持有1%股份實際上因為在公司內部的職位,也擁有相當可觀的收益。

而且股份和研發資金完全沒有關係,研發資金是公司的財政策略決定的,財政策略決定了研發經費在全部收入之中的比例,華為本身研發經費的比例已經相對比較高了,所以完全不需要通過犧牲股東利益的形式來做研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